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德,都是圣人。再仔细观察这些圣人的行持,他们当年在世真的是爱世人,这个爱心超越国家、族群的界线,也超越宗教信仰的界线。从这些地方去细心观察,我们才能学到真正的圣贤教诲,接受到优良的宗教教育。
我们学习这么多年,现在总算是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自己有真心,真心里有无尽的智慧德相;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真心迷了。就像金矿,无量的黄金,但是埋在地下跟矿石混在一起,得不到受用。所以中国老祖宗教导后裔的子孙,要找到爱心的原点,从原点开发出圆满的爱心。
原点在那里?就是五伦里面的「父子有亲」,父母与儿女之间那一种自然的亲爱。从婴儿开始,他还不会讲话,也不会走路,你在这个时候仔细观察,可以看见亲爱之情,这是自性流露,没有人教他。古人觉察出来了,想到要怎样保持这种天真的亲爱,使它永恒不变,那就是性德的自然流露。为什么人们会随着年龄,他的爱心会产生变化?这是因为没有人教导他,他自然会接受外面不良的诱惑、染污,于是自性变质。所以教育的功能没有别的,就是教人如何能永恒保持「父子有亲」,果然能永恒保持住,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当中,一生不改变,这在佛法里就叫「自度」,宗门里讲「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就是「爱」,真诚的爱心,佛家讲的「慈悲」。
在讲席里面,我们讲菩提心,用十个字来解释,「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项,每一项里头都具足其他的四项。譬如慈悲,慈悲里有真诚,真诚的慈悲;有清净,清净的慈悲;有平等,平等的慈悲;有正觉,正觉的慈悲。慈悲里有清净、平等、正觉、真诚,真诚里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平等里同样也有真诚、清净、正觉、慈悲,一即是五,五即是一。这桩事情,我们统统清楚明白了,就是明心见性。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世待人接物,念念不离慈悲、真诚,不离清净、平等,这个人就叫佛,就叫菩萨,这是自爱。然后能够推己及人,从爱父母的心,扩大为爱妻子,爱兄弟,爱朋友,爱家族,爱国家,爱世人,爱一切众生,这就是化他。诸位想想,爱一个人,你还会害他吗?当然不会!真诚的爱心是无条件的付出,是舍己为人,儒家讲的「成仁取义」,绝对不会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这是圣贤的教育,这是宗教教育。古今中外一切圣哲贤士无论自己修学,或教化众生,宗旨目标就是「真诚爱心」。在真诚爱心之中,绝对没有自、他、国家、族群种种界限,那里还会有冲突矛盾呢?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1973年曾发表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污染的起源》。其中有一段话说:「文明之宗教和哲学的创始人明白:神的本质并非威力,而是仁慈和博爱。佛、菩萨和基督并非代表施行威力,而是代表克己奉献和自我牺牲。儒家与神道教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助;道教代表以自然为尊……,在这些智慧而柔和的传统宗教和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观,才最有希望在今天拯救全人类。」
三、以伦理道德教育落实真诚爱心
今天社会的动乱、灾难,根源就是习性严重染污的结果。这种现象,无论用政治、经济、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唯有靠教育。所以中国古圣先贤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教育,指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真诚爱心的教育。绝对不是像现代社会,只偏重在知识科技的传授。因为,只有真正有爱心、有道德的仁者,才能够善用科技,造福万物。否则,科技虽然带给我们物质享受,却使我们的生活走向茫然,心灵逐渐空虚。想想,现前全世界自杀人口频频增高,特别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自杀率更高,这种现象,不就已经给我们最好的证明吗?
讲到教育,中国教育至少有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只要把掌握住其教学纲领,落实于生活,则人人皆可以恢复本性本善,人人皆可以成圣成贤,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的和平安定决定是指日可待的。
在十一世纪的中国,有位儒学大家朱熹先生,他把中国古圣先贤承传的教学总纲领系统化了,简要详明,非常难得。总的纲领有五句: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古代圣王就是以此五教教化人民。这个教育从上古一直到满清末年,在中国推行四千五百多年。直到近一百年来,由于疏忽五教,结果现在社会问题出现了,常常听到有夫妻、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新闻报导,非常可悲,令人叹息。
五教之首『父子有亲』,「亲」是亲爱,就是教慈孝。五伦完全是自然的关系。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保持父子亲爱的关系到终身,到慎终追远。除了教育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法能做得到。
『君臣有义』,「义」是道义,教忠义。「君」是领导人,「臣」是被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道义。具体的来说,君仁臣忠,领导人应以仁慈待属下,被领导者应以忠义回报领导、忠诚为领导效力。我们为人做事,要诚恳、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得圆满,这是尽忠。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三『夫妇有别』。「别」是什么?是夫妇各自有不同的任务,应有差别。夫妇组成一个家庭,家庭有两大任务,第一,养家活口,要有经济能力,使一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第二,尽心尽力教育下一代,这是家教。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两大任务同样的神圣,决定没有高下尊卑,是平等的。但两个人总要有一个人负责养家,一个人负责教养后代。现在许多为人父母者因工作繁忙,跟儿女一个星期难得见一次面,亲情怎么能建立?父母都有工作,把儿女交给佣人看管,佣人变成儿女的父母。佣人只是照顾小孩饮食起居而已,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如何教导?
尤其现代大众传媒发达,小朋友在家多半是看电视,玩网络游戏,而网络电视里面的内容皆是杀盗淫妄,暴力色情,孩子们从小就熏习。长大之后起心动念,行事皆随自己喜好,毫无恩义之情,他喜欢你的时候,跟你很好;他不喜欢你的时候,就可以伤害你,连父母都杀,何况别人!此事若形成为社会风气,这世界还得了。
所以西方很多宗教讲末日,我觉得这就是末日。末日是世界的毁灭,而不是这个地球毁灭,是这个世界上伦理道德毁灭,圣贤传统的教育毁灭了,这个社会现象就是末日现象。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没有慈爱。只有利害,只有竞争、斗争、战争,对立与矛盾永远存在,这是多么可怕!
『长幼有序』是讲兄弟之间的关系,「长幼」是讲兄弟。这个「序」是天然的,出生先后的次序,纵然是双胞胎也有次序,不能够不尊重。所以幼对长要知道尊敬,长对幼要懂得爱护,兄友弟恭。所以「有序」很重要,只要能够遵守这个道理,家庭传统就不会被破坏,家和万事兴,家和是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根本。
『朋友有信。』中国自古有说,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是五伦之一,关系不是平凡的,是道义相交,同生死共患难,互相扶持显示了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朋友的信义。这一句是总结人与一切人的自然关系。明了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相互包容、尊敬、信赖、关怀、互助合作,决定无有相害之理。
现代人对于「爱」不理解,往往自以为是「爱」,实际上是欲望的控制与占有,造成许多社会纠纷,冲突矛盾。因此,真诚的爱心,一定要落实在道德教育,使人人知道如何真正的自爱爱人,自利利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化解冲突。
我学佛五十四年,常常说在家的佛弟子十善做不到,出家的佛弟子五戒做不到,原因就是「爱」的原点没有了。换句话说,三百年前的中国人,儒学根底非常深厚,从小就学习伦理教育,所以学儒守礼不难,学佛持戒不难,成就的人很多。现在这个时代,儒没有了,佛也没有了,有名无实,为什么?原点没有了。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大致都是犯同样毛病;像树木一样,根坏了,怎样去培植它都是一个假相,死的,不是活的;这才值得我们忧虑,值得我们认真反省。所以现在必须从根救起,就从这个原点做起。
四、推广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
古圣先贤的教育,就是宇宙真理,自然法则,是我们每个人性德的流露,是人类老祖先流传给后代智慧文明的宝藏,所以他超越时、空,绝对没有族群、宗教、国家、文化的界限。圣贤的教育,是放诸四海皆准,人人都适合学习,都应该学习的。
掌握伦理道德教育的纲领之后,应从那里做起?中国儒家有本小册子《弟子规》,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精华的集大成;此外,佛门里面的《十善业道》,这两本书是教我们彻底落实真诚爱心的最基础而具体的课本。仔细观察,这里面所讲的内容,与西方圣哲、宗教神圣所说的道理,都是不谋而合。
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与我们合作,邀请真正有爱心、有道德学问的老教授、专家学者为我们讲演,再加上《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的教学,翻译成英、中、俄罗斯、法、阿拉伯、西班牙等六种文字,利用卫星电视,二十四小时在全世界各各地区反复播放。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神圣至善圆满的教育。对于推广伦理道德的全民教育,帮助世界人类重新建立价值观,会迅速扩大影响力,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
再者,我们也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办短期的伦理道德研习讲座,让来自世界各各不同地区的人们,共聚一堂学习圣贤教育,老师们可以互相交换教学心得,这样可以建立共识。目前在教科文组织下面,有8000多个学校,对于道德教育都很重视。如果每年至少能有一次,定期集合这些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效果定会显著,比开会的效果大得太多了。
综观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仔细反省,必然会发现,政治、武力、经济,无法彻底解决冲突与战乱,而且这修手段往往造成副作用,中国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确实,唯有这些早已被现代人忽略、废弃的圣贤们的伦理道德教育,爱心教育,重新光大在这个世间,唤醒人们心中本有纯净纯善的性德,恢复我们与一切众生本有的互敬互爱、互相关怀、彼此包容、和睦相处、诚敬对待,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与对立,迈向永久安定和平。再次感谢大会给予我这个机会,使我有机会与在座有志之士分享对于推广伦理道德的全民教育学习体验,帮助世界人类重新建立价值观。谨以愚者一得,贡献给诸位仁者大德,敬请指教!
净空敬礼
《真诚爱心是化解冲突的根本之道》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