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P21

  ..续本文上一页

  “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又在所作的身、口、意每个轮正中间的一面上,写这么一画;令这个画粗一点、又长一点,使它长到这一面的边上。畔,就是边。“次第二面,令细短,使不至畔”:在第二面也画这么一画,令这画很细很短的,使它画不到边上。那么一画长的、粗的,一画细的、短的。

  “次第三面作一旁刻,令其粗深”:在每个轮第三面的旁边刻一画,把它刻到木头里去,令刻的这画很粗很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在这第四面,也在旁边雕刻出来一画,刻得很细很浅的。这就分别出来四面轮相,四面轮相分出来四种的意思;下边第二科就会讲这个意思。

  I2. 示义

  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做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

  这是第二科,说明了这个意义。

  “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你应该知道,做善所得的善业庄严、善果成就,就好像在轮相上所作的画饰一样。“恶业衰害,犹如损刻”:恶业有一种不吉祥、有一种害处,就好像在轮相上刻的那一画一样。

  “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这画的一画又长又粗,延到边上的,这代表你做善事做得很久了。所以你占察的时候,就得了长画;这长画就代表你做善做得很久了。“行业猛利,所作增上”:你修行也很勇猛精进的,也很聪明利根的,你所作所为都有一种增上缘。增上缘,就是帮助你做善事。

  “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这一画很细很短的,这是代表你做的善事没有多久,很近的。“始习基钝,所作微薄”:你没有做多久的善事,才开始学习做善,你这个基础还没有立下,所以就很愚痴的;你所做的善事,也很少、很薄的,不是一做就做得很大的。基,就是基础、foundation。钝,就是钝根,不那么猛利。

  这就显示出:这个人要是很欢喜做善事的,一做就要做得很圆满,往多了做;这证明这个人做善做了很久,所以他有了基础。有的人想要做善,但是又舍不得;想要布施,心里也不能决定:“我如果布施这个钱给道场,我自己怎么办呢?”有一种犹豫不决。这一怀疑不决了,就决定做少一点;本来应该布施 ten thousand dollars(一万块钱),他说:“我布施一块钱算了!”这就叫微薄了。

  “其刻粗深,显示习恶来久”:在这个轮相上,刻的这个画很粗又很深的,这就代表你做的恶事时间很长了。你做的恶做得太多了,才得到这种刻得又粗又深的相。“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前面那个增上缘,是帮著作善;这也是个增上缘,是帮著作恶。因为所作的恶事太久了,恶业也多了,所以所受的这种果报也就大一点、多一点。

  你本来想杀一个人,没有刀怎么杀人?正好有一个人给你送一把刀来;你有这一把刀了,就可以杀人了。这就叫你作恶的增上缘。本来你想去偷盗去,但是不方便;去一看,偏偏这门是开着的,不用叫门也可以偷到东西了。这也是你作恶的增上缘。这是本来你就想做不正当的事情,偏偏就有这种因缘,这也是你的增上缘,这是恶的增上缘。

  “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你刻的这一画很细很浅的,这代表你退悔作善的心不太久,你方才学这个作恶的方法。“所做之业,未至增上”:你所做的这个恶业,没有到帮着你做更多恶的这个境界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或者虽然你做了很多重的恶业,但是已经改过忏悔了;所以虽然你作恶,但是这是小恶。

  所谓“大恶者,回头大善;大善士者,堕落就是大恶”。你从来尽做恶事的,这叫大恶;但是你若知道觉悟了:“啊!我要改恶向善了,我再不做恶事了!从今天开始,我做善事了!”那这也就是一个善人。你本来是一个很善的人,天天做善,但是你若明知故犯,明知道恶是不对的,你又去作恶,这就是大恶。所以恶的大小、善的大小,就看你改悔不改悔。你已经走到善路上,你若想再向恶路上跑,这就变成大恶;你若是在恶路上跑,现在要往善路上去,那就会变成大善。所以善恶没有什么一定的。

  I3. 功能

  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

  这是前边正示轮相的第三科,功能;这个有什么用处。

  “善男子”:地藏菩萨叫了一声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假使你占察这第一个轮相的时候,你仅仅能知道以前所造恶业和善业的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你不能知道这个业或者是久、或者是不久,你所做的业报或者是强、或者是弱,或者是大、或者是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因为这个,所以你就须占身、口、意这第二个轮相。

  H2. 详示占法(分二)

  I1. 明占 I2. 明察

  今I1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这是新的第二科,详示占法。在这详示占法,又分出两小科:第一,是明白这个占的道理;第二,明白这个察的道理。现在是教你怎么样占。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身、口、意这三轮,就是第二轮相。假设你占这个第二轮相的话,应该根据初轮相所现的什么业,你现在就用什么来占它。依,就是依照、根据。比如前面那十善、十恶,你现的身业,就占身轮;现的口业,就占口轮;现意业,就占意轮。那么在前边占出来十恶、十善,在后边第二轮相,又分别用这身、口、意三轮来占。

  “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身有三恶:杀、盗、淫;你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就是三善。要是属这杀、盗、淫三种身业的,就用身轮相来占。“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于口四恶,或者四善的,就用这口轮相来占。口四恶,就是绮语、两舌、恶口、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是口的四种善。“若属意者,掷意轮相”:假使这善恶业属于意念里边,属于第六意识里头的,你就用意轮相来掷。不贪、不瞋、不痴,这就是意的三善业;你若贪、瞋、痴,就是三恶业。

  “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不可以用这身、口、意三轮相一起掷到清净的布上或者路上、木板上来一起占。通占,就是同时占身、口、意这三种;不可以这样占的。“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应该随所现的每一个业,以所现的业为主。“依所属轮,别掷占之”:所有的或者是身的善恶,或者是口的善恶,或者是意的善恶,依照属于哪一轮的,分别掷到净物上,来占这种善恶的业。属于身的就用身轮相来占,属于口就用口轮相来占,属于意的就用意轮相来占。

  I2. 明察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这是第二科,明白这个察,观察。

  “复次”:再说一遍这前边的这个道理。“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你若在第一这十轮里边占,就单单得身的善。身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在占第二这个身轮相中,得到这身的恶业。就是得到那个刻的粗,画的又深的那个。“谓无至心,不得相应”:这因为你没有至诚恳切的心,所以这个和前边那个不相符合。“名虚谬也”:这个就不是真的,是不对的。

  “又复不相应者”:又其他这个不相应的道理,“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在占这个十善、十恶那个初轮相里边,得到不杀业,又得到偷盗的业──或者得到不偷不盗的业、或者得到也偷也盗的业。“意先主观不杀业”:你这个意念里头,就要先以观不杀业为主。“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但是在第二轮里面,却得杀业的,这也就叫不相应。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假设你观察现在,从你出生以来,你不愿意杀生,你也没有造过杀罪;“但意主杀业”:但是你心里头观想这个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而占察这个第二轮相的时候,得到这个身大恶了,就说是不相应。大恶,就是杀盗淫了。

  “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你其余的口和意的这个业,这不相应的义理,也就像身业这个样子一样。所以若你得到相应,就叫清净;没有得到相应,这就没有得到清净。

  H3. 别明忏法(分三)

  I1. 明应修忏悔 I2. 正示忏悔法 I3. 明得清净相

  今I1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先当修忏悔法。或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这是第三科,别明忏法。别明忏法又分出三小科:第一,…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