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七讲话 智谕法师疑问解答 三 (检讨会摘录)

  (一)

  <<问>>佛七圆满后,应如何精进,方能增进念佛信愿?平时除了做固定功课外,怎样才能解行并重,不虚此行?

  <<答>>佛七以后怎么精进呢?要心诚。心怎么诚法呢?要专一。修净土法门,就应该专修净土法门。现在人,看人家持戒,就想搭搭衣;看见人参禅,也想盘盘腿;看人家学密,也想持持咒。古德讲,这是门门不了,帐帐不清,不得受用。 要持戒律,就专精戒律;学密,就专精密。不可以脚踩两船头。 念佛法门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从开始、往生到成佛,都是一句佛号。心念佛,心即是佛。 佛七圆满以后,心中不要忘记念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样就是解行并重。 总而言之,心诚,专一,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问>>净土法门一门深入,我们每日早上需要诵楞严咒、大悲咒吗?

  <<答>>要诵,未尝不可;不诵,专持佛名也是一样。什么原因呢?楞严咒、大悲咒各有其功德;而往生净土,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持念我名。」 你念佛如果是为了求往生,我劝你专持佛名。以持名念佛为正行,其它的,楞严咒、大悲咒等为助行。

  <<问>>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说,诵方等经,往生极乐世界时品位较高,这样算不算一门深入?往生有没有把握?

  <<答>>方等大乘经助你品位增高,但这是品位高低的问题,不能算是一门深入。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求往生,这才叫一门深入。一门深入的意思,是教你不分心旁骛、三心二意。今天念佛,明天参禅,后天学戒律,那样不叫一门深入。所谓一门深入,是教你一句佛号念到底。 如果一心求往生,而诵方等经,不但往生有把握,而且品位也高;如果诵方等经,而不求往生,则不得往生──有其愿才得往生,无其愿不得往生。

  <<问>>有法师说,只要按照打佛七时那样就好了,不用诵任何经?

  <<答>>有道理。不过阿弥陀经除外,因为阿弥陀经也是往生因缘。 其它经可以不诵,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可谤大乘。相信,不诵是可以的。

  <<问>>为什么晚上会做梦,而说梦话?

  <<答>>梦,是一种独头妄想,单从第六意识发生。怎么发生的呢?五根接触五尘留下的影像所致。真实梦也有,如和佛菩萨相应,或是和业报相应,不过很少。 一般讲起来,都是妄想。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没有接触过的,梦不到。如:没去过美国,没到过白宫,则梦中一定不现。为什么呢?没有谢落影像嘛! 所梦见的,一定都是眼耳鼻舌身接触过的,所留下的影像,这,不是妄想是什么呢? 晚上做梦,是因为妄想太多。如果念佛真诚恳切,妄想调伏时,梦逐渐减少;念佛功夫再深时,没有梦,夜晚睡觉很安详,睡得很熟。 说梦话,可能是一种病,赶紧找医师看。按照佛法说,妄想减少,也可以不说梦话。

  <<问>>想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答>>想出家,只有一个条件──放下。一切要能放下,就能出家;如果有一点放不下,不能出家。放不下而勉强出家,会还俗。 放下以后,自然道心提起。大家要知道,出家不是一件小事情,是大丈夫事呀!非将相所能为。

  <<问>>有人说「出家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听了以后很害怕,请问师父,到底什么程度叫「了道」?

  <<答>>出家以后,了道不了道,在你的心。为什么?心外无法,心即是法,法即是心。观经说得很清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能达到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的地步,怎么会不了道呢? 如果出家以后,还想在家的事情,那就难讲了!所以,出家一定要修道,要发大道心。此心一发,即是了道。出家后,如果还梦见穿在家的衣服,做在家的事情,当老师的,还梦见教书;作工的,还梦见上班;女众梦见自己长长头发、穿花衣服。如果有这种情形,要赶紧对治。这是独影妄想,过去的影像,表示道心不坚,还需要继续精进。 心外无境,此心就是佛。 出了家,在什么时候了道呢?在登坛受具的那一剎那了道。第二剎那起妄想、一犯戒,又不了道了。 既然知道出家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那你为什么不发大道心呢?

  <<问>>平时用唱念或金刚念习惯,觉得没问题、很畅快,但静坐时用心中默念的方法,觉得心有压迫感,而且有时佛号会间断,请问师父静坐时念佛的方法?

  <<答>>如果金刚念念熟了的话,静坐不受影响;唱念感觉很畅快,静坐时提不起佛号来,念佛不真切,那是因为不入心。唱念时的佛号仅仅在嘴皮上,没到心里去。如果入心的话,金刚念、默念皆可起佛号。 绕佛时是口念耳听,静坐时心念心听。如果感觉有压迫感,那是念佛功夫不到;念佛熟的人,静下来后,不知不觉自然起佛号,怎么会有压迫感呢? 平时出声念、金刚念,轻轻松松,悠悠荡荡念佛,静坐默念佛号时,需要看你真功夫了,感觉很累、有压迫感,那是平时用功不够。 以后怎么练习呢?出声念时,耳朵听清;静坐时,心念心听,自然没有压迫感了!

  <<问>>请问师父去脾气最有效的办法?

  <<答>>脾气,实在说,是一种习惯性。去脾气的办法,第一个──留神。发现自己脾气不好,那个地方不好,时刻留神,一动脾气时自己知道。第二个──要忍。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忍。怎么忍法呢?先念十声佛号,然后再发脾气。念过十声佛号以后,脾气就没有了。这样对治久了,要想发脾气的时候,观照一起,他就不发了。再久,应该发脾气的事情,他就没有脾气了。

  <<问>>师父曾开示静坐时不得数珠念佛计数,是什么原因?

  <<答>>数珠念佛乱心,而静坐是要你修定。入定,不可能数念珠;还数念珠,不可能入定。 静坐念佛,可以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觉性不动。这点,数念珠办不到。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叫你静坐时不可数念珠。

  <<问>>请师父教我一个戒烟妙法,因我念佛对治无效。

  <<答>>我当初抽烟很重,喝酒也很重。叫我戒烟,戒不掉;不喝酒,办不到。 修念佛法门以后,有一次,我遇到大烦恼,狠命念佛,念了三天三夜。从此以后,烟一吃,想吐,不能抽;酒一喝下去,很舒服,但睡到半夜却发烧。刚开始心里想,可能是吃的菜里面有细菌,可是,第二次一喝,又是这个样子。有人劝我说,中国烟没有好烟,你不如买洋烟吃。我真的买洋烟吃,但是,照样吃了就难过。就这样,把烟戒掉了,酒戒掉了。 如果你想戒烟戒酒,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念阿弥陀佛。

  <<问>>独头意识很强烈,但心中似乎也有佛号,请问师父如何对治?

  <<答>>心中有佛号,也是独头意识的一类。就用佛号,对治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危害最重,带质妄想危害少。由于独头意识的缘故,想过去,想未来,想得半夜睡不着觉。 念佛,刚开始的时候,佛号也是独头意识起。久了以后,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六根都摄了,净念相继,没有妄想了!就从此地下功夫。 起妄想,而心中还有佛号,那是妄想中起佛号,这个要戒掉。怎么用功呢?佛号一起,妄想不起。刚开始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心──想不想过去?想不 想未来?如果有,那是独头妄想,赶紧提起佛号,使它不起。这是初初下手功夫,因为,观察想不想过去、想不想未来,这也是妄想。这个办法是以毒攻毒,久了以后,就不起妄想了。 如果在乱心──妄想中起佛号,要以单提佛号对治妄想。

  <<问>>请问师父,我们的心究竟在那?

  <<答>>第一个,心无在处。楞严经中阿难七处征心,佛都说不是,所以心无在处。 第二个,心没有不在的。心无在处,好比虚空,不可说在东在西;没有不在的,也好比虚空,横遍竖穷。横遍称为无量光,竖穷称为无量寿。 心,无性随缘,则在;随缘无性,则不在。这,就是你的心。

  <<问>>心中念佛,闭眼时,佛号与影像交杂,而影像赶不走;睁开眼睛时,所见的事物,变化不定,无法静下来,请问师父,为何会如此?

  <<答>>妄想。 妄想重的人,很危险。如绕佛时,见前人走路的姿势,觉得好可笑,就想笑了──妄想;敲木鱼的,怎么敲得那么快,真讨厌,生气了──妄想;再重的,见观音菩萨相,觉得他是女人,很漂亮,动心了──妄想,这种妄想造罪业。 妄想,是无量劫来生死根。要是不把它拔除的话,来生变牛变马,不知道。

  <<问>>念佛──净土法门,是否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答>>一心不乱,是佛说的,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可是一心不乱的程度大不相同,上根利智的人可以念到一天乃至七天一心不乱,下根人也可一剎那一心不乱。 一剎那一心不乱也得往生──在一心不乱的那一剎那断气了,可以往生。就恐怕还没有断气,第二念又起了乱心,就不得往生。

  <<问>>有人认为宁可停止──放弃早晚课而行静坐,此说是否正确?又参禅开悟后,是否即是成佛?

  <<答>>其实,早晚课就是静坐──有人做早晚课入定了! 修净土念佛定,称为念佛三昧。在定中,可以做一切功德;虽做一切功德──上班、做事、料理家务……还在定中。这是大禅定,这种禅定是悲智双运、上求下化。菩萨普度十方,还是一心不乱;虽然一心不乱,在定中,能够普度十方。如果静坐坐在那里,像死木头一样,有什么功德呢?修学佛道,要定慧等持才行。 六祖说过「本来无一物」,开悟什么?有所开悟,就是有一物呀!所谓开悟,正是叫你心清净,一丝妄想没有。佛在经上说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开悟什么?佛在菩提树下,一点法不得,证无上觉。 有人虚妄说「我得道了」,那是骗众生的。此法无有高下,得什么道?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得什么道? 本来无一物,正是开悟。本来无一物,不可说有;本来无一物,不可说无。 开…

《佛七讲话 智谕法师疑问解答 三 (检讨会摘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