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书目,一直致力于将这些关于心灵或者关于如何经营事业与生活的书籍赠送给大家。这几本书,像《故道白云》我们送出四千多本,《当下的力量》可能有五六千本,《哈佛家信》我们也不知送了多少批。所希望的,无非是以书来结识有缘人,度化有缘人。
学佛就是不断地通过知识,通过禅修,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体验来得到涅槃,成就全新的自己。我们学的东西越多,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那是什么障碍呢?一种傲慢自持、狂妄自大的障碍。好像我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讲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种行为可能是不好的,学到的知识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就如观照到的东西要落到实践上一样。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是个十足的军事理论家。但是让他领兵打仗就不行了。这是因为他只知道理论的策略,而不能够将它们运用到实践当中。
我们如果能时刻地能觉察自己,就会感到快乐,就不会跟别人争一些无谓的东西。因为我们会观照到,如果说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得失,要争,要对比,要跟别人计较,那可以介怀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去跟别人争职位,明天去攀比汽车、房子、珠宝、名牌化妆品,那么事情永远没完。就算你今天就是成为了国家主席,也可能会觉得联合国秘书长比自己还风光。你说,这个事情有完没完?永远都没有完结。
我们要记住一点,只要自己的内心时刻感到丰足、喜乐和清净,就算我们今天在扫地也能得到一份快乐,明天让我当总统也一样地能安之若素地去面对它。所以说,得到的我也不喜,失去的我也不悲,所以能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我们就能时刻保持一颗非常平和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似水流年。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言:“一个人的一切就是似水流年,除此之外,都是片刻的欢愉与不幸。”
我们这边有很多的访客,它们中的一些是国家机关原任的省长、书记,现在要退休二线了,当人大的一些职务;也有一些市里的领导退居二线的。我们接触了这些人以后发现,他们中有的人虽然觉得昨日的风光恍若隔世美梦一般,但是今天退下来了,也能够安住于当下的生活。这就是一种闲看庭中花开花谢的心境。所以我们要记住一点,人生职务的高低,物质的贫富,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自己的平常心,那么高居庙堂之上能够非常洒脱,隐退湖海之间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正如日本著名的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他一生当中创建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中间还出家了三年,也跟着师父四处向别人乞讨。在倍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乞讨是一种卑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乞讨的过程中,有一个环卫工人给了他五百块日币,他当时感激涕零,这个景象触动了他,甚至在写书时还记忆犹新。因为他认为在人性这个平台上,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低贱,从“人”的角度上来观照,都是平等的。
当我读到这一幕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受到共产主义所提倡的平等,不是物质的平等,也不是地位的平等,而是人性的平等。我今天在这里扫地,也是一天;明天站在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天;后天带领几万人去做企业,也是度过同样的一天。每一个人的一天都可能是自我修行和提升的过程。如果我们达到这种深度,用它来洞察自己的人生,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不枉它存在的价值。
佛教认为,人可以无穷无尽地存活下去,只不过是身体这个物质的外壳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它的形貌。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印证这种思维模式。有一次,我在浙大总裁班上认识一个姓谭的朋友,他是潇湘人。他每一次到我们寺院来就跟我讲,一直以来有一个东西附在他身上,这个东西经常会骚扰他,让他很不舒服。我就跟他讲,第一次看到他时,觉得他整个人就像每天睡不足一样,很颓废。这样的状态就很容易被一些阴暗的东西附到身上来。所以我劝他说:“你现在回去每天要锻炼一个小时,要出一点汗,有空到太阳底下多晒一晒。坚持念《大悲咒》,每天念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他这几天一直跟我分享,他说念的时候,他越念越不舒服。我说:“越不舒服越好。你越不舒服,那个占到你身上的东西也觉得不舒服,它到时候就自然会走掉了。”其实,这是一个驱除心魔的过程,给你自己的身体以正面的能量,以佛慈来引导它,它会使你的灵魂康健起来。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未知的事物,或许,人类永远无法知悉。就如我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世界并不等于他者所了解的世界,更不等于世界自身一样。无穷无尽的事物存在于这个世间,它们也用自己的诠释来了解这个世间。在这些诠释中,并无对错可言,妄想以自己的观念去主宰世间的人,不如问一问自己,水与火谁对谁错呢?
认识宇宙(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是这样。我们对时空的知悉实在太少太少,远没有资格来预言或推测它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言的,只是属人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现在,既没有看到来生,也没有看到前世,如何去妄谈什么因果、什么联系呢?
我们只是通过身边的东西去了解自己,也了解宇宙。就好像我那个姓谭的朋友,有东西附到他身上,他才会感觉到这个世间有轮回,也有异质力量存在,人死了以后并不是身体幻灭,一切就都随之消失。还有许多生命的信息存在在这个时空,有另外的信息存在在其他的时空当中,一个逝去的肉身会以其它的形式存在于异度的时空之中。
你们可能也有听到过鬼神附身的故事。广州的一个人跑到哈尔滨去找一个神婆,那个神婆把他去世的父亲的灵魂给调出来,然后她讲话的那个声音跟他去世的父亲一模一样。那个巫婆不知道他家的情况,也不知道他父亲会讲什么话,更不知道他父亲生前是什么生活,却能够重现他父亲的生命信息,你说这是为什么?我们也无法解释它。
我们以前在宁海有一个寺院,他们成立了一个互助活动,在每一位信众家里有人去世的时候,他们会给他诵经、念佛,帮助它往生。有一天他们去念佛,那个家里去世的是一个女孩子,17岁就得了白血病走了。他们去念佛的时候,念到下半夜三点钟,本来在念经的舅妈就突然间跳起来,然后跑到他们房子的大厅里面,抱住那个女孩子的父母的腿,然后说,爸爸妈妈,我真的不愿意死,刚刚走到门外,爷爷奶奶他们一定要拉着我走,我不愿意走,你一定要救救我。她舅妈都五十多岁了,发出来的声音就像死去的那个女孩子一样。他父亲不理她,她跪在地上爬,抱住她妈妈的腿也是这样说,最后女孩的妈妈扇了她一巴掌。她突然间醒过来说,我怎么会在这里,刚刚不是在大厅里念佛吗?我的一个弟子,去参加这个活动以后把他亲眼所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我。
我们先不要设定鬼神这个东西有或没有,我们只要明白:人活在这个世上真的很多东西不是靠我们的眼睛、耳朵、身体可以了解的。也许我们所了解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千万分之一而已,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也同样存在于这个时空。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花花相对,叶叶不同的。有的人生来就有智慧,有的人生来就愚笨。这也是却是存在的。古时有个比丘,佛陀教他念佛,念了阿字弥字就忘掉了,念了弥字陀字就忘掉了,念了陀字佛字又忘掉了,就连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都念不起来。没有办法就每天让他扫地,让他什么都不要念,就站在那里观照,心里就想着两个字——扫地,最后扫地也扫得开悟了。有一些人生下来就很聪明,这种聪明是哪里来的,就是他前一世学过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知识,这一生他所带来的。有一些人生下来为什么会不聪明?从佛学的角度来讲,认为就是无量世以来所积累的不足而已。
这个人前一生是畜生转变的,今生就可能笨得像一头牛,有的人可能是天人下凡的,他一点就通。我们有的时候背一首诗,有的人背了好几遍都记不住,有的人背一遍就记住了,说明他前一生肯定背过这一首诗,今生只不过复习一下,就把我们潜在记忆恢复起来就是了。
稻盛和夫也这样讲,他说人的一生就是提升品行、成就人格的过程,而富贵与权势无不是形同浮云。所以,我们人生的轮回,应是无量无边。在“我”之前有几万亿年,之后还有几万亿年,而“我”今生所活着的一百年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甚至连一刹那也谈不上。
今天,我们拥有过地位,明天我退下来;今天我得到好的工作,明天没有得到;今天把这件事情做成,明天没有做成。这些得失,这些去留,这些荣辱,本来就如潮汐一样自然。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呢?
我最近特别相信宿命。可能你们觉得这是很消极的思想,但我不这么认为,人来到世间能成就多少事,有时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诚然如此,今天所碰到的事情我还是会努力地去把它做好,但是如果做不成我也不会猜疑、苛责太多。如果某件事情,因缘条件不具足,我就会开释自己,不要过于刻意营求。正如我们大殿两边的两排厢房占地七千多平方米,本来去年八月就要竣工,但后来因为资金不足,一直要拖到今年七八月份才能完成。因缘不具足,资金不到位,那怎么办呢?着急、焦虑、怨天尤人,都是没有用的。最后,我就接受了这种状态,但目前有多少可能性,我还是会努力地去争取,因为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一切事情都会随着缘分的成熟往前推进,直至成功。我们现在又在后面征了一大块地,跟前面一样大,已经在做设计,但是资金不到位我就不付出行动,先把设计做起来,先把模型做起来,然后后面该怎么推动就怎么推动,等待因缘,创造因缘,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因缘。
一切东西都是依靠因缘,缘分和条件如果具备成熟了,就会自然往前推进;如果因缘条件不具足,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实施,最后可能就会搬起石头砸了…
《修行诸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