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五)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五)

  第十五、寿命修短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寿命无量,是指净土一切人天由弥陀本愿的力量加持,而得到莲花化生。这不是父母所生的身,不是有漏业所感的身,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以众生自身的净业和弥陀果地大愿神力和合的结果。这个莲花化身是没有任何老病死衰,这是极奇特、无法想象的事。

  这样的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有无量的寿命。这不是像人类身体这样的构造或功能,不可能忽然间维持身体的能量没有了,生命到期了,不可能出现像心脏衰竭、呼吸停止这样的事,而是具有金刚那罗延力。

  从这里延展出来就知道,弥陀愿海摄受的净土天人都是莲花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具足金刚那罗延力,就是要保证永远充满活力,所以不像人类的血肉之身,要依靠种种养生的方便才能存活。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里,一切受用自然,时时受用法喜滋养具有永不衰减的活力,这都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也因此净土中的人都是无量寿。

  除了一种特例,就是往生者有他自己的本愿,想舍净土的寿命去秽土救度众生。那就随他的愿,当时就能舍净土的寿命,入到十方世界中幻化游戏,到处去度众生。

  如果不是以本愿想离开净土的话,在净土得到的这个身是永远无衰、无老、无死的,这叫“净土第一德”。这个意思就是作为修行人,都希望修法能持续不断地进步,这样就能快速圆成道果。在这中间很大的障难就是死亡。像我们到娑婆世界投生,尤其现在寿命很短,平均下来只有七、八十岁,黄金阶段就是从15岁~45岁,这30年,但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往后就逐渐迎来衰败的老年,身心会越来越没有能力,修持就很困难。所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瞬间就过去了。如果能永远保持年轻,不衰不死,那就好了,可以一直在菩提路上进步。但是中间很快又死了,经过投胎,来世有很多杂染因缘,情况非常难以把握。如果有一些不好的因缘掺杂进来,又发动起八识田里的杂染种子,造各种恶业,导致在道上退转。所以要生生世世连续的修行上进,就是很困难的事。如果寿命无量,永远不死,能日夜不断地修行,那就快啦!所以,这叫“净土第一德”。

  我们学《无量寿经》,一定要体会清楚弥陀悲愿是怎样惠予我们极大的真实利益,要在每一条愿上用心思维才会认识弥陀本愿惠予我们的真实之利在哪里,也才真正地对佛生感恩心、归投心,这样净土法门才会真正入自己的心。

  四十八愿学好了就很清楚,阿弥陀佛要最方便地给予众生十念必生愿的利益,只要众生具足真信切愿,就能很容易生到净土。一生上去了,第一个关键是叫你不起我和我所的念头,而彻底止息烦恼不造轮回业因,这就是横超生死。佛的愿力住持往生者的心使他入正定聚而不退转,从此就一直进步、不会退步,这样时时都在进步,再加上寿命无量,永远不会死。那这样的话,又是不断进步,又是永远进步,那不成佛成什么呢?所以这样发展下去,不但是人我的分别彻底止息,连一切法我的分别也都会止息,这样达到诸根寂静,就合于涅槃的理体而成佛。

  反正四十八愿好好地去研究,就会明白阿弥陀佛对法界一切众生如何迅速成佛的事,全部都考虑周到了。而且会真正看到,弥陀愿海、弥陀净土已经圆满具足普救一切众生的功能。这就显示出弥陀愿海是众生成佛极大的增上缘。我们一心以弥陀大愿力为增上缘,就一定能解脱生死,能得不退转,能圆满普贤行愿而成佛。

  第十六、国中无不善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这就是国无不善名的愿。这是整体成就了极乐世界的微妙功德。

  这就说到:假使我成佛的时候,我国中的人天不要说闻到不善的事实,下至于能听到一个不善的名字,我就不取正觉。这一条愿是不可思议的,所谓的杂染现象是丝毫都没有的。

  有人说:在《阿弥陀经》上,不是说有鹦鹉、舍利、白鹤、孔雀等等,这些不都是旁生类吗?但经上明确地说出这些是阿弥陀佛的神力变化所致,这不是投生恶道的鸟。蕅益大师说:白鹤、孔雀等等,一一都是性德美称,不是真正的恶趣业报身。怎么叫做性德美称?因为全部都是阿弥陀佛的性德所现。这些白鹤、孔雀等等,就是弥陀法身所现的妙相,而且所起的作用能够宣演无量法音,给予众生加持。在看到了这些鸟,听到了它们的妙音时,当下能得到法益。所以,它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化现。

  推而广之,整个国土中,确实充满了功德庄严。无论是地水花树、宫殿楼阁、色声香味等,或者正报的佛菩萨身、声闻人天身等,这一切都是从如来本性的妙德而流现。所以,一一都是功德庄严,都是性德美称,没有一种杂染现象,或者有漏业所感的现象。这样就看到,国土的体性叫做一成一切成,一究竟一切究竟。就是当阿弥陀成佛之际,一时圆成一切净土庄严。

  一成就是一切成,就像印章一盖下去,顿时一切文字都显出来,而不是渐次出现。这是指到法藏菩萨究竟成佛时,从佛心现出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所以是“一成一切成”。是一时圆满显现无边功德海。“一究竟一切究竟”,这一切都是如来性德所现,所以一一圆明具德,一一起无边妙用,都是性德至善的美称。

  如果就圣众这一边来说,极乐国土远离了一切“体讥嫌”和“名讥嫌”。在体讥嫌方面,举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现象,就是女人、根缺和二乘种性,表示净土圣众没有缺陷、烦恼、不堪能、心量狭小等的现象,下至连讥嫌的名字都没有。这纯粹是大乘善根界,国土是大乘大义门。名讥嫌就是指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个人的发心很软弱,会被人讥讽为小乘;或者有眼不见真实义,有耳不闻真实音,有口不说真实法等,也被讥嫌为六根有问题;或者是像女人那样嫉妒心重等等。像这些缺陷、苦恼、烦恼的现象是丝毫没有的,这就是以弥陀本愿的加持,使整个器情世间成为纯一大乘法味。

  这样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如果我们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那净土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宣流大乘法音,全是熏起我们大乘的殊胜善根,让我们以弥陀佛国的依正庄严带起自性的庄严,而速疾成佛。所以整个国土,没有任何不善的事实和名称。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了佛,要让十方世界无数的诸佛都在他的国土中称赞我的名字,不这样我就不成佛。

  法藏大菩萨要实现普度十方一切有情的大愿。要使这一条落实下来,就需要自己的名声能普遍传到十方无数世界。那么,要由谁来传播呢?就要由每个世界的教主佛来传扬。如果在十方无数世界每尊佛出世的时候,都来称赞我的名号、我国土的功德、名字等,那就使得这个世界里,这尊佛的正法、像法、末法整个时期的佛弟子都能闻到我的名号,而有机会得到我的摄受。

  到现在,这条愿已经实现了,这是非常惊人的成就。像娑婆世界的释迦本师在讲述《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时,再三地赞叹极乐世界,殷切地嘱咐、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未来贤劫千佛期间,从弥勒佛到最后的狮子吼佛,一佛一佛出世也都会宣说阿弥陀佛,这都是由弥陀本愿的威力所致,不可能不宣说的。

  不光是在这个南赡部洲,十方世界每一尊佛都在他的住世期间赞叹阿弥陀佛。这样就使得阿弥陀佛的名声传扬到十方一切世界,传入到无数众生的心田里。

  也随着名号的传入,无数众生都有缘得到弥陀愿海的摄受。稍微想想也知道,如果本世界的佛不去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凡夫怎么知道遥远的西方净土以及其中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无数的功德庄严呢?又怎么知道如何来达到往生以及往生之后的利益呢?凭凡夫自己是丝毫也不可能知道的。如果连阿弥陀佛的名号都不知道,怎么能得到以信愿持名而往生净土的利益呢?

  这里也是要体会弥陀悲愿。知道佛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就会自觉、主动、非常好乐地归投弥陀愿海,主动地求佛摄受,把自心和佛心融在一起,那就直接被佛愿摄受,就得到利益。

  确实阿弥陀佛的知名度算是最高了。在地球上,有各行各业的人,有的信教,有的不信教,不管是智愚、尊卑、男女老少,谈起其他佛大家都很陌生,也搞不清这尊佛叫什么、那尊佛叫什么。比如毗卢遮那佛、不空成就佛、药师佛、不动佛等等,很多人一生都没听到过这些佛的名字,甚至连本乡本土的教主释迦佛也不知道,到了大雄宝殿都说是如来佛。而阿弥陀佛的名字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下至于才呀呀学语的小孩都会唱念阿弥陀佛,一字不识的人都知道阿弥陀佛,外道里面也都知道阿弥陀佛,没有比阿弥陀佛的名号传播范围更广的了。可见阿弥陀佛的愿力真实不虚,弥陀名号已经广泛地流传在一切时处、一切阶层当中。

  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弥陀大誓愿海的核心。这是法藏菩萨为达到救度全法界众生的目的,而发愿成就无上的方便。也就是在众生临命终时要给他一个极简单的方便,来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而一往生就顿时了脱生死,开始受用到净土无量的功德利益。这个方便就是称念佛的名号,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集大愿大行所庄严的成果。

  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这第十八愿的成就,其他愿就等于虚设,西方净土再建立得多么不可思议,众生生不上去也是枉然。如果只有大成就者才能生上去,那么凡夫俗子很难有高深的修证,等而下之,鹦鹉、八哥、飞虫、爬虫、各种的饿鬼、地狱众生又怎么办?所以如果从圆满普度的角…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