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性賦淺釋▪P5

  ..續本文上一頁有蟲子,用貫衆可以把這個蟲子給殺了它。那麼有人又很敏感地,說:“那麼犯不犯戒呀?”這不管犯不犯戒,這是去治病的。你若不怕死,當然也不要殺這個蟲;你怕死,你若受戒,你念觀音菩薩超度這個蟲子,來令它快點跑。你若沒有受戒,那麼也談不到殺生不殺生的。這貫衆能殺蟲。

  “金鈴子治疝氣而補精血”:這個疝氣,就是小腸疝氣,也是病的名字。金鈴子治疝氣,又補人的精和血。

  “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萱草根是萱草的根。淋有青、黃、赤、白、黑五種,也是根據五髒;五髒有病,它有五種的淋症。乳,就是女人的乳房;乳房有的時候會腫,萱草根可以治這五種的疾病。

  “側柏葉治血山崩漏之疾”:側柏葉這種藥材,也是治婦女的病,婦女科的。血山崩潰,是一種病的名詞,就是婦人的血脈不停止;月經不停止叫血山崩。這個血山崩,有一種叫崩,有一種叫漏。怎麼叫崩呢?“點滴而下名爲漏”,一點一點地有這個月信,一點一點滴血,這叫漏;就好像一個杯子有一個窟窿,一點一點地漏。“忽然大下爲之崩”,忽然間就來了很多血,這就叫崩,這血山崩了,就好像山嘯、流水。婦女病也有很多種分別。

  “香附子理血氣婦人之用”:香附子這種藥理血氣,它也可以治婦科的病,是婦科的藥。

  “地膚子利膀胱,可洗皮膚之風”:地膚子這一味藥,是入膀胱經這種經脈的。膀胱在人肚裏邊,又叫水泡,小便的尿就是憋都在膀胱裏頭。人的膀胱就是盛小便的,大腸就是盛大便的。也可以用地膚子來洗皮膚的風。

  “山豆根解熱毒,能止咽喉之痛”:山豆根這種藥材也是能去熱毒的。人若喉嚨痛,可以用這種藥材來治喉嚨痛的病。

  “藓皮去風,治筋弱而療足頑痹”:白藓皮也是一種普通的藥材,能去風;它也治人的筋骨弱、筋不健全。足有的地方麻木,沒有知覺叫痹。頑痹,就是

  底下沒有知覺;老年人血氣不夠了,他腳心就沒有什麼知覺了。年輕人你用手一撓他的腳心,他就蹦起來了,跳起來了;老年人你撓他腳心,你怎樣撓他不怕的;爲什麼?他都變成頑痹了,沒有知覺了。白藓皮能治這個病的。

  “旋覆花明目,治頭風而消痰嗽廱”:旋覆花這種藥材是明眼目的,你常吃它,眼睛看東西會看得清楚的。它又能以去頭裏邊的風,有痰它可以消了。這旋覆花能有這個功效。

  又況荊芥穗清頭目便血,疏風散瘡之用;瓜蒌根療黃疸毒癰,消渴解痰之憂。地榆療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氣,散結散瘤。療傷寒、解虛煩,淡竹葉之功倍;除結氣、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澀精而虛汗收。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下氣,利胸膈而治咽喉。

  “又況荊芥穗清頭目便血,疏風散瘡之用”:又況,也是接著上面;作賦的,前面好像說完了,現在又開始。荊芥穗,它能清頭目,也是明目的。人有的時候大便時有血,用這種藥就可以治。它又能把風疏通了;人生瘡都是有一股熱氣,它可以散瘡之用。

  “瓜蒌根療黃疸毒癰,消渴解痰之憂”:黃疸病,前幾天不是講過了嗎?生了一種有毒的瘡,瓜蒌根能治。它還能消渴,有痰它也能治,所以解痰之憂。

  “地榆療崩漏,止血止痢”:地榆也是一種很普通的藥材,它治前面講的崩和漏的病。要是什麼地方出血,它能止血;若有痢疾病,它也可以止痢。

  “昆布破疝氣,散結散瘤”:要是生瘡或者生瘤子──就是生了很大一個瘤子,它也不痛。生多了那麼一塊肉,它也沒有甚感覺叫瘤。小腸疝氣之類的,昆布它也能破,這個瘤子它都能給散了它。

  “療傷寒、解虛煩,淡竹葉之功倍”:要是治傷寒病,或者這個人常常覺得很煩悶、虛煩──這也是有火;有一種藥叫淡竹葉,一種竹葉子,這種功是很有效的,很加倍。

  “除結氣、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有的氣不通了,結氣;有的瘀血,牡丹皮這種藥能給它破了,可以除結氣、破瘀血。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有一種藥材叫知母,它能止咳嗽;骨頭裏頭若覺得蒸熱,它能治好了。

  “牡蛎澀精而虛汗收”:牡蛎:就是廣東那種蚝。這種藥在廣東人就叫它觀音菜,說是素、齋的,爲很饞吃齋人預備的,叫淡菜。那麼吃齋的人把眼睛一閉,說:“噢!這是淡菜!”就摩诃薩不管它了,就向下吃。它在藥的名字,就叫牡蛎;這種東西澀精,有夢遺滑精的病,它可以治一點。人若歡喜出虛汗,它也管一點。

  “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川貝母它能清理肚裏的痰;它能止咳嗽,對心也幫助,對肺也好。

  “桔梗下氣,利胸膈而治咽喉”:桔梗這種藥材它能下氣;覺得氣悶啊,吃一點桔梗,它能下氣。胸膈中氣不舒,喉嚨這兒也痛,也都可以治的。

  藥材你要是會用的,或者每一樣用叁錢、五錢;不是一樣用一百斤,放在一起來煮了它,喝幾年。不是那麼樣子的用法!不是像有的以爲中藥是很好的,就是這個一斤、那個一斤,七八斤放在一起,就煲了叫人喝。這是有點危險性!所以,這個藥都要用適當了。

  若夫黃芩治諸熱,兼主五淋;槐花治腸風,亦醫痔痢。常山理痰結而治溫瘧;葶苈瀉肺喘而通水氣。

  “若夫黃芩治諸熱,兼主五淋”:若夫,也是一個承上啓下的文法。什麼熱病,黃芩都可以治,也可以治五種的淋病。

  “槐花治腸風,亦醫痔痢”:肚子裏有風,腸子裏有風,有很多空氣,這槐花可以治。痔,就是痔瘡;痢,就是痢疾。槐花也可以治這個病。

  “常山理痰結而治溫瘧”:有一種藥材叫常山,它是解這個痰的結。集得很多痰,吐也吐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在胸膈這兒結的;它能治這個病,能把這個痰都給化了它,破了它。溫瘧,就是瘟疫瘧疾病;或者叁天發作一次,兩天發作一次,又叫打擺子。

  “葶苈瀉肺喘而通水氣”:葶苈也是一種藥材,它能瀉肺的喘,而通水氣,利小水。

  此六十六種藥,性之寒者也。又當考圖經,以博其所治;觀乎方書,以參其所用焉。其庶幾矣!

  “此六十六種藥,性之寒者也”:從“諸藥賦性,此類最寒。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到著後邊的這個“葶苈瀉肺喘,而通水氣”;這統統有六十六種,在藥性裏邊它們都是屬于寒性的。

  “又當考圖經,以博其所治”:圖經,你們各位都看過的。什麼叫圖經呢?有人知道嗎?我要考一考你,看你們這些學生是不是有一點基礎;無論哪一個,我都要問的,看看誰知道。現在若有人知道就先說!你看前面的藥材名字都容易懂;這個圖經若沒有人講過,我相信你們沒人懂的。果真,什麼叫圖經?哈!我今天故意考一考,一考就考住。圖經,就是《本草備要》,《本草備要》都是有圖的,《本草》是藥的圖經。

  我單教給你這個,你不要自滿,你又應該去博其所治。博,就是廣博來參考、研究、學。所治,它哪一個藥能治什麼病。前兩個禮拜,果逾提議,叫你們把中國的藥材店都搬到金山寺來,擺到桌上給大家看。這才是very stupid(很笨)!爲什麼呢?你可以看一看《本草備要》;《本草》上什麼藥材的樣子都有了,畫在那個地方。除非我們這兒開一個中藥的store(店),否則也買不了那麼全的藥;你看那《本草》,這上面都有。所以就要廣博,要多知道一點。

  “觀乎方書,以參其所用焉。庶幾矣”:你再看一看那個藥方的《湯頭歌》,那種開藥方的書,怎麼用這個藥,那才能知道多一點。方書,就是藥方的那種書。其庶幾矣,就是差不多了;可以做一個差不多的先生,做一個差不多的醫生。那麼這個差不多的醫生,就是治馬的病也可以治人,治人的病也可以治馬。都是差不多嘛!

  

  第二篇 熱性賦(六十種)

  

  男訪客(中藥師):中藥有中藥的好處,有中藥的特長。中醫,這個中國的醫學是一個整個兒的。怎麼說是整個的呢?藥性、脈訣、紮針。紮針用美國話來說叫acupuncture。那麼你要是會紮針,卻不會把脈;這個針往什麼地方紮呢?沒有地方紮。假使你會下藥,卻不會把脈;也不知道是下什麼藥、走哪一經。就算是你會把脈,也會下藥;不會紮針,不知道這是哪一經的病。人家說這根手指頭麻,這根手指頭麻是哪一個經?這根手指頭是哪一個經,這根手指頭是哪一個經,這根手指頭是哪一個經?這都不同啊!五個手指頭不一樣。五個腳趾頭也不一樣,五個腳趾頭也是五個經,都不同。要是大腳趾頭他說麻,你不懂的話,你說:“我光會把脈,光會下藥!”不知是哪一經的病,也是不行。所以學這個中醫,是一個整個的問題。

  那麼我們就開始研究這個藥性。中國這個藥性,原來就是好幾百年以前、千數年以前了,不是現在定的。因爲什麼呢?一千多年以前著的這個書,現在也有可能有常用的,也有不常用的;同時還有新增加的藥,不在這個裏頭的還有,這樣子。那麼過去,幾百年以前著的這個藥書,說明四種藥性:一種是寒性。寒性是最涼的,多麼熱的病,吃下去就把熱給去了。一種就是熱性,人身上發冷,吃下去身上就熱了。一種是溫性,溫和性、溫柔的。再一種是平和的、平衡的。分爲四種。

  藥有溫熱,又當審詳。欲溫中以荜撥;用發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腎水;腽肭臍療痨瘵,更壯元陽。

  “藥有溫熱,又當審詳”:今天從這個熱性開始講。這個大熱的藥,總是差不多要在立冬以後用得最多。現在時節是秋天,明後天就要立秋了;一立秋之後,就是用這個溫藥。所謂溫的,就是溫暖的;熱的,就是發熱的,大熱就是抵抗涼的,這樣的。所以藥有溫熱──有溫和的、有熱性的,是兩種。溫和的不是太熱,就是溫暖;熱性的,就是覺得很熱。…

《藥性賦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