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裏邊五髒六腑叫裏,外邊肌膚叫表,在醫學上有一個術語叫“發表通裏”。發表,就是外邊給它發出一點汗來;通裏,裏邊這個大便、小便也叫它通順了。療肌解表,乾葛是來得最快;柴胡這味藥又比乾葛稍微差一點,不是它沒有功效,但是它沒有乾葛功效那麼大。
“百部治肺熱,咳嗽可止”:百部是治肺裏邊有熱的;你若咳嗽,用百部可以止咳的。
“栀子涼心腎,鼻衄最宜”:有一味藥材叫栀子,這種藥材是涼心涼腎的;心若熱,腎若熱,用它來治。尤其鼻孔出血,吃一點栀子是很好的。
“玄參治結熱毒癰,清理咽膈”:玄參也是寒涼的一個藥材,它治結熱毒癰。結熱,是熱氣在身體裏邊藏了很久很久,甚至于發出毒癰,發出瘡來。清理咽膈,就是清理喉嚨。
“升麻消風熱腫毒,發散瘡痍”:升麻也是一種藥材,它是消風熱腫毒的;要是生瘡,它是發散瘡的。
嘗聞膩粉抑肺而斂肛門;金箔鎮心而安魂魄。茵陳主黃疸而利水;瞿麥治熱淋之有血。樸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嘗聞膩粉抑肺而斂肛門”:嘗聞,就是常常聽見,聽到有其他人說過。說什麼呢?膩粉。膩粉就是女人搽面的粉,用水洗掉又在水裏沈底了;這也是一味藥,一定要用過的粉才叫膩粉。膩,就是油膩;它有一種油膩的性質,不太幹淨。好像我們吃東西吃油吃得多了,這叫吃油膩吃得太多了;那個菜裏邊放油放得很多,就叫油膩。膩粉它是治肺,肺裏有火它可以治。它又能以有一個功用,收斂肛門;肛門就是大便那個便門,肛門有的時候會松懈。肛門它有一個松緊的帶,就像橡皮筋有松緊的;那麼有的時候它就不work了,不做工了。用這個膩粉,就能把它收縮小了;斂,就是收縮的意思,就是縮小了。
“金箔鎮心而安魂魄”:金箔是一種用金子做的,鋪到那個紙上的叫金箔。你把這金箔燒成灰,然後用水沖了,喝了之後能鎮心;你心裏若心跳,它就會跳少一點。鎮,就是鎮定,令心裏頭有一種鎮定。
人有叁魂七魄,這叁魂七魄在人的身裏邊,它也可以說是靈性;它分開有叁個,有個真魂,有個遊魂,有個定魂。這個真魂不能出去,若出去,人就沒有什麼知覺了。那個遊魂有的時候出去了,能到旁的地方去。這個定魂呢?它也常常在這兒的。人要是沒有這叁個魂,人就會死了。這七魄,也好像七個小孩子似地,住在你身體裏邊。這七魄,有的單單有耳朵的,有的單單有眼睛沒有耳朵的,有的單單有鼻子沒有眼睛、沒有耳朵的,有的單單有嘴的;總而言之,這七魄它五官都不全。
五官有眼睛、耳朵、鼻子、口;這個面孔,它這七魄各有一個官,各有一個東西它來管著。所以必須要這七個共同合作,這個知覺力才全了;若不合作,那麼只知道一部分。譬如眼睛能看見可它不會聽,耳朵會聽不會看,嘴會吃不不會聞,鼻子會聞不會吃;那麼七魄互有一個官。金箔能讓你的魂魄安于本位,不向外邊跑。
“茵陳主黃疸而利水”:茵陳也是一種藥材,叫茵陳蒿;這種蒿又叫艾子,針灸有時用那個艾茸,就是茵陳。黃疸,有一種病,面上都變成黃了,身上也變成黃的;這種病時間久若不治,它也會死了。那麼用茵陳蒿,可以治這個黃疸;它又可以利小水,通利小便。
“瞿麥治熱淋之有血”:瞿麥它可以治熱淋;體內太熱了,會得這個熱淋。淋症有五種,熱淋是其中之一。淋,就是小便裏頭,好像有一種很濃厚的東西,又有血流出來。小便的時候有血,這叫熱淋;因爲它熱,所以就有血。
“樸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癖”:樸硝是一種化學的東西,是一種硝類的。它可以直接地通到大腸經,大腸有病它可治。它能破血,血凝結到一起,它可以把它破了。好像人身上的血管子,有的地方血凝結了;凝結的血就流通不過去,不流通了。樸硝它可以好像通水喉似地,用一個東西把它通了,就可以血流得正常,所以它破解血凝結到一起。樸硝又可以治痰,人有痰在胸膈這兒,不舒服,它可以把這個痰癖也治了。
“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石膏可以治頭痛的病,解除這個肌表上的病,煩渴也會沒有了。肌,就是皮毛。
前胡治內外之痰濕;滑石利六腑之澀結。天門冬止嗽,補血冷而潤肝心;麥門冬清心,解煩渴而除肺熱。
“前胡治內外之痰濕”:前胡,這也是一種藥名。人有病,病有內因、有外因。內因,就是七情六欲所發生的病;七情六欲不正常了,有所偏激了,就是或者太過或者不及,就會有病。外因,就是風、寒、暑、濕、燥、火。有內因、有外因、有不內外因,這是病的來源。外邊受了風寒,內裏有痰,這個前胡能治內外的痰濕。
“滑石利六腑之澀結”:滑石這種藥,它能通利六腑的。六腑,人肚裏頭有六種的東西,就是膀胱,又是叁焦,又是小腸、大腸,又是心、肝、脾、肺、腎五髒。六腑不通了,它可以通順六腑不通的這個病。
“天門冬止嗽,補血冷而潤肝心”:天門冬這一味藥材,止咳嗽的。它能以補血冷,血冷就是血壓降低了;又能滋潤肝、滋潤心。
“麥門冬清心,解煩渴而除肺熱”:麥門冬清心,它能解除一切的煩渴,又能除去肺部的熱,這是麥門冬的功效。
又聞治虛煩、除檅嘔,須用竹茹;通秘結、導瘀血,必資大黃。宣黃連治冷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淫羊藿療風寒之痹,且補陰虛而助陽。
“又聞”:又常常聽見說。“治虛煩、除檅嘔,須用竹茹”:虛煩,人無緣無故就很煩躁。怎麼叫檅呢?常常打飽咯,這叫檅。嘔,就是嘔吐。檅就是有胃病,就“啊、啊”,常常胃有這一種聲音。治虛煩,除檅嘔,應該用竹茹。竹茹就是竹子那個很嫩的葉子,或者竹子上的一種嫩皮。
“通秘結、導瘀血,必資大黃”:大黃,又有人讀大(音“代 ㄉㄞˋ”)黃的;大黃又叫川軍,它也和巴豆一樣有那個功效。比如你大便乾燥,一吃大黃就瀉肚了;瀉得很多,就幫襯廁所,廁所就好生意了,Make good business。所以有便秘、瘀血,一定要用大黃。
“宣黃連治冷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有一種黃連是苦的,叫宣黃連,它治冷熱之痢──或者受冷有痢疾,或者受熱了有痢疾。痢疾,就是常常大便,大便很不正常的,但是也不是痾肚,它有熱的、有冷的。宣黃連又能以令你的腸胃這個腸壁、胃壁增加厚一點,而不會吐瀉。
“淫羊藿療風寒之痹,且補陰虛而助陽”:淫羊藿也是一味很有用的藥材,可以治風濕麻痹。怎麼叫痹呢?痹就是沒有什麼知覺了,這個肉沒有什麼血了,好像死了似地;有的風濕,也會有肌肉麻痹的情形。所以淫羊藿它補這個陰虛,陰就是腎,它是補腎的;陰氣不足,它也可以助這個陽氣,陽氣它都可以調和的。
茅根止血與吐衄;石葦通淋與小腸。熟地黃補血,且療虛損;生地黃宣血,更醫眼瘡。赤芍藥破血而療腹痛,煩熱亦解;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
“茅根止血與吐衄”:茅根這種藥材能止血。你若受了刀傷出血,它也能止血;或者吐血或者衄血,它都能止。吐血,是由口裏吐出來;衄血,是由眼睛、耳朵、鼻子、口往外頭流血。茅根能治這個病。
“石葦通淋與小腸”:石葦這一味藥材,它能治小腸的病。
“熟地黃補血,且療虛損”:地黃有兩種,有熟地黃,有生地黃;熟地和生地用法不同。熟地黃就是補血的,也療諸虛百損;身體很需要的,很損傷的,這是用熟地黃。
“生地黃宣血,更醫眼瘡”:生地黃它是宣通血的,眼睛上若生瘡,生地黃可以治。
“赤芍藥破血而療腹痛,煩熱亦解”:赤芍藥是破血的,也是血凝結了,它可以破開它。又可以治肚子痛,你肚子要是什麼地方有病,肚子痛,赤芍藥也可以治的。有什麼煩啊、熱啊,覺得很悶啊,吃這個藥它也會好的。
“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赤芍藥和白芍藥兩種的用法也不同;白芍藥是補血的,赤芍藥破血。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用它來治熱病是很好的。
今天,又有人打妄想,說是我們是來聽《藥性賦》的,怎麼又講起經來了?這是不是法師用講《藥性賦》的方法來騙我們來聽經?對了!你真是先得我心;我心裏所想的事情,你就給知道了。或者是你是我肚裏頭的一個蛔蟲?但是到我肚裏頭,就變成一條龍了,不應該做蛔蟲。蛔蟲在肚子裏頭會說話,是一條蟲子,但是會說話。那麼“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鈎牽”,你想要學《藥性賦》,這是你願意的;那麼我就要給你講四句偈頌,叫你聽聽佛法。先聽佛法,然後再講《藥性賦》;這不算騙你,也不算騙我,也不算騙他。誰也不騙誰!那麼書接上回,前一個禮拜講到“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我們現在繼續地講!
若乃消腫滿,逐水于牽牛;除毒熱,殺蟲于貫衆。金鈴子治疝氣而補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側柏葉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血氣婦人之用。地膚子利膀胱,可洗皮膚之風;山豆根解熱毒,能止咽喉之痛。白藓皮去風治筋弱,而療足頑痹;旋覆花明目去頭風,而消痰嗽壅。
我要是念錯了,你們要告訴我,因爲我這裏沒有本子,但憑著記問之學,不足爲人師。有沒有念錯?沒有啊?念錯了,隨時要告訴我。(問弟子)要講什麼來著?從哪兒開始?我忘了!你也忘了?你也忘了,我也想起來了。
“若乃消腫滿,逐水于牽牛”:“若乃”兩個字,就是一個承前啓後的意思。若是消這個腫,和有水在肚裏頭,有鼓脹之類的;牽牛能把這個水攆跑,對這種病是有功效的。
“除熱毒,殺蟲于貫衆”:熱毒有的時候七孔都流血,有的時候牙痛;有熱毒,就變成紅臉鬼,那麼這也有蟲子在肚裏頭。肚裏…
《藥性賦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