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P23

  ..续本文上一页神,就是管这个地方的地保官神。他说有肉身菩萨在你这个地方,所以四十里地以内都有这个金光,因此我进不来,请你原谅我。”

  道宣律师一听,“哦,这窥基法师是肉身菩萨!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还说他没有修行,鼻息如雷,原来他是故意这个样子,他的境界是比我高得太多了,连天人都到不了他的身边。”以后道宣律师就更加精进修行了。窥基法师也不再想吃天人的供,不再打这个妄想。两个老修行结果都成了当代的高僧。

  “常得出家修净戒”,常常都能出家,修持清净的戒律。方才讲的道宣律师和窥基祖师,都是不可思议的菩萨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现在我们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种的行力,也要发愿常常出家。这个出家是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出无明家。什么叫出烦恼家?人人都有烦恼,你若能把这个烦恼放下,不生烦恼,这叫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你虽然住在欲界里边,但是你没有这种淫欲心,形色也空了,乃至于无色界也都空了,这叫出三界家。出无明家,这无明就是根本的烦恼,你能把这个无明破了,菩提觉道、智慧就圆了,这叫出无明家。

  在中国来讲,不一定个个出家都能修行。以前中国有这么一种风气,有的小孩子一生出来很多病痛,请医生医治也医不好,看这情形一定要死了。这时候他的父母亲就说:“反正他也都要死了,我们就把他舍到庙上作小沙弥吧。”这一叫他出家,他这病就好了,不死了。这种人出家固然是有善根,但是恐怕也迷了。怎么迷呢?他不知道修行了。善根是有,可是忘了,所以不一定能修行,或者也有能修行的,这是由小的时候许到寺庙上出家的。

  还有为生活问题而出家的,有的家里穷得不得了,听说出家的饭很容易吃,衣服也很容易穿的,于是乎就出家去了。这是只为衣食着想而出家的。又有的年纪老了,无依无靠,所以就发心出家去作和尚,再收个小徒弟,就有人来孝顺。徒弟都要孝顺师父的,无论吃什么都要先供养师父,对师父要恭恭敬敬的。他没出家以前是个老人,也没有子女,出家以后有个小徒弟,这就有人来照顾了。这种出家只想要养老,这一等人也不一定能修行。也有的是被环境压迫而出家的,就好像窥基祖师就是环境叫他出家的,但是他能修行。还有一种,以前中国有一种法律,无论你杀人放火当土匪造了多少罪,你一出家了,政府就找不着你了,这是为躲避法律制裁而出家的,这种也不一定会修行。

  还有一种是可以修行的。什么呢?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这样子就可以修行。

  所以这出家也有种种不同。有时你会听人说:“他都出家了,怎么还那么大的脾气?那么大的烦恼?”就因为每个人出家的因缘不同,所以出家后就有种种的情形。

  “无垢无破无穿漏”:修持这清净的戒,犹如宝珠那样洁净,永远都不破戒,在戒律上没有缺欠。

  “天龙夜叉鸠槃茶”:这时候天龙和夜叉、鸠槃茶等等的鬼。

  这个龙怎么做的龙呢?因为它乘急戒缓。它修大乘法精进得不得了,但是它认为持戒是很平常、很普通的,持不持都可以,所以就堕落成畜生。龙也是畜生之一,但因为它乘急的关系,所以就是做了畜生也有神通,龙是有神通的。

  天龙、夜叉就包括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乾闼婆等的八部神众。鸠槃茶这种鬼横着比竖着宽,高有三尺多高,宽甚至有五尺多宽。它没有脑袋也没有腿,就像个磨盘或冬瓜似的,所以又叫冬瓜鬼。它等人睡着了就来做怪。做什么怪呢?它专门魇人,把人魇住。就是你眼睛睁着,也看得见东西,但是你想要动弹却动弹不了,想要说话也没有法子发出声音来。这样子,有的人憋着这一口气喘不过气来就死了,所以这鸠槃茶鬼是很厉害的。可是在这个经上因为有普贤菩萨这十大愿王来感化它,所以它不但不会害人,还可以当护法。

  “乃至人与非人等”:乃至人或者非人。“所有一切众生语”:所有无论是天人或阿修罗等等的一切众生的语言,“悉以诸音而说法”:都可以用这一切众生的音声来给众生说法,遇着哪一类的众生就说哪一类的语言。

  K2.修行二利愿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勤修清净波罗蜜”:勤修就是不懒惰、不怕辛苦、不怕疲倦,时时都精进。时时精进勤修清净没有染污的这种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此云到彼岸,就是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恒不忘失菩提心”: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就是勤求佛道的这个心。勤求佛道的这个心,生生世世都不忘失。

  “灭除障垢无有余”:灭除一切报障、业障、烦恼障的障垢。有烦恼就好像有尘垢似的,现在将这些尘垢都灭除了、没有了。“一切妙行皆成就”:方才我听果妙的母亲说,将来果妙结婚的时候要到佛堂来结婚。你若是说将来要修道的时候,要到佛堂来参禅打坐,了生死,这就是修妙行了。修什么行就成就什么行,这就叫成就不可思议的妙行。什么是不可思议呢?就是出人意料之外,你想像不到的。想像不到的他竟然得到了,这就叫妙。这个妙就是你没有办法想,不单不可以心思,也不可言议。什么是微妙不可思议的行呢?就是参禅开悟。你能开悟,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妙行成就了。

  “于诸惑业及魔境”:什么叫“惑业”呢?这个惑就是迷惑,也就是疑惑。这惑有三种,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是粗惑,思惑又叫细惑。尘沙惑也叫无明惑。见惑是遇着境界生出一种贪爱的心,这个贪爱的心就是一种迷惑,迷惑多了就糊涂了、不明白了。思惑是对道理不明白了,生出一种不正确的分别心。尘沙惑就言其太多了,好像世间的微尘或恒河沙那么多。在我们这个心里边,有这种无明。这个无明本来是很少的,也很小的,但是它由少而多就变成很多了,所以就叫尘沙惑。好像你见着一种境界就生出一种贪爱的心,虽然说这是见惑,但根本上还是由无明那儿生出来的。为什么就生出这种贪爱的心呢?这个贪爱的心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你溯底穷源找它的根,就找到无明那儿去了。所以无明就是生死的根本哪!我们所以不能了生死,就因为有这个无明障碍着,所以生死不了。

  见惑有多少呢?有八十八品那么多。思惑有多少呢?有八十一品。断了八十八品见惑就证初果。断了欲界的前六品思惑,就证到二果。断了欲界的后三品思惑,就证到三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到四果。到菩萨的境界上就断了尘沙惑。到等觉菩萨的境界上,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把这一点点的无明也破了,就成为妙觉了,妙觉就是佛。

  业就是你所造的善恶业。所谓: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假使经过百千劫,你所作的业也不会没有的。你作善就得善业,作恶就有恶业,这个业一直是跟着你的。当因缘成熟再遇上的时候,你自己的果报还是要你自己去承受。你种善因,将来就结善果;你种恶因,将来就结恶果;做好事就得好的果报,做恶事就得到恶的果报。

  以前有一个很有钱的人,是卖米和酒的。在中国卖米是论斤卖,要用秤或者斗来量。他就在米里头掺上水,这样米的份量就重了,颗粒也就大了,用斗量就多了,用秤称也重了。譬如一百磅的米,他就给加上十磅或者二十磅的水,这个米就又大又好看。但是乾了以后根本就没有多少。这么样子,他就赚了很多钱。他又卖烧酒,他说:“有钱的人才喝酒,没有钱就喝不起酒,我应该赚有钱人的钱。”于是乎他就在酒里头加水,一斤酒就对上二两水,一斤多了二两,十斤就很多了,这么他也就发财了。他一生挣的钱不知有多少,太多了。他有三个儿子,因为他一生就欢喜金子、银子,所以他大的儿子就叫金子,第二个儿子就叫银子,第三个儿子就叫业障。后来他年老就有病了,有病就快死了,请医生给治,医生也束手无策,把手一摆说:“我没有法子了!你有好东西吃多一点好了。”这就是等时候了。

  他一想:“我有这么多钱就这样死了,没有什么意思!我来和儿子们商量商量,看看哪一个儿子愿意跟我去死。平时我最欢喜大儿子,叫他跟我去死去。”他就把大儿子金子叫来,告诉大儿子说:“你知不知道我这一生之中最爱惜的就是你啊。”他大儿子说:“我知道啊!你对我是不错,你是我的爸爸,你发这么多财,将来这些都是我的。我知道你对我不错啊。”他说:“我爱惜你呀,现在我就要死了,我舍不得离开你。你可不可以跟着我去死呀?”大儿子说:“你怎么病糊涂了,我怎么可以跟着你去死呢?你是不是和我开玩笑啊?得了,不可以开这种玩笑。”他说:“不是,我和你说真的,不是开玩笑啊!你倒是可不可同我去死呢?”大儿子说:“不可以的!你已经给我娶了老婆,我现在也有儿子了。我死了,那我儿子怎么办呢?”他说:“哎呀!我这一生爱惜你爱惜得这么厉害,我叫你跟着我去死你不肯,你不去就算了!你赶快走,把银子给我叫来。”

  他又和银子商量,说:“以前我对你哥哥比对你好一点,现在我发觉他对我一点孝心都没有。我觉得你平时很有孝心的,很听我的话。现在我要死了,你可不可以跟着我去死去啊?”银子说:“金子都不愿意跟你死去,我怎么可以跟你去死呢?这不可以的!你要死就快点死了,你不能叫我跟着你死啊!”于是乎一甩袖子走了,边走边骂:“你这做父亲的真是老糊涂了,真是无知识,我这么年轻,什么还都没有享受够呢,你就叫我跟着你死,岂有此理!像你这种老人留在世间简直是废物!”他只有找小儿子了。

  他把第三个儿子业障找过来说:“业障,现在我就要死了,…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