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五)
庚九、降魔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菩萨要降魔时,首先放大光明,使魔王魔众知道菩萨已经成道。光明的威势震动了魔宫。“光明”指菩萨眉间放白毫光相。
《大智度论》里讲:当时菩萨想,欲界的魔王心还没被降伏,所以眉间放大光明,让百亿魔宫突然变得一片漆黑。魔王波旬特别气恼,集合魔众前来威胁菩萨。
梵语“魔罗”,翻为障,就是会给修道做障碍的意思;又翻杀者,指的是行者常常自己放逸,自己入了魔,断绝慧命;又翻恶者,指各种爱欲。《大智度论》里讲了四种魔:烦恼魔、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是指心里的贪嗔等烦恼。由于烦恼会损坏善法、会断绝慧命,因此称为魔;蕴魔,是指五取蕴是造苦的机器和出苦的器具,从这蕴里源源不断地出苦,逼迫众生,因此称为“魔”;死魔,指一期生命的相续到了最后,以死来断除命根;天魔,指第六天的魔王、魔众,喜欢扰乱修行人修善。这里指的是天魔。
“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唐译本翻为“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实际上定也含摄在内。《西域记》里讲:当时魔王波旬带领魔军来威胁菩萨,菩萨入大慈三昧,凡是从空中抛过来的武器、刀杖等,自然变成一朵朵莲花。魔王心生恐惧,领着魔军惊慌逃走。这就是以慈心三昧降伏魔军的意思。《大智度论》里说:菩萨智慧力故,大破魔军。总之,是以定慧力降伏魔军。
庚十、成道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这里讲到“得了微妙法,就成就正觉”。那么,“微妙法”是什么呢?《维摩诘经》上说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所以“微妙”是指菩提,也就是指心的本性。
世间人都推崇所谓的“个性”,其实个性只是由串习虚妄分别而形成的牢固心理习性。这并不是本性,因为:这是因缘所生法,有因缘时才表现它,没有因缘就一无所有,所以这不是本性。比如在虚空中忽然显现白云,缘聚时暂时有一种假相,缘散时无影无踪,所以这只是生灭的客尘法,而本性是不变的,所以不是一回事。那么肉身是不是自己呢?决定不是!因为肉身也只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假合,同样是“缘聚则有,缘散则无”。从微观上看,只有一个刹那显现一下假相就彻底消失,哪里是本性呢?实际上,只有菩提才是本性,彻证了菩提就是成道。
“微妙”,是指甚深难知,不是语言分别所能了知。《净影疏》说:微妙法就是理。由于得到了微妙法而成就正觉。“理”就是实际理体,万法的理体,什么法都是由它而来。透彻了理体,就是悟了“微妙法”。世尊在这一天彻证了微妙法而成佛,叫做“成最正觉”。就是指成就了无上、圆满的觉悟。
《因果经》里讲到:当时恶魔退散后,菩萨内心清净湛然。腊月初七的夜晚,菩萨放大光明,随着入定,在定中思维真谛。这样在万法中禅定自在,看到了过去每一生里所造的善恶业(就是发了宿命通),然后又看到众生轮转在六道中的情形,而发起大悲心。思维众生在轮回里无依无救!
这一天过了初夜,进入中夜时,开了广大天眼。当时观察世间界,彻底地见到了世间相,就像明镜里映照影像那样,看到世间众生有无数种类,从此处死后生到彼处,随着善恶业力而感受苦乐果报;又看到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的苦乐。这时菩萨以天眼观察五道,自己思维:三界中确实没有丝毫安乐!
到中夜穷尽,进入后夜时,以顺行和逆行两种次第观察十二缘起,由此认识了流转轮回和从中还灭的原理。到后夜就破了无明。明星出来时,开了智慧光明,大彻大悟。之后断除习气障碍,成就一切种智。
庚十一、转*轮
释梵祈劝,请转*轮。
《大智度论》里说到:释迦佛成道之后,五个七天里默然不说法(其他经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三个七天里不说法,有的说是五个七天里或七个七天里不说法等等)。当时佛自己讲:“我的法甚深难知。”(就是指佛内证的菩提没办法用口说出来,也没办法以分别心缘到,所以说“甚深难知”)。佛说:众生都著在世间假相上,不能了解我所证的菩提,不如自己默然入涅槃乐。
这时,诸大菩萨和释提桓因、大梵天王等的无量诸天都合掌敬礼,劝请佛说:“诸佛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初转*轮”。佛当时默然接受请法,来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转四谛*轮。
佛为了接引众生趣入菩提,从这时候开始设立种种方便,这叫“为实施权”。为了使众生最终悟入实相,施设很多方便,逐步地引导众生趣入,最后“开权显实”,说出自己所证的真实法。
所谓的转*轮,按照《法华文句》所说:“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轮。”就是指佛以心中教化众生的法,转入众生心中,达成以先觉觉后觉的目的。
以佛游步,佛吼而吼。
“以佛游步,佛吼而吼”,这是总的标明佛一代教化事业的三轮化仪。三轮指佛的身、口、意。佛的身叫神变轮,能放大光明,显示无量神变;佛的口是教诫轮,能以一音说法,使众生各自随类得解(就是能让每个听众在听到法音时,都得到自己相应的理解,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佛的意是记心轮,能普遍见到法界一切众生的根机意乐。这里只标出身口,意也包含在内。所谓的“以佛游步,佛吼而吼”,就是指过去佛如何游步、做狮子吼,现在佛也如是游步、做狮子吼。
“佛游步”,总的标明一代身轮化仪,指佛显示身体的威仪。“佛吼而吼”,总标一代口轮化仪。就是做狮子吼,说无畏法音。“狮子王”表示雄猛无畏,也就是独步三界、无所畏惧的意思。
在《大云经》里讲:就像百兽听到狮子吼叫时,心里惊恐,鲛、鱼、龟、鳖等水族都潜到水里,百兽四处逃窜,飞禽惊飞远去,人和畜生都震惊恐惧!这比喻菩萨成道后,做无我狮子吼(就是宣说无我法音),使世间一切外道、魔众、执著我见的人都惊慌、震惊。这样就镇服了一切世间邪见。其实,菩萨也不想让外道等生恐怖心,但为了破除众生的我见邪执,同时为了引导其他有信心的众生,因此而做狮子吼。
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总的是指转*轮对治邪执、建立正法;“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是指普施法雨、利益一切。总之是显示了佛成道后演说一代时教的功德。最后以“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作总结。
前四句里,鼓、螺、剑、幢都是兵家使用的器具,用来表示破邪显正的威德。“扣鼓”是用来警戒军兵,表示佛说法集合大众,告诫大家向善法进取;“吹螺”表示改号令。意思是由说法而使众生改恶向善,改染污为清净,改迷惑为觉悟;“剑”有砍斫的作用,表示以智慧宝剑断除众生内心的邪见和烦恼;“建幢”是胜利的表示,表示说法能降伏诸魔、取得胜利。
再讲后四句:
“震法雷”,就是像打雷能震撼人心,表示说法有震憾人心、打动人心的作用,也就是能震动众生的无明业识。众生没有听到佛法时,无明业识动也不动,但宣说佛法会震动他的无明业识。会使他以往所建立的世间观念纷纷倒塌。比如所谓世间有安乐、有我、世间法有意义等的观念都会被彻底击碎。
“曜法电”,就是像电光闪耀,一刹那间照亮周遭的树林、花草、房屋等景象,比喻迷茫的众生得到佛法的照明,就会认识世间出世间万法的真相。心里会越来越明白:一切因缘所作法都是刹那灭的自性,一切烦恼造成的法都是苦的自性,一切观待成立的法都是无自性的空性,自己心的本性是菩提。“澍法雨”,就是指说法如同倾降甘露雨,法雨一旦入了众生的心田,就能使他内在的善根得到滋长、成熟。“演法施”,就是指随着众生的根性、意乐,演说八万四千法门。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一句是总结,意思是佛在接受了帝释天王和大梵天王的请法之后,广演了一代时教大小、权实、偏圆等的无量法门,目的是觉醒三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转*轮的总相。
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
佛说法时首先放光动地,使无量众生觉悟。光明普照到十方世界无数佛土,一切世界都发生六种震动。
天魔住在欲界第六天,认为欲界众生都是他的子民。而现在整个魔宫像发地震一样。这是告诉天魔:法王已经出世,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化的区域,使群魔恐怖,归伏正道。
以下的经文阐明转*轮的作用: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首先,通过转*轮能断除众生内心里的见、思两种烦恼。“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指断除见烦恼;“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指断除思烦恼。
众生知见上的迷惑很多,有我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等等,这些邪见就像一个纵横交织的网,如果不首先破掉,心就会永远被缠在里面,永远受邪见的支配,以各种邪见的误导,会发出无数的颠倒心理和行为,导致无休止地造恶趣和生死的因。
而宣说正法,开示从粗至细的缘起法则,就会知道诸法因缘生,也就能破除无因生、邪因生等的邪见。比如开示善恶因果法则,能破掉“无前后世,无因果”等的邪见;开示十二缘起,能破除以我执修有漏定可得解脱的邪见。又比如宣说人无我,能破除执著蕴为我的邪见;开示法无我,能破除因缘所生法有自性的邪见;开示众生本性是佛,能破除心外有佛的邪见。像这样通过转*轮,能消灭众生心里的一切粗细邪见。
接下来是能灭除众生心中的思惑。思惑也叫非见的烦恼。比如:接触到可意境,心就马上著在上面不愿离开,这是贪烦恼;见到不合意的境,心里起嗔恚,就是嗔烦恼。…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