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帮助所有的众生,而他们都不知道,这就是秘德。
随喜功德,是自己所做的好事,应该令其他人也随着来做,叫其他人随喜自己的功德;其他人做好事,你知道了,也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这叫随喜他人的功德。随喜功德,不单随喜自己,也随喜他人,乃至于随喜法界所有众生所欢喜做的善功德,你也都要帮忙做去。
随喜功德,又有随喜佛的功德、菩萨的功德、声闻缘觉的功德,随喜一切众生的功德。怎么叫随喜佛的功德?譬如你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这就是随喜佛的功德。你提倡教人行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这就是随喜菩萨的功德。你提倡教人修十二因缘,这就是随喜缘觉的功德。你令一切的人知道修四谛法,这是随喜声闻的功德。你随喜天、人修五戒十善,这叫随喜天、人的功德。所以随喜功德讲起来是无穷无尽的,现在就只讲一个大概。
“六者请转*轮”:什么是*轮?“轮”以摧伏为义,这一个*轮是摧伏天魔外道,令正法久住。佛成佛之后,三转四谛*轮度五比丘,这就是转*轮。请佛、菩萨、声闻、缘觉、罗汉说法,请所有的法师说法,这都叫请转*轮。好像我们每天讲经,有两位居士或者法师出来请法,这就是普贤行中第六的请转*轮。请转*轮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世界上若有人转*轮,魔王就不敢出世;若没有人转*轮,那魔王就要出世了,这是一点。还有,你在这儿请法,转*轮的这种功德就都是因你请法而成就,所以你这就有功德,就会开智慧。再者,请转*轮也就是随喜功德。因为你请法师给大家说法,对大家都有利益,这其中也就是随喜功德。所以这十大愿都是连着的,好像你要忏悔业障就要随喜功德,你想随喜功德就要请转*轮。请转*轮是最大的随喜功德。
不单单讲经说法叫转*轮,凡是做一切关于佛教的事,这都叫转*轮。好像印这个notice这也叫转*轮,果前提议做记录也是转*轮,现在这个录音机在录音也是转*轮,你翻译也叫转*轮。他们这儿现在写笔记,将来记清楚了就讲给人听,这就是在准备转*轮。我们诵经、拜经也是请转*轮。凡是你在佛教里做一些有益佛教的事情,都是叫转*轮。你看我们前边这几个中国字,也就是在转大*轮;我们每一天晚间都讲经,这也是转*轮;白天打坐,这也是转*轮,没有一样不是转*轮的。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请转*轮,只要你明白了,这就是请转*轮。你若没明白,觉得做这个工作太疲倦、太辛苦了,哈!这就是怕转*轮。
“七者请佛住世”:佛出世、住世,然后又入涅槃。佛住世的时候,好像世间有太阳一样,举世都光明。佛入涅槃,世界就黑暗了,所以普贤菩萨就发大愿,请佛常常住在世上,不要入涅槃。佛是满众生愿的,若是所有的众生都请佛住世,佛就不入涅槃;若没有人请佛住世,佛把他所应教化的众生教化完了就要入涅槃了,所以普贤菩萨的第七愿就要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普贤菩萨又发愿要常常地跟着佛来学佛法。佛法是很多、很多的,但是我们学佛法不要怕多。你学得越多,智慧就越多,好像阿难尊者,为什么他的记忆力那么好?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为什么佛法就好像大海的水似的,都流到阿难的心里去了?因为阿难尊者,生生世世都注重多闻,所以他的记忆力才那么好。这常随佛学里边就包含着不要懈怠、懒惰、昏沉,要勤修戒门、慧门、定门,息灭贪心、瞋心、痴心。你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是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这“恒”当一个“常”字讲,就是恒常不变;“顺”就是依顺,依着众生的境界。众生都是颠倒的,那么你是不是恒顺众生的颠倒呢?众生根本就没有知识,你顺着这些没有知识的众生,不也就走到愚痴的路上去了吗?恒顺众生,是顺着众生的习惯,又要把他从逆流中救出来,这叫恒顺。怎么说从逆流里头把他救出来呢?因为众生都是颠倒的,颠倒就是逆流。好像水往东流,你从东往西那么摆这个船,这就叫逆流。你若是顺着众生就不能成佛,你若是想成佛就不能顺众生。普贤菩萨为什么又要恒顺众生呢?就是要从逆流中,把众生顺过来,把他们从逆流里边救出来,所谓“逆凡夫六尘流,入圣人法性流”,这是恒顺众生。要不然,你顺着众生,他欢喜造业,难道你这个菩萨也要跟着造罪吗?众生有一种迷惑,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果报。你也跟着众生去起惑、造业、受果报?那不也就变成众生了。
恒顺众生,是常常不厌烦地去教化众生,令众生反迷归觉,离开迷途得到觉悟。所以恒顺众生也就是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就是不厌烦造罪的众生。众生造很多罪业,佛也不厌弃他,不会说:“喔,你这个众生造这么多罪业,我不度你啰,由着你堕地狱去!”佛没有这个心。就是众生造罪业,佛也对众生有一种慈悲心、喜舍心,来度这个众生,这是真正精进波罗蜜。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时候,有一生在山上修布施精进波罗蜜。有一次,下了很多天的大雪,山上一切的东西都被雪给遮盖上。有一只母老虎带着小老虎,出来找吃的东西也找不着。眼看小老虎就要饿死,母老虎也饿得走不动了。释迦牟尼佛看见了,心想:“我愿把我这个身体布施给老虎吃,让它们吃了之后,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发了这个愿后,他把衣服往头上一蒙,就跳到老虎的身边去,舍身喂老虎了。这是布施波罗蜜,也是精进波罗蜜,也是恒顺众生的一部份。佛恒顺众生是这样的,我们恒顺众生就要把众生度过来,不是说:“普贤菩萨说要恒顺众生,有的众生吃迷魂药的,我也跟着他吃一点迷魂药;有的喝迷魂酒的,我也跟着他喝一点迷魂酒;有的做迷魂事的,我也跟着他做一点迷魂事”,这不叫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是把众生从迷途里边拉出来,叫众生来顺我,来跟着我修道,这叫恒顺众生。你不要误解了“恒顺众生”,就跟着众生跑,跑来跑去,把家都丢了!不知道那个地方是自己的家乡了。
“十者普皆回向”:普是普遍,皆是完全。普皆回向,就是所有的一切事都回向。回向什么呢?回向给诸佛。把每一天所做的功德都回向给诸佛,所以才说: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就是回向。回是回来,是向里边来;向是向外边去。先要回来,然后才可以向外边去。回到什么地方来呢?一切一切我都要以凡夫来回向圣人,就是以众生来回向诸佛。回凡向圣,这是回向;回众向佛,这是回向;回事向理,这是回向;回小向大,这是回向;回自向他,这是回向。
怎么叫回自向他?譬如我做了一些个好事,我把我所做的功德都回向给我的朋友,令他也发菩提心,成无上道,这叫回自向他。回事向理,我做这个事情虽然是有形的,但是我要回向这个理,理是无形的,把有形的功德回向没有穷尽那么多的法界。回小向大,我以前是修小乘法的,现在我不修小乘法了,要修习大乘法,这叫回小向大。
又譬如我们天天讲经就是法布施,是布施中的最殊胜的一种,可以说比用七宝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都大。这功德虽然这么大,可是我自己不要,而愿以讲经、说法、转大*轮这种的功德,来庄严十方诸佛的净土。上以报天地、国王、父母、师长这种种的恩;下就救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途的苦恼。假设有遇见讲经的法会,有听见这法的人,赶快都发菩提觉道的心,等我们现在这个报身没有了之后,一起都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回向。普贤菩萨的第十个愿就是普皆回向,他把所做一切的功德都回向给诸佛。
D3.牒名别解(分二)
E1.当机总征 E2.菩萨别释
今E1.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善财童子听见普贤菩萨发这十种的大愿,虽然已经明白,但是他恐怕我们这一切众生还未能了解这十种的大愿,所以他就故意又请问普贤菩萨说了。大圣,就是大菩萨,也就是个大慈悲的修行人。“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怎么叫礼敬诸佛?怎么叫称赞如来?乃至于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呢?
E2.菩萨别释(分十)
F1.礼敬诸佛 F2.称赞如来 F3.广修供养 F4.忏悔业障 F5.随喜功德
F6.请转*轮 F7.请佛住世 F8.常随佛学 F9.恒顺众生 F10.普皆回向 F1.(分三)
G1.标名 G2.释相 G3.总结无尽
今G1.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普贤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你这位修行的好男子,现在我就告诉你,所说的礼敬诸佛。
G2.释相(分二)
H1.所礼境 H2.能礼相
今H1.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尽,是穷尽。是所有尽虚空、遍法界,包括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诸佛国土,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世尊。极,就是到极点了。
H2.能礼相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我因为修普贤行,普贤行是大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这种行门。我以普贤菩萨所修行大愿力的缘故,用真正至诚恳切的心,来信解一切诸佛。
“如对目前”:敬礼佛的时候,心里要观想“我是在佛的面前,佛也在我的面前”。有…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