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小世界,以一须弥山为中心,下自地狱,上至初禅,是为一小世界。诸佛世尊常住世间度化众生,故曰乃至常为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称赞。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爱敬。如是乃
至常为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迦人非人等之所
爱敬。又为一切四天大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
梵天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爱念也
。】
持是经之人,不但受天龙鬼神之所称赞,且受天龙鬼神之所爱敬。乃至为一切菩萨一切诸佛之所爱念。所谓爱念者,谓佛菩萨,以慈爱心护念持经之人。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以经力故。常为一切诸天守护。如是
常为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及人非人之所守
护。又为一切四天大王如是帝利天王乃至大梵天王之所守护。如是当为
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悉皆覆护十方世界无量阿僧祇世界中
现持法者。】
又持经男子女人,为一切天龙鬼神之所守护。并且一切菩萨,一切诸佛世尊,皆覆护十方世界,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现前一切持此三昧法者。天龙鬼神,仅守护一小世界。诸佛菩萨,则覆护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一切持经者。天龙鬼神守护受持经人,不令一切恶鬼神有所侵犯。佛菩萨覆护持经人,不令堕诸恶道,不令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力故。一切诸天皆欲见之。如
是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及人非人等皆思欲
见。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如是一切忉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皆思欲见
。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各欲见之。】
一切天龙鬼神,皆仰慕欲见持经者。一切菩萨,一切诸佛,皆欲见持经人而护念之。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故。一切诸天常至其所亲见其形
。令彼观如是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
人等。皆见其形随宜利益。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
天王等皆亲临视。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非但昼日或于
梦中为现形像。自称名号摩顶慰安称扬劝发也。】
诸男子女人,以经威故。以是三昧经,威神力故。令诸天龙鬼神,至持经人所,亲见其形。见同「现」,亲现其形,令行人睹见也。
如是一切诸菩萨,乃至诸佛,亦为之现前。此即所谓诸佛现前三昧也。
诸佛菩萨,或于昼间为之现前。或于夜间梦中,为之现前,且自称名号,令行人得知。乃至摩行人顶,安慰称叹劝发行人。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虽未曾闻诸余经典。以是三昧威神力
故。自然有人来至其所。乃至梦中为其宣说。令彼得闻忆持不失也。复
次贤护。我若说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暂持三昧微妙经典所得功德。设
经劫数终不能尽。我之智辩虽复无穷亦不能说。何况彼辈闻此三昧依教
修行如法而住也。】
复次受持此三昧经者,以此三昧威神力故,未闻之经,自然有人来至其所,乃至梦中为其宣说。自然有人为其宣说者,化人也。佛为利益持经人故,变化所作也。且能令彼忆持而不忘失。
复次贤护下,佛总叹持经功德。佛赞叹言,善男子善女人,暂持是经,其所得功德,便说不能尽。何况彼辈,依教修行,如法而住呢!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曰。
若人有能解释斯 诸佛大寂胜三昧 假令我今说功德 犹彼恒河取一沙
若能为他说三昧 水不能溺火不烧 刀杖毒害所不伤 王贼恶官不得便
若能读诵三昧经 不畏一切恐怖事 如彼大蛇诸大毒 此等经力能灭除
若有受持是经典 不畏一切诸恶人 夜叉罗剎及诸龙 彼徒终无得其便
若常守护供养者 便在兰若为朋类 师子虎狼诸兽等 犀牛豺豹及野干
若能获持此三昧 彼有威力不可当 远离一切恶心人 及诸夜叉啖精气
若能解说此三昧 彼无诸病及障灾 所生报眼终不衰 言词清妙有大辩
若人证知深寂禅 身体雄健无众病 一生永绝诸恶色 后终不畏地狱道
若有能读三昧典 诸天守护及龙神 夜叉罗剎与怨仇 彼虽恶临不惊惧
若能为他说斯经 人龙夜叉皆欢喜 诸天昼夜常歌叹 一切世尊爱若子
若人为他常转读 一切法中无有疑 彼诸容色无等伦 岂于菩提有退减
若能转教诸众生 遭值恶王民人乱 时年亢旱谷价贵 终无受弊及饥荒
若人解说此三昧 所有功德不思议 假虽魔娆诸众生 不能动斯一毛发
我前说彼持经人 众患恐怖及烦恼 彼终不能加损害 唯除往业先定殃
若有护持于此经 是则于吾为长子 我已称赞于彼等 当来之世亦复然
若能护持如斯法 自应恒发欢喜心 咸共宣通勿放舍 我今为汝如是说】
以下重颂长行。若人有能解释斯,谓若有人能解释此诸佛大寂胜三昧,即诸佛现前三昧也。彼所得功德,便宣说不尽。彼人既能解说,当已能读诵书写受持了。以下分别说其功德,皆如长行所释,不必赘述。
所生报眼终不衰,谓彼人不生三途恶道也。其所生之处,所得报眼,终不见一切恶色苦事也。终不见地狱烧煮之色,终不见无食饥苦之色,终不见刀兵血涂之色。故曰所生报眼终不衰。
若能为他说斯经,人龙夜叉皆欢喜。应为「天」龙夜叉皆欢喜。
我已称赞于彼等,当来之世亦复然。
谓我于过去世,已曾称赞彼等。我于现在世,依然称赞持经之人。于当来世,亦称赞彼等也。
饶益品第九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于无量阿僧祇劫。时有
一佛号无畏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佛世尊。出兴于世。当尔之时。有长者子名须达多。与二万人俱诣彼佛
无畏王所。到已顶礼彼世尊足。敬礼毕已退坐一面。时须达多即便请彼
无畏王如来。广宣如是三昧深义。贤护。尔时彼无畏王如来应供等正觉
。知长者子有深信心。乐欲听闻如是三昧。应时随顺而为敷演。贤护。
时须达多于彼佛所。闻三昧已读诵受持。思惟其义即如说行。既修行已
。还即于彼无畏王如来法中舍家出家。剃除须发服袈裟衣。经八万岁思
惟住持如是三昧。又复在彼无畏王如来所。闻一切法皆悉受持。是后复
经诸如来所。闻说斯法亦皆能持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能广成就不思议已
。然后舍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报。即彼劫中还复值遇第二如来。
而彼如来从剎利生出家成道。名曰电德如来应供等正觉。而复于彼电德
如来法中。出家修行经八万四千岁。还复思惟如是三昧。而更值遇第三
如来。彼第三佛于婆罗门家生已亦出家成道。号曰光王如来应供等正觉
。复于彼如来所出家修行。亦于八万四千岁中。常得思惟如是三昧。贤
护。时彼长者子须达多。自是之后过百余劫。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贤护。汝应当知。尔时彼长者子须达多者岂异人乎。即彼过去然
灯如来应供等正觉是也。贤护是故当知。彼长者子须达多者。以有如是
爱乐法故。复有如是求法行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佛引述过去世为证。一切诸佛既成等正觉,十号具足,便知一切三世。故世尊云,我念往昔,过于无量阿僧祇劫……
由这段经文,可知然灯佛行菩萨道时,曾于无畏王如来所,闻此诸佛现前三昧。并于第二第三如来所,出家思惟此诸佛现前三昧。成佛后,号曰然灯。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于第二阿僧祇时,遇然灯佛,蒙佛授记,当来作佛。
于无畏王佛时,然灯佛尚为长者子,名须达多。彼时闻此念佛三昧,并出家修道。
世尊特别提醒贤护说,贤护当知,彼长者子须达多,以有如是爱乐法故,有如是求法行故。谓须达多,生生世世不舍念佛三昧也。乃能速成就无上菩提。
念佛者终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位登不退也。何以故?一者以此念佛三昧威神力故。二者以阿弥陀佛功德力加被故。阿弥陀佛功德力加被,故彼国人民寿命无量,多有一生补处。
【复次贤护。汝今当观是三昧王。为诸菩萨及众生辈。而作几许大弘益事
。所谓当得一切诸佛智地故。复能摄受一切诸佛多闻海故。贤护是故汝
等当应勤求如是三昧。常乐听闻读诵受持思惟修行。既闻受已。当复为
他读诵受持解释义理。令他勤求咸得闻受。正念思惟如说修行。所以者
何。贤护若能勤求读诵受持正念修行。广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当得证
诸佛智。诸如来智大自在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无等等智一切智智。
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
复次贤护!汝今当观是三昧王……
念佛三昧宝王论曾云,念佛三昧,善之最上,万行之首,故曰三昧王。念佛三昧称三昧王者,今见经文矣。
汝今当观此三昧王,能为菩萨及一切众生作多少大弘益事,今当说与汝听。
此念佛三昧,能令菩萨及一切众生,得一切佛智地。能摄受诸佛多闻智海。一切佛智地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一切诸佛,皆曾从无量佛所听闻佛法,故其多闻智慧如海。
贤护!为有如是利益故,所以汝当勤求如是三昧。常乐听闻读诵受持思惟修行此念佛三昧。自己听闻受持乃至修行已,更当为他人读诵受持解释义理。亦复令他勤求此念佛三昧,皆得听闻,乃至修行。
所以者何?贤护当知,若能勤求乃至修行如是三昧者,广宣流布如是三昧者,不久当得成佛。证诸佛智,诸如来智,大自在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无等等智,一切智智,乃至不共他智。如是等智,皆称叹于佛也。
佛智无碍,于一知无量,于无量知一,故曰大自在智。佛智慧于一说多,于多说一。于有说无,于无说有。非一切众生,心所能思,口所能议。于无言语文字法,以言语文字说。虽日日…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