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累的时候,一观照就出来了,出来以后看到,哦,这个肉体在开车,观照肉体在开车,我生怕这个车子开飘出去。后来有一天,好像我的意识真的跑出来了,我踩这个踏车,好像不是我在踩,这个脚呢很轻松的踩下去,就感觉一个无形的东西就踩下去了,这个脚踩下去,这个车子就飘起来了,声音好像不在我这个意识里面,这个声音和我这个肉体全部分开来,这个车子完全都在飘的。所以我就想到寒山大师,他在五台山的时候,跟一个老和尚在一块,他走走,自己好像飘起来了,他感觉这个地啊,是柔软的,非常柔和,他觉得这个大地很柔和,其实他就是一种三昧,住了很久,住了一两个小时以后,他感觉大地又好硬。人静到一定的时候,完全自己超越了以后,我自己踏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脚踏,感觉不是我在踏,就是有一个脚在踏,但是感觉自己和他是分开来的,脚会踏车,跟自己没有关系,不是自己在踏,是这个肉体在踏。所以呢,如果你这样观照,你马上就可以做,因为完全可以感受到,如果你真正的观照只有一个见分在指挥自己的话,你走路的时候啊,不断的观察,不断的观察,你的触就没有了。触觉啊,人走在大地上面有触觉,你走的时候,触觉没有了,你身体就会如幻,你就感觉到自己走在地上不是走在地上,就像走在棉花上面。因为你的肉体感觉到不是我的时候啊,就像你走路,我有感觉吗,是一样的道理,你现在走路,是你的触觉,是由你的我见在那个地方住着,你看到别人走路的时候,你有感觉吗,没有感觉,就是一个人在走路。那你走路,不断的训练自己,不断的训练自己,然后久了,发现自己的触觉没有了以后呢,这个世界就像棉花一样,如幻如化,真是这样的。
我前天还想到这个问题,果孝法师行般舟三昧,脚跺着走,“蹦,蹦,蹦”,这完全是一种触觉,这种触觉是错误的,因为我一直在训练自己走路不出声音。走路的时候,你不要震动自己的肉体,非常的轻,释迦摩尼佛走路是没有声音的,是平掌而下,是没有声音的,非常的轻巧。为什么呢,在你没有声音的时候,它就不会和你的脚心产生一种触动,你的触觉就没有。人为什么有生,是因为有触在那个地方,人身体有触的时候,就感觉有身体,如果身体没有触就感觉到身体不是你的,就进入定中,你在定中为什么没有身体,因为你定了,你身体的“触”就没有了,你身体动的时候,有触动,就感觉有身体存在,你走路的时候没有触觉,身体就不存在了,感觉到没有一个我在走路,所以既然在走,感觉在空里面,你要找到这种感觉,所以走路是不能出音的,吃饭都不能出音的,走路都不能出音的。
我常常在打坐的时候,在观察一个东西,在心有波浪的时候,我会强行把它拉直,就是打坐的时候,心就像一条波浪,还有很多小波浪,但是我强行的“啪”的一下把念头拉直,我发现一拉直的时候,立即进入一种定的状态。有波浪就有触觉,当你触觉没有的时候就进入定,就进入如幻,发现你自己啊,跟这个世界猛然就融入一体。所以人跟这个世界本来是空的,因为有了触觉,就感觉这个世界有了。所以我们做事情啊,要学会轻,走路的时候,脚走在地上,不要拖着走,要感觉到挨在地上,好像没有走一样,你不断这样训练自己,不断的训练自己,有一天你走路的时候,你就像飘一样,你就感觉到没有身体。再加上理念上的真实,行为上这样做,在你观察这个肉体的时候,如果你理念通达,了解这个肉体不是我的话,你即使走路也不是你了,那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你在生活中不断的训练自己。所以呢,能够做到一种三昧,一念之间就可以契入,非常快,那基础是什么?我们要学会打一下坐,打打坐,你们每个居士在家里面念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事情,打打坐。因为我们的“贪嗔痴”扰乱了我们的心,我们不停的在想着“贪嗔痴”、“名利色”,不断的想这些事情。通过打坐的手段,暂时伏住,我们不讲断它,因为这个东西本来是空的,不需要断它的,把它暂时伏住。你打打坐伏住以后呢,来跟我们一起念念佛,接受我这种理念,来念,来这种如幻三昧的做,以后把它变成一种习惯,然后到生活中,你当时没有断的烦恼就没有了,它就不存在了,你就活的很自在,知道吗!所以呢,功夫到了,世界所有的事情就自然圆满了,所以我们先把自己的烦恼暂时克服住,因为这个烦恼本来就是虚妄不真实的,然后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自己,就像我们识了水性再跳到海里,那就自然会游了,那你现在不识水性,我们现在到庙里来,到庙里来干什么,就是教你识水性,然后回家去,自己去做就可以了。那么,要识水性,我们就要有基础,一般祖师都会告诉你一个基础,念阿弥陀佛啊,降伏一下烦恼啊,或者说,打打坐啊,还要有一个正确修行的方法,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念佛,讲《阿弥陀经》呢,就是告诉你正确的方法。但是一般在家里从来没有打过坐,烦恼重重的人,跟你讲了没有用,是吧,年纪那么大了,七八十岁了,他也没这个时间修这种功夫了,那就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把这个理念搞通,我今天讲的这个,主要是让大家念佛要掌握诀窍,你很快得到一种受用,有时候,我常常讲,净土法门是一个实修的法门,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那么我告诉你这种诀窍,让你去实修。有的人讲,师父,我要听你的法,我是要你实修的,我不需要你听我讲一堆大道理,就要你现量,现在就要训练自己的心,观照自己修行,而不是讲道理。
接着后面讲,又舍利弗,“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他说,什么叫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寿命无量,这是他的正报庄严,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从这个理上讲,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这个无量是什么意思呢,无量叫不可思议,无量啊,皈依的“皈”啊,都是一种觉性的道理,它不是真的回家的那个归,不是往家跑的那个归。这个无量寿命,一般寿命无量就是长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无量如果是长,长跟短是什么,爱因斯坦都说过,长短是我们的念头,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长和短,因为是我们念头里面接受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一种经验之谈,什么叫经验之谈呢?比例来讲从昨天活到今天,你认为有个时间,有一个长度,但是你知不知道,昨天也是我的念头,今天也是我的念头,难道我的念头有长有短吗?我的念头就是一念,这个念是没有长也没有短的,所以觉得长短,是你在这个世界的一种经验之谈,是你认为,所有人都在说这是时间,或者你感悟到有个时间存在,却不知道这只是个念头,如果这个念头里面这个长是真的,那你念头就是真的,如果你念头是真的,那你死掉以后,这个时间还在不在呢,如果不在,说明它是假的。就是你的念头,你的念头有长有短吗,念头没有长短,只是一个点而已,过去和未来无非是你的一个概念,就是你的意识,而我们把这种概念当作是时间。所以认为有个长的概念和短的概念都是错误的,因为长短概念都是意识。不可思不可议,世界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概念,一个是文字,文字,社会上叫文字学,什么叫文字学呢,就是一个名字,这个文字哲学,和概念哲学。所有的昨天,明天,后天,都是你的念头,这种念头就是一种概念,那佛陀的寿命是什么呢,不能用思想,不能用口言,因为用思想叫概念,用口言叫名言,名言就是用名字哲学,这个世界都是用名字拼起来的,包括我,你,他,很多名字,这些名字拼起来的这个世界。所以,什么东西都有个名字,这叫名言。名言和概念两个在一起,他们狼狈为奸,成就这个世界。所以我们都是错觉,把这个错觉当作真实了。我记得有一个哲学家,大白天拿着一个灯笼,然后到处照,大街上,人家就问他,你怎么大白天拿着个灯笼在外面照呢,他说,我在寻找圣者。他说我看到这个街上都是一帮蠢人,为什么呢,世间人都以自己的意识里面接受这种的概念当作真实了,就说我看你,如果你是真的,那我死掉了,你还在吗,就是一个概念而已,他把这个概念当作真实了,老是注重自己概念。所有的人都是以自己的念头反应出来的东西当作真东西,其实都是假的。所以他说,我来找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你说时间真的有时间吗,真的有空间吗,空间时间是名言,是概念,就是意识接受出来的,你没有意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
所以,“可思可议”,可思为意,就是意念。可议就是口言,口言,意念,都是我们凡夫,俗人,六道轮回的人都是这样想的。用你俗人的思维,阿弥陀佛无量寿就是长的意思,这种长是你的经验,因为你有一个长的概念,就认为阿弥陀佛那个无量寿就是很长,那是不是说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概念呢,那不是有问题吗,因为阿弥陀佛是“无”,是不可思不可议,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所以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法门,超越思议是什么,就是离开你的意识,离开你的口言,离开口言就无所分别。什么叫无所分别呢,就是说,一念与无量劫是一刹那,就是说,不管是多长时间都是这一念,我们这一念从法界中生,所有众生的这一念从哪里出来?都从无量寿中生,你一天也是无量寿,你一年也是无量寿,你一百岁也是无量寿,你一百万亿岁也是无量寿,十方诸佛所有的寿命,菩萨的寿命,所有众生的寿命都是一念中成就,所以这一念从哪里出来,从无量寿中出,无量寿就是一念,这一念就是无量寿。所以呢,长与短是平等的,这个就是真理。所以我们动一念的时候,它就是无量寿了,所以释迦摩尼佛说啊,一弹指无量劫间啊,就是说他一弹指,就无量劫就过去了。所以在佛的角度,成佛是很快的,你看天人一天,我们五百年,我们一天地狱底下两万年,饿鬼一万年,畜生一千年,我们动一个念头,可能畜生道就一千年了,饿鬼道可能就是一万年,地狱道可能就是两万年,那为什么我们这一念在他们就那么长呢,那为什么天人的一念,我们又那么长呢,就证明说空间和时间是你的念头的承担力,知道吗,如果念头越清静,时间就越短,你的念头越烦恼,时间就越长。所以释迦摩尼佛一念我们就百万劫过去了,所以时间跟空间只是阿弥陀佛无量寿里面在你心中显现出来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在阿弥陀佛里面认为有一个十岁、百岁。
就像太阳照出来,从东边到西边,这个叫时间,有空间时间。那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有空间时间吗,阿弥陀佛只是个点而已,而一点里面对我们来讲的话,从东边到西边,这个距离是什么呢,这个距离无非是这个点里面一点用而已,对阿弥陀佛来讲的话,从这边到那边都在那个点上面,那么,你从东边也是跟阿弥陀佛这个点相应,从西边也是跟阿弥陀佛这个点相应。那这个距离是什么呢,这个距离就是,你跟阿弥陀佛越近时间就越短,你像释迦摩尼佛他的寿命八十岁,别教里的菩萨都有自己的寿命,阿弥陀佛无量寿是超越“思”超越“议”,释迦摩尼佛千百亿化身,还是在我们这个念头里啊。释迦摩尼佛在可思议中显现,阿弥陀佛在不可思议中显现,不可思议显现在我们可思议中,所以我们可思议就是凡夫,不可思议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呢,不可思议就在可思议之中,那我们的可思议一定在不可思议之中,所以不可思议离不开可思议,可思议离不开不可思议。那不可思议,你不能说我就不想了,不想了也是一种思议,而是在可思议中不可思议。就像我讲的见分,见分它是不可思议,但在思议中显现出来,如果没有相,哪来的见分呢。见分本来就不可思议,从法性中生,但是有了相以后呢,这个见分就出来了,你说这个见分是思议还是不思议呢?所以由相而入,相出来了,叫可思议。但是它又是无相的,它也是不可思议,所以不可思议跟可思议它是同时的,你不能说,这个不可思议在一个虚渺的地方,看不见的地方,那还是可思议,只要你对立了都叫可思议,你对立都是可思议。所以呢,不可思议在可思议中,就证明说,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它不可能离开我们的生活。那我们的寿命是怎么出来的呢,我们的寿命就是一个妄想,它没有出来过,就是一个念头而已,你说我活一百岁,也是一个妄想,你活一岁也是个妄想,就是一个妄想,知道吗。妄想是不可得,你的寿命也是假的,就是说抓个影子而已,以为我有个寿命,其实是个妄想。你没有妄想,什么也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经典里讲,佛陀的无量寿,它有多长呢?用所有世界、无量无边佛国土所有的众生都成为圆觉菩萨,来思维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都没办法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寿命也是他的正报庄严,那么,我们有了无量寿,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就是法身,法身里面的体,法报化的体。就无量光的体为无量寿,无量寿的相就是无量光,光跟寿它是同时的,无光则无寿,无寿则无光,因光显寿,因寿显光,光寿不二。法报化身是对光来讲,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就在无量光中。昨天讲了,铜就是无量寿,罄就是无量光,上面下面,长的短的,高的低的,随众生心建立种种相,这个相叫无量光,无量光是应众生心的,无量寿是接引众生的,十方诸佛,十方菩萨,十方众生都在无量寿中,所以无量寿才接引众生,无量诸佛离开了无量寿不能到他方世界接引众生,十方众生离开的无量寿不能成佛。为什么呢,一切众生不能离开无量寿,一切诸佛不能离开无量寿,因为没有无量寿,所有诸佛就没有寿命,他怎么到他方世界呢,没有时间,他怎么到他方世界呢,他没有相续了。十方众生没有无量寿,怎么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所以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明是化现十方诸佛,寿命是接引众生,他的寿命予大势至,光明予观世音,观世音是现众生之像。寿命是现诸佛道场,所以呢法身为道场,自心是道场,所以无量寿就是大道场,无量光就是众生的心,无量光现众生种种心,无量寿是接引众生。你看大势至菩萨是右手,观音菩萨是左手,阿弥陀佛左手是安着心,是代表众生的心,佛心众生心是不二的,右手是大势至,伸出去的,叫接引的意思,十方诸佛出去要靠右手,十方众生回来要靠左手。一个出去一个回来,大势至菩萨出出来,观音菩萨回来了,我们就一瞬间乘着大势至菩萨的接引力,观音菩萨的方便力,没有选择哪一个众生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这个手是捂着众生,一起拉到他心里面去。这个右手伸出去,法身,诸佛之道场,无量诸佛在这个里面接引众生,十方诸佛离此手不能度众生,这个手叫无量寿。十方众生离此不能回归,观世音,所以观音势至就是两个手,接引众生!
阿弥陀佛!
根据录音整理
心月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