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首偈颂,凡是拜佛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也是拜〈大悲忏〉的时候所作的观想,是说: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我们现在拜佛,这是能礼;我们所拜的佛,就叫所礼。不论是拜佛的人和所拜的佛,本性都是空寂的。虽然你自己是空的,所拜的佛也是空的,但在这虚空里头又有一种感应道交的力量,这种情形是想像不到、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想说也说不出来,你心里想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想不出来。我这个道场就好像帝释前边的宝珠,所有一切的影像都在这个珠里头现出来。我们这个道场也就像帝释的那个珠子似的,释迦牟尼佛的形体就在这个珠光里头现出来。我这个身体也像一个影子似的,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边,五体投地,一心拜佛。
我们拜佛都要存这种心来拜,要观想我们在佛的面前,佛也在我们的面前,这样互相显现。
中国的孔子也说:“祭神如神在”,你祭祀鬼神的时候,就要像鬼神就在这儿一样。又说:“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你拜祭鬼神,要像鬼神就在你的上边或者左右似的。这个“如”字就是你这么想像,想像鬼神好像在上边,好像在左右。拜佛也是这样子,要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如果佛在你的前边,你当然要恭恭敬敬地对佛来拜,不会马马虎虎的。好像我们见着人,对着这个人行礼就会恭恭敬敬的。如果这个人不在这儿,就马虎一点,不会那么恭敬了,所以礼敬诸佛要“如对目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悉是完全,以就是用。完全用清净的身语意业来拜佛。你不能先造了十恶业然后再来拜佛,必须要清净你的身语意业来拜佛。身有杀、盗、淫三恶。你不能先去外边杀生,两只手沾满了血腥,知道自己有罪了,就回来拜佛,来忏悔自己的罪状,不杀生你也不拜佛,这就叫身业不清净。你也不能看见人家有值钱的东西就给偷回来,然后又说我偷了人家的东西,这是犯了盗戒,我快到佛前拜拜佛来忏悔吧!这也不叫身业清净。无论男女,你去做了很多不正当的事情,然后又想我做了这么多坏事,快去拜拜佛,在佛前求忏悔,这也是身业不清净。你必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然后拜佛才有感应。
意有贪、瞋、痴三恶。我们为什么这么忙忙碌碌,一天到晚也不休息?就因为有这个贪心。这个贪心就把你支配得总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还有这个瞋心,你贪东西贪不来,不能随你的意,你就生了烦恼了。为什么生烦恼?就因为太愚痴,所以就生烦恼。若是聪明有智慧的人,遇着任何事情他都不会生烦恼,就因为愚痴才生出烦恼。愚痴到什么程度上?这种愚痴的人最可笑,也最可怜了。他也没有读过书,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读过,他看人家得到个博士学位,被人称呼某某博士很光荣的,他就也想得个博士。根本就没有读书,谁可以给你一个博士!有的人没有学佛法、也没有听过经,但他听说成佛是最高无上的,他又想成佛了。这是不是愚痴呢?也没有本钱,他就想做生意赚钱,没有本钱怎么会可以做生意赚钱呢!又有一种最可笑的人,他根本也没有买马票,就想要得到第一奖,这真是岂有此理,不可能的。
又有一种人更愚痴,说:
好花常令朝朝艳,明月何妨夜夜圆;
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处不摇钱。
欢喜花的人就想了,这花如果永远都那么鲜艳、美丽,永远也不凋谢多好。你看,这是不是妄想!他又想月亮圆的时候是最好的,何必又要缺了呢?如果月亮每天晚间都这么圆的,天天晚间都有光辉,这是最好了。好喝酒的人就想,所有泉水的地方如果都变成酒,他想喝的时候,就随便可以去喝这个酒,这是多好啊!可是这个事情也是做不到的。贪财的人就想,若是所有的树林都变成摇钱树,我想用钱的时候,就到树上去摘一点钱就可以了,这是多好呢!这也是办不到的。酒要到处都有,钱也要到处都有,好花常令朝朝艳这是想让美色永远都不会变,明月何妨夜夜圆这就属于气。怎么说是气呢?因为他愿意明月夜夜都圆的,可是月亮不可能每一天都圆的,他就会不满意了,不满意这就是一个气,所以这四句就是说的“酒色财气”。若没有愚痴,就不会有这种种的烦恼,这是意的业。
口,我们这个口所造的业障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绮语,就是专说一些不正当的话,男人欢喜讲女人如何如何,女人喜欢讲男人如何如何,就是讲的这种邪痞的话,一点也没有用处,也没有道理。妄言,就是尽打妄语。妄语有大妄语、中妄语、小妄语。大妄语就譬如你杀了人了,人家问你是不是杀人了?“我没有杀人啦!不是我。”甚至于偷、盗、邪淫都是这样子,这就是打大妄语。恶口就是说出的话很凶恶的,人人都不愿意听。两舌是欢喜做两头蛇,搬弄是非。
如果有以上这些毛病,都叫身语意业不清净,而现在说的是要身语意业三业清净来拜佛。
“常修礼敬”:常常修这种清净身语意业来礼敬佛。方才说犯了杀生、偷盗、邪淫再来拜佛,这是不清净。可是虽然不清净,但你还晓得改过自新来拜佛,这还比不拜好得多,不过这谈不到身口意清净来拜佛。我们现在礼敬诸佛,要常常身口意三业清净,常修这种的礼敬。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诸佛有无量无边那么多,我们礼拜的时候,要观想在每一个佛的地方,我们也都现出来不可说、不可说,说不尽、说不尽的那么多诸佛国土,像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身来拜佛。因为佛法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你只要发这么一个遍礼法界的心,你这一礼也就有遍礼法界那么多的功德。
善财童子最先拜文殊师利菩萨做师父,文殊师利菩萨就叫他向南边去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有一位就是弥勒菩萨。他到弥勒菩萨处,看见弥勒菩萨所住的地方,七宝庄严的楼阁,重重无尽──楼阁里头有楼阁,楼阁里头又有楼阁,这些楼阁不知有多少。每一个楼阁里边,又都有一位弥勒菩萨在那里说法。他也看见有多少弥勒菩萨,自己就现出多少善财童子在那儿拜佛,有无尽无尽数不过来那么多。我们现在讲《华严经》,就要修这种的“法界观”,法界的观想。譬如你拜《妙法莲华经》,你的身体虽然在佛堂这儿拜《法华经》,但你要观想十方微尘数佛的前边,都有你在那儿拜《法华经》,要发这种无尽无尽的心。因为一切唯心造,你的心量,周遍法界,现这么多身去拜这么多佛,也就有这么多佛接受你的礼拜。
“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你这每一个身,都普遍地去礼敬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佛。虽然你还没有成佛,但你可以作这种的观想。在每一位佛的前边,也就都会现出你的身,来遍礼一切诸佛。
卍 卍 卍
我们这个暑假班人虽然不多,可是有的人有一点诚心,坐禅也坐得很不错的。修道啊,人多也好,人少更好。一个人也不少,万万人也不多。为什么?因为修道是自己修自己的道,不是旁人替我来修道,也不是我替旁人来修道。所以说:“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佛在世的时候,阿难以为佛是他的哥哥,他就可以不修道、不修定力,结果其他的阿罗汉、大比丘都证果了,他还在初果的地方停着。
今天有人问我,坐禅的时候为什么这手或腿自己就摇动起来,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坐禅的过程中所应该有的一部份。有的人说:“怎么有人不会这样呢?”这是他或者功夫不够,或者已经过了这个境界了。这手脚动弹是它自己摇动的,不单手脚会摇动,有的时候眼睛也会自己活动起来,睁开又闭上,闭上又睁开,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不想它睁开,它就睁开了,睁开又闭上,就这样像眨眼一样,很快很快的。不明白的人就说:“这是不是中魔了?是不是有魔王来了,让我身上这么震啊?”“这是不是生了病哪?”或者自己就觉得这种情形很可怕的,是不是会发颠狂啊?这不需要怕的。这种动弹就是气血流通的现象,因为你以前没有用过功,气血不通顺,现在你一用功,这个气血走动了,就会把你原先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流通,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气血一时过不去,就会这么一震、一振震。这个震,本来会震三十六次,但是你也不要去数它,你或者手震、腿震,或者其他地方震,都是三十六次。因为人身上有三十六个大关节,气血流到每一个大关节都会震动一下,这也可以说是大地六变震动。大地六变震动的时候,你坐在那儿,这房子好像就摇动起来了,这不需要怕的,这是人气血流通的一种作用。
卍 卍 卍
G3.总结无尽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怎么叫空,怎么又叫虚呢?虚者不实也,空者无有也。这个虚空界什么时候有的呢?不知道。它有没有穷尽的时候呢?没有。所以这虚空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终了,无始无终。这个无始无终的虚空界没有了,我对十方诸佛的这种礼敬才会没有。“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虚空界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我这个礼敬也无穷尽,尽未来际,时时刻刻都在礼敬诸佛。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像这样子去敬礼诸佛,乃至于众生都没有了,众生的业也没有了,众生的烦恼也穷尽了,我这个礼敬才会穷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但是众生界是没有完的时候,乃至于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也没有完的时候。因为众生的烦恼是…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