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八)▪P2

  ..续本文上一页物的庄严。而且说到:“能生(的本性)既然清净,所生(的国土)焉能不清净。”总之国土全体是一清净句所摄,万物都圆明具德。

  

  “超逾十方”,是指极乐国土第一庄严、殊妙,超胜一切佛国。打比方说,圆明园称为“万园之园”。因为它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造园传统,汲取了东、西方各国园林的精华,合集了所有的园林艺术,既不失皇家建筑的华贵,又能体现江南园林的秀美,所以被称为“万园之园”。同样,极乐国土堪称“第一佛国”,法藏菩萨在210亿的诸佛国土中摄取最殊胜的庄严妙相,把这些庄严全部统摄在一个净土中,所以极乐国土具有百亿佛国净土的功德,因此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中“宝”指妙德,意思是光色、妙香等方方面面都是穷微极妙,具有极大的加持。无论是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还是身体接触等,都能使人破除无明、开发智慧、引生无漏乐等得到极大的利益。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赞叹:“地下庄严七宝幢,无量无边无数亿,八方八面百宝成,见彼无生自然悟。”明确讲到见到七宝幢上的妙宝就自然证悟无生,可见宝物加持力用不可思议。《往生论》上讲,极乐世界的柔软宝一接触就引生无染著的妙乐。“精”是精纯,与杂相反。指万物内在不含丝毫粗劣、不妙的品质,而是精纯之至、精妙之极、精美无比,是名副其实的圆明具德的精品、精粹。意思是说,法藏菩萨在最初建立极乐世界的时候,考察过无数的国土。从世俗现相上来说,由于每个世界众生的业感不同,国土也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品质。在这无量差别品质当中,法藏菩萨将其中最精妙的庄严相摄取到极乐国土当中,换句话说,就是选择成就众宝中的精妙来建立佛国。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讲到:“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也是赞叹极乐国土是精中之精、精妙绝伦。

  

  “其宝犹如第六天宝”,这句不是说极乐国土的妙宝与第六天的宝物相同,而是以他化自在天的妙宝作比喻,取其“自在化现”之义,从而说明极乐国土中的万物无需劳作,自然现前。也就是说,从阿弥陀佛的无漏妙心之中,自然化现出无量无边的庄严设施。就像吴译[6]中所说那样,极乐世界的万物,天人们想受用的时候,就会自然现前,不想受用的时候,也会自然化去。

  

  下面从三方面宣说极乐国土远离垢染,远离一切不清净相。

  

  首先是无有高下: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

  

  在极乐国土之中没有须弥山,没有在须弥山外部围绕的铁围山,也没有其他的一切山。没有大海、小河、溪流、沟渠、坑井、山谷等等。当然,如果想见这些景象,以佛的神力也会自然呈现。

  

  在我们这个秽土当中,由于人心不平,外在就会呈现出国土高低不平的相。有山川、河流、悬崖深谷、丘陵坑坎,有各种各样凹凸不平、高下曲折的相。这些都是秽土人心高下不平的果报。而在极乐国土当中,以阿弥陀佛的平等心为增上缘,在往生者的心前显现的都是一望无际、宽广平整的相。没有高下,没有阻隔,无比的开阔、平坦。佛经中也讲到,极乐世界地平如掌,一望无际。

  

  下面讲极乐国土远离八难之处:

  

  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

  

  在极乐世界里面,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各种无暇之处。

  

  汉译[7]中说:极乐国土大地平整,具足七宝,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蜎飞蠕动之类,也没有阿修罗、诸龙鬼神等。宋译[8]中说:国土具足无量的富饶,唯一感受快乐,没有苦恼,也没有八难的果报,只有清净的菩萨众和声闻众。

  

  “难”是灾祸、过患的意思。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没有机缘修学佛法。在六道之中有八种情况:三恶趣、长寿天四种,再加上虽然转生为人,但是生在无佛出世的时期或者没有佛法的边地,以及六根残缺、内心具有邪见。这八种情况,会使众生没有机会和条件修学佛法。而极乐世界当中,唯是一味的大乘善根界,国土当中法音周遍宣流,因此说彻底远离八难之处。

  

  《圆中钞》里这样解释:没有(贪嗔痴)三毒之因,不造恶逆的业,因此没有三途苦果,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障难。闻法入定,不堕在无想当中,因此没有长寿天的障难。虽享受极度的安乐,而恒时受到教化,因此没有北俱卢洲的障难(北俱卢洲听不到佛法,代表边地)。六根清净,明利黠慧(眼明耳灵,六根明利,心识敏锐),因此没有盲聋喑哑的障难。众生一往生都是正定聚,因此没有世智辩聪的障难(“世智辩聪”就是对于世间的不正见串习得很深,知见牢固,成了学法的障碍)。阿弥陀佛现在安住净土说法,经无量劫,观音继任教主位,因此没有生在无佛之世的障难。

  

  下面显示国土中没有四时迁变以及寒热等苦相:

  

  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极乐国土当中,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轮转,也没有大寒大热,常时安和舒适、悦意畅快。宋译[9]本中讲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中没有黑暗,没有星辰,没有月亮,没有昼夜,没有取舍分别,纯一无杂,唯一受用清净最上快乐。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面,由于众生因位的心不断地在善恶、强弱、取舍等的两极当中转换,所以感得果上的境也相应的有各种生灭、增减、寒热等的差别。对于人类而言,就会存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明显变化。而极乐国土由法藏菩萨的智慧清净业所成,大慈悲的善根所建,不是阴阳和合之处,所以没有四季的转变;没有四季的缘故,就没有寒热;没有寒热,所以天人们的心时时温和调柔,在一切时处当中舒适、悦意。

  

  -------------

  

  [1]《大智度论》:“是宝有三种:有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饥、渴、寒、热种种苦事。天宝亦大、亦胜常,随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语,轻而不重。菩萨宝胜于天宝,能兼有人宝、天宝事;又能令一切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譬如明镜见其面像。复次,菩萨宝胜能出种种法音;若为首饰宝冠,则雨十方无量世界诸佛上,幢幡、华盖种种供养之具以供养佛。又雨衣被、卧具、生活之物,种种众事,随众生所须皆悉雨之给施众生;如是等种种众宝,以除众生贫穷苦厄。”

  [2]《佛地经论》:“就此所重且说七宝,其实净土无量妙宝绮饰庄严,非世所识。”

  [3]《观经四帖疏》:“此由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清净,即无漏为体也。”

  [4]《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言:令天下诸水,都流行入大海中,宁能令海水为增多不?阿逸菩萨言:不能令海水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为天下诸水众善中王也,故能尔耳。佛言:无量清净佛国亦如是,悉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无央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都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辈甚大众多,不可复计。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众比丘僧,都如常一法不异为增多也。所以者何?无量清净佛国为最快。”

  [5]《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

  [6]《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都八方上下,眾自然合會化生耳。意欲得者,即自然化生,意不用者,即化去。”

  [7]《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其国七宝地皆平正,无有泥犁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也,无阿须伦诸龙鬼神也。”

  [8]《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又彼佛国土大富无量,唯受快乐无有众苦,无地狱饿鬼畜生焰魔罗界及八难之报,唯有清净菩萨摩诃萨及声闻之众。”

  [9]《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其黑闇,无其星曜,无其日月,无其昼夜,无其取舍,无其分别,纯一无杂,唯受清净最上快乐。”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