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P14

  ..续本文上一页起定来以后,开发智慧。戒、定、慧圆融无碍,就达到无上菩提。所以持戒很重要。修福呢,帮助我们修慧,帮助我们成就菩提一定要有福报。有许多人,他慧根很好,学佛的决心也很大。但是你刚刚要修行、进步的时候,业障来了,各种魔障啊,各种烦恼,各种事情都来了。这往往是积德不够,福报不够。业障起来使他不能继续修下去。这种人也很多。因此在佛门里,要福慧双修。不但要修慧还要修福。福慧同时进行,修慧必须修福。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家听到《金刚经》,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刚经》。对于这些能够学习、理解《金刚经》的人,不是就是有福报的人吗?不是有信心的人吗?不然,他不会到这里来。所以,各位能够学习《金刚经》福报是很大的。持戒修福,对《金刚经》的章句生信心的,以这个为真实不虚之法,以此为实。当然,《金刚经》是真实不虚的。后面一再的比较,用种种的比较来说明《金刚经》四句偈就能抵过很大的珍宝。抵过舍命布施。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持戒修福,以此为实,对《金刚经》信心不疑的人,他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他甚至不是这一生学。有时候,朋友之间,“哎呀,我刚刚学佛,就两三年。”实际上,我们不能这样看待,学佛两三年是这一生,他前一生,前几生,学过佛没有,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没有他心通,没有宿命通啊。但是呢,从因果来讲,有许多人一接触佛教,他就勇猛精进,他不用二年三年就能通达很多道理。这些人都是宿世有善根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弥陀经里也讲的。所以从因果来讲,他刚刚学佛就能勇猛精进,他不是过去的善根,能这样吗?不可能的。凡是这一生的兴趣、爱好、善根都是跟宿世有关系。跟前一生有关,比方有些人前一生是通音乐的,这一生他就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学起来很快。前一生是绘画的,这一生他学起来就有题材,一般讲有题材了。所以跟宿生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能够一听金刚经,以此为实,这些道理很好,不错。就是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啦,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听到金刚经的章句能一念生净信者,乃至,是有许多过程在里面,乃至是最小的,一念,他只要一念就能生清净之信。什么是清净之信?信到极点了,极点了以后就生到清净之信。一念生清净之信,须菩提呀,如来以大心的智慧完全知道,他以天眼的神通完全看见,这些众生能够得到无量的福德。什么是无量福德?就是十方虚空也不可思量的福德。上面不是有比较吗?这个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今天能够听到般若这个法门啦,就是有无量的福德。第八识里面把这个种子种下去以后,永永世世就是解脱的众生。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为什么呢?为什么有无量福德,这些众生他已经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啦。这四个相,简单讲起来就是我相,就是我执。无我相,就是无我执了,我执破掉了。因为听到《金刚经》无相嘛,破四相嘛。不但是破我执,破我相,而且无法相,没有法执了。我执没有了,法执也没有了。法执是什么?法执还是有啊,有法嘛。也无非法相。非法,没有了就是空了。无非法相,空也没有了。所以这个地方无我执,无法执,也无空执。一般讲起来,三体都空。我空,法空,空空,修行是一步一步到这个境界,我们修行的境界一定有这个过程的。当然从这个粗细烦恼来讲,破我执以后,就是了分段生死,阿罗汉就是破我相,破我执,回小向大以后破尘沙惑,那就是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再上去,破无明,就是俱生法执,一步一步地破掉,破掉以后无有我相,无有法相,无有空相,这样子就是法也没有了,空也没有了。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不是讲嘛,“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他破六个境嘛,动啊,静啊,根啊,觉啊,空啊,灭啊,六个境一个一个破掉,都是这个境界。当然根性有不同,有些一下子破,有些慢慢地破。慢慢地破就是别教的根性,别教的根性都是一心次第三观,空、假、中,先空后假再中。有些一下子,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这是圆教的根性。圆教的根性的人,他是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天台宗的同修可能了解。当然这里不能详细地讲,详细地讲,很多很多。所以这些众生到那个时候,已经不但是破我执,上面讲破我执,破四个相,四个相不只四个相啦,有六个相了,我相、法相、空相。各位,空相、空执是什么东西?空执也是法执,它也是法执,法执里面执着一个有,妙有;执着一个空是真空,实际上都是执着。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因为既然取非法是空相,就有能取是我。有我相以后,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都有了。所以众生如果取我相以后就执着我执,就执着我、人、众生、寿者了。如果取了法相了,那么又执着法我执。这有两种,人我执,法我执。什么是人我执?执着一个我,以为我这个人是具体能掌握一切的,我能主宰一切的。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我执。我的见解,这个事情我认为要怎么做法,以我为中心。因为你有我执,我也有我执,大家意见不同,所以世间争论的事情特别多。家庭中争争吵吵的也有,都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法执是什么?法执就是知道我是空的,五蕴皆空嘛,因缘和合嘛;但是呢,他认为法是真的,受想行识法,十八界,十二处,法是有的。所以小乘人是我空法有,我是空的,法是有的。大乘呢就不同,我法双空,不但我空,而且法也是空的。所以照见五蕴皆空。皆空有道理呀,都是空的。不但我空,法也是空的,空也是空的。好啦,三空到底了嘛。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有个非空的东西出来了。所以《圆觉经》里讲,“诸幻灭尽,非幻不灭。”一切虚幻的东西都灭掉了,这个时候怎么样?不是没有了,有个非幻的东西,不是假的,非幻不灭,它不灭掉的。讲得很清楚。这里讲得也一样的,若见诸相非相,就是一切灭掉了,虚幻的都灭掉了,就见如来,非幻不灭。不虚幻的东西,它不灭掉的。当然,我们不能以为,噢,我有个了了明明的东西啊,我是不是见道了。那又不对了,你有个了了明明,又是执着了,执着一个空相嘛。所以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人,他六、七两识伏下去以后,第八识,……根不断。……根不断就不能超出三界。非想非非想,大概中国的老子有这个境界,所以他没有了生脱死。儒、道两家都不断生死的问题。只有释迦牟尼佛大勇无畏,把世间的实相告诉我们。我们都在六道轮回中间,没有多少人了脱生死苦恼。看生癌的人多少苦呀,生心脏病的人也很快,一死就死了。我们为什么学佛?老实讲,就是为了解脱生死问题,就是想到人生无常。如果人生是常的话,我们不学佛了,苦苦恼恼,还要艰苦修行呀,打坐呀,很辛苦呀。但是从生死来讲,这些是不辛苦的。辛苦是一世,受用在后世。因此,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取非法相呢?执着这个药又成病了,执着我人众生寿者相。所以这里面有三个字很重要,就是我们的毛病。就是三个“取”字。若心取相,取我相。若取法相,执着一个法相。若取非法相,执着一个空相。这三个“取”就是毛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不应该取这个法,也不应该取非法,非法就是空啦。不应该取有,也不应该取空,也就是我们要离开有为法,不应取有,要离开有为法,不应该取非法,就是要离开无为法。有为,无为都不应该取,都应该离开。从这个意义讲,如来常讲,你们比丘呀,执着我说法了,我所讲的法。各位,这个法是方法的法。三个法我们搞清楚,这里是方法,佛法;有时候讲得是真如本体,此法无实无虚;有时候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也叫法,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这个法就是一切事物。我们看经的时候,这些关键的字要搞清楚。心也是一样,有时候是真心,有时候是妄心。要看什么地方用。当然佛教里面,它用得是很精到的。但是有些字它的用处是不同的,我们要把它分清楚。知我说法,如筏喻者。知道我是讲法,如果以筏喻者,筏就是竹排,竹排是可以当船用的,行到对岸。如果以竹排来比较的话呢,我们上岸以后,这个竹排,船就用不到了,还是要舍掉的。法尚应舍,法也是这样子,病好了,法就不要执着了;还要执着这个法,又是成病了。对这个问题,学佛的人很容易出毛病。修了一个法以后,烦恼是稍微轻一点。比如观心,一天到晚观心,烦恼起了,观心,但是他这个观就是不放掉,一放掉,怕烦恼又来了,就执着这个法。就比如我们以指标月亮,大家看,这是月亮。月亮在天上,这是什么啊,是方法,指给你们看的,这不是月亮。以指标月,指不是月亮。你见到月亮以后,指就不要了,要它有什么用啊。《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有些大经都讲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法是用在一时的,而且这个法都是善巧方便,不是永远不变的,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知道这个法是一时方便,那么就不会以手指作为月亮。当然也不离开手指,没见到月亮以前,全靠手指来指导他。修的时候这个法还要注意呀。有些人讲,法尚应舍,那么念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要不要舍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静坐入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