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缘木求鱼;
(8)大众音声同自己音声的关系。最好听得到大众的声音,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并且始终保持随顺大众音声的意识状态;
(9)他人音声同自己音声的关系,对维那或领唱的最主流的那一个声音,一定要护念,千万莫另搞一套;
(10)对音声的觉受与音声本身的关系:不要管觉受,只管如是发音,如是投入,如是恭敬,如是唱诵;
(11)在音声方面如何达到心无挂碍?不挂碍他人声音,不计较音调高低,不刻意表现自我。
7、节奏:
(1)对节奏要有觉悟,把节奏当成真实的南摩阿弥陀佛;
(2)节奏要对,要妙,要真,要细,要常要恒;
(3)不要将就,不要侥幸,省略,马虎;
(4) 切忌赶场子、赶节奏、追唱,这种浮躁心在唱诵时极易疲劳,定不持久。宁可慢半拍、错半拍或默半拍,不要抢五分之一拍;
(5)表面上力道很足,很热闹,其实质是一个浮躁心、急于求成心的临时表演而已;
(6)其实入不了心、透不了肺、明不了性,功德很小很小。
(7)切忌节奏散乱,与佛号根本对不到一处,或离开佛号另搞一套,或离开大众另搞一套;且费尽心机去维护之;
(8)节奏上的不究竟、侥幸马虎、时真时假、时有时无,即是佛号上的不究竟。一假一切假,节奏上的假与马虎,是一切懈怠的开始,抓住这个环节就是牵住了懈怠懒散的牛鼻子;
(9)节奏与声音上的真,尤其是微细微密处的真,是一切真始,一切真元。由此开始相续,即是一切真的相续、诚的相续、行的相续、愿的相续,亦是一切精进相续之始处。牵此即抓住了精进之根;
(10)“阿弥陀佛”必须究竟地体现在每一个节奏上、每一次呼吸中、每一个音声当中、每一次真实的观想当中、每一次嘴唇舌头声带的协调配合当中,这五个方面任何一方面,任何一个细节上的不究竟,都体现为“阿弥陀佛”的不究竟,以此不究竟之因欲求极果一无是处!反之,这五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一个细节上的究竟精进都可以带出“阿弥陀佛”的究竟,所谓事可显理,理离开事,了不可得。
(11)抓住五方面任一细节,即是于境界相、苦相、痛相、身相无住无执,即是任何境界相、苦相、痛相、身相不能相续,即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即是正念相续,即是止念“阿弥陀佛”!
8、距离:
(1)集体行法时注意与他人前后左右保持一定距离,当以完全消除紧迫感,压迫感,始终处于从容不迫,宽容轻松的气氛为适度;
(2)切忌紧紧跟在别人后面且盯死别人的做法;
(3)切记宁可慢半拍歇半拍也不要抢五分之一拍。
9、跑香:
(1)平常时小步、碎步以及中步较多一些,跑香时则以大步、平步、快步及放步多一些;
(2)跑香时分内圈、外圈及独立般舟道;快跑的在外圈,慢跑的在内圈,亦可选择独立跑香;
(3)老人跑香一定注意节奏;
(4)跑香只是一种方便,莫对之产生依恋;
(5)当晚最好不超过二次。
10、定中念佛要点:
(1)要生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随喜心,此时特别容易得到加持,整个坛场会有一种特别的加持力;
(2)要轻声跟随,最好能将定中念佛者的声音当做自己的声音,脚步的节奏要跟上,嘴巴跟不上所有的调,一个调中至少跟一个字,要让嘴巴、舌头和声带工作起来,切忌发大声发重音,另演一戏;
(3)要发愿,愿所有行者都能尽快得定中念佛,得深入念佛,得微密念佛,都能护念念佛;
(4)要柔和心声,柔软脚步,柔弱呼吸,柔美受用。
11、常作观想方便:
(1)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是个引罄,是面法鼓,是个木鱼,用你的心,你的脚,你的呼吸,你的节奏来撞击之,来韵合之,来顺应之;
(2)观想法界之海与你的心海无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的心、你的音声、你的脚步、你的节奏汇入法界之流,归入法界之海,融入法界之心;
(3)观想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在前立,与你同行,阿弥陀佛在你头顶接引,观音势至左右呼应,把你造就;一切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将你守护,一切冤亲债主为你感染,为你感动同念阿弥陀佛,一切过往六道群灵都在接受你的佛号布施,佛心相印;
(4)这是一场法界盛会(事),你是其中的一分子、一个演员、一个导演,你的这声佛号能够感染能够感动能够打动你的冤亲债主吗?能够博大平等真诚完美的回向于一切六道群灵吗?能够对得起之所守护吗?能够担得上之所称赞吗?能够念念之中相融于一切诸佛世尊一切菩萨一切护法的之所爱念吗?能够配得上“皆亲临视”吗?有资格接受“自称名号摩顶慰安称扬劝发”及梦中“宣说诸余经典”吗?
12、大众熏修法则:
(1)对每一位同修发真诚感恩心、随喜心、赞叹心、恭敬心和利他心;
(2)切莫为调子不同所恼,切莫为气氛不一而嗔,切莫为风格有异而忧。随喜心,恭敬心可对治此病;
(3)要真能离音调之相,离形态之相,离气氛习惯之相,离自己念佛美好感觉之相,离相而得体;
(4)能随顺大众的声音,而不是囿于自己的声音。没有我,没有调,大众什么声音什么调自己就什么声音什么调;
(5)要实现从“同修应该如何如何”向“我应如何如何随喜赞叹护念成就利他”的观念转变;
(6)一定要把自己的我受、我惯、我见、我慢、我身、我业障深重完整的全部的交出去。一肚子对道场对他人的意见,是行持般舟之人最大的悲剧。
13、法器使用要则:
(1)引罄、木鱼、香板皆是菩萨,皆是法界力量的现行之处;
(2)对待法器,具足恭敬、具足认真、具足真诚、具足庄严,注意迎请恭送毫不含糊;
(3)打法器时注意柔和心、柔软心,庄严神圣肃穆,用中道力量;
(4)昏沉时、不如法时可以用香板;
(5)香板菩萨是对行者的一种无私的关爱与保护,绝对不是惩罚;
(6)使用法器时要能真诚细腻地感知到法界力量在你身心深处的现行,这种现行是直接、具体、深入的一种加持,要能真正受用全面受用这种加持摄受力量。
14、鞋袜:经行的鞋子要跟脚,绝对不可半点马虎,底要用软底。冬天行法一定要保暖,而且跑香后要能保暖。要准备吸汗功能好的棉袜子,以便及时更换,尤其是凌晨三四点钟时,注意防止跑香出汗后脚下生寒。
15、入厕:大便要有护法人员陪护,一是保证精进,杜绝散源;二是防止不小心睡着风寒。出关房要换鞋子。尽量少喝水,一可以有利产生金津玉液;二可以容易增加定力;三可以减少逆缘违缘(厕所是阴地)。出厕回关时,要打香板,并称念三声阿弥陀佛,生惭愧心。
五、出关温养
1、出关后当日继续止语念佛,保持正念相续。不打电话,不聊闲话,不打闲岔。要保留一种经行意识,千万不要有终于结束了,可以休息了念头出现(关内关外修持是平等的),要知道出关温养只是可以稍稍放松一下而已,绝不是从绝对的经行状态一下子过度到绝对的放纵懈怠状态。
2、苦相没有走出者,境界相没有走出者,没有尽兴唱诵阿弥陀佛半小时以上者,建议不要出关,要树立不过关就不出关的顽强意志,否则会形成以后行法的极大障碍,最好是身心柔软、法喜充满状态下出关,千万莫于苦痛状态下咬牙出关。实在不行的,要在护法者带领下不管任何苦痛在道场快速大步经行8圈以上才可以出关。
3、出关后,当日白天不能睡觉。可以坐,可以卧,但仍要恭敬般舟精神,还是以经行为主,坐卧只是稍稍放松的方便,绝不是放任放纵的借口;尤其是卧,最好不卧,非要卧一下,一定有人在旁监督一下,不然很容易睡着,一定控制不能睡着;上厕所坐便时,床上坐着时,尤其要保持一份警醒意识,不要不小心睡着;建议出关后第一次坐下来不要超过5分钟,然后经行一小时或半小时,第二次坐下来不超过15分钟,然后经行一小时或半小时,以后每次坐下来,不要超过半小时,然后经行一小时;饭后一定要经行半小时以上,然后再坐。不可松懈,这个阶段最容易犯困,注意密护。
4、出关后应在道场内继续温养休息一天,方可离开。以便密护身、口、意三业。当日洗手洗脸刷牙一定要用热水,千万不要将就用一点点温的水,更不可以用冷水;尽量不要洗脸,当日晚九点以后才可以洗澡,而且尽量不要洗澡,心清净才是最大的清净,晚九点以前尤其注意不要穷讲究,洗下身。
5、出关当日诵读佛说般舟三昧经二遍或以上。但刚出关时不读,以有休息的经行为主。诵读时一定要防止边读着边睡着了,建议用心诵读,不是用声诵读。
6、千万不要渲染经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苦相,断人善根,毁人慧命,是对般舟的大不敬;千万不要视他人行法过程的长短,视长视短者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分别心,而且都极易造成对行法者的伤害,其中的过失非常巨大,止语、不视、不传、不染是最大的恭敬赞叹,功德无量。
6、坐下时、经行时、跑香后一定要注意保暖,谨记“热不着就怕风吹着”。
7、出关后莫要贪恋回味般舟中出现的境界或者受用,最好不宣讲不笔记不记忆,否则一定会成为以后行法的障碍,变成有住有为行法;
8、出关后可以多餐,但不可狂吃,可以零食,但不可以放纵报复性猛食;吃饭一定要用感恩心恭敬心去吃,不可放纵大口狂吃,喜极狂吃,尤其不可多喝汤;最多吃七八成饱,尤其不可死撑,肚子吃得涨涨的。
9、当日最好莫近色,莫行淫;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最好少接受异性的照顾,尤其是称心异性的照顾。
10、当日莫看电视,莫玩游戏。
普及法界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般舟经行念佛须知(常善法师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