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了生活:可以快乐地扫地,也可以快乐地当老总;可以快乐地当国家总统,可以快乐地做所有的事情……当我们遁入色空不二的和谐境界之后,就能站在超物质的那种高度去看待我们人的生命了。
前些日子,在上海做培训时,一个老总跟我讲:“师父,我最近很困扰,碰到了很多问题。”我就跟他说没什么大不了,你就想着如果明天就会死掉,那么今天还有什么东西放不下。现在很多人被名、被利、被面子、被人家的各种各样的奉承言语推到了一个高度,就下不来了。这不是苦了自己吗?
还有一次,奥康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总监跟我讲:“自己现在要供房子,又要还债务,又要什么什么,已经被弄得焦头烂额了。”我对他说,应该把你的生活好好地精简一样,比如说以前你打的上班,现在就坐公交车去,再不然就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嘛,都只是代步工具而已;以前吃饭都要上饭馆去,现在买菜自己回家做,再不行就买几个馒头吃一吃嘛,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从A走到B的过程本来可以很简单,只是因为90%的人因为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给自己徒添了很多困扰,让过程变得复杂了。实际上,当我们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面对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完成的。
以前有一个副市长,他知道自己第二年就要退休了,所以,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他开始不坐轿车,只是每天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上班。这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缓冲,因为当他再也不是副市长了,一切外在环境都会变的,他就帮自己早些把心态调整好。学着去与别人相处,学着与花草树木为友,他找到了一个思想境界去调节自己。这里,就是因为他真正认识到了佛教所说的空性,他懂得和接受了一切都是无常的道理。我现在健康,以后就说不定了;我现在长的好看,不会保持到永远;我现在苗条,说不定只用几年我就会变成一个大胖子。什么都有可能,什么东西都会变。本来我四肢健全,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我失去了两条腿、一只手,那个时候我应该怎么活下去呢?内心里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让自己正确地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要因为手和脚的关系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要知道什么都是无常的。如果对于这个“空”无法了解,那么稍微一点事情都会让你活在痛苦之中。就像你孩子不吃饭、先生回家晚了、工作没完成了……都会扰乱你的生活,使你不开心。这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它,就会被它奴役。
什么是金钱?金钱是让我们能更好地把一件事完成的工具。不需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不需要金钱。所以,要正确看待这个许多人一生在追求的东西。如果你设置一个东西,而且很多的人都认可和理解了你的东西,那么金钱自然而然就会涌入到你身边来。可如果你做的一件事,大家都不认可、觉得没什么意义,金钱就不会来。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整合资源、学会股份制、学会让大家参与来完成某件事情。风险投资公司的存在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获得金钱不是不可能的,一切取决于你是否用了正确的切入方法。
这里面实际上也存在空性的东西。因为有空性,我们就需要了解事物的存在规律,然后在做事的时候遵循这样的规律,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心想事成。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么做事就会束手束脚,没有办法做到最好。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告诉我们,每做一件事先考虑下这件事有没有利他的精神。如果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利于很多人,他就认为这件事很有市场前景、很值得去做,这里的思想就是空性的。这种思想也助他做到了日本的经营之圣。
空性能帮助我们明白事物的变化、流动、短暂生灭的定律。我们禅修修的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每天不断地观照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升起的念头,观出它是不是快乐的、积极的、利他的。如果是,我们就要保持好;如果观出了消极的、颓废的、黑暗的、染污的念头,就要把它们清扫出去。禅修就是帮我消除焦虑、恐惧、不安,让我们在深夜可以安然入睡,让我们的身心灵得到和谐,让我快乐自然,让我们把不好的东西通通清扫出去,所以禅修就像扫垃圾,扫我们的心灵垃圾。当我们的心清净了,我们的身体也就会放松,我们开始可以享受宁静喜悦的生活。让我们开始修炼自己的念头吧,慢慢的我们就会发现身心不和谐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以后的每一天,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去把它做好,就算是不喜欢的工作也用喜悦的心态面对。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念头的转变,通过禅修你就会把负面的东西切换成正面的,把不快乐的东西切换成喜悦的,把染污的东西切换成清净的,这样一来,你的身心灵就会和谐。《心经》里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说当我们遁入空性时就能得到自在,那个时候任何东西都不会阻挠我们。
明朝朱元璋建国后,赐给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禅师一个紫金钵,很是珍贵,禅师也非常喜欢。禅师寿元快尽的时候阎王派了一个小鬼去抓他,奈何禅师的定功非常了得,所以小鬼到处也找不到他。小鬼问监斋菩萨金碧峰禅师哪里去了?菩萨告之在房间坐禅。小鬼说怎么就是找不到。所以,菩萨教了小鬼一个办法,禅师最爱那个紫金钵,去敲响它即可使禅师分心。果然禅师闻声动了念头,这念头一动,无常鬼就看到了,禅师就被铁链绑了起来。禅师就对小鬼说:“麻烦你给阎王说,过了七天再来找我,我把事情安排好了就跟你去。”无常鬼听信其言放了他。禅师待无常鬼走后,立即把紫金钵摔破,不再为物挂心。再加之七天七夜的大精进,无常鬼再来找金碧峰禅师,不见禅师,却见禅师在墙上留下的几句话: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若能锁得虚空住,再来抓我金碧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任何东西产生贪恋、执着、挂碍都会产生内在的烦恼。我们不能了脱生死,不能得到究竟的快乐,都是因为这些东西。贪某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变成它的奴隶。如果能了解这些东西的本质,能究竟放下它们的时候,我们就能站在高的超然境界去面对面对一切了,这个时候就能更接近身心灵的和谐。
佛教讲到的空性并不是让我们不去做事情,而是更用心的去做事。正如今天去拔草,在拔草的过程中我全身在出汗,手也起了泡,而在拔草时我去感受了那个过程,那个身体力行的过程,我的感觉是美好的,我的心没有丝毫疲惫和懈怠。一个企业老总,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事情去让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衣食丰足,都能快乐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责任感,把自己的使命承担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所以说,当我们真的做到将空性融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非常喜悦和开阔的心去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就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圆满。因为你没有挂碍,你没有阴暗,你有从容和开阔的心,这时你就会做得很好。
实际上,任何事情的完成重要的都是一个过程,有很多企业都只去要求结果,殊不知把握过程才是首要的,因为好的结果肯定要有好的过程。而当你看重并做好过程了,结果往往会超乎你的想象的好。但是,我们往往很难做到这点,因为我们的习气、挂碍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的经验,会让我们很难放下。所以我们所说的身心灵的和谐,首先要打破的就是我们面对事物的执着的观念和看法。而禅修就能把帮助我们改变这样的一种深深烙入我们内心的观念,让我们学会一种正确的方式来理解、来思考。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最后要面对死亡;这个凳子自从它诞生起就要迎接毁灭;现在我们在一起,等一会可能就要分开……这些就在告诉我们一切皆无常,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它。我们的内心不能把这些事物究竟彻底的一面看透的时候,我们就要被它的表象左右。许多耳熟能详的话语,比如海枯石烂、白头偕老、万寿无疆,可能吗?这些不过是我们心中的一份期待、一份希望而已。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辛苦经营可以得到什么呢?所以,不用去苛求永恒,只需要创造让它们存在下去更久的可能,把今天生活的每一个过程用喜悦和幸福的心去感受。很多人常常会想,如果让我回到20年前,我会那样选择,我会那样生活,我会那样规划自己……这都是对现在生活不满意、不满足的表现。要我说,现在、当下,就在此时,就是最好的,未来的一切结果都来自于当下。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珍惜当下。我们都在迈向衰老和死亡的路上前进着,以后的我们或许都会老到走都不走动。但是今天你要记住:今天、当下、此时此刻就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刻,不要白白浪费掉它。若是你不珍惜现在,而是一味的对过去耿耿于怀、对未来诸多恐惧,那么你只是活在痛苦里。事实上,我们所恐惧的90%都不会发生,而且那仅有的10%还是有很多回旋的余地的,可是我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对身边的很多问题有太多的不正确的认识,当然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不正确的思维,以致我们用不正确的思维处理了很多事情。当我们明白了,当我们放下了,当我们理解了,那么一切一切的困扰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因为此时的你已经具备了智慧,你的心灵已经得到了安宁,安静而智慧的你一定能把问题考虑全面、处理妥当。这就叫做静能生慧。这就是为什么要禅修的原因,就是把我们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让我们得到无穷的智慧和抉择力。
有很多人找我签名,如果那一刻我的心像无染宽阔的天空一样,我就能想出无数个句子送给他们每个人不一样的文字;如果那一刻我的心不透彻,就是一两句我也想不出来。起初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但这种情况确实出现过很多次。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我们内心不清净、不明净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是浑浊的。所以,一定要把心静下来。
禅修不只是今天和明天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在寺院里修的事情,而是要把它变成像我们的吃饭、睡觉一样每日必行的事情。每天,让自己都去感受的一个修行方法。禅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帮你嫁接很多东西。比如说,今天某一件事情你没有做好,也想不出一个好方法,那你可以先把这件事情放下,坐下来把腿盘好,然后全身放松来坐坐禅。那个之前你怎么也想不出来的东西就会在坐禅中浮现。这方面我自己也有很深的感受。
如果说有一个人,让你想起来就会很生气,这时候你就应该坐下来,观想这个人就是你心中的佛,把他当作观音菩萨,想着他的慈悲,认为他是过来点化我的。这样一想,你的仇恨、憎恨、烦躁的心就会消失了。你就能平静下来了,感受到身心的舒适。
如果你的团队今天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个时候你也不要被他们的行为干涉。你应该静下来,告诉自己要安定、轻松、放下,然后再把问题逐一去解决。内心浮躁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一点智慧的。佛法里叫做:“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各种各样的障碍都会困扰你,而只要我们一念清净了,百万障门打开,不成阻碍。
这样说来,禅修不是师父能教得了的。师父们只不过能教大家最基本的打坐方法,教大家怎样放松身体、怎样调节呼吸,就只有这些简单的东西。而真正的还是要靠自己内在去反思、去觉醒、去自我更替和升华的。当我们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困扰我们的身心突然间打开了,发现我们的人生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很多到过我们寺院禅修的人,回去以后跟我保持联系。他们告诉我们自己的变化非常大,就像他的人生突然又打开了一扇窗一样。以前不懂快乐是什么的人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原来不明白身心灵的清净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的人,现在已经享乐其间了。一切只有当我们改变了观念,把我们原来所执着、所挂碍的东西全部放下之后,我们才能得到身心的和谐。我们的心能打开到多宽,我们的认知就能提升多高的境界,我们的智慧也就能展现更大的魅力。所谓高度决定智慧,进而决定你的人生。
现在我们大家有这么殊胜的因缘,一起分享这份佛教传递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这个智慧装好,让它来引导我们的全新生命。
《“空”的生活——《心经》给人之启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