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喻等,来说明净土依报和正报的庄严。其中,色、香、声、味、触等的功德、菩萨众的功德、极乐刹土和十方刹土的关系、此方众生如何修持才能往生、有什么障碍等,都是由于佛的智慧彻底见到了,才能相应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而适当地演说,这叫做“多所导御”。
“慧见无碍,无能遏绝”,就是指智慧自在。无论甚深或广大的方面,都完全照见,这叫“无能遏绝”。就是指:没有任何受到障蔽而见不到、认识不清的地方。不然,就没有能力指示深广到极点的净土法门。
以上就是佛自己说“我的智慧没有任何障碍,我是透彻地见到一切万法的真相”。接下来,又说到“佛的色身殊胜无比”,讲到以一餐之力能安住无数亿劫。佛示现在人间,跟凡夫一样,有生、老、病、死,但这只是在凡夫心前的示现。现在佛直接指示色身的本体——法身如来,要说明如来的本体常住不变,是金刚身。因此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能安住无数亿劫。经历这无数亿劫时,无论眼根、耳根、舌根、意根、身根,都没有丝毫损坏。这就是显示如来本地法身的德相。
这实际上是启发我们:不能只看如来化现的色身影像,而要看到如来的本地身,这样对佛的信心才会深。要知道,本源上是从法身流出报身,从报身流出化身。显现在人类心识前的化身,其实本体就是法身。
“如来住无量亿劫”表示佛寿命无量,在一食顷能安住无量劫。其实,有生生灭灭的心识,才有时间迁流的错觉。一旦“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就成了“延促同时”。就是在一念间完全显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这就叫“同时”。众生的分别心把整个浑然不可分的法界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时空片段。而实际上,十方三世都摄在一个自性本体中,所以当戏论完全消尽时,就顿时现前十方三世一切法,这叫做“海印三昧”。(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平常写字是一笔一画逐渐地写下来,这是表示有次第,是渐次地显示。而盖印的时候,印上所有的文字一时全部显现,这表示一念之间,十方三世一切法一齐显现。)这样的话,名言上,既可以说这是一念,又可以说这是无量劫。一念和无量劫成了同时,没有两个。
这就是华严事事无碍的法界,所谓的“知一念是无量劫,知无量劫即一念”。从这里就看出:释迦跟毗卢不二,娑婆化身教主就是法身毗卢遮那。所以毗卢也好,释迦也好,弥陀也好,是不一不异的。按照这样解释,才明白这里为什么一下子说到了“一念住无量劫”。佛说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极乐世界是弥陀妙心所现的净土,实际上不离华藏世界。真正生了极乐世界,就会深入华藏世界;依止了阿弥陀佛,就是依止了毗卢遮那。原因很明显:一切事相都是由本体显现;色身跟法身不二,法身是体,色身是相、用。现在要说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境界,它的本源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以法身起用,而现起净土无量庄严,甚深微妙到了极点,深入地讲就是华藏十玄门四法界,所以说:“华藏、密严不离极乐。”
所以当释迦佛要宣说净土大法时,不能说“我现在是化身佛,我也有生、老、病、死”,不是按这样的方式来讲!而是要说“我在一念间普见十方三世,所以对极其甚深的弥陀愿海,我是彻底了知的人,我有发言权,所以由我来跟你们证实弥陀本愿有极其不可思议的救度众生的功能”。
再看“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这一句跟前面的经文对照起来,就知道这里面大有文章。开头讲到佛显现诸根悦豫、姿色清净,这是表示报身的德相。所以这里就说出了真相:如来诸根悦豫,不会随因缘而有损坏;如来色身的姿色和光明容颜常住不变。这就看出,释迦佛实际是安住本地法身而示现色身(或应身),所以是圆满报身德。这都是很关键的地方。
接下来,佛又自问自答:为什么如来得到最殊胜的智慧和常住的色身呢?回答:“以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故。”
这一句是以“定慧”统摄一切行,实际上是指无量无边的功德一一都究畅无极,自在无碍。定慧是其中的代表。三昧和智慧彻底究竟,叫做“究”;通畅无阻碍,叫做“畅”;无边际、无局限,叫做“无极”。这里的意思很重要!这是指三昧证到了最彻底时,连一个刹那的动摇都没有,所以就能在一念间住无量亿劫,心稍微有移动就不行。“慧”,就是指彻底照见法界一切法,如果还有一点点所知障、一点点阻碍,就不能做到彻照万法。
所以,有学位的圣者虽然功德的量是在逐渐地增上,但都还没达到尽法界量。佛的智慧已经达到了尽法界量,所以佛能开示无量知见,能一一如实地演说,对于一切法都得到了最大的自在。
所谓的“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从“离系自在”上讲,就是指已经解脱了一切系缚,不再被任何别的力量所牵制,也就最极自在、一切自在了;第二、从“智慧起用”讲,就有不谋而运、一切无碍的大解脱境界。意思是:不必心里再去设想什么、用什么功力,当因缘会遇的时候自然就起用,什么样的事都能做,这就叫“自在”。也就是《华严经》所说到的十种自在的境界。我们一一来讲,然后才知道“自在”是什么意思。
一、命自在:菩萨得到了长寿寿命,经过无量阿僧祇住世没有障碍。
二、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非常调柔,能够入无量的三摩地,游戏神通没有障碍。
三、资具自在:想做供养、庄严世界的时候,有资具自在的能力,能够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
四、业自在:能随顺诸业、顺应时机而示现,能无障碍地受种种果报。
五、受生自在:随着自己的心愿想在什么世界里受生都自在无碍,能在无量无边世界里示现受种种身,无论是凡夫身、圣人身、人身、牛身、马身、天身等等。
六、解自在:是指胜解成就,能示现各种色身演说妙法,无障无碍。(没有什么不了解的,没有讲解上的困惑。)
七、愿自在:就是随着愿欲能在无量佛刹里应时出现,成等正觉,无障无碍(就是随自己的发愿,想在什么刹土里示现成佛,都毫无障碍)。
八、神力自在: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在世界中示现变化无障无碍。无论天眼、天耳、神足、他心、漏尽等等,或者说由一变多、由多变一,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由此变彼、由彼变此……一切如意神通,无不自在。(怎么示现怎么变都可以,变十个头、百个头、千个头都可以,现什么样的身都行)。
九、法自在:就是得到了无碍辩才,在一切诸法中能广演无量法门,无障无碍。
主要是指说法极其自在,有大辩才,下至对一个问题详详细细地宣讲,可以讲一个大劫都讲不尽。比如问:“轮回怎么样?”可以一直不断地讲下去;或者“众生的贪心如何?”就可以讲男人的贪心如何,女人的贪心如何,男人、女人各有哪些类别,每种贪心最初起的时候如何,中间的发展如何,最终的结局如何……诸如此类,能够自在无碍地进行宣说。
十、智自在:智慧具足,在一念中能显现如来十力、四无畏,这种无碍的智慧能力,成等正觉,无障无碍。
按照这十种自在推展开来,就知道“于一切法自在”是什么境界了。
现在,释迦佛证明自己的境界说:我已经于一切法得到了最大的自在。也就是指无论“十自在”里的每一种,都彻底圆满地证到了。
这是释迦佛以无上的境界来给弥陀本愿做印证,给净土法门做印证!这是极其重大的事。比如世间一个人做出了科学上大的发明,他有确凿的实验证据,当他把结论向全世界公布时,大家都会惊叹这是巨大的发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而现在释迦佛远远不是这种世间的量,所讲的也根本不是世间法的什么成果和意义。这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向全体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向整个教法期里的众生宣布,弥陀本愿海的无上成就。
那么,怎么来证实弥陀大愿海的无上成就呢?就只有以佛的一切种智来证明,除了佛的一切种智,其它凡夫、外道、阿罗汉和菩萨的心都不是见证的量。所以佛直接说:“我是彻底现见者。为什么是彻底现见呢?因为我定慧究畅无极,我于一切法自在。言下之意,我是彻底见到了弥陀本愿海无上、甚深、微妙的境界,现见了弥陀本愿救度众生的无上力量。”
在这样作了证明之后,就开始把弥陀本愿的缘起、修证的历程,所成就的净土功德庄严,以及众生和佛本愿相应的办法、往生的殊胜利益等,都如实地宣告出来。
如果要展开来讲,正是由于释迦佛一刹那间能安住无量亿劫,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现象都彻底地照见,所以像54佛之前,那样一个无数劫以前的情景,历历分明地现在佛的心前!阿弥陀佛当时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品质,当他来到世自在王佛座前又是怎么表白自己的发愿,古佛是怎么为他显示十方无数刹土,他怎么摄取210亿刹土的功德严净之事,又怎么结成大愿,怎么在累劫中积功累德、行菩萨道,成就了哪些极殊胜的功德、果报……像这样一路下来,极漫长时期里的发愿和修证的历程,不是以阿罗汉或低位菩萨的宿命通所能见到,更不是用什么现代的仪器所能观察到。一开始佛入大寂灭定,就是表示在定中遍照一切,所以要由佛来宣告“弥陀本愿”无上的成果!
至于极乐世界形成之后,无论国土的量、体性、形色、种种事物的品质,种种的加持、受用等,反正国土、佛、菩萨三类所摄的无量功德庄严,都完全在释迦佛的心中呈现!
至于众生要修什么因才能跟佛的果觉相应,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种种层次差别、菩萨所具的功德等等,这也是如来具有十力,对众生的根性、意乐、因缘、法门等无量的差别都完全照见之后而给人类宣说的。
经过这样证明,就知道这部《无量寿经》完全是大圆镜智显现的灵文。得到佛的这个证明,有缘的人会深深信受净土,会以很大的恭敬心信受这部《无量寿经》。
在这样交代过后,你心里就有底,就会特别相信佛的圣言。就像听话的儿子相信父亲仙人的话,每一句都真实不虚,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由于他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依照父亲的话去做,也就能得到很大利益。就像这样,修净土的人要特别尊重佛的经教,要一心一意按佛圣言量的教导来奉行,那就决定会得到极大的利益。
因为这是极秘密的法门,所以最关键是要对佛的智慧生信心,对佛的圣教生信心。曾经讲过:“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是净土经教的眼目。往后一路说下来,处处都是不可思议!在《阿弥陀经》里也讲到了“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最后十方诸佛都吐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作证明。这部经也是释迦佛在开讲之前,以一切种智来作证!前面入大寂定就是显示连一个刹那的虚妄分别也没有,光明遍照万法。佛为了表示对弥陀愿海的无上尊重,先以自己彻照万法的智慧来作证明。接下来,佛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本地风光,意思是告诉佛弟子们:眼前的化身佛就是一念住无量劫的报身佛,就是遍照法界的一切种智,现在我是以现量来给你们证明: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地方完全是真实的,净土法门赐给众生不可思议的利益完全是真实的,四十八愿的无上方便完全是真实的。所以不能以自己虚妄的分别心测度如来无上果觉的境界,对于如来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应该心生怀疑。这样说了之后,就正式要宣讲弥陀本愿的法门了。
丙五、敕许宣说
阿难谛听,今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这时世尊说:阿难!你要好好听,你问:今天佛显现前所未见的瑞相,是不是在忆念某一尊佛?下面给你解答:确实我是在念某一尊佛。
阿难说:好的!我愿意欢喜地听佛解说。
以上发起序的经文讲解完毕。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