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一)
破有无生因
即观察果的正理。
释词:何谓“有无生”?果已有而生,称为有而生;先无后生,称为无而生。对此“有而生”和“无而生”的二种情况,一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有无生因”。
我们把靶子定好,现在是观察果法:比如面包出来了,叫做果法。如果它是实有的法,那只有二种情况:一是原先已有而生,二是原先没有而生。破除有、无而生,就是说这二种方式都不成立生。既不成立生,那就证明面包不是实法。
以下具体分析:
虽然实事师和世间凡夫都承许果是由因而生,但是以胜义理善加观察时,会了知“生不成立”,其根据如下:
一个果法或者最初有而生,或者从“无”而生。若是果已有而生,则如遮自生时所说,不能成立;若果前无后生,比如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没有其它,到秋季时会长出过去没有的庄稼”,这一想法也不成立,因为: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业,如果对果什么也没有作,那“以因生果”的名称和意义都不可能存在。因对果作业,只有“因果同时”和“因先果后”两种情况,以下逐一破除:
一般都说果是由因产生,但是以正理观察时会认识到“生不成立”。
比如说生了一朵花,如果花是真实的法,那是怎么生出这朵花来的呢?这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花是先前已有而生,要么花是先前没有而生。
如果说花是已有而生,那就成了自生。就是花已经有了,生的还是原来的花,没增加任何一点东西。因此,就只是这朵花生这朵花,永远不可能这朵花大一点、小一点、或者有这朵花的初开、盛开、枯萎等等。这当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明明见到一开始是含苞欲放,后来忽然开了花,开得很娇艳。很快花又枯萎了,最后凋谢、消失,有这样的次第变化。
我们一般认同的生,是指生出了新的东西,才叫做“生”,如果什么新的产品都没有,怎么叫做生呢?或者如果果已经有了,那就不必要集聚因缘来生产。比如庄稼已经存在了,就没有必要再做耕耘等的事了,成了农民耕作等都是做无意义的事,所以“果已有而生”不成立。
那么一般就认为果是先前没有、后来生的。比如现在除了种子没有花,到了夏季才长出过去没有的花。这个想法也不成立。因为:要安立生,一定要因对果做了作业,才谈得上生。如果因对果什么都没有做,那就不能说“以这个因生了那个果”,“生”的名称和意义都不可能有。
比如,如果说是由这个种子生了那朵花,那么种子一定要对花做一个能生的作业。如果什么都没有做,还说种子生了花,人家不承认。
正当种子的时候,种子当时对花一丁点儿事都没做,说:我生了花。花说:不承认,你跟我从来没碰过面,还说你生了我。有种子的时候没有花,有花的时候没有种子,种子从来没看到过花,跟花没有任何接触,对花没做过任何事,还说它生了花。花不承认:你从来对我连一根毫毛的事都没做过,怎么生我了?如果什么生的事都没做过,还说生了我,那所有的人都要说生我了,因为不必要做任何生的事都可以安立“生”的缘故。
说一个东西生了另一个东西,起码二个人也得碰碰头。当你有的时候,他没有;当他出来的时候,你没有,所以你这个种子对于花一丁点的事都没做过,你说是做过,这能成立吗?
所以要观察的话,因对果要有作业,才能安立生,因对果任何作业都没做,所谓的“因生果”连名字都安不上去,更没有真实的“生”的事实。
对方承认了,确实因对果要有作业,不对果作业的话,那空口说白话,别人不承认的,应该有一个生的作业,才谈得上“生”。
我们说,你说应该作业,那是怎么做了业?因和果要么是同时存在,要么是因在前果在后,但这两种情况都不成立因对果作业。以下分别解释:
一、因果同时不合理
因为:未成立果的期间,因也不成立,故无任何作能生的作者;而因成立时,果已经成立,不必要对果作任何产生的作业。
因和果同时,成立不了作业。也就是说,当果没有的时候,因也根本没有,当然是什么都没有做。当因有的时候,人家果已经有了,不必要你来做什么。就像没有馒头的时候,厨师还没有出现,当然没做任何生馒头的事;而厨师出现的时候,馒头已经有了,也不必要对馒头做任何能生的作用。所以“因果同时”不成立。
二、因先果后不合理
在因具有自性时,果尚未成立的缘故,何处也无有,对这样的无者,因也作不到任何能生的作业,因为“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害的依处,“因”、“果”彼此也没有接触,毕竟只是无关系而已。
在因具有自性时,果尚未成立的缘故,不可能发生任何因对果的作业。比如一个种子它有自性时,花根本没有,对这样的无者,种子也做不到任何作业,因为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害的依处,因、果彼此也没有接触,毕竟只是无关系而已。
当这个种子在种子位的时候,那个花确实是龟毛兔角。当时只有一个孤独的种子,没有花来跟它陪伴!在种子时,花是一个无的法。种子说:我曾经对它做过事。花不承认:你说对无的法做过事,你又不是疯子,你说你在虚空里种了田,可能吗?在因位时,果的花根本没有,只是一个孤零零的种子,怎么有对一个“无”的法做作业呢?因为一个“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作业的对境,所以任何作业都没有作。
总之“因先果后”的意思是,当因存在时,果跟石女儿一样一无所有,哪里有因在生它呢?观察这个因,它是什么生的事情都没有做。“因”就像一个木偶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并没有跟果发生过关系,观察下来,在这个“木偶”上没有出现任何生产的动作或行为,说他生了果,那是没道理的。
如是善加观察,虽然因对果没作到任何作业,但有如是因的显现,就生起如是果的显现,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它根据再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不观察的时候,我们就说:以这样的因缘聚合,果就出现了。因和果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接触,而是缘起法尔如是,虚幻的因缘一旦集聚就现起虚幻的果相。由种下虚幻的种子,和虚幻的水、土等一聚合,就有一朵朵的花出现,但这只是假立的缘起生,并不是有任何真实的因、缘和果法可得。
比如我们要生火,划一根火柴,不管是火柴还是手,还有当时的动作,都是空性。但是,当时因缘一聚合,火就出来了。这个火的出生,不是自生,不是他生,不是共同生,不是无因生,唯一是一个假立的缘起生。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他根据再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另外,《四百论》云:“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与此相同,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会产生有事或者成为有事,实际上这是不可能成立的。现在是“无”者,必定无法把它变成有事,因为一个“无”者,不论以何种因缘也不成为作业的对境,如同《入行论》所说:“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
一般人的见识,说现在春天是只有种子,而没有果,但到了秋天是会产生果的。不观察时都这样假立地来说,实际上不可能成立。
现在是一个无者,他的体性固定是无。体性固定是有的法叫做有者,有者就是实有,无者就是龟毛。
现在观察,一个体性是空无的法,然后它又变成了一个有的法,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无者,无论以什么样的因缘都不会成为作业的对境。比如手敲一下碗,碗是手作业的对境,有个对境才能敲,不然敲什么呢?现在是无的法,当下什么都没有,就安立不上作业,即使无数个因缘集聚在一起,也对它做不到任何作业。比如现在,大家都来打一个空无,没有靶子,比如打一个石女儿,集中全国一亿个射手来打,也没有用。因为“无”的法不成为射击的对象,所以对它做不到任何的作业。那这一个无的东西,怎么忽尔变成了一个实有的东西?不可能的。
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无而新生,那么,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又是怎样出生的呢?答:如《宝鬘论》所说:“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问:既然果不是已经有而自生,也不是先前无有忽然产生,那么我们面前明明显现的这些器情万法,每一种都有它的相状和作用,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你说是从哪里来的?
回答:这种情形就像幻化一样,只是因缘聚合时忽然现了一个假相,对此就假立为“生”。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法生。
我们来看幻化。一个精通咒术的幻师开始念咒,加持他眼前的一盘石子,忽然虚空中现出了一只象,这只象有来处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象篷里牵出来的吗?是从东方、南方等某一处走过来的吗?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这虚幻的象并没有来处,这只是因缘和合时现出了这只象的假相,这之前并没有它的来处。等到咒师的咒力消失,虚空中的象隐没了,也没有去处!幻师正持咒加持的时候,有只大象很清楚地现了。正现的时候,它有住处吗?没有的!真实的法是有它的住处。而现在观察时,一点都得不到,所以没有住处。世间上的事物都是这样子的。
比如一个杯子,不观察时认为它安住在桌子上,但观察时并没有一个杯子存在,这个杯子只是一个假相,哪里有它安住呢?观察时,能住者没有,所住的桌子也没有,本来就没有“住”。就像幻化的大象一样。
只是人们有愚痴心,认为幻化的法有住处。比如当时观众看到了幻化的象,真的认为空中有一头大象。大家在谈论:今天这头象真的好大,有四、五米高,站在虚空里。…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