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P24

  ..续本文上一页你可不可以跟我去死啊?”业障说:“可以,可以,这我最高兴了!你走到什么地方,我就跟你到什么地方,我来侍候你。”他人一听,还算不错,这一生还有一个儿子陪葬很满足了。于是业障就跟着他去见阎罗王去了。

  阎罗王见他来了,就问他说:“你一生卖米就对水,卖酒也对水,有没有这回事啊?”他说:“没有啊,我没有做过这么缺德的事情啊!”他这个儿子业障就说:“有啊!我看见你卖酒、卖米都对水的,他说的没有错啊,怎么你不承认呢?”这个儿子到那儿给他作见证,证明他是做了这些坏事来着,所以他也没有话讲了,于是乎就堕地狱去了。这时候他恍然大悟,说:“原来你跟着我来是来给我作见证,见证我造了罪业。早知道这样,你不要跟我来就好了。”所以说:

  金银不肯去,唯有业随身;

  阎君审问时,业云真又真。

  你死的时候,金子、银子都不肯跟着去,只有业障跟着去了。阎君审问的时候,业障就说这个也是真的,那个也是真的。所以这个业障是很厉害的。什么叫业障呢?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你做好事就有善业,做恶事就有恶业。恶业就是业障。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那是我作沙弥时候的事情,当时正逢过新年。中国人过年,无论庙上或一般人家都要写对联,贴到门上,又叫挥春。庙上或者就写“如意吉祥”,或者写种种吉祥的话。

  那时候我就写了“智慧如海”四个字,这四个字我写得很快,也写得好像有一点笔力似的。另外有一个师兄也是个沙弥,他看见这四个字很欢喜,就一直念:“智慧如海、智慧如海、智慧如海……”念来念去,总这么念。念了很多遍,我听了很讨厌,就对他说:

  “我看你是“业力如海”。”他听我这么一说,当场就大发无明,很生气地大声说:

  “你怎么看我“业力如海”?你怎么看我“业力如海”?”就想要和我打架的样子。

  “你先不要着急,听我说。我说你业力如海,你不单不应该发脾气,而且还应该谢谢我祝福你。”

  “岂有此理,你说我业力如海,我还要谢谢你?没有这个道理!”我说。

  “你听我下回分解啊。我给你解释解释,你就明白了。”

  “你解释什么?”

  “你知道什么叫业啊?”

  “业就是人所造的嘛。”

  “这个业有善业、恶业。如果我说你善的业力如海,那么你怎么样呢?”这回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闭不上了,也没有话讲了。我说:

  “我没有说你是善业或者是恶业如海,你怎么就发起脾气来了?我的意思是说你善业如海。那你现在怎么样?”

  “那没有问题了,那我要、我要……”就向我道歉认错了。我又说:

  “冲着我这句话,你就应该请我吃斋的。”他连说:

  “好!好!好!”答应请我吃斋了。

  你看,就这么妙,就差一个字,加上一个善字,他那么大的脾气即刻就没有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也叫妙法。你懂吗?就一个字我没说清楚,他就发脾气了。我再添上一个字,善业如海,他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一个字就能令人发脾气,也能令人欢喜。人的这个心是特别奇怪的,一个字就能令人一喜一怒,业力就是这样子。

  还有一次,我手上拿着这么一卷纸,也是我这个沙弥师兄看见了,他这个人很多事的,很喜欢管闲事,就问我:

  “你拿的这个是什么?”

  “这是卖你的契纸。”哈!他又发脾气了。就因为他欢喜发脾气,所以我有的时候就找一点工作,叫他发一发脾气。他又问一遍:

  “什么?”

  “卖你的契纸。”

  “你怎么可以把我卖了,你怎么可以把我卖了!你有什么权力来卖我?”他发脾气了。

  “我当然有权力卖你,我有这个特权。我卖你,你还要欢喜的。你不欢喜,我还不会卖你呢。”

  “你什么特权?”他更火了,和我大发脾气了。

  “我卖你,有人买你,你一定会欢喜的。”我说。

  “岂有此理!你卖我,有人买我,我还会欢喜?你讲来听听。”

  “我把你卖给释迦牟尼佛永远作和尚。”他又眼光光的,睁着眼睛这么看着我,也不闭眼了。我说:“可不可以?你高兴不高兴?”“可以,可以!”我小的时候很顽皮的。

  你看,一样的事情,经过我这么一说,说要卖了他,他还很高兴。这也是妙法,你不要以为这个是讲笑话。

  再来讲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这魔还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没有修道的时候就等于是个穷人,这个魔就等于是土匪,土匪不会去抢穷人,因为他知道穷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你一修道了,这就等于发了财一样。你有钱了,土匪不论白天晚间都会找机会来抢你的财宝,所以你修道就有魔。所谓:

  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

  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

  磨得如秋月,空中照群魔;

  群魔照退了,现出本来佛。

  你修道有一点真正的诚心了,这才有魔来磨你。这个魔也就是来考你的,因为你用功有多少真了,这个魔就要来考试、考试你。你越受这个魔考,就越显出你的光明来,光亮也就是光明。你一光亮了,更要磨多一点。磨得好像八月十五中秋月那么明亮。这时候你就能在虚空里边照退群魔了。这也就是说你若有了真正的智慧,魔来你就认识了,你的智慧光明就照得这个魔无隙可乘,他就跑了。这时候就现出本来的这个佛了。

  你修道有所成就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魔障发生。就拿守戒来讲,你心里本来想不犯戒,本来不想杀生,但不知不觉就杀了生、犯了戒了。你本来不想偷盗,不知不觉也就犯了;本来不想邪淫,不知不觉也就犯了。怎么不知不觉呢?就是糊涂了,那时候无明就现前了。无明一现前,就什么都忘了,受的戒也忘了,持的斋也忘了,就又开斋又破戒了。你本来不想打妄语,这无明发现了就打了妄语;你本来不想饮酒,无明上来也就饮酒了。这都是无明把你的智慧给遮盖住了,没有智慧所以就犯戒了,这是一种境界。

  你打坐刚刚有点定力,由这个定力就生出一点智慧,就想断这个淫欲心。于是你就发心了,说:“男女这种问题是一种不好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改了。”你不想断淫欲心还没有事,你这一想断淫欲心的时候,这个淫魔就找上来了。怎么找上来呢?或者在你睡觉的时候,他就化成种种的美女,你欢喜什么样子的,他就现出什么样子的美女来引诱你。若是女人呢,他就现出种种美貌男子的像来诱惑你,也就是在梦中来考验你。这个时候,你一没有了把握,在梦寐中就犯了戒,就没有定力了,没有定力也就没有智慧了。或者不是在梦寐中,就是在普通的时候,或者是你以前旧有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又遇到一起了,也是不知不觉把戒就犯了。犯了戒就没有定力了,于是乎也就愚痴了、没有慧力了。这都是因为有一种无明来遮盖住你的智慧,令你破坏戒律,这是另一种境界。

  还有,你一天到晚就打坐、参禅,坐坐也会发出魔障。或者看见种种的境界,或者觉得自己有了神通,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有虚空那么大。《楞严经》里讲的五十种阴魔的种种境界都现前了,这都是魔的境界。

  以前有一个老修行,在这儿坐禅修道。在将要入定还没有入定的时候,就看见一种境界。他看见自己头上有一根很细的绳,吊着一块几吨重的大石头,就这么悬吊在他的头顶上,这绳子上还有一只老鼠在那儿咬绳子。绳子如果一被咬断,这块大石头一定会掉下来把他砸死。在他看见这种境界的时候,如果他一惊恐,或者一跑,这时候就会走火入魔,魔王就得便了。可是他心如止水。“你把石头吊在我头上要把我砸死,我也不管。我就是死了,也要在这儿打坐。”那么以后他入定了,结果也没有这么一块石头来把他砸死。

  还有,释迦牟尼佛将要成道的时候,魔王波旬就慌张了,说:“哎!这个悉达瞿昙就要成佛了,我们应该想办法让令他不要成佛。”魔王正在想妙法想得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魔女来了,就问他说:“父亲,你为什么这么忧愁呢?”魔王说:“现在瞿昙就要成佛了,我不想让他成佛。因为他若成佛,我们这些魔王眷属就没有势力了,所以我现在正在想法子令他不成佛。”魔女说:“我去,我去扰乱他的道心,令他生一种淫欲心。”于是乎魔女就要去破坏释迦牟尼佛的道业。魔女生得非常的美貌,到了释迦牟尼佛这儿,就用种种娇媚的姿态来引诱释迦牟尼佛,想令释迦牟尼佛生出淫欲心来。

  可是释迦牟尼佛对这种境界根本就如如不动,他还作了一种观想,说:“你现在以为你很美貌,其实你将来老的时候就会变成鸡皮鹤发,头发也白了,脸上也生了皱纹了,很丑陋的。”释迦牟尼佛这一观想,魔女也就看见自己即刻就老了,看东西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听不清楚了,一副老态龙钟的,于是乎就生出一种惭悔心,就跑了。

  讲起魔的境界是很多很多的,不过我们修道的人无论遇到任何境界,都不要为它所摇动。你不为一切境界所摇动,这就是定力。你有定力就能度散乱,不散乱就不会走火入魔,就能破除魔的境界。

  “世间道中得解脱”:就在这个世间道里就会得到解脱,世间道就是我们这个世间的道理,就在这个世法上就可以出世,就在这世间就可以出世间。怎么在这个世间就出世间呢?就是不要执着。你离开你的执着就会得到解脱了。怎么叫不执着呢?就是:

  人在尘心出尘,井里栽花不染尘。

  人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可是心超出这个尘世了。好像在井里栽上花似的,没有尘埃可以到得了。“犹如莲华不着水”:也就好像莲华出污泥而不染一样。莲华的根虽然长在污泥里边,但是它的华却长到水的上边,一点也没有被污染。我们人若能不着世间上的这一切法,也就好像莲华不染尘似的。“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好像日月虽然在虚空,而…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