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P7

  ..續本文上一頁一首偈頌,凡是拜佛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也是拜〈大悲忏〉的時候所作的觀想,是說: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釋迦前,頭面接足皈命禮。

  我們現在拜佛,這是能禮;我們所拜的佛,就叫所禮。不論是拜佛的人和所拜的佛,本性都是空寂的。雖然你自己是空的,所拜的佛也是空的,但在這虛空裏頭又有一種感應道交的力量,這種情形是想像不到、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想說也說不出來,你心裏想要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想不出來。我這個道場就好像帝釋前邊的寶珠,所有一切的影像都在這個珠裏頭現出來。我們這個道場也就像帝釋的那個珠子似的,釋迦牟尼佛的形體就在這個珠光裏頭現出來。我這個身體也像一個影子似的,現在釋迦牟尼佛的前邊,五體投地,一心拜佛。

  我們拜佛都要存這種心來拜,要觀想我們在佛的面前,佛也在我們的面前,這樣互相顯現。

  中國的孔子也說:“祭神如神在”,你祭祀鬼神的時候,就要像鬼神就在這兒一樣。又說:“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你拜祭鬼神,要像鬼神就在你的上邊或者左右似的。這個“如”字就是你這麼想像,想像鬼神好像在上邊,好像在左右。拜佛也是這樣子,要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如果佛在你的前邊,你當然要恭恭敬敬地對佛來拜,不會馬馬虎虎的。好像我們見著人,對著這個人行禮就會恭恭敬敬的。如果這個人不在這兒,就馬虎一點,不會那麼恭敬了,所以禮敬諸佛要“如對目前”。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悉是完全,以就是用。完全用清淨的身語意業來拜佛。你不能先造了十惡業然後再來拜佛,必須要清淨你的身語意業來拜佛。身有殺、盜、淫叁惡。你不能先去外邊殺生,兩只手沾滿了血腥,知道自己有罪了,就回來拜佛,來忏悔自己的罪狀,不殺生你也不拜佛,這就叫身業不清淨。你也不能看見人家有值錢的東西就給偷回來,然後又說我偷了人家的東西,這是犯了盜戒,我快到佛前拜拜佛來忏悔吧!這也不叫身業清淨。無論男女,你去做了很多不正當的事情,然後又想我做了這麼多壞事,快去拜拜佛,在佛前求忏悔,這也是身業不清淨。你必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然後拜佛才有感應。

  意有貪、瞋、癡叁惡。我們爲什麼這麼忙忙碌碌,一天到晚也不休息?就因爲有這個貪心。這個貪心就把你支配得總也沒有閑著的時候。還有這個瞋心,你貪東西貪不來,不能隨你的意,你就生了煩惱了。爲什麼生煩惱?就因爲太愚癡,所以就生煩惱。若是聰明有智慧的人,遇著任何事情他都不會生煩惱,就因爲愚癡才生出煩惱。愚癡到什麼程度上?這種愚癡的人最可笑,也最可憐了。他也沒有讀過書,小學、中學、大學都沒有讀過,他看人家得到個博士學位,被人稱呼某某博士很光榮的,他就也想得個博士。根本就沒有讀書,誰可以給你一個博士!有的人沒有學佛法、也沒有聽過經,但他聽說成佛是最高無上的,他又想成佛了。這是不是愚癡呢?也沒有本錢,他就想做生意賺錢,沒有本錢怎麼會可以做生意賺錢呢!又有一種最可笑的人,他根本也沒有買馬票,就想要得到第一獎,這真是豈有此理,不可能的。

  又有一種人更愚癡,說:

  好花常令朝朝豔,明月何妨夜夜圓;

  大地有泉皆化酒,長林無處不搖錢。

  歡喜花的人就想了,這花如果永遠都那麼鮮豔、美麗,永遠也不凋謝多好。你看,這是不是妄想!他又想月亮圓的時候是最好的,何必又要缺了呢?如果月亮每天晚間都這麼圓的,天天晚間都有光輝,這是最好了。好喝酒的人就想,所有泉水的地方如果都變成酒,他想喝的時候,就隨便可以去喝這個酒,這是多好啊!可是這個事情也是做不到的。貪財的人就想,若是所有的樹林都變成搖錢樹,我想用錢的時候,就到樹上去摘一點錢就可以了,這是多好呢!這也是辦不到的。酒要到處都有,錢也要到處都有,好花常令朝朝豔這是想讓美色永遠都不會變,明月何妨夜夜圓這就屬于氣。怎麼說是氣呢?因爲他願意明月夜夜都圓的,可是月亮不可能每一天都圓的,他就會不滿意了,不滿意這就是一個氣,所以這四句就是說的“酒色財氣”。若沒有愚癡,就不會有這種種的煩惱,這是意的業。

  口,我們這個口所造的業障有绮語、妄言、惡口、兩舌。绮語,就是專說一些不正當的話,男人歡喜講女人如何如何,女人喜歡講男人如何如何,就是講的這種邪痞的話,一點也沒有用處,也沒有道理。妄言,就是盡打妄語。妄語有大妄語、中妄語、小妄語。大妄語就譬如你殺了人了,人家問你是不是殺人了?“我沒有殺人啦!不是我。”甚至于偷、盜、邪淫都是這樣子,這就是打大妄語。惡口就是說出的話很凶惡的,人人都不願意聽。兩舌是歡喜做兩頭蛇,搬弄是非。

  如果有以上這些毛病,都叫身語意業不清淨,而現在說的是要身語意業叁業清淨來拜佛。

  “常修禮敬”:常常修這種清淨身語意業來禮敬佛。方才說犯了殺生、偷盜、邪淫再來拜佛,這是不清淨。可是雖然不清淨,但你還曉得改過自新來拜佛,這還比不拜好得多,不過這談不到身口意清淨來拜佛。我們現在禮敬諸佛,要常常身口意叁業清淨,常修這種的禮敬。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諸佛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我們禮拜的時候,要觀想在每一個佛的地方,我們也都現出來不可說、不可說,說不盡、說不盡的那麼多諸佛國土,像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身來拜佛。因爲佛法有不可思議的境界,你只要發這麼一個遍禮法界的心,你這一禮也就有遍禮法界那麼多的功德。

  善財童子最先拜文殊師利菩薩做師父,文殊師利菩薩就叫他向南邊去拜五十叁位善知識,其中有一位就是彌勒菩薩。他到彌勒菩薩處,看見彌勒菩薩所住的地方,七寶莊嚴的樓閣,重重無盡──樓閣裏頭有樓閣,樓閣裏頭又有樓閣,這些樓閣不知有多少。每一個樓閣裏邊,又都有一位彌勒菩薩在那裏說法。他也看見有多少彌勒菩薩,自己就現出多少善財童子在那兒拜佛,有無盡無盡數不過來那麼多。我們現在講《華嚴經》,就要修這種的“法界觀”,法界的觀想。譬如你拜《妙法蓮華經》,你的身體雖然在佛堂這兒拜《法華經》,但你要觀想十方微塵數佛的前邊,都有你在那兒拜《法華經》,要發這種無盡無盡的心。因爲一切唯心造,你的心量,周遍法界,現這麼多身去拜這麼多佛,也就有這麼多佛接受你的禮拜。

  “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你這每一個身,都普遍地去禮敬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佛。雖然你還沒有成佛,但你可以作這種的觀想。在每一位佛的前邊,也就都會現出你的身,來遍禮一切諸佛。

  卍 卍 卍

  我們這個暑假班人雖然不多,可是有的人有一點誠心,坐禅也坐得很不錯的。修道啊,人多也好,人少更好。一個人也不少,萬萬人也不多。爲什麼?因爲修道是自己修自己的道,不是旁人替我來修道,也不是我替旁人來修道。所以說:“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佛在世的時候,阿難以爲佛是他的哥哥,他就可以不修道、不修定力,結果其他的阿羅漢、大比丘都證果了,他還在初果的地方停著。

  今天有人問我,坐禅的時候爲什麼這手或腿自己就搖動起來,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坐禅的過程中所應該有的一部份。有的人說:“怎麼有人不會這樣呢?”這是他或者功夫不夠,或者已經過了這個境界了。這手腳動彈是它自己搖動的,不單手腳會搖動,有的時候眼睛也會自己活動起來,睜開又閉上,閉上又睜開,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不想它睜開,它就睜開了,睜開又閉上,就這樣像眨眼一樣,很快很快的。不明白的人就說:“這是不是中魔了?是不是有魔王來了,讓我身上這麼震啊?”“這是不是生了病哪?”或者自己就覺得這種情形很可怕的,是不是會發顛狂啊?這不需要怕的。這種動彈就是氣血流通的現象,因爲你以前沒有用過功,氣血不通順,現在你一用功,這個氣血走動了,就會把你原先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流通,有的時候,有的地方氣血一時過不去,就會這麼一震、一振震。這個震,本來會震叁十六次,但是你也不要去數它,你或者手震、腿震,或者其他地方震,都是叁十六次。因爲人身上有叁十六個大關節,氣血流到每一個大關節都會震動一下,這也可以說是大地六變震動。大地六變震動的時候,你坐在那兒,這房子好像就搖動起來了,這不需要怕的,這是人氣血流通的一種作用。

  卍 卍 卍

  G3.總結無盡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衆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怎麼叫空,怎麼又叫虛呢?虛者不實也,空者無有也。這個虛空界什麼時候有的呢?不知道。它有沒有窮盡的時候呢?沒有。所以這虛空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終了,無始無終。這個無始無終的虛空界沒有了,我對十方諸佛的這種禮敬才會沒有。“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虛空界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我這個禮敬也無窮盡,盡未來際,時時刻刻都在禮敬諸佛。

  “如是乃至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禮乃盡”:像這樣子去敬禮諸佛,乃至于衆生都沒有了,衆生的業也沒有了,衆生的煩惱也窮盡了,我這個禮敬才會窮盡。“而衆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但是衆生界是沒有完的時候,乃至于衆生的業、衆生的煩惱也沒有完的時候。因爲衆生的煩惱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