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P2

  ..续本文上一页这些因缘,即使众生想让你烦恼、痛苦,也没有办法。

  

  大家看看佛菩萨和那些大德高僧们,也不是没有人伤害他们,也不是没有人给他们制造违缘,但是他们把这些都变成了修行的助缘,变成了成就的根本,都转为道用了。面对这些对境时,他们的内心不但不烦恼痛苦,甚至增长了智慧,非常快乐。

  

  与其用成千上万的兵士拿着各种武器对你进行保护,还不如你自己在内心里修习安忍,或者了知这些真理,这样才是自我保护,才能真正摆脱敌人的伤害。若是因缘到了或者自己的业力现前了,这些士兵、兵器能不能保护你?不能!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国王,当业力现前,死亡来临的时候,也逃避不了啊!

  

  如果大家不愿意堕落恶趣、遭受痛苦,就不要犯戒、造恶业,因为这些都是堕落恶趣的因,是遭受痛苦的因。凡夫都是背道而驰的,不愿意遭受痛苦,但是偏偏去造痛苦的因;都想获得安乐,但是却不去做安乐的因。包括在座的各位,谁不愿意获得安乐啊?谁不愿意获得解脱啊?但是,尽管自己已经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还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会,却都不珍惜。这都是解脱的因、快乐的因啊!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应该好好观察自己:“你愿不愿意获得安乐?乐不乐意获得解脱?既然你特别希求解脱和安乐,为什么不去种安乐的因呢?为什么不去修解脱的方法呢?得过且过,一切错过。”有些人动不动就不上课、不打坐,还为自己找很多理由。其实,上课、修法都是安乐的因,都是解脱的方法,为什么不做呢?大家还是没有明白啊!若是真正明白了,应该迫不及待地上课、修法才对。你们是不是这样非常欢喜、急切地期待上课、修法,有没有这种心态?

  

  如果你想学佛,首先要深信因果。八万四千法门都不离因果正见,这是佛法的基本教义,是佛法的根本理念。若是没有这个根本,一切都免谈,一切都没有用!昨天讲过,“轮回、因果”与“无我、空性”,是一个道理。若是你明白了无我、空性的道理,对因果、轮回就会深信不疑;若是你能对轮回和因果深信不疑,无我和空性的见解也就随之到来。真的,大家不要颠倒嘛!

  

  “既由己过害,岂能嗔于人?”凡夫、愚者是颠倒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行都是背道而驰。若以因果正见进行观察,追根溯源,你之所以会受到伤害,都是自己的过失,是自己造恶业的果报。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嗔恨他人呢?为什么还要把一切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呢?若是将自己的问题和责任推给他人,这叫造业,这才是伤害众生!如果你打骂对方,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伤害他,但这不一定是伤害,而你心里的嗔恨对他才是真正的伤害,因为你跟他结恶缘了。尽管都是自己造的恶业,但是自己不仅不忏悔,还无端地嗔恨和埋怨他人,这就是凡夫、愚者。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我们在“轮回过患”中讲过,十八层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并对地狱里的看守者、狱卒们,以及剑叶林、铁围山等地狱的景象都有详细的描述。佛在《地藏经》里也对此讲得很详细。

  

  “既由己业生,于谁该当嗔?”地狱里的这一切,既没有人安排,也没有人造作,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所感而显现的。一切都是因业力所现,业力所感,没有别的。同样,敌人来伤害我们,这也是自己的业力,都是自己的事。如果你看明白了,就不应该再嗔恨,不应该再伤害他人,应该忏悔才对!

  

  我们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在学佛,甚至很有修行、很有智慧似的?当你遇到敌人或遭受痛苦的时候,如果内心没有怨恨,只有忏悔、惭愧,还算有一点儿修行,算是位真正的学佛人。否则,你根本不算学佛人,根本不是修行人。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能不能做到这样?

  

  观察受害者自己的过失,这也是一种修安忍的方法。这里讲的都是诸法的事实真相,如果我们能如是地思维,然后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定解,就不会生起嗔恨心,就能做到安忍了。

  

  丑三、宣说嗔恨之颠倒理由: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

    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

    

  当这些怨敌来伤害我们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伤害到我们,而是我们伤害了他们。为什么?我们之所以会遇到违缘、受到伤害,都是我们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因为我们自己往昔造作了恶业,才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与下场。而这些众生对我们生起了嗔恨心,甚至伤害了我们,因此会堕落地狱中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所以,我们认为“自己没有伤害他们,是他们伤害了我们。”这种观点是颠倒的。

  

  其实,我们伤害了他们,他们并没有伤害我们。如果我们能稍微有一点修行,能修安忍的话,他们就更没有伤害我们了。当他们来伤害、嗔恨我们时,我们可以转为道用,利用这个机会来让自己成就。为什么说要感恩一切,要感恩伤害我们的敌人呢?就是这个意思。对不修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对境;而对修行人来说,这是精进修行的鞭策,是成就的助缘,是磨练习性最好的方法。因此,他们不但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利益了我们。

  

  这些怨敌等众生对我们生起了嗔恨心并且伤害了我们,若是没有一定的境界或者修行,就可能会因此堕入地狱,要遭受地狱的痛苦。所以,其实是我们伤害了他们。为什么?第一,我们之所以会感受伤害,都是我们自己造的业,这叫业力现前,不怨别人,不是别人的问题;第二,若是我们能修安忍,能转为道用的话,这是利益、帮助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

  

  句句都是窍诀啊!句句都是智慧啊!大家若能如是思维,这也是一种修安忍的方法。若是想修行,就这样修;若不想修,就干脆别修了,至少你也不会拿佛法造业。

  

  我们应该思维:他们把我作为对境而生起了嗔恨心,并造了恶业,将来一定会下地狱,因此我们心里很惭愧啊!既然我伤害了他,现在应该替他消业。同时,要发慈悲心,发愿“若他将来下地狱,我要到地狱去救他。”“我成佛那一天,第一个要救度他。”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法的时候,有一世是忍辱仙人,专门修忍辱。有一天,忍辱仙人遇到了恶人歌利王,四肢都被歌利王切割开了。忍辱仙人不仅没有生起嗔恨心,还发愿“等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第一个要度化他。”歌利王听到这些,心里很惭愧,当下就忏悔了。歌利王就是后来的乔陈如尊者。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第一转*轮时就开始度化他了。

  

  如果我们没有弄明白这些道理,也许会想:“有点太神奇了……”其实一点儿也不神奇,正因为他明白了道理,内心里有正知正见,所以就做到了。当时,忍辱仙人肯定是这样思维的:他伤害不了我,但是我却伤害了他。他把我作为对境而造业,将来肯定要下地狱的,因此我不能见死不救啊。我现在在修道,肯定会很快成佛,那个时候我要度化他,绝对不让他下地狱。

  

  我们现在修忍辱,也许会觉得很难。《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云:“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当他人来砍我的头时,我要感恩他,还要度化他,真的很难啊!对一个凡夫、愚者来说,很难理解,更不可能做到;但是对于一个智者、真正有修行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做得到,一点儿也不难。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

    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

    若我伤害彼,敌反饶益我。

    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我依怨敌伤害我的机会,可以修忍辱,可以消除诸多罪业。实际上,这些敌人利益了我,我要感恩。

  

  “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但是这些怨敌把我作为对境而生嗔恨心,甚至造恶业,将来要下地狱,在无数劫当中遭受极其难忍的痛苦。

  

  “若我伤害彼,敌反饶益我”:我伤害了敌人,敌人反而饶益了我。

  

  “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我依这些敌人修安忍,能消除诸多罪业,这是成就的根本,是我成就的资粮啊!所以,敌人利益了我,我的心里只有感恩,怎么会生起嗔恨呢?但是,我的内心粗暴,愚痴又急躁,所以对敌人生起嗔恨心,还怨天尤人,难道这不是彻底颠倒了吗?

  

  很多人会唱《感恩歌》,“感恩伤害过我的人……”但都是假的。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能真正感恩伤害过自己的人,那时唱出来的才是真言真语,是表里如一、心口一致的,之前都是假的,都是“鹦鹉学舌”而已。

  

  我们经常讲,要感恩上师、感恩善知识。为什么?他们帮你消业,让你开悟,所以我们要感恩,他们有我们报答不了的恩情。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他就是要帮你消业的,大家能明白吗?怎样帮你消业?让你受苦,让你遭罪。其实,受苦是了苦,遭罪是消业啊。但是,现在谁能接受啊?若让你见性开悟,也是要靠打骂的。大家看看历代祖师们的传记,他们是怎样开悟的?都是打出来、骂出来的。如果不打不骂,你不可能开悟。这才是所谓的摄受、窍诀!什么是真正的摄受?什么叫真正的窍诀?若对你说几句好听的话、送你一些加持品,也许你就觉得他“太慈悲了!”好似摄受自己、给自己窍诀了,其实这些都不是。

  

  所谓的怨敌才是你最殊胜的善知识,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你的毛病,他们不会顾及你的感受,肯定会毫不客气、想方设法给你制造障碍。我们特别喜欢自己的亲人朋友,其实这些人才真正是害了我们,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我们的优点,即使他们看到了我们的毛病,也不会说的,这实际都是害我们。如果我们真有智慧,这些仇人、敌人才是真正利益我们的,因为他们只看我们的毛病,否则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这些毛病。

  

  为什么我们要依止善知识呢?因为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通过善知识让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我们真的觉察到了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这叫开悟,善知识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但是现在所谓的很多“善知识”,都是顺着凡夫众生,顺着他们的烦恼习气。若是这样,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成就?不可能的。

  

  这些敌人想尽一切办法给我们制作障碍,这些障碍都是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对境、助缘。若是我们没有这些对境,怎么能生起出离心?怎么修安忍?若是没有这些敌人,没有这些痛苦,我们怎么修菩提心?

  

  我们的嗔恨心都特别重,很多人总是怨天尤人,所以应该多思维和观察这些内容,对我们肯定有帮助。

  

  大家不要再说“我在修本尊法。“我在修大圆满法。”“我在修禅宗。”“我在修心中心法。”……还是先把基础弄明白,搞清楚吧。因为这些基础讲的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的心情,若是想提高、想改变,就要从这些基础入手。佛菩萨的境界先别谈了,我们现在还达不到,所以对改变自己也是无济于事。

  

  现在很多人只愿意谈空性、听空性等这些大道理,觉得越神秘、越复杂,就越有兴趣似的。其实,我们的自性、本面本来是很简单、很单纯的,是我们自己搞得复杂了,所以它们就离开了。我们为什么会迷失自性?为什么会离开了自己的本面?就是这个原因。众生为什么不开悟呢?所谓的自性、佛性太单纯了,离我们太接近了,与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但是我们认识不到。如同眼睛看不到眼睫毛,或者说眼睛看不到它自己一样,所谓的自性离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看不到;所谓的自性太单纯了,以致于我们无法能够相信。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

    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

  

  也许有人认为:如果对方以我们作为对境而生起嗔恨心、造恶业,将来就要下地狱;而我们伤害了他们,那么我们是不是也造了恶业,将来是否也要下地狱?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若是我们没有修安忍,不具有安忍的功德,我们也要跟他们一起下地狱。但是我们在修安忍,有安忍的功德,有这个窍诀,必定不会堕入地狱。

  

  “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当我们修安忍时,能保护自己的相续,令自己的相续清净,因此对我们来说,地狱就不存在。但是这些怨敌等没有遇到佛法,也不会修安忍,所以无法能够保护自己,最终要堕入地狱。

  

    若以怨报怨,则更不护敌,

    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

  

  也许有人想:这些众生实际上是利益了我,对我有恩。若我自己可以修安忍,以安忍的功德可以不堕入地狱,但是却没有保护和利益我的那位怨敌,显然我已成为了一个不知报恩或没有悲心的人了。

  

  “若以怨报怨,则更不护敌”:若是我不修安忍,以怨报怨,跟他一起生嗔恨心,与他为敌或者去伤害他,这样我不但保护不了对方,甚至还会增长他的烦恼,增加他的痛苦,这是没有意义的。若是我这样做能利益到对方或者能保护对方的话,我会心甘情愿地做,但是这样无法利益和保护对方,所以我要修安忍。

  

  “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难行”指的是安忍。若是我嗔恨,伤害他们,我将失坏沙门四行,即“他骂不还骂,他怒不还怒,他打不还打,寻过不还报。”同时,最殊胜的苦行安忍也会毁于一旦,损失多大啊!

  

  我为了度化众生而希求解脱、成佛。如果我跟着怨敌生嗔恨心、一起造业,就会失坏自己修持安忍的道心,也会毁坏自己内心的平静,同时也在障碍自己解脱、成佛,这样不仅伤害了我,也伤害了一切众生。为什么?如果我不解脱、不成佛,怎么能度化和利益众生?如果我修安忍,就可以不失坏自己的道心,不破坏自己的相续,就能够迅速解脱、成佛,从而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我修安忍,不以怨报怨,不跟怨敌一起造罪业,当下能保持平静,通过这样的表法,可能对方也会像歌利王一样立即忏悔,也就不造业了。可见,修安忍对双方都有帮助,所以我要修安忍。修安忍,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利益对方,这叫两全其美啊!

  

  这里讲的都是修安忍的方法,如果大家想修安忍,就要如是修持。首先要思维、反复观察这些道理,然后以正知正见、智慧去对治嗔恨心等内心的烦恼,这样才能修出安忍来。

  

  在座各位,彼此都是金刚兄弟姐妹,都是一个坛城里的眷属,将来成佛时也都是一个坛城里的主尊,若经常互相怨恨,是很严重的罪业。因此,大家要好好忏悔,好好修忍辱波罗蜜!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