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里边五脏六腑叫里,外边肌肤叫表,在医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发表通里”。发表,就是外边给它发出一点汗来;通里,里边这个大便、小便也叫它通顺了。疗肌解表,乾葛是来得最快;柴胡这味药又比乾葛稍微差一点,不是它没有功效,但是它没有乾葛功效那么大。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百部是治肺里边有热的;你若咳嗽,用百部可以止咳的。
“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有一味药材叫栀子,这种药材是凉心凉肾的;心若热,肾若热,用它来治。尤其鼻孔出血,吃一点栀子是很好的。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理咽膈”:玄参也是寒凉的一个药材,它治结热毒痈。结热,是热气在身体里边藏了很久很久,甚至于发出毒痈,发出疮来。清理咽膈,就是清理喉咙。
“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升麻也是一种药材,它是消风热肿毒的;要是生疮,它是发散疮的。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尝闻,就是常常听见,听到有其他人说过。说什么呢?腻粉。腻粉就是女人搽面的粉,用水洗掉又在水里沉底了;这也是一味药,一定要用过的粉才叫腻粉。腻,就是油腻;它有一种油腻的性质,不太干净。好像我们吃东西吃油吃得多了,这叫吃油腻吃得太多了;那个菜里边放油放得很多,就叫油腻。腻粉它是治肺,肺里有火它可以治。它又能以有一个功用,收敛肛门;肛门就是大便那个便门,肛门有的时候会松懈。肛门它有一个松紧的带,就像橡皮筋有松紧的;那么有的时候它就不work了,不做工了。用这个腻粉,就能把它收缩小了;敛,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缩小了。
“金箔镇心而安魂魄”:金箔是一种用金子做的,铺到那个纸上的叫金箔。你把这金箔烧成灰,然后用水冲了,喝了之后能镇心;你心里若心跳,它就会跳少一点。镇,就是镇定,令心里头有一种镇定。
人有三魂七魄,这三魂七魄在人的身里边,它也可以说是灵性;它分开有三个,有个真魂,有个游魂,有个定魂。这个真魂不能出去,若出去,人就没有什么知觉了。那个游魂有的时候出去了,能到旁的地方去。这个定魂呢?它也常常在这儿的。人要是没有这三个魂,人就会死了。这七魄,也好像七个小孩子似地,住在你身体里边。这七魄,有的单单有耳朵的,有的单单有眼睛没有耳朵的,有的单单有鼻子没有眼睛、没有耳朵的,有的单单有嘴的;总而言之,这七魄它五官都不全。
五官有眼睛、耳朵、鼻子、口;这个面孔,它这七魄各有一个官,各有一个东西它来管着。所以必须要这七个共同合作,这个知觉力才全了;若不合作,那么只知道一部分。譬如眼睛能看见可它不会听,耳朵会听不会看,嘴会吃不不会闻,鼻子会闻不会吃;那么七魄互有一个官。金箔能让你的魂魄安于本位,不向外边跑。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茵陈也是一种药材,叫茵陈蒿;这种蒿又叫艾子,针灸有时用那个艾茸,就是茵陈。黄疸,有一种病,面上都变成黄了,身上也变成黄的;这种病时间久若不治,它也会死了。那么用茵陈蒿,可以治这个黄疸;它又可以利小水,通利小便。
“瞿麦治热淋之有血”:瞿麦它可以治热淋;体内太热了,会得这个热淋。淋症有五种,热淋是其中之一。淋,就是小便里头,好像有一种很浓厚的东西,又有血流出来。小便的时候有血,这叫热淋;因为它热,所以就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朴硝是一种化学的东西,是一种硝类的。它可以直接地通到大肠经,大肠有病它可治。它能破血,血凝结到一起,它可以把它破了。好像人身上的血管子,有的地方血凝结了;凝结的血就流通不过去,不流通了。朴硝它可以好像通水喉似地,用一个东西把它通了,就可以血流得正常,所以它破解血凝结到一起。朴硝又可以治痰,人有痰在胸膈这儿,不舒服,它可以把这个痰癖也治了。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石膏可以治头痛的病,解除这个肌表上的病,烦渴也会没有了。肌,就是皮毛。
前胡治内外之痰湿;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天门冬止嗽,补血冷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前胡治内外之痰湿”:前胡,这也是一种药名。人有病,病有内因、有外因。内因,就是七情六欲所发生的病;七情六欲不正常了,有所偏激了,就是或者太过或者不及,就会有病。外因,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有内因、有外因、有不内外因,这是病的来源。外边受了风寒,内里有痰,这个前胡能治内外的痰湿。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滑石这种药,它能通利六腑的。六腑,人肚里头有六种的东西,就是膀胱,又是三焦,又是小肠、大肠,又是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不通了,它可以通顺六腑不通的这个病。
“天门冬止嗽,补血冷而润肝心”:天门冬这一味药材,止咳嗽的。它能以补血冷,血冷就是血压降低了;又能滋润肝、滋润心。
“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麦门冬清心,它能解除一切的烦渴,又能除去肺部的热,这是麦门冬的功效。
又闻治虚烦、除檅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
“又闻”:又常常听见说。“治虚烦、除檅呕,须用竹茹”:虚烦,人无缘无故就很烦躁。怎么叫檅呢?常常打饱咯,这叫檅。呕,就是呕吐。檅就是有胃病,就“啊、啊”,常常胃有这一种声音。治虚烦,除檅呕,应该用竹茹。竹茹就是竹子那个很嫩的叶子,或者竹子上的一种嫩皮。
“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大黄,又有人读大(音“代 ㄉㄞˋ”)黄的;大黄又叫川军,它也和巴豆一样有那个功效。比如你大便乾燥,一吃大黄就泻肚了;泻得很多,就帮衬厕所,厕所就好生意了,Make good business。所以有便秘、瘀血,一定要用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有一种黄连是苦的,叫宣黄连,它治冷热之痢──或者受冷有痢疾,或者受热了有痢疾。痢疾,就是常常大便,大便很不正常的,但是也不是痾肚,它有热的、有冷的。宣黄连又能以令你的肠胃这个肠壁、胃壁增加厚一点,而不会吐泻。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淫羊藿也是一味很有用的药材,可以治风湿麻痹。怎么叫痹呢?痹就是没有什么知觉了,这个肉没有什么血了,好像死了似地;有的风湿,也会有肌肉麻痹的情形。所以淫羊藿它补这个阴虚,阴就是肾,它是补肾的;阴气不足,它也可以助这个阳气,阳气它都可以调和的。
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与小肠。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茅根止血与吐衄”:茅根这种药材能止血。你若受了刀伤出血,它也能止血;或者吐血或者衄血,它都能止。吐血,是由口里吐出来;衄血,是由眼睛、耳朵、鼻子、口往外头流血。茅根能治这个病。
“石苇通淋与小肠”:石苇这一味药材,它能治小肠的病。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地黄有两种,有熟地黄,有生地黄;熟地和生地用法不同。熟地黄就是补血的,也疗诸虚百损;身体很需要的,很损伤的,这是用熟地黄。
“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生地黄它是宣通血的,眼睛上若生疮,生地黄可以治。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赤芍药是破血的,也是血凝结了,它可以破开它。又可以治肚子痛,你肚子要是什么地方有病,肚子痛,赤芍药也可以治的。有什么烦啊、热啊,觉得很闷啊,吃这个药它也会好的。
“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赤芍药和白芍药两种的用法也不同;白芍药是补血的,赤芍药破血。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用它来治热病是很好的。
今天,又有人打妄想,说是我们是来听《药性赋》的,怎么又讲起经来了?这是不是法师用讲《药性赋》的方法来骗我们来听经?对了!你真是先得我心;我心里所想的事情,你就给知道了。或者是你是我肚里头的一个蛔虫?但是到我肚里头,就变成一条龙了,不应该做蛔虫。蛔虫在肚子里头会说话,是一条虫子,但是会说话。那么“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你想要学《药性赋》,这是你愿意的;那么我就要给你讲四句偈颂,叫你听听佛法。先听佛法,然后再讲《药性赋》;这不算骗你,也不算骗我,也不算骗他。谁也不骗谁!那么书接上回,前一个礼拜讲到“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我们现在继续地讲!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众。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血气妇人之用。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去头风,而消痰嗽壅。
我要是念错了,你们要告诉我,因为我这里没有本子,但凭着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有没有念错?没有啊?念错了,随时要告诉我。(问弟子)要讲什么来着?从哪儿开始?我忘了!你也忘了?你也忘了,我也想起来了。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若乃”两个字,就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意思。若是消这个肿,和有水在肚里头,有鼓胀之类的;牵牛能把这个水撵跑,对这种病是有功效的。
“除热毒,杀虫于贯众”:热毒有的时候七孔都流血,有的时候牙痛;有热毒,就变成红脸鬼,那么这也有虫子在肚里头。肚里…
《药性赋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