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超越苦痛——苦中之妙义(修学般舟三昧念佛法门)▪P2

  ..续本文上一页、甘愿心、老实心、接受一切的心一步一个脚印,一声一句佛号,声声相续。才能平复冤亲债主的怨气,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最终被感动、被超拔。

  因此,苦痛既然是因果、是冤亲债主的报复,我们就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那就是五个至诚:至诚接受、至诚忏悔、至诚感恩、至诚精进、至心回向。至诚接受就是无条件的,毫无保留的接受冤亲债主对我们施加的一切报复,没有丝毫怨言,没有一丝疑惑,没有一点含糊。这至诚包含了所有我们对冤亲债主伤害的抱歉,包含了我们愿意用自己的苦去请求他们原谅的真心,包含了我们愿意用自己的苦去化解他们怨气和仇恨的决心,包含了我们愿意用自己的苦去换取他们离苦得乐的菩提心。藉由这样的心我们就能真诚的感恩他们对我们的成就,如果不是他们的报复,我们怎么能够真正明白自己的过错,真正觉悟;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么能够真正精进修行,不敢放逸懈怠。他们是来成就我们的大菩萨呀,我们至诚忏悔、我们至诚恭敬、我们至诚感恩、我们至诚回向,我们超拔了他们,他们成就了我们。

  

  

  为什么我们要生出怕不苦的心?

  因为苦可以使我们提前现业了业,把未来的大苦变成今天的小苦,把未来的大病变成今天的小病,所以巴不得把将来的苦现在全部了了才好。吃苦了苦,现业了业,原来吃苦就是占大便宜!苦是消业,痛是功德,不苦不痛,既消不了业,也积聚不了功德;越苦越痛,越是精进妙处,越是用功良机,越能积聚殊胜功德,越是深得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的殊异加被,越能觉悟冤亲债主,越是对一切冤亲债主的一种超拔。

  怕不苦的心不仅完善了冤亲债主的心,更加完善了行者的心,完美了行者的人格,拓宽了行者的胸怀。特别完善了行者一个对业障现前再无任何计较的心;一个越是难行越是能行越是要行越是前行的心;这些心无一不能感染打动冤亲债主。

  而更深层次的怕不苦的心就是一颗菩提心。这颗心就是真正的毫不含糊至诚接受和担当冤亲债主的讨债、报复的一颗心,就是愿意用自己的苦换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度他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心;继而愿意用自己的苦代替一切众生的苦,用自己的苦换取一切众生的乐的心。这颗心就是一颗无上利他、成就无我的、无上圆满的菩提心。有了这颗心,我们就可以生出无上信心,我们就可以无所畏惧、无比坚强,无比坚定,无限担当,无坚不摧!雄关漫道真如铁,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了这颗心,即使受地狱之苦又有何妨;有了这颗心,即使碎为微尘又有何妨!

  五、过苦痛关的方便法

  我们已经对苦痛的成因、根源、妙义等等进行了分析,下面就要讨论实际性的过苦痛关的方法。首先我们已经知道,行般舟时产生的苦痛是冤亲债主的报复,我们就要树立上述的五个至诚的心念,来平复他们的怨气;其次这种苦痛是冤亲债主左右我们的意识,强加给我们的一种感觉,是一种虚妄的假象。我们就只要做到不管他只管念就能够过关。具体的方法如下:

  踏下去、喊出来:其实踏和喊是过一切关的方法。因为你在用力踏,使劲喊的时候,你的心会集中在这个踏和喊上面,对于苦和痛的感受就会中断。当你真的豁出去拼了命的踏和喊、跑和跳的时候,就是至诚接受的时候,就是心无挂碍的时候,就是舍身忘我的时候,就是至死不渝的时候,就是为法献躯的时候,就是刹那间和法相应的时候、就是一合相的时候。踏下去直通地府,喊出来上彻天堂,这时候身体经络就通了,苦痛的感觉不相续了,身体的觉受就没有了。因此,很多人都是在快板过后,或是一阵跑跳之后过了苦痛关。苦痛本来是假的,你只要不去想、不去管,只管踏,只管念,它就没招了。对它的感觉就不相续了,苦痛也就自然不见了。

  傻人傻念:一声佛号,声声相续,用无为之心行无为而治是为大治。一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如是勇猛不退的佛号,念念当中声声当中步步当中皆灭无始劫以来无边无量的生死重罪。把心安住在当下佛号这一念里,就能够消融一切苦痛,度过一切事境,圆满一切修行。这才是对治苦痛的究竟方法。一句佛号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老老实实、平平稳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过千山万水,踏平千阻万险,踏过千魔万考,踏碎六道昏蒙,踏穿无间地狱,踏出光明大道,一句阿弥陀佛足矣!

  六、苦痛关已过的标志

  检验是否过了苦痛关的标志就是有没有至诚接受,有没有生出不怕苦的心、怕不苦的心。怕不苦的心体现了般舟念佛的至诚。不计较身相,不计较任何业相,凡有身相业相,皆生无限的忏悔心,是谓至诚接受,接受到不计较的程度,接受到没有回避,只有忏悔,只有精进,只有回向的程度,接受到生出欢喜心、感恩心的程度。忏悔到不回避任何难过,任何苦痛,任何逆缘,于任何逆缘中,只顾精进,只顾回向的程度,是谓至诚忏悔。回向到念念回向,首先回向给冤亲债主,宁可冤亲债主先行解脱的程度;回向到越是苦相难相痛相,越是逆缘状态中,越是精进用功,越是全力回向的程度,是谓至诚回向。

  真正至诚的接受,一定与至诚回向,首先回向相应的。唯有这种真正至诚的接受才是度过苦痛关的真正根本内在所在。罪从心起将心忏,忏出这个至诚接受的心就对了。心若亡时罪亦灭,那个不至诚接受的心“亡”了,也就“二俱空”了。也就永消一切业障、灾障、难障。永离轮回生死之苦了。

  七、苦中修有真甘露味

  苦时起修的功德:一般乐时起修的难度远远大于苦时起修的难度,乐时染着的习性其顽固性,其惯性大得简直大不可思议,也是天上难修的因。苦时起修,虽然很难;但还是有可能,因为想离苦故,有动力故。乐时离染而起修,大难大难,因为乐不思蜀,无动力故;如果苦时离修,则修行永远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不苦时起修,同类重复,地老天荒,百千万劫,亦复如是。

  苦是妙处,具有不可替代的殊胜妙处,恰恰是最要害处;如果不在苦处修行,绕过这个坎,到哪里修呢?乐中难修,所谓富贵学道难;不苦不乐中修,一直如是,这个功课并不缺少啊,已经修了百千万劫了,不还是如是吗,有什么新奇的呢?真正缺的是苦中之修啊。他方世界的菩萨为什么一定要到娑婆世界来修行才能真正成就呢?五浊恶世剧苦故,苦真是莲花真正成长处,越苦越能熬炼莲花的品质,如穷子倒可能成就,富子多不成就。苦其实是最好的助缘,离开此助缘,用什么来弥补呢?如果有的弥补,释迦牟尼佛不用示现六年苦行,他方世界菩萨也用不着来娑婆世界修行了。

  苦中修的是心,不是苦,如果执着于苦,以苦为根本;也是大错特错,好多苦行者,以为苦才是真的,结果万千苦行不过训练强化了另类执着,另类分别,反而看所有的人都不如法,不如己;修出另类傲慢,另类个性;百千万劫,不能出离,其不悲哉!!

  苦中修的是一个于苦境中苦缘中可能大懊特恼中,一个没有分别的心,一个能够接受一切(经历任何苦难熬炼)仍能如如不动的心,一个不再做任何计较的心,一个一心不乱功夫成片独有阿弥陀佛的心;一个真正超越苦乐于娑婆世界任何苦乐不再分别不再计较皆悉平等无碍的广大博容之心。只有冤亲债主的广大光临于般舟行中成就种种逆缘的熬炼,才能真正成就如是之心。在顺境和不苦不乐之境中不可能成就如是之心,没有种种逆缘的帮助,以及种种逆缘下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及一切天龙八部、一切四大天王、一切忉利天王、一切大梵天王的护持,要成就如是之心一无是处。

  八、于苦痛处成就无我

  苦痛心受这一关,是般舟行人所要面临的第一关。这一关属于五蕴之“受魔关”(受魔之另一关是昏沉关)。般舟行就是以昼夜不断的行持来突破身体的极限,让心真正能够超越“身”,超越“受”,从而真正进入自在解脱的境地。般舟行是在极苦极痛的境地当中,以一切诸佛菩萨加持一切护法护持为背景,真正的实践证得“破身相、我相、境界相”。从而真正进入佛法实践的层次。

  回避苦、苦痛关不过,至少还要修证1600万年以上,突破苦超越苦有可能省去1600万年以上的代价,苦可以成就我们、苦可以历练我们,苦可以消我们的业障,苦可以排除身体的毒素。苦可以真正破身相我相破我执,苦可以度掉冤亲债主的冤仇债恨,任何命帐杀业孽业只一个苦痛就算了之;苦可以弥补苦中不修苦中无修等无始劫以来的欠帐,苦可以真正成就无住成就无我;苦中有真正之妙,妙深植苦中,过不了苦的关不经受苦的验证不成其为深妙真妙至妙而不是真正的微妙。

  若能与苦时心不生懊恼,乐时心不生染着,是谓如如不动,金刚之心。是谓无住,无执,无分别。反之,若不能做到苦时不恼,乐时不染,所谓无住,无执,全是假话。离开苦修,想达到金刚经无住无执的境界,一无是处。

  总之,苦是成就我们的对手牌,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苦中的超越是真超越,苦中的成就是真成就。祈愿所有般舟行人都能够真正明白其中深意,真正不怕苦,怕不苦,无比的欢喜苦,从内心深处对苦生出感恩心,对般舟生出稀有心,舍身忘我,勇猛精进,誓死不退,死也不退。彻证三昧,圆满佛果。

  至诚顶礼上常下善恩师!

  愿我临终无障碍 弥陀圣众远相迎

  迅离五浊生净土 还入娑婆度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超越苦痛——苦中之妙义(修学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