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P6

  ..续本文上一页是骗人的吧!”不错,我所说的法,一句真法也没有,如果你们不要听,那就赶快跑。好像那个在门口的人,他自己已经先说明白:“我愿意在门口外边。”如果你叫他进门来,他就会跑了。

  (十四)懈怠。这和精进正好相反。懈怠也就是懒惰的一个别名,就是不精进。

  (十五)放逸。上面善心所法第九说的是“不放逸”,这儿说的是相反的“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规矩,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和美国提倡的自由是一样。你们误解的自由就是放逸的别名,也就是教人不用守规矩,不要听别人的劝导,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所以我对于教化美国人真的很头痛。你在笑,这是真的。

  (十六)昏沉。就是坐着听听经,就睡着了。无论干什么,都想打瞌睡,看经也想要睡觉,拜佛也想要睡觉,翻译经典也想要睡觉,听经时更想要睡觉。昏沉就是睡觉的别名。昏沉和“痴”是不同,痴是暗昧,无明─无所明了是痴的相;昏沉是懵懂,以懵懂为相。懵懂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坐了一会儿,什么都忘了,听经也忘了,说话也忘了,像做梦又不是做梦。不像是做梦,可是心里却不明白,这就是懵懂,所谓“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十七)掉举。什么叫掉呢?你看见那天来的魔王没有?他的行为就是掉举。他不能静下来,不能安处清净的境界,他的身体不停乱动,刚坐下来又站起来,站起来又要坐下去。他胡乱地跑来跑去,南走走,北走走,东跑跑,西跑跑,身乱行;口乱言,口里胡说八道,乱说一通;心里也胡思乱想,尽是想入非非,一会儿想起这个,一会儿又想起那个,什么都想起来:“我到天上去,那个天人对我说,说我过了三天就可以生天。”也许又想:“我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去打坐,像是坐在虚空里,虚空里什么都没有的,是不是这样子的呀?”他总想个不停,想入非非,这就是掉举,你看可怜不可怜?

  (十八)失念。把正念失去了,就是邪念。邪念就是尽想入非非,到了“非非想处天”。什么是不好的他就想什么,甚么是不和乎规矩的他就想什么,什么是合乎规矩的他就不想了。

  (十九)不正知。这种人知道的都是邪的,正的他不知道。

  (二十)散乱。这个散乱的心,纷纷扰扰的乱七八糟,这和掉举不同。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五十一个心所法分为六位,前五位已经讲完,现在只剩下第六位的最后四种心所。为什么叫不定呢?就是没有一定,所以叫不定;若有一定,就叫“定”了。不定是善法,譬如发菩提心;不定也是染法,譬如生爱欲心。有四种不定:

  (一)睡眠。睡眠就是一种暗昧。什么是暗昧呢?暗就是黑暗,昧就是不明。总而言之,暗昧就是不明白,不是心里不明白,而是根本所行所作都是黑暗的。这样就把外缘减少,没有人缘。外面没有人缘,内在也没有智慧了,这就叫暗昧,亦即睡眠。

  (二)恶作。也就是“悔”,后悔的悔,后悔什么呢?譬如你后悔地想:“以前为什么我对那人不这样做?我要是这样做,不就把他制服了吗?”这是为了没有这样做而后悔。但是如果真做了,这种人也会后悔地想:“唉!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做也后悔,不做也后悔。譬如心里也许这样想:“为什么我不砍他一刀,要是我一刀砍断他的胳臂,他就不能打我了。为什么我不先砍他的胳臂反而被他打了一拳呢?”事情过去了总是后悔,自己对自己过不去,自己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不对,没有如自己的意。

  在听法的时候,各位要注意留心听讲,不要像风从耳边刮过去就算了。我给你们讲了这么多法,讲完了你们还不懂,什么事情惹你生气的时候,还一样生气;惹你发脾气的时候,还一样发脾气,这些法对你们一点都没用处,听过了就烟消云散,那就是白费了。纵然听一百个大劫,那么样听经是没用的。你们一定要告诉自己:“哦,这个经典教我不要有烦恼,我一个也不要有,六种根本烦恼,我根本就不要叫它生,这才是发菩提心的人应要学习的。不要因为烦恼的名词你知道多了,你的烦恼就更多,发的脾气就更厉害。有的时候你会说:“我知道现在该是“忿”了。”或者说:“我今天发脾气是因为“恨”。”以前你未有明白的,还不知道是那一种境界,现在明白了。你知道你要“恼”了,你或者要用“覆”的方法在背后对付人家,那就错啦!那你就白听经了。

  (三)寻。就是寻求,是粗意推度。

  (四)伺。就是伺察,是细意推度。

  寻伺是一粗一细,在善恶将作的时候,自己就先来算一算,用意识自己和自己开会议:“这件事情你说这样做好不好,是不要这样做吧!”粗的思惟是“寻”,微细的推度是“伺”,这两种不定的心所,都是以思惑为本体。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前面所讲的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一共是五十九种,现在要讲的是第三位色法十一种。什么是色法呢?就是有色质可见,有障碍可寻的。以下是十一种色法:

  (一)眼色法。眼能观种种色。眼的本身也是色,它有形质的,有眼睛的形像,你可以看得见。

  (二)耳色法。能听种种音声。耳有耳法,当眼睛愿意看某种东西,常看也不厌倦;不愿意看的东西,一看就讨厌了,这都是由色法生出来。耳朵也是这样,愿意听的,天天听也不厌倦;不愿意听的声音,一听就厌了,不愿意听了。

  (三)鼻色法。香的就欢喜,一点也不讨厌;臭的一嗅就讨厌了,不愿意嗅了。

  (四)舌色法。舌尝味,欢喜尝的总要尝,不欢喜尝的便说:“唉,太苦了!我不要吃。”

  (五)身色法。身体也属色法,欢喜接触,就想要接近,不欢喜的就想远离。

  这是内五根的色法,为什么不说意根呢?因为意根属于第七识(第七识不属色法)。

  (六)色法。就是有形色。

  (七)声法。有声音。

  (八)香法。有香气。

  (九)味法。有味道。

  (十一) 触法。有感觉。

  (十一)法处所摄色。也就是法尘,法尘就是外五尘─色、声、香、味、触留下来在意识处的影子,所以也属于色法。以上十一种色法,都是有形色可寻的。

  我们找一找这些色法的来源,它们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呢?原来色法的来源是从如来藏性,地、水、火、风四大而成的。眼、耳、鼻、舌、身、意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从这四大产生的。地水火风充满于法界,所以在法界里面,它们是互相帮助的。《楞严经》云:四大乃如来藏性,故地水火风,各各皆周遍法界,互不障碍。在我们看来,水火是不相容,可是在法界内,水也周遍法界,火也周遍法界,风也周遍法界,地也周遍法界。它们在法界中,互相帮助,互相不障碍。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是如来藏性。由于四大形成我们的身体,所以才有这么多法。你会惊诧我们的身体怎么会由四大所形成,不明白这道理的人,听到这样说,绝对不会相信;听过佛法的人,才会知道这是真的。你身体上,有汗液,这是湿气,湿性属于水,大小便也属于水。身上有温暖,暖气就属火。我们有呼吸气,这就属于风。我们的皮肉筋骨,就属于地大。四大和合,就生出以上十一种色法。这只是简单地说色法的来源,若真想知道,就要等开悟后,才能彻底了解了。

  明晚就会讲完这《百法明门论》,你们明不明,是你们自己的事;我讲得明不明,是我的事。总而言之,你要是明了,就明白这个百法;要是没有明,就是不明白这个百法。这百法要是懂了,所有佛教的重要道理就会明白了。我们明不明,就在明天晚上。明白了这百法,那就可以说是开悟,要是不明白呢?还是慢慢学。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这二十四种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是不相应呢?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不合作。你不和我合作,我也不和你合作。我说我们向东走吧!你却偏想向西方行,这就叫不合作,不相应了。要相应就要合作,我说往东走,你就往东走;我说往西走,你就往西走。好像手里拿着米,鸽子就来吃,这就是相应;它们若不吃,那就不相应了。

  这二十四种不相应,是和谁不合作呢?和你的心不合作,和心所有法、色法、和无为法都不合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和心所都以能缘外境为功能;而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就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缘境,所以与心和心所法不相应。那么为什么和色法不相应呢?因为这些不相应法没有形质,没有障碍,没有自相和本体,完全是虚假的。就因为是假的,所以和各方面都不相应。法有真有假,现在就给你们讲假的法,知道假的法,才能现出真性来;若假的法不知道,又怎么会得到真性?认假为真,这叫假中之假,虚妄中之虚妄。一切法本来就是虚妄,你又加上一个虚妄像阿难尊者想得到真的,却怕丢了假的。舍不了这个假的,那个真的就不会现前,所以说:“舍不了假,成不了真;舍不了死,换不了生。”

  二十四种假法虽然没有形相,但却有生灭。因为有生灭,所以和无为法又不相应。无为法没有生灭,二十四种假法都有生灭在里面,它是由心法,心所法和色法三种法交互显现出来的影子,所以是假,没有一个真的。有人说:“我今天来是想听真法,这位法师偏讲假法,我若知道讲假法,就不来听了。”你不听假法,也没有真法;你要先听假法,然后才能认识真法。所以还是为真说假,去假就现真。

  现在我们来谈谈二十四种不相应法:

  (一)得。什…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起信论浅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