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流转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还灭门。要是详细讲,很费时间的;你们若想详细知道,可以和他们听过经的人研究研究。
“以不勤观如是法故”:因为你不精进修行前边所说这四谛十二因缘,和真如实际等等法的缘故,所以;“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常常就会打妄想了,常常打妄想就会造罪业了,所以对于十恶这根本过错的罪业,就不能完全不作。
“于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你对三宝佛、法、僧的功德的种种境界,你不生出一种真正的信心。“于三乘中皆无定向”:于声闻乘、菩萨乘、缘觉乘这三乘道理里边,你不知道修哪一个法门好。也不知道修四谛好啊,还是修十二因缘好?也不知道修六度真如实际的理好,还是修什么法门好?就是无所适从。无所适从,就不知道走哪一条路;这叫没有定向,于这个三乘也没有定力,也没有一个方向,不知道怎么样去修行。
明白,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明白。就是这个道理,那还问什么哪?凡夫有凡夫的无明,圣人也有圣人的无明,在等觉菩萨还有一份生相无明没有破;圣人的无明就浅一点,凡夫的无明就深一点。总而言之,你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你做这个事情。
你就拿这个男女相爱来讲,怎么就跑出一个这么样的力量来?从什么地方来的?这就是无明,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你懂了没有?这根本你当时就该 答复他,还何必问我呢?你所不明白的,就是无明了嘛!明白的是什么?你没明白吗?没明白,这就是无明了,那还要问?没有问题了啊?
* * *
这位 Lancaster(蓝卡斯特)对我们这儿讲怎么样?他到这 Buddha Hall(佛殿)怎么样说?说很大?什么很大?是 Buddha Hall大?还是他感觉大?这你也要问他。若说 Buddha Hall大;这 Buddha Hall仅仅就可以装得几百人,不算很大的;若说他感觉大,那是无量无边的。你问问他:他要回来,谁不要回来?他要回来就回来了啰!那天走的时候,他说:“See you soon(很快再见)!”
G2. 明有障缘
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或悔,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绕乱,废修道业。
这是第二科,有障缘;第一科,是没有信力。我们修道最怕就是没有信心;没有信心,要是没有障缘,还可以有机会修道。那么现在信力也没有,又有这个障缘;所以这就是不能修道,发生障碍。这障碍,就对修道上是不方便的。
“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就像前边所说没有信力的这些人,如果有很多很多对于修道上的障碍。种种,就是包括很多很多的。
好像自己想要修道,有父亲母亲不许可你修道,这也是一种障碍。或者父亲母亲许可你修道,你自己不精进,这是一种懒惰的障碍。或者你想要修道,又想要贪财,这也是一种修道的障碍。或者你想要修道,又贪这个色,这也是修道的障碍。或者你自己想要修道,又贪名;不是真正为着修道,着住到这个名上,这也是一种障碍。或者自己想要修道,放不下好吃的东西,鸡鸭鱼肉放不下,这也是一种修道的障碍。或者你自己想要修道,又总想睡觉:这也是一种修道的障碍。乃至于你贪,这是修道的障碍;瞋,这也是修道的障碍;痴,这也是修道的障碍;慢、疑这都是修道的障碍。
“增长忧虑”:你因为有种种障碍的事情发生,所以你的忧虑就增长了,就忧愁这个、忧愁那个。那我修道,连个庙也没有,怎么样修道呢?这也是忧愁。我想修道,谁给我饭吃呢?会不会有人供养呢?这也是个忧虑。我修道会不会有衣服穿?这是忧虑。衣食住都是忧虑,又忧虑我修行会不会有人知道呢?这种种的忧虑。
“或疑、或悔”:或者对于佛法,就生出怀疑来了,或者就后悔了。“啊!这种事情不知是不是真的呢?我修了这么久了,也没有觉得得到了什么。”好像有的人说到这儿学佛法,学了这么久,也没有得到了什么,就, 生出这一种怀疑来了。有的就:“这个佛法,修来修去也是这样子,没有什么大意思!我知道这么样,当初我就不修佛法了,我这个时间都空过了!”后悔了。
“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在这个一切时一切处,随时随地心不明了;心不明了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又想求这个,又想求那个;可是求的越多,烦恼也越多。你求这一种事情求不来了,就要生烦恼了;这一生烦恼,就变成愚痴。你这愚痴,就是种地狱的因,种饿鬼的因,种畜生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无明太重了。
“众事牵缠,所作不定”:被很多的世间事牵引缠绕,所做的事情没有一定的方针。修道信佛,信了一个时间改变了,这叫不定。众事,就是很多很多的世间事。牵缠,好像眷属的牵缠;眷属,就是亲戚朋友。你放不下:今天想起爸爸,明天想起妈妈,后天又想起姊姊妹妹了,就不能修道了!这都叫众事牵缠。牵,就牵挂得好像被用一条绳子这么牵着。马有一个缰绳牵着它走,牛也有一条绳子牵着它走;你被什么牵着走呢?被你所有的业力,这个业力牵着你跑。
你善业多,就牵到善道去;恶业若多,就牵到恶道去。恶道,就地狱、饿鬼、畜生;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所以缠,就像用根绳子把你缠住了;也好像蚕吐丝,把自己身体被这丝缠住了,所谓“蚕虫作茧,自困其身”。那种吐出来的东西可以做布的虫子叫蚕;吐出的东西叫丝,可以做布。但是它吐出丝,就把自己缠在里面,跑不出去了;我们人也是这样子,自己愚痴得不得了。
“思想绕乱”:这个思想,也就是妄想,想入非非,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总也不停,这叫思想绕乱。绕,就围绕,也就是和牵缠的意思差不多。“废修道业”:因为有以上种种的障缘,所以把修道这种的事业就停止废弃了,不修道了。不修道做什么?当然就是造恶业了,所以这叫有障缘。
那么,你要是有信心,再没有障缘,这就容易修道;你既然没有信心,又有障缘,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听经,听到这一段,都应该回光返照,想一想:我是不是业障太重,修道不能发心,尽生一种的无明烦恼,障碍修道呢?若有的话,就赶快要生大忏悔心,改变你以前的错误;如果没有,就更应该精进。所以我们听经,你要是真正想学佛法的人,对听经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比你吃饭都重要,比你睡觉都重要。所以我们到这儿,又叩头又礼拜的,如果不注意听,那岂不是把这光阴都空过了?
所以每一天,你们各人听经,都应该回光返照,问问自己:造的恶业多?是造的善业多?不要随随便便的;你一随便,将来堕落到了地狱、饿鬼、畜生里面去,就不容易出来了。不要说你的师父还是一个普通的凡夫,就是圣人、就是佛,也没办法度你、也没法子救你。所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你们现在都皈依三宝了,皈依三宝之后,你谁用功不用功、修行不修行,这做师父的,不能天天总来提着你耳朵说:“啊!你应该这样子、应该那样子!”这要你自己去知道怎么样修行、怎么样精进,那才是修道人的本份。
在前两个礼拜,大约是有一次礼拜五讲经,果普失去机会,没有听到这一天的经;我见到果普非常后悔,认为失去机会。人人若都能这样子,认为少听一次经就非常地后悔,甚至于痛哭流涕这么样子生忏悔心,这佛法一定是很快就明白;可惜人就都没有把它看得这么重要,认为少听一次经,好像得到很多的利益。听经在这儿坐着,觉得辛苦,不如不听经,愿意躺一躺也可以,愿意睡一睡也可以;这就是不明白佛法、不愿意学佛法的人才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人现在有这个机会可以听到讲经,你不听;将来你失去的机会就很多很多。好像这人做什么事情,总赶不上机会;除非你不想做,想做就晚了,错过机会。这都是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不晓得修行;所以到果地的时候,就很多事情不如意了。我们这个道场,就是给大家预备的听经,大家谁来听都欢迎的。
F2. 立法(分三)
G1. 示所用法 G2. 示所依理 G3. 示能除疑
今G1
有如是等障难事者,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
这是前边随机的第二科,立法。在立法这一科里面,又分出来三科:第一科,就是指示所用的方法;第二科,指示所根据的道理;第三科,就是指示这方法能除去你的疑惑。现在这是第一科,指示明白你所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说的这个木轮相。木,就是木头。这木轮相怎么样的呢?下边的经文会有解释的。现在还不能解释这木轮相。
“有如是等障难事者”:有像前边这样因为种种障缘,而增加忧虑或者疑惑的人,“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你应该用这个木轮相法,来占察以前所造的善、恶业,和现在你所受的苦、或者享的快乐,或者是吉祥的事情、凶险的事情。你占察是善、是恶啊?宿世之业或者前生这种业障怎样啊?用木轮的占法,来占察这种种情形。这个宿世,不一定就是前生,就是昨天的也叫宿世;总而言之,以前所造的业,都是宿世的。
G2. 示所依理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这是说的这一切都是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就是没有什么一定的道理,所有的这业果,都是由缘而有的。你若有这种因缘合和的时候,就有这种业果相现出来;若…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