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
丁二、广显分二:一、明示现成佛;二、明权实二德。
上面做了一个概略式的说明,总的是说:参与法会的大菩萨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对于这一点,以下再做详细阐明,叫做“广显”。
这又分两步:首先说明诸大菩萨怎么在十方世界里示现成佛;其次详细逐条赞扬诸大菩萨所修的权德和实德。
首先讲到十方世界中哪里有缘,就在那里示现成佛。这样在幻化界里,众生就看到有这么一个人降生了人间,小的时候怎么学习世间技艺,后来怎么成家,在王宫里享受生活。以后又怎么逃出王宫,出家修道,最后证成了佛果。然后又回到世间广转*轮,教化众生。教众生怎么放下乐著生死的心,出离求解脱;怎么认识缘起、认识空性、认识如来藏,最后显示究竟一乘,把众生引上成佛的道路。
普贤之德最后要落实在普度众生上,怎么普度众生?就是直接化现在众生界里,示现跟众生同类的身体、同类的语言,示现一个修行的榜样、成就的榜样,把成佛从前到后的过程真正演一遍出来,这样来接引众生。下面就开始讲这个内容:
戊一、明示现成佛分三:一、总明;二、例显;三、结说。
己一、总明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总的来说,参加法会的这些大菩萨们,所做的普贤行就是在无量世界里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以下分成五点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何因示现(以什么原因而示现):就是以摄受一切众生的大悲心等因来示现(等字还包括智慧、三摩地等,大悲是里面主要的因)。
二、如何示现:就是以尽所有智照见一切世间的情况,以如所有智安住在无迁变的法身中毫无动摇,如幻化游戏般地示现。
这不是从某个起点出发,身体飞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是指智慧顺应众生的因缘,自然而变现的。尽所有智就是对一切世间的相清清楚楚地见到。如所有智就是安住在法身中毫无动摇。在众生的善缘跟自身的愿力相合时,就自然化现在众生心前。
三、示现何义(要示现哪些事业呢):就是要示现十二种幻化自性的事业。
确实这只是幻化,但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众生。这不是有什么实体的佛来到了某个世界。一切都是幻化的性质,没有实体。实相中,既没有众生,也没有佛,器世界和有情界的一切相都是虚假的,就跟梦中的相一样。像这样,佛显现什么庄严色身,说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神态、什么威仪、做什么事等,都是一种幻现。
四、何处示现(在哪里示现呢):在娑婆世界等的无数世界里示现。
五、示现时限(示现多久呢):乃至轮回没有空尽之间,相续不断地随因缘而示现。
下面就以释迦佛在娑婆世界示现十二种利生事业相为例,说明怎么在世间示现、怎么来引导众生。
己二、例显分十二:一、处兜率;二、托胎;三、出生;四、学艺;五、受欲;六、出家;七、苦行;八、诣道场;九、降魔;十、成道;十一、转*轮;十二、入涅槃。
庚一、处兜率
处兜术天,弘宣正法。
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意思是“知足”或“妙足”,这是空居天的名字。贤劫千佛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来这个世界之前,首先都上生兜率天。
《庄严经》里讲到:“为证得无上正觉,而趣于一生补处地位,在此方命终后上生兜率天,成为天宫的天子,叫做“净幢”。百千俱胝那由他数的天子等云集法堂,围绕着补处菩萨,听受无上大法,断诸烦恼,生广大心。”
庚二、托胎
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因果经》上讲:菩萨即将降临人间的时候,乘着六牙白象从兜率天宫出来,在四月初八这天明相出现时,降神母胎(这是在佛母摩耶夫人安稳睡眠的时候,从母亲的右胁降神而入)。
那么,为什么要示现舍离天宫呢?这是为使阎浮提的众生感戴佛的恩德,而生起敬重心。也就是阎浮提的众生见到佛舍弃天界的快乐,降到人间来救度自己,就会想:佛为利益我们,连天上的快乐都舍弃了。这样念恩,就会对佛生敬重心。
那么,又为什么在四生中选择胎生呢?《涅槃经》里讲了八个原因,这里讲其中的六个。
第一、如果生在高贵的家族,就能表明佛说的法非常殊胜,因此选择胎生。
也就是如果生在尊贵家族,大家会生尊重心。认为佛是太子出身,不出家就能做转轮王,出家则会成佛。这样会尊崇佛说的法。
第二、为了使帝王护持佛法,所以选择胎生。
也就是在世间住持和弘扬佛法,需要国王作为外护,因此就选择生在帝王之家。
第三、为了使世人修持孝敬父母的善业,所以选择胎生。
意思是:世间人见佛也是由父母生的,佛成道后还孝敬父母,就会随学佛孝敬父母。
第四、诞生在上等家族,能止息众生的傲慢,所以选择胎生。
这是指众生见到佛曾经是太子,都能舍弃世间的富贵,入山修道;而且成道后,亲自托钵乞食,就会止息高慢的心。
第五、为了止息众生的诽谤而选择胎生。
比如如果是以化生的方式显现在人间,很多人就会诽谤,说这只是化出来的佛,不是真实的人。但如果是从母胎里出生,大家就公认确实是有这个人,有他成长的经历,后来舍弃王位入山修道,现在成道来世间转*轮。大家会认为这是真实由人修成佛的。所以为了止息众生的诽谤,而选择胎生。
第六、为了留下舍利利益后人而选择胎生。
这是指佛来到人间受取人的身体,最终入涅槃,很自然地就有在火化身体后得到舍利。这样就能把舍利分布到世界各地,给有缘者礼拜供奉,种大福田。
庚三、出生分三:一、生处特异;二、示现奇特;三、天人归仰。
辛一、生处特异
从右胁生,
当时摩耶夫人进了蓝毗尼花园,诸根寂静。
四月初八这一天,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摩耶夫人举起右手攀着无忧树,菩萨渐渐从右胁出生,如太阳出于云翳。“手攀无忧树”表示无苦恼。
所以佛的出生跟凡夫完全不一样,一是母亲没有生产的苦难;二是生处特异,从母亲的右胁出生。凡夫都是从母亲的产道生下,产道臭秽、下等,这是受业力支配,无可奈何的事。但佛降生人间,不能跟凡夫一般表现,所以是从母亲右胁出生,就像从云雾中现出日轮,毫无艰难。当时摩耶夫人身体舒适,毫无痛苦。
辛二、示现奇特
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
佛降生世间的示现极为奇特。降生后,朝十方各行七步,示现大丈夫具有雄猛力量,在十方世界里无所畏惧,最尊第一。这里的“七”,也有解释为超过六道。
当时佛的身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佛土,使十方众生都知道佛已降生。而且无量的佛世界,都大地震动,使群魔畏惧、慑服。
“六种震动”,在晋朝翻译的《华严经》里说是:动、起、涌、震、吼、觉六种相。“动”,是摇荡,就像车子左右晃动。“起”,是地面隆起。“涌”,是地面先凹后凸,就像锅里的热水沸腾的时候,起起伏伏那样。“震”,是指隐隐有声音。“吼”,是指巨响。“觉”,是这种动的相使人觉知,乃至空居天的众生也都知道。
接着佛的口示现奇特相,自己唱尊号说:“我于一切世间最为尊贵。”《大庄严经》里讲到:当菩萨从右胁出生时,树下自然涌出七宝莲花,犹如车轮,太子就落在莲花上,没人扶持,自己朝十方各走七步,举起右手,做师子吼:“我在一切天人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已经穷尽,此生利益一切人天。”《大智度论》里说:“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意思是,天上天下只有佛最尊贵,三界都纯粹是苦的自性,我要使三界无量众生都得到安乐。)”这样在十方各走七步,顿时十方光明普照,大地震动。
这样行于十方自唱尊号,使十方世界的众生都皈依趣向,声音传遍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天无不归仰。
辛三、天人归仰
释梵奉侍,天人归仰。
“释”指帝释,住在须弥山的顶上。“梵”指梵王,住在虚空里。举出帝释就包括了一切地居天,举出梵王就包括了一切空居天。总之,是指一切天人都来侍奉佛,归依佛。
经上讲:在太子说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四大天王以天缯接着太子的身体,安置在宝几上。帝释天王亲自持着宝盖,大梵天王手持白拂,侍立在佛左右。当时,难陀、优婆难陀两大龙王在空中吐清净的水,给太子灌身沐浴,纯黄金色,有四八相,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空中奏响天乐,妙花缤纷,纷纷而下……有诸如此类的瑞相。
庚四、学艺
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
这里说的“示现”,是指佛自己已经遍知一切法,但为了随顺众生,来这个世界也要从少年时学习世间的知识、技艺开始。
太子少年的时候,有“身具众伎”和“知解宽广”两种功德。“身具众技”:指世间的各种文化、技艺无不精通。也就是对于算数、文艺、射击、驾御、工巧等等都善巧通达。“知解宽广”:指知识面非常宽广。“博综道术”,“博”是广博,“综”是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都融会贯通,世间的仙术、神通、秘术等无不博学、无不融通。“贯练群籍”,就是指贯通世间的各种典籍,无不熟练。
游于后园,讲武试艺。
太子学习了文艺、射击、驾御等后,就在后园里讲习、练习、比试。
庚五、受欲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现”,也是示现的意思。佛已经远离欲爱,为了给众生做个示范,就首先示现住在王宫声色繁荣的地方。王宫里有最好的五欲享受,有王妃、有采女,有美食、好衣、歌舞、娱乐,有种种珍玩奇宝、花园美景等等。
在这段时间里,太子享受了世间美妙的五欲。这里以色、味两种欲尘作为代表,…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