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时代的众生,即使有亿亿人修行,也难有一个能脱离轮回;只有念佛,乘佛的愿力,才能脱离生死轮回,往生净土。
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救度。就好像石头,不管大小,一旦放在水面上,都会沉入水底;但是如果放在船上,不但不会沉入水底,而且会随船到达彼岸。我们都是六道轮回的罪恶生死凡夫,在六道的苦海里,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来脱离六道苦海;唯有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救度,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大愿船,才能离开娑婆的此岸,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石头能不能到彼岸,不在于石头的大小和重量,关键在于有没有靠船:如果有船,就不会沉入水底;没有船,即使再小的石头,也会沉入水底。众生修行能不能解脱,不在于烦恼深浅、功德大小、会不会修行,关键在于有没有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生生世世以来,我们杀过的人可以说无量无边;曾经当过强盗、小偷;曾经欺骗人家,说人家的是非;也曾经侮辱别人,骗了别人的感情,毁了别人的清白……生生世世以来所累积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的罪业无量无边。
那怎么办?就要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可是刚刚在大殿里忏悔,离开大殿就和人争吵,发脾气,这是真忏悔吗?这种强盛的贪瞋痴烦恼、刚强的脾气,恐怕这辈子都降伏不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将来会受什么果报?“信施难消”“袈裟之下失人身,再得人身复几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往往是指我们出家众。
末法时代的众生,往往是修行有心,但是用功无力,因此必须有外来的依靠。但罗汉不能依靠;菩萨不彻底;十方诸佛如果要救度众生,有缘的能够救度,无缘的就没法救度,尤其是娑婆世界的众生,更是难以救度。《悲华经》说: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专行恶业,刚强难化;这样的众生,诸佛世界不能容受,因此一千四佛离我们而去——等于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烦恼业障太过深重,被一千四佛所舍弃,没办法救度。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能够救度我们,因为阿弥陀佛曾经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经过兆载永劫,为我们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无量寿经》里介绍:在久远无量无边、无央数劫前,有一位国王,悲愍众生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不能解脱,所以发心出家,成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座下,法藏比丘观察了二百一十亿佛土,把二百一十亿佛土之中最上、最妙、最精华的部分搜集起来,作为祂发愿的参考。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光是思惟规划四十八大愿的蓝图,就用了五劫的时间;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为了圆满这四十八大愿,法藏菩萨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劫”是印度最高的数量单位,有小劫、中劫、大劫。一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小劫是一中劫,四中劫是一大劫,一大劫大抵等于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
《法华经·寿量品》描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是用“五百尘点劫”来形容的。把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的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尘,从西边到东边,每经过一个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放下一粒,直到把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通通放完。释迦牟尼佛就问弟子们:这些微尘多不多?可以计算吗?弟子们说没办法计算。释迦牟尼佛又进一步说,把下过微尘和没下过微尘的三千大千世界,通通磨成微尘,一粒微尘代表一劫,这就是五百尘点劫。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已经超过这个时间。
而阿弥陀佛为了完成救度我们的功德,经历了多少劫呢?经历了“兆载永劫”。亿上面就是“兆”,“兆劫”,就是一兆的劫;“载”是中国最高的数量单位。“兆”和“载”还可以算出来,劫也可以算;但是“永劫”就没办法算,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永远的劫数。
经典上说,阿弥陀佛累生累世以来,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求头给头,求眼给眼,做布施,修忍辱,持种种戒,都是为众生所修所作,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头目、脑髓、骨肉和全身种种器官的地方,祂以这样的布施来和十方世界的众生结佛缘,结救度的缘。经过兆载永劫,阿弥陀佛终于完成四十八愿,建成极乐世界。祂把所有的功德都容纳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万德洪名里,成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
《阿弥陀经》里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表示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已经完成了极乐世界,也完成了救度我们的功德。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到达极乐世界的所有资粮和功德,阿弥陀佛都为我们完成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这六字名号的功德,能够偿还我们的所有债务。
不管出家在家,只要有阿弥陀佛的救度,就通通能够离开六道苦海。刚刚讲过,大石头、小石头能不能到彼岸,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有没有依靠船。能不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不在于出家在家、会不会修行、善人还是恶人,关键在于念佛,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念佛,就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在家人如果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他就会往生极乐世界;出家人如果没念佛,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就还要轮回六道,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断除贪瞋痴烦恼,偿还生生世世杀盗淫妄的债务。换句话说,在家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胜过出家人;出家人没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输给在家人。
佛教讲慈悲,尤其是讲佛的大慈大悲。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佛教所谓大慈大悲就是拔苦与乐——拔除众生六道轮回之苦,给予众生快速成佛的安乐。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只有净土法门能够达到大慈大悲这个目的。大家得到人身,又能够现出家相,很难得。出家修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就要自信教人信,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自己能够解脱,并把净土法门告诉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一切有缘众生,使他们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佛经祖语阐述念佛利益、功德、容易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昙鸾大师
净土法门,即使烦恼没有断,也能够离开三界,往生极乐世界。在今生今世就能够预先得到涅槃的身份。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印光大师
不用断除贪瞋痴的烦恼,就能预先得到一生补处的阶位。在我们苦苦恼恼的这一辈子,就能圆满菩提,成就佛道。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大集经》
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善人还是恶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只要专念阿弥陀,就可以说他在修无上深妙的禅。参禅打坐,要明心见性,然后依性起修;持咒观想,学密宗三密相应;朝山拜忏,深入经典,到深山闭关苦行苦修,这些都不如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经典上,释迦牟尼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用这十四个字来显示专念阿弥陀佛的容易和殊胜:“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什么叫作禅定?外不著相就是禅,内不动心就是定。就是说:不向外去执著色声香味触法,不执著外面的好坏,就叫作禅;内心不杂乱,不攀缘,不被任何是非、善恶所动乱,就叫作定。这做起来不但很不容易,而且不能拥有禅定的功德。如果能够念佛,即使我们没有禅定的功夫、功德,也没有断除烦恼,可是等同在修无上深妙的禅,等同拥有无上深妙禅的功德。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
修行,除了念佛,没有别修的。不是指修这修那就算是修行,只要认得修行的路头,即掌握到解脱生死的关键。路头就是念佛,只要念佛,生死当下就能够了断。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杂修杂行,将来命终的时候,不必弹指之间就到极乐世界,超越六道生死轮回。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要成佛,从初住开始算——初住就不会退转,一直向前进——还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但只要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进入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就是补佛位,也就等同成佛。因为一个佛国只有一尊佛,其他众生即使有佛的身份,也要降下一格,成为补处的菩萨——候补位。就是说,要在这个净土成佛,必须等这个净土的佛退位了,才能成佛;也可以到别的净土去成佛,这就叫作“一生补处”。到了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一生补处的佛位,不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也不用经过一个阶位一个阶位才能成佛。净土法门是靠弥陀慈悲救度的力量,横超三界,也横超五十一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即一生补处)的阶位。所谓“名体一如”,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只要专念六字名号,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出离三界六道轮回。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法界是指佛的境界。六字就是佛的境界,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假借其他的法门、其他的功德,自自然然横超三界、横超五十一个阶位。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你不要惊讶、怀疑这六字;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超越十地,六字名号已经涵盖了三藏十二部经的法门和功德。即使“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修种种法门,也不过是为了了脱生死,成佛而已。要了脱生死,只要真信切愿,专念弥陀名号往生极乐世界,岂不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法门都掌握了?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三藏十二部经的法门和功德,全收在六字名号里,没有缺少。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
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说的经教,都是为了解释念佛的道理。现在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教下出家,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来修行,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传播给大众,自…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净宗、慧净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