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癸一(断除贪执内有情)分二:一、贪执之过患;二、所贪对境之过患。

  子一、贪执之过患: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

  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身要远离愦闹,心要远离贪欲。这里主要讲的是,首先要放下对亲友的贪着。

  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性,也是不可靠的,反而还要贪执无常的亲人。我们不仅执着自己,还执着亲人,导致我们死后要堕落恶趣,遭受恶趣的痛苦,纵然经历成百上千生世也见不到所爱的人。堕落了以后,要无数劫中在恶趣中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再也见不到喜爱的这些亲友。

  凡夫是颠倒的。其实,若是你真的不想远离这些亲人,就要断除对他们的贪爱;你若是真想利益他们,不想伤害他们,也要断除对他们的贪爱。如果你贪爱他们,会伤害他们;如果你留恋他们,会远离他们。若是你真心想利益他们,就不能对他们有贪爱;若是你真心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就要断除这种贪爱。

  如果你死后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随时回来保佑他们,在他们临终的时候,你可以接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相聚,这样你就可以永远地不离开他们。如果你贪爱他们,你死了以后就会变成鬼,虽然也会回来看他们,但你一回来看他们,他们就会出事儿,这是伤害他们,自己也会堕落,这样你就永远地离开他们了。你堕落了,就要在恶趣中无数劫地遭受痛苦,再也见不到这些亲人,没有机会跟他们相聚。若是你真想利益他们,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

  你可以接触他们,也可以跟他们在一起,但是你不能有贪心。贪心是自私的,你说你喜欢他们,你说你爱他们,但这不是真正的喜欢,也不是真正的爱。因为你是自私的,你跟他们接触,跟他们在一起,会处处伤害他们,会处处让他们烦恼、造业,这是害己害他。

  贪爱是一种烦恼,它的根本是我执。有我执我爱,就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就无法真心地对待他们,也没有办法真正地利益他们。有的人问:“世俗间有很多凡夫,他们有我执我爱,有自私自利,但是也有真爱啊,也有利益他们的啊!”那不叫真正的爱,那不叫真正的利益。你认为是爱他们、利益他们,实际上是害他们。有的人还是不明白:“没有害他们,他们跟我在一起很开心,他们跟我在一起很幸福啊!”人就是执迷不悟,把苦当成乐。这里哪有快乐啊?只有痛苦。那不是一起搞轮回,一切搞世间吗?世间离不开苦的本性,轮回离不开苦的本性,这里怎么会有快乐呢?

  你爱这些亲人没有错,但是要真爱,无私地爱,这样才可以感化这些人。有真心才能真正感化他们,有真心才能真正利益他们。若没有真心在一起,就叫冤冤相报何时了,也叫轮回。今天我欠你,明天你欠我,互相欠,互相还,这叫轮回,这里没有真正的快乐。

  《极乐愿文》中云:“愿天眼明见,生前友侍徒,加持并护佑,亡时接彼刹。”若是你能断除对世间的贪欲,临终的时候即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时你可以通过神通观察他们、保护他们。这个时候,你有这个能力,你来看望他们,这是保护他们。在他们临终的时候,不要麻烦阿弥陀佛,自己就可以去接他们。你可以告诉阿弥陀佛:“没事,您在西方极乐世界等着,我去接他们。”然后领他们去见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相聚,那是永恒的家啊!

  如果你现在贪儿女、亲人,即将要离开的那天,肯定是放不下的,你留恋着离开,就会变成王鬼,你暂时走不了。因为你舍不下、放不下,就会有这个心,去看看家人,还想保护保护他们。但是效果就不一样了,你一去看就要出事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鬼”。真的,有这种情况,这就是伤害他们。做王鬼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时间特别长,几十年、几百年要做王鬼。在家人临终的时候,你把他们都带到鬼的世界里去了,让他们都做鬼,做王鬼。有的人说:“那也行啊,也可以在一起啊!”都变成饿鬼了,只有昼夜不停地遭受痛苦、遭受灾害。那些空游饿鬼,时时都要遭受灾难,哪有在一起相聚或者生活的?你可别再胡思乱想了。算了吧,还是放下吧。

  现在的父母对儿女太溺爱了, 看得太重了,说也不听。“这是我亲生的呀!是唯一的呀!”若跟她说要放下,她就生气。“这可不行,其他的都能放下,但是儿子可不能放下。”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弃!没有事儿的。你可以利益他,也可以保护他,但是要以慈悲之心保护他,不要以自私和贪婪保护他。

  你们现在为了儿女什么都能做,付出得非常多,但是儿女一点儿都不感动,甚至还怨恨你。为什么?因为你自私、贪婪。“哎呦!这可不对啊,我对儿女可是无私的啊,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啊!”你为什么那么爱他们、照顾他们?因为这是“我的”,是我的儿女、我亲生的。若是把这个“我”去掉,世上儿女有的是,需要帮助的人也有的是,但是你为什么没有帮助啊?因为有我执我爱,所以你了不了这个缘,还不了这个债。

  我觉得现在这些父母有时候太可怜了,有时候也是咎由自取,一味溺爱,不肯放下,自私贪婪。为什么自私贪婪?因为我执我爱是根,是自己的我执我爱在作怪。你对他们这么好,为他们付出这么多,他们为什么连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甚至反而还怨恨你呢?若是你以真心,也可以说是以慈悲心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不可能不感恩。只有以慈悲心,也可以说以真心去对待他们,这样才可以了缘了债,否则是不可能的。

  这种贪爱之心、贪欲是轮回的根。人是怎么轮回的?就是因为有贪心、有欲望。佛菩萨是以悲心、愿力而来,就不是轮回。虽然一样投胎,也一样在六道里,但这不叫轮回。若是以悲心和愿力来度化众生,这叫乘愿再来。贪心是不由自主的,是被动的;悲心是自主的、主动的,因为悲心是自己发的。这二者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自由的,一个是不自由的。自由的叫乘愿再来,度化众生;不自由的叫轮回,叫生死。为什么叫生死呢?就是要遭受生死之苦。乘愿再来的人不会遭受生死之苦。虽然有生,但是没有生苦;虽然有死,但是没有死苦。

  为什么放不下,如此恋恋不舍?就是因为不明真相,不明真理。若明白真相、真理了,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不贪爱了。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弃。我们有一句法语:放下才能得到,随缘才能顺利。放下才能得到,永远不用放弃。我们放不下,怕得不到,怕失去;我们不随缘,怕不顺利、不如意,然后总攀缘。其实,你随缘了就顺利了,随缘了就圆满了。

  为什么叫极乐世界?那里什么也不缺,一切圆满。若是有不圆满的,不可能是极乐,也不叫极乐世界。你放下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我给大家讲过,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家,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哪里都是家,哪里都有家人。你不用离开家,也不用离开家人,这多好啊!但是,你自己非要制造一个小小的笼子或者划一个圈,然后将这个视为家,非要挑几个人视为家人。其实,这不是永恒的家,是你自己分别的,这叫分别执着。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家,每个角落都是你的家,这多好啊!若是你真正开悟了,或者真的找到永恒的家园了,那你就可以自由飞翔了。

  你自己视为家的这个是假的家,真家和假家不能混在一起,要分清楚。什么叫净土?什么叫尘土?你分别了,这就是尘土,即使是净土也会变成尘土;当你不分别的时候,就是净土,即使是尘土也会变成净土。所谓心净则土净嘛。什么是心净?你的心量打开了,处处是你的家;没有分别,平等的,这就是你永恒的家,也叫净土。

  若是由你自己的心来制作、改造,由分别心来改造,这都不是真正的家。你心里分别了,心量没打开,这个时候不是平等,是分别。若是分别,就变成尘土了。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变化、改变而已,没有别的。若是你心态改变了,就变成净土了;若是你心态不改变,还是在尘土。

  很多人都指望佛、上师:“没事,我的上师太厉害了,到临终的时候,肯定能把我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没事,有阿弥陀佛嘛,到时候阿弥陀佛会来接我的。”没错,若是一位具德的上师,他可能有这个能力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一定会来接你的。但是没有用,你睁开眼一看,还是这些乱七八糟的,还是在尘土。这是你自己的心。

  你自己的心量打开了,众生都是家人啊!什么叫打开心量?众生都做过你的父母,都做过你的儿女。如果你明白真理了,前世的父母儿女和今生的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上的差别,其实都是父母,都是儿女。如果你对佛讲的六道轮回深信不疑,就会知道到哪里都是家人,“哦,这是父母”、“哦,这是儿女”。我们现在有时候心里也会念一念或想一想,但不是真正明白了。

  真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都是我的父母啊!都是我的儿女啊!这样,一切就都被感化了。哪有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啊?根本就不会存在的。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家人,整个法界处处都是你的家,你和你的家人在法界这个永恒的家园里,不就可以随时相聚了吗?没有分别,没有自他,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自赞谤他,这多好啊!

  但是,我们现在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了里面,你能自由吗?你能自在吗?你能快乐吗?你能幸福吗?不可能。“那我怎样才能从中解脱?”这就看你自己了。佛让你回归自性,佛教给你方法让你醒悟,能不能醒悟就靠你自己了。你自己迷失了自性,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这个小小的笼子是你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也必须要靠你自己来打破它。…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