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是生、老、病、死的苦。
一般人所最执着的,就是男女的爱情。爱之,就欲其生;恶之,就欲其死。那么现在是爱,这一爱,把什么都忘了,没有理智了,想要用强力胶黏到一起这才好,总是那么黏到一起不分开。那个爱的力量有那样子,总想在一起,就要黏到一起,总也不能分开,你看那多好?我说这话,你们有的人或者会不相信;你不相信呢,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比喻。现在你们人人都知道,报纸上常常有这个消息,每一个国家所生出的小孩子都有连体婴,连到一起了。连到一起要用刀分割,你说那多痛苦,那就是爱别离苦嘛!就是因为爱得太厉害了,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得太厉害,所以变成连体婴了,这是一个理由。
还有再往更坏的说,这一些个连体婴,都是同性恋的化身,给同性恋在那儿说法呢!那个同性, 恋,他同性搞恋爱,你说颠倒不颠倒?这一恋怎么样啊?就恋到一起分不开了。所以死了,再托生做小孩子,就做连体婴,一出生就要受刀割,要分割。你看这个人也很残忍的,啊!看他们那么连到一起,就很妒忌的,于是乎就要给他分开,“你这样子不行的,不能活的!”所以就给他分开。这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慈悲心,觉得他那么样子不能活了,想法子帮一帮他们忙,给他分开了。这个医生用一种慈悲心,那么不怕麻烦,就给他一点一点地就给分割开了。你看,这世间这么多麻烦的东西,早在几十年以前呢,这连体婴是没有的,现在这个同性恋这么多了,所以连体婴也各国都有了。
再早呢,只有这个孪生。孪生虽然是一胎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生的,但是他没有连到一起,所以他那种爱,大约还没有那么糊涂,没有用强力胶给他胶上。所以各位想一想,这个爱,就不能离开,爱得怎么样也不分开,所以就做连体婴啦!可是有的你不离开还不行,那个医生就要给你动手术割开,你说这个痛苦不痛苦?这有生命的危险!于是乎有的连体婴一给分割呀,两个人就都死了。这两个连体婴,他说:“我们不在一起不行,我们都不要做人了。”于是乎就都又跑了。你要给他割开,割开他就不要活着了,这都是爱别离苦所成就的。那么爱别离,这是一个苦。
又有怨憎会苦。这个人哪,我很讨厌他,一见着他,不知道为什么从心里头就不高兴,和他没有缘,要离开他。可是很奇怪的,你离开他,他不离开你,你到什么地方,他也追到什么地方。追到什么地方,他一定要和你打招呼,做同事,来共同工作。啊!你讨厌他?他就总是和你在一起,这叫怨憎会苦,躲也躲不开。
又有求不得苦。我们人,想求一件事情,一定要得到。得不到,这个烦恼也来了,晚上也睡不着觉了,吃饭也不香甜了,吃什么也都没有味道,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为什么呢?就因为所求的得不到,所以总是心里头就像用那个油煎似地那么难过,烧得不得了,这求不得苦。
最厉害就是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我们谁都离不开这五阴,它是势力很大的,把我们这人的佛性都给遮盖住了。可是这五阴虽然是这么厉害,你若是明白了,它根本就没有实体的。你没有明白,色、受、想、行、识,把你压得透不过气来;你一明白了,它就好像那个浮云似的,空去来,就没有了。不明白,你认为它有;你明白了,你照见五蕴皆空了,那就本来是无一物的,何处惹尘埃?所以这叫八苦。
这八种苦,我们各人来检讨一下自己,哪一个人没有这八种苦、没有前边那三种苦?说:“我没有,我也没有三苦,也没有八苦,我连一苦我都不觉得苦。”你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呢!补充一句,这个求不得的苦,也和那个怨憎会、爱别离苦,都是差不多的。尤其求着当官的,求不到,很苦的;求着发财的,求不到,很苦的;求名求不到,很苦的;再说清楚一点,求一个男朋友、女朋友,求不到,这是更苦,苦得简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古来就有这种愚痴的人,得了相思病,甚至于同归于尽!你看,这苦不苦?所以这都是人在世界上一种执着,一种颠倒,一种认贼作子,染苦为乐。越求不到的嘛,越觉得是稀奇,觉得是有一点什么在里头;若得到了嘛,以后也没有什么事了,觉得也是这么样子。
青年人听说某种的药,吃了就开悟了,好像二十多年以前,美国这儿很盛行 LSD(迷幻药),现在又盛行这个marijuana(大麻)。那 么 这一些个东西,年轻的人就因为 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就想试一试。试一试,有的人就求到了;求到更苦,中了毒了,便有瘾了,这更苦。求不到呢,总是莫名其糊涂,怎么回事啊?是不是真能开悟啊?是不是一抽这个marijuana就变成神仙了?总是有这么一 个好奇的思想。所以,一有这种好奇的思想,喜新好异,然后就受害了,自己不知不觉地跑到那个毒里边去,还不知道。以后就甘之如饴了,就觉得一抽上这东西,忽忽悠悠的,啊!比什么都好了,你就给我皇帝,我也不换了。你看!就是这么颠倒,这你说苦不苦?
这个八苦是总起来说的,若是往详细了说,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苦,所以说苦不尽,对谁言呢?对谁去说这么多苦呢?说了人也不相信,佛因为鉴于这种苦,所以第一就说苦谛,说:“此是苦,逼迫性。”这是对人有一种逼迫的力量,你们各位都要知道。
那么第二呢?他就说:“此是集,是招感性。”集,就是集聚到一起了。集聚什么到一起呢?集聚这个烦恼到一起了!因为知道苦了,所以佛就发愿要度众生;那么知道烦恼是集聚而成的,所以佛就发愿要断烦恼: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集聚而成,所以就说“此是集,是招感性。”自己种因结果,得到这种的果报,这是自己招来的,自己感应来的,所以是招感性。这烦恼也有无量无边那么多,再总括起来说,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我们人,不是就一种烦恼,有八万四千那么多,他说:“此是集,是招感性”。
又说:“此是道,是可修性”,说是这个菩提道,智慧之道,成佛之道,了生脱死的道,离苦得乐的道,这个道是可修性,是你修行就能得到这个道了;你若不修行嘛,就得不到。所以说法门无量就誓愿学,佛道无上就誓愿成。
“此是灭,可证性”,说这个灭就是寂灭之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就为这半句偈,把生命都不要了,牺牲生命而为法,这叫为法忘躯,为半句偈而舍这个生命。这怎么样呢?就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苦行的时候,遇到一个净居天的天人,就在那儿现一个夜叉鬼的身来考验释迦牟尼,考验看看他是不是有真诚心,是不是能有大牺牲性,能舍得?于是乎他走到老修行面前,就自言自语地就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咦!这个老修行一听,就想:“什么?他就这样唱音乐?这不是音乐,这是两句偈颂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啊!有意思。”这越想越有意思。于是乎就说:“喂!你说什么呢?”
他说:“我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说:“你说的这个,还有两句是不是啊?”
他说:“不错!有两句我没有说呢!”
他说:“那你告诉我告诉我,我听一听啊!”
说:“告诉你?我现在没吃饭呢,没有气力说那两句了,你要先给我找一点东西吃,我吃饱了才能说呢!”
释迦牟尼佛说:“你想要吃什么?我给你找,供养你,请你吃饱了,把那两句偈颂说给我听啊!”
这个罗刹鬼就说:“哦!你能舍得啊,我是要吃活人的肉,喝活人的血,我才能饱呢!你能舍得你的肉,舍得你的血吗?”
释迦牟尼佛一想:“我朝闻道,夕死可也;我听见这个法了,我就死也值得了。如果那两句偈颂我没听见,这永远我都放不下的。”于是乎说:“好!你先告诉我,我就把我这个身体给你吃。”
夜叉鬼说:“好呀!”于是乎就说最后两句,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说“诸行无常”,这世间一切一切的都是无常的;“是生灭法”,这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是生灭法。“生灭灭已”,生完了又灭,灭完了又生,把这个生灭都没有了。这时候,“寂灭为乐”,若能得到这个不生不灭的,那才是真正快乐呢,那才是永远的呢!说完这两句偈颂,就要吃这个老修行。
老修行说:“你慢一慢,等一等,你先不要吃。”
“啊?怎么样子,你不算了?你想反覆呀,那是不行的!”
这个老修行说:“我不是反覆,你等我用把刀,把这四句偈颂刻到树上,永远在世间存在,那么人人一看见,就会发菩提心,就成道了。”
这个罗刹鬼说:“啊!你这个意思也都可以的,我就许可你刻啦!”
于是乎,他就刻字,把这个树皮用刀割去了,把这个字都刻到树上。他一边刻,那个罗刹鬼就在那儿吵说:“哎呀!你快点啊,我肚饿得不得了了,受不了了,你不要这么拖延我的时间了,我这就来饿死啦!”这个老修行,也就赶快刻字,就把这首偈颂刻到树上了。刻到树上后,罗刹鬼说:“我现在和你不客气了,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了。”
他说:“你再等一等!”
“啊!还要等一等,你说刻到树上,那我已经许可你;你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了,你还有什么事情?”
那老修行说:“我想,刻到树上,虽然是有字了,可是风吹雨打,时间一久,这个字就都没有了,不会存在的。我现在这儿有打石头的器具,我要把这一首偈颂刻到石头上,它永远都存在的。你还饿多一阵不要紧,我把它刻到石头上,你无论如何要给我这个时间。”
罗刹鬼一听,说:“都好啊!好啦!那我就满你的愿了,你刻吧!”那么他又把这一首偈颂刻到石头上。
刻到石头上后,这回罗刹鬼说:“好啦!那我现在可以吃你了。”
释迦牟尼佛说:“好啊!你现在可以吃我了。”那么眼睛一闭,等着这个罗刹鬼来吃他了。
可是空中那儿说话了,说:“善哉!善哉!你真是一个有大牺牲、为法忘躯的一个老修行,你将来是一定成佛的。”他睁开眼睛一看,这个罗刹鬼不在了,那么空中有一个净居天人在那个地方。
所以嘛,这叫为半句偈而舍生命,舍生命都不怕了。我们学佛的人,能不能有这样的殷重心,这样的诚心,这样的至诚恳切心,能不能这样子?能不能为半句偈,或者为某一部经,我们能把这个生命舍出来?
虽然是这样子,现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愿意修行的人,我们万佛城现在鼓励人人都读诵《楞严经》,能学得背诵《楞严经》。现在《楞严经》,有的人读得两卷了,有的人快读三卷了,那么还没有人完全能背得出。可是在弥陀诞以前一个月,有一个人就发愿要闭关一个月,她要发愿把《地藏经》背出来,把《梵网经》也背出来。在当时我也答应她这样地做,教一个人专来伺候她,来给她预备水,预备饭,来帮助她,成就她的愿力。那么这个人,果然就在一个月期间,把《地藏经》也能背得出了,把《梵网经》也能背得出了,这是万佛城头一个能把这两部经背出来的。可是这个人,你们要问她姓什么?叫什么?老大贵姓啊?老二叫什么名字啊?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呢?我不能替旁人来卖广告,这个是万佛城修行的一份子,万佛城差不离的修行人,都有这种志愿的,所以你不要单单知道某一个人是这样子,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
最近在你们洛杉矶,也去了一位居士叫何果林──何耀林,他是一个针灸医生。他到了万佛城,这回也是闭关,闭了十天,还是八天关,他把《金刚经》能背得出来了。为什么我说这何果林──何耀林的名字呢?因为他是一个做针灸的医生,我替他卖卖广告,也不收广告费,这没有关系的。
“道是可修性”,“灭是可证性”,可证得的这种寂灭之乐,那么谁可以证得呢?谁是真修道的人,谁就可以证得。所以知苦,知道苦了,就断集,断这个烦恼了;慕灭,羡慕这个寂灭之乐,所以就要修道,这叫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第一就是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是灭,可证性。”本来应该说是苦、集、道、灭,那么因为中国人呢,大约也是读着为着顺口,就说苦、集、灭、道,那么这是第一转。
第二转,他说:“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说我已经知道这苦了!我知道这苦,我再就不愿意受这苦了;不复更知,我不愿意再知道这个苦的事情了。“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说这个集我已经断了,我再也没有可断的了,我没有烦恼了。“此是道,我已修。”我已经修好了这个菩提道,成佛了。“此是灭,我已证。”说苦、集、灭、道这种法,我已经知道了,已经完全把他们都认识了,这是第二转。
那么第三转就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这三转四谛*轮说完了之后,那个阿若憍陈如尊者,即刻就证得阿罗汉果。我们现在也听到这个了,谁证阿罗汉果,我不知道。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