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P5

  ..续本文上一页呀,对不对。能够给予、能够布施、能够付出。好了;你要什么有什么。你不能够布施、不能够给予、不能够付出。你刚想获取,要人家拿给你。好了,一辈子你都缺乏。你看这个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决定一种力量。

  所以说;我们现在看不出这种微妙的佛法。释迦牟尼佛非常善巧,都是在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来教我们。包括我们今天;居士说阿弥陀佛。师父;我这个智慧啊,非常不具足,我这个脑袋里面好像生锈了转不动,要讲经说法我听不进去,我只有打哈欠、打瞌睡,你估计教我简单又简单的法门。于是行行;有简单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了。念佛你就可以成佛,但是还是需要你的心,再简单的法还是需要你的信心具足,修行具足。如果说我们自己的信心不具足、愿心不具足、修行不具足。这个最简单的法你也成就不了。我就看很多,只要听经他打瞌睡。行;叫你念佛,他一念佛也打瞌睡。哎哟,这个就很糟糕了。很简单的法给你,你都用不上来,这就很糟糕嘛。所以说我们学佛,要养成这种心态。一个方面力所能及的,把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定要做起来。二一个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贪懒、不要放意。三各方面能力稍微具足点,能够给予别人多少帮助,我就能够给别人多少帮助,这样子让我们自己这种心智不但的成长,不但的成熟。这才是我们成佛进步、升华到究竟圆满的道路。如果说没有这些方便、没有这些智慧。我们想要成就何其难啊,是不是。所以说要认识这些方便善巧,诸佛的恩德太具备了。我们自己的身心、根基是什么样的,了解的清清楚楚,给予我们相应的佛法。但是要进一步要认识这些方便善巧的三乘佛法,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是要我们究竟成佛。就是为了成佛才宣说这些,要懂这些道理,要认识诸佛讲这一切佛法的根本用心。把这些根本用心一认识了以后。那么我们才能够对所有的佛法,有一个精神上的贯通的认识。千经万论都是相同的、不矛盾的。如果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造成毁谤佛法、舍弃佛法。啥原因呢?哎呀;这个小乘的佛法不好,要我们的大乘佛法才好。其实哪里有什么大乘、小乘嘛,法无大小之分。是我们的发心有大小之分,在我们运用的这个人他有大小之分。你说那些法,释迦牟尼佛既然说了,真实的意趣都是佛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佛。你说还分大、分小。这里面明显的有一些认识上的不足。说大说小是我们自己发心上的大小,包括我们现在说显、说密。说显宗好、密宗好。显宗、密宗都好,佛法哪有有什么不好。我们在佛法里面挑肥拣瘦,这个佛法可以,那个佛法不好,完了,这就造业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最大的障碍,就是毁谤佛法。你要毁谤佛法的话,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会三归一,”为什么要会三归一啊,就是要解决大家不理解佛法的整体面貌。不能够依义贯之。从而形成在佛法当中以分别心来对待佛法,挑肥拣瘦、甚至舍弃这样、执着那样、还是跟世间上的烦恼一样,这样的佛法没有学成佛法。反而伤害了我们自己的身心世界,这个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所以说要会三归一,就让大家对佛法有一个依义贯之一种认知情态。大家现在最起码要认为佛法他是统一的。佛法他是圆融的,佛法没有矛盾。如果说你认为佛法有矛盾,那是我们认识上的问题,你如果认为佛法;各种法门,显宗、密宗、大乘、小乘、各种经典当中,你自己不圆融、你自己有矛盾,这个里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障碍,而不是法上的障碍。我们现在学习佛法的,要了解会三归一的精神,依义贯之,圆融总体的受持佛法、扶持佛法。不要在里面忘起分别心,不要去毁谤各种各样的法门。所以说这个时候呢;我们能够平等一如的圆融的对待佛法,在今天来说特别重要。为什要最后要给你说《法华经》呢?他的意趣就在这个地方,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这些都是什么?都是为帮助我们理解佛法的意趣,为啥呢,因为佛陀讲的一切佛非常深奥、非常美妙不可思意、广大甚深不可思意。就因为广大甚深不可思意。我们一般人很难理会这种佛法的真意趣。如果没有理会;由于认知上的一种障碍,造成我们自己行为上的一种偏差。于是我们今天来说;任何时候、任何同修,你修学佛法的时候关键的就是什么

  整体的扶持佛法、整体的受持佛法。然后在这些方便善巧当中,能够知道诸佛的一种真实意趣,能够知道佛的说法是圆融,圆满的、和谐的。这样子的话;我们就不至于佛教徒之间起内哄,是不是这样。佛教徒起内哄矛盾是最大的。居士你见不得我,我见不得你,没有慈悲之心,佛教徒;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在家人看瞧不起出家人,完了。佛法兴旺不起来,寺庙与寺庙之间,你要争经济第一,我要争经济第一。大家不在法上会,就搞成摆地摊,做生意,拉客源,搞经济。这搞成什么?于是寺庙与寺庙之间你毁谤我、我毁谤你,是不是这样的。大乘瞧不起小乘,说他是娇芽败种,小乘瞧不起大乘,说你在非佛说。显宗瞧不起密宗,说你在邪魔外道。密宗说你显宗不够善巧。只讲道理不讲实修,完了。你看我们现在毛病多不多,很多啊。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毛病。这个学《法华经》就可以对质这种种的毛病,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能够对质这样的毛病。你说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好不好啊?好(大众)!所以大家要带着这样的问题,好好来听,好好的来学。今天上午讲呢;应该说讲的问题有点深。《法华经》的根本意趣;三句话,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也许你们以前没有听过,但是对于整体佛法,对于今天的形式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就利用今天上去的时间,把这个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一种甚深意趣回报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针对我们现实当中所有的这些问题,好好来净下心修学《普门品》。看看观音菩萨是怎么圆融对待不同根基的众生,又是怎么圆融善巧方便的去讲经说法利用众生。观世音菩萨是这样,三世诸佛都是这样。所以说你才能够体会;诸佛的慈悲是多么的具足,诸佛的这种智慧善巧是多么的具足。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众生一种音音恳切之心,要理会。要理会这些根本以后。你才知道我们今天实实在在对不起观世音菩萨,实实在在对不起诸佛菩萨。因为什么?我们丝毫没有发起这种精进修学的心。劳动释迦牟尼佛、劳动观世音菩萨,一次一次的来救我们。但是救了我们又反回去了,救了我们又反回去了。就像《地藏经》一样,地藏菩萨在地狱里面救度众生,无时无刻勤辛苦。但是刚刚把这些众生送出了,转过头他又跑进来了。说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正是我们在坐的这些,不觉悟、不发心、不修行、不闻思、不自救,始终是仰靠别人来救济我们,我们始终到伸手派、放意派、懒惰派。那我们这种众生什么时间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心态什么时间得到转变呢?大家希不希望这样的状态一直这样的继续下去呢?不希望(大众)!如果不希望好好学《普门品》,好好体会诸佛菩萨那种慈悲、智慧、恳切、劳动。你看,要体会这些用心以后,你才能够发起珍惜的心啊,是不是。好我们上午就到这里吧,阿弥陀佛!

  2009年2月18日上午,遂宁广德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