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讲记(六十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前面已经讲了精进的四种助缘,接下来讲如何依靠这四种助缘来精进修行。
辛二(依助缘勤行)分三:一、勤行对治之方法;二、断除罪过之方法;三、成办同品之事。
壬一(勤行对治之方法)分二:一、勤持不放逸;二、勤持正念。
癸一、勤持不放逸:
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犹如一个久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在沙场上跟敌人针锋相对的时候,他以避免利刃击中自己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然后再去摧毁对方。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摧毁敌人。同样,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既保护自己,又要降伏烦恼。我们也应当巧妙地回避烦恼的利刃,束缚住一切烦恼,不让它再度加害自己。
我们要以正知正念保护自己的相续。如果能以正知正念保护自己的相续,这些贪嗔痴等烦恼就无法染污自己的相续。能守持正知正念就能守持心,能守持心就能守持戒律。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心相续,就是保护自己。这样,这些烦恼就不会染污你的相续,它们根本就没有机会。
其次,我们还要以佛法、以智慧去降伏这些烦恼敌人。这里讲的“巧缚”,就是善巧方便。大家应该善巧方便地对治和降伏这些烦恼,逃避和控制不是好办法,你逃避不了,也控制不了。
我经常跟大家讲,修行的过程也是场战争。我们要跟谁作战?跟烦恼、习气作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第一,要保护自己;第二,要摧毁对方。
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如果你能时时提起正知正念,以正知正念去保护自己的相续,这些烦恼就没有机会、没有办法侵入你的相续,更没有办法毁坏你的相续。
怎样才能摧毁敌人?若要摧毁烦恼、习气,就要靠佛法,就要靠智慧。靠神通、神变不行,靠钱、权更是无济于事。即使你有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力,仍然会有烦恼和痛苦,也许烦恼更多,痛苦更大了。无论是天界的众生,还是恶道的众生,都有神通、神变,但是他们都有烦恼和痛苦,都离不开烦恼、痛苦。大家能不能清醒清醒,能不能智慧一点儿啊?
这些烦恼、习气很顽固,并非你想改就能改的,也不是你想断除就可以断除的。若是你没有佛法,没有智慧,即使你有再高的学问或者再聪明,也没有办法,甚至是火上浇油,你所用的一切方法不但不能消除烦恼,甚至会让烦恼增长,无法控制。
所谓的佛法,就是指智慧。有佛法就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佛法。得一分佛法,得一分智慧;得一分智慧,少一分烦恼,少一分痛苦。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佛法太重要了,智慧太重要了。若是有佛法,有智慧,就能很善巧、方便地摧毁和降伏烦恼敌人。
癸二、勤持正念:
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抬取,
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
这也是用比喻来说明的。例如,在战场上失落锋利的剑时,人们会惊恐万分地疾速拾起。同样,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若丧失正念的兵器,就会忘失对治。这个时候就要想到地狱的痛苦,让心里生起恐惧,这样便会迅速拾起正念的利刃。有了正念的兵器,就有了对治力,就能对治烦恼、习气。
在战场上跟敌人针锋相对的时刻,若自己手里的剑或其他兵器掉到了地上,这个人会想尽一切办法立即把它捡起来。因为怕自己受伤,有生命危险,所以会疾速拾起,而不会先想想,再去捡。
我们现在对恶道、对地狱有这样的恐惧吗?当我们讲地狱、讲因果的时候,大家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根本就不知道恐惧。应该找一找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相信地狱的存在,不相信因果?还是不相信造恶业了,要堕落地狱,遭受地狱的痛苦?还是不相信有那么大的危害?或者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或造了恶业?肯定是有原因的。大家好好观察、观察自己,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在战场上把兵器丢了,他会不假思索,迅速捡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样危害特别大,很可能会丢掉自己的性命。同样,地狱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在地狱里要遭受的痛苦更是不可喻、不可言的。若是我们丢掉了正念,不立即捡起来,就相当于丢失了对治的利刃,这些烦恼、恶业就会不断地在相续中产生,这样将来就要下地狱遭受痛苦,就要堕落恶趣感受痛苦,这些痛苦是难以忍受的。
生命是无常的,自己随时都会死去,可是业力还没有清净啊,死了以后肯定会下地狱,会堕落恶趣,会遭受无穷无尽、难以忍受的痛苦,出脱无期。当这样思维时,心里能没有恐惧吗?心里能不着急吗?
大家应该多思维轮回的过患,应该反复观察恶趣的痛苦,尤其是地狱的痛苦,这样就会生起畏惧心,继而生起出离心,这样才能时时提起正念、善念,时时能精进修行,否则真得很难啊!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内容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其他如空性、无我等,现在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大家就要这样修持正念。
壬二(断除罪过之方法)分二:一、不应出现罪业;二、出现罪业则制止。
癸一、不应出现罪业:
我们不应该让这些罪业出现在自己的相续中。
循血急流动,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
若中了他人射的毒箭,毒药通过血液循环会立即遍布全身,直至死亡。这是比喻。同样,在自己的相续中,虽然恶念或邪念很微小,但如果不加制止,很快就会生起更多、更粗的烦恼、恶念。
我们串习的正念、善念少,所以就要特意发或者特意很用力地让它延续;而恶念、邪念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串习,一旦产生,即使刚开始的时候很小,但是延续得特别快,最后会达到那种不可抵挡、无法控制的程度,所以要时时观察自己,时时对治恶念、邪念,不能让它们产生。
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使小小的恶念也不能让它产生,即使小小的恶业也不能去做。自己时时以正知正念观察、守护自己的相续,在烦恼刚产生时,就要立即对治,这样我们才可以成就。
如人剑逼身,行持满钵油,
惧溢虑遭杀,护戒当如是。
这里也是用比喻说明真理。如同一个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宝剑,然后让另一个人端着装满芥子油的器皿上路,并且威胁他说:“如果途中有一滴油溢出来,就砍断你的头,就杀死你。”这个人肯定会小心翼翼、特别集中精神地端着这个容器。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不放逸,说明内心专注。我们就应当这样去分辨善恶、取舍善恶,尽心尽力地断所断,尽心尽力地证所证。
所谓不放逸,就是要这样小心翼翼地时刻集中精神,唯恐生起恶念、造作恶业,尽力避免生起这些烦恼、恶念,不让自己造业。
现在我们在这儿闻法、修法,是否集中精力、小心翼翼?也就是不让心放逸,不让心散漫。如果你真的这样不放逸、集中精神的话,还能听到别的声音吗?还能想到别的事儿吗?不可能的。心专注在一个外境上不动摇,这叫禅定。有的人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又看那个,东张西望,东想西想,这样的人还会有禅定吗?还会有专注吗?不会的。若没有禅定,没有专注,这叫散乱、懈怠。
如果依照佛的教言去观察、依智慧去判断,尽管我们每天看似在闻法、修法,但实际上还是在修散乱心,还是在长养懈怠。有的人还整天怨天尤人:“我怎么还不成就呢?我怎么还不解脱呢?”你这样能解脱吗?你这样能成就吗?自己看看吧!
也许大家现在做不到一个小时内保持专注、不散乱,但若是能在十分钟或者十秒钟内做到不散乱,也可以啊!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做到,根本就没有禅定,根本就没有专注。尽管身在闻法、修法的行列,但是心没有专注,所以没有听明白,没有什么觉受。闻法的时候,只有心专注了,才能听明白,才能增长智慧,这叫闻慧;修法的时候,若是心专注了,就有觉受,就能产生智慧,这叫修慧。
尽管我们现在也在闻法、思维,但心还是散乱、懈怠,所以就处于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状态。似懂非懂,实际没有懂;一知半解,实际上没有明白。我们看似明白了,实际没有明白;看似解开了心灵的疑惑,其实没有解开,还是糊涂、愚痴的状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心没有专注,没有禅定造成的。所以说,戒是定的基础,定是慧的基础。只有具有禅定的功夫,才有闻慧、思慧、修慧,否则不会有这些智慧。戒律是禅定的基础。戒是净,是从明理中来的。戒定慧三学刚开始有程序,最后则没有程序,是一体的;刚开始有次第,最后则没有次第,是一体的。刚开始有程序,那个时候还没有达到一体的程度;最后成为一体的时候,它是没有程序和次第的,戒中有定,定中有慧。
癸二、出现罪业则制止:
复如蛇入怀,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此理。犹如懦夫怀里钻入毒蛇,他本来胆子就小,肯定一刹那也不会等待和拖延,立即就会站起来把蛇抖掉。同样,一旦发现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了恶念或烦恼,发现自己要造恶业或犯戒时,应当立即就去对治、改正和制止,不要等待和拖延。真的,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要先想,然后再去做;若是串习得很熟悉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用先想,再去做,那时就是一瞬间。现在很多人有疑惑:“…
《《入菩萨行论》讲记(六十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