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九)▪P2

  ..续本文上一页自己的。所以,他没有任何患得患失,很自由,很自在。这些财富能束缚他吗?不可能的!善根是自己积累的,福德是自己积累的,都储存在阿赖耶当中。这些是恒时随着自己的,跑不掉,没法放弃,没法抛弃。他知道这个真理,所以不会痛苦。一屋子的黄金对他来说就是一屋子牛粪,他会留恋吗?他会放不下吗?如果我们捡了一屋子的牛粪,你会留恋它吗?不会的。一屋子的黄金就像一屋子的牛粪,什么意思?在他的境界里,不会有任何的障碍。所以,他也没有失财的痛苦。

  

  他利用世间的这些福报等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拿这些来诱惑众生,因为众生需要诱惑。但这也是为了度化、接引众生,没办法,只能用这些方法了。现在,众生要依止上师,往往是谁的名气大就跟随谁,谁的势力大就崇拜谁:“哎呦!这个上师不得了啊,身边有那么多弟子!”“这个上师不得了啊,有那么大的势力!”否则,他能跟随、能崇拜吗?不可能!善知识再有功德也没有用,也利益不了他们。所以,善知识搞名气,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因为众生需要这些,要诱惑众生嘛!

  

  那么,这样是不是伤害众生啊?不是!佛四十多年中一直在“欺骗”众生,为了度化众生,不“欺骗”众生不行。有时候说实话或者说真理,众生不明白,所以只能跟众生说方便语“欺骗”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接引众生、度化众生。我们也是这样,小孩子在那儿哭,实在没办法了,就拿一块糖哄一哄,孩子就不哭了。我们只能用这种办法,没有别的办法。

  

  成就者没有贪欲,没有贪恋,所以没有积财、守财、失财的苦。为什么凡夫有这些苦呢?因为对世间有贪欲。苦是由贪欲、贪恋导致的。若是没有贪欲,不贪恋,就可以把财富用来玩玩。

  

  “应知财多祸”:现在,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众生都很羡慕名人、世间的富翁、大财主、大老板。我们没法衡量这些富人的内心。若是他们真正看破、放下了,是个成就者,有这些福报也没有什么;否则,这些都是祸。

  

  这些福报是祸,还是福,取决于内心。若是心里没有放下,就是祸,不是福;若是内心里放下了,就是福,不是祸。没有看破、放下之前,有钱财、权力、名气、荣誉、神通、神变等都是祸害。它们会障碍你的解脱,会给你的今生来世带来很多的灾难与痛苦,难道还不是祸吗?

  

  真正的清福带来的是快乐,带来的是幸福,带来的是方便,带来的是圆满,不可能给你带来烦恼,也不可能给你带来痛苦。虽然你很有钱,很有权,有神通、神变,但是这些给你带来的是烦恼痛苦、灾难伤害,这说明这些福报都不是福,而是祸!真的,大家能不能清醒、清醒?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我们这些人里也有崇拜明星的,也有崇拜富翁、大老板的。一听说他有钱,是个大老板,就很喜欢,都愿意接近;一听说他是个穷光蛋,是个一无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接近。这就说明,你还是贪恋世间的财富,内心还是散乱的。这样的心态离解脱痛苦相差甚远,可以说遥遥无期,不可能解脱,也不会有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的机会。

    

  寅三、以比喻说明过患:

  

  我们贪恋世间的利益,贪人,贪财,有什么过患呢?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为了求得世间的利益,为了得到一个人或一笔钱而去奔忙,即使得到了,也是伤害大,利益小,甚至说几乎没有利益。这种因追逐利益给自己带来的伤害特别大,难以想象。比如拉车的牲畜拼命地劳作,得到的只是几口草料。当它拉车疾驰时,看见路边有新鲜的草,就想吃一口,结果却被压死了。仅仅为了一口草料,却搭上了性命,值得吗?!这是个比喻,就是说明利小害大。利小,就是一口草料;害大,草还没有呑下去,性命却没有了。

  

  每个众生都一样,自己的生命也是最珍贵、最难得的。但是,你因贪欲,为了世间的利益,就这样把性命搭进去了,连解脱的机会都失去了。再说,以贪欲获取世间的利益,只有苦,没有乐,只有害,没有利。即使有了所谓的利益,也就是一时的感觉,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连自己解脱的机会都失去了,让自己永远在轮回的苦海中遭受痛苦,真是不值得啊!

  

  我小时候听《入行论》时就有这种触动,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最深。

  

    寅四、空耗暇满: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世间人认为,结婚、生子等是人生大事。其实,这种轻而易举可以办到的微薄之利,即使让牲口来办,也不成问题。结婚、生孩子谁不能啊?连畜生都能办到,马、牛、苍蝇、蚊子等也会做这些事情。

  

  什么是人生大事?难道结个婚、生个孩子有这么重要吗?有些动物更能生孩子。我们还觉得自己跟它们不一样:“我天天吃大鱼大肉,住高楼大厦……”其实,在动物的世界里面没有这些概念,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它们也不知道什么叫高楼大厦,对它们来说,森林、山林就是高楼大厦;它们所吃的也是“大鱼大肉”。可见,世间的这些利益连畜生都能办得到。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我们讲人身难得的时候说,能修行,能解脱,能成佛,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但是,你为了获取世间的利益、世间的福报,不去学佛修行,这样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失去了成佛的机会。

  

  学佛修行首先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不能为了世间的利益而奔波。你既贪恋世间,还想获得解脱;边搞世间的利益,边想学佛,脚踏两只船,这是不可能的。最终,暇满的人身就会被白白地浪费了。

  

    寅五、痛苦无义: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  

  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欲望之本体必将坏灭。若还有欲望的话,会使人堕落地狱等恶趣,有无量过患。为了瞬间的安乐,使自己恒时饱经痛苦的折磨和莫大的艰辛,承受这么严重的后果。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我们为了世间的利益付出了很多,如果把这份艰辛的千百万分之一用在修持正法上,一定能成就,即身成佛都没有问题,或者说早就成佛了,早就圆满了。

  

  我们为了贪欲去追求世间的利益,在这个过程当中所遭受的痛苦,要比行菩提道的菩萨所遭受的痛苦大得多。行菩提道的菩萨要成就佛圆满的果位,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要遭受一些痛苦和折磨,但是凡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承办世间的利益所遭受的痛苦比前者大得多,时间也比前者漫长。

  

  无始劫以来,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遭受了无数痛苦。若是现在我们再不利用人身,不去承办解脱,还要继续轮回,还要不断地遭受痛苦。反之,若我们真正能发菩提心,能精进修行,成就没有那么难。比如说我们修大圆满法,上等的可以即身成佛,当下圆满;中等的在临终,中阴界时能圆满;下等的不过七世就能解脱,能够圆满,时间很短。我们现在修持的大圆满法是无勤而成就之法,不用经历那么多艰辛苦难,很容易、很轻松就能圆满。

  

    寅六、痛苦无法比拟: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  

  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贪欲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和过患是非常严重的,是不可想象的,并非兵刃、毒害、烈火、险地以及怨敌等伤害能比拟的。

  

  在人的一生中,被烈火焚烧,被刀断头、砍断四肢,被人下毒毒死,行走险地,被怨敌加害,这些可能都是极大的伤害。但是,这些伤害都没有办法跟贪欲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和伤害相比。欲望所带来的灾难和伤害不只是今生,还有来世,它会让你出脱无期。这些伤害谁能做得到?只有欲望和贪心能做得到,其他任何敌人、任何灾难都没有办法做得到。

  

  大家要彻底断除贪欲,不能贪恋世间。在座的各位已经上山出家了,应该跟红尘彻底分割,不要再去想这些,不要总寻思这些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九)》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