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是一点点做起来的。
所以周总想把孔子学院做起来的话,可能先要成立个孔子学院的班开始做起。如果大家认可这样的理念,愿景规划,教育模,那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未来跨世界的孔子学院就水到渠成。大家有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伟大的梦想,都是从一点一点积沙成塔做起来的,不是一步到位。实际上一步到位的东西,往往潜伏着很多的问题在里面。现在点点滴滴的付出,就是为了未来那个大的结局。不断地跟别人讲,不断地用自己的行为去体现,自然而然就能达到自己所期待的那个结果。这里面都需要我们坚持,只有去坚持,梦想才能达成。
第五个“禅定”。禅就是静虑,就是让自己安定下来,思想做个过滤,把我们不好的东西全部过滤掉,最好的沉淀下来,留在我们身上,成为我们的能量。《陋室铭》中诸葛亮有句话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几个字对我特别有触动。我最近也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思考。“静”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身体安静下来,思想安静下来。当你静下来的时候,身体是打开的,就会很柔软,考虑问题也会特别的周到。刚才有位师兄问如何能做到微笑呢?就是心静下来,身上所有的机能就会全部打开,就会处于一种柔和,善良,柔美的状态。当柔美的时候,自然就会感觉到那种喜悦,而这种喜悦又自然会在你身上和表情当中流露出来。当你的心如果处于躁动、不安,或者怀疑,甚至嗔恨的时候,肌肉就会变僵硬,那就不会得到静和定。
所以禅定就是让我们去调伏自己的心,身体安静我们就会得到柔和,身体的细胞就会得到和谐。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修,但也不是一定要到寺院里面去修,其实我们时刻都能享受禅修。怎么享受呢?第一,要告诉自己全身放松。第二,把心收回来。坐在这不能回去,就不要去想别的东西,把心停在当下。我的心跟我的身体,跟我的呼吸,跟我现在的六根走在一起。第三,做几次深呼吸,深深的吸气,吸到尽头,憋住几秒钟,再慢慢的吐出来。我们时刻都可以用这三个步骤去调整自己。当感觉到自己很疲惫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很快精神就会回来。深呼吸一定要吸到气一点都吸不进去为止,吸到全身绷紧;吐出来时要做到轻、长、细、缓,这样就会感觉到很舒服。
第六个“智慧”。我们都渴望得到智慧,我们都希望自己人生能心想事成,但我们往往就是得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多东西放不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所以,什么是智慧?就是“道”——事物存在最基本的规律。佛教里面讲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变化的、生灭的、流动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但我们往往认为它是永恒的,是固定的,是不会变化的,我们对物质就是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我们总觉得自己现在年轻,要永远年轻下去;我现在拥有的财富,我要永远的占用;现在的家庭幸福,也要永远这样下去……有位觉者说:“当你在家庭之中,不要认为那个幸福是永远的;当你还在商场中,现在所拥有的钱都不属于你的。”我们人都有一个误区,都认为我现在家庭很和谐,这种和谐会永远不变的下去;现在拥有的财富会永远这样拥有下来,这都是不可能的,都是错觉!说不定车开出去就出车祸了,或突然发现得癌症了。这个世间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一切东西都不断的在变化,流动,生灭。所以当你明白了这一点,用短暂,生灭,幻化如泡沫这样一种认识去面对一切的时候,你就会珍惜活在当下。现在所拥有的要好好珍惜,拥有一个好的伴侣要多为他着想。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来到你身边,都是有缘的,那么一个人走到你身边,你就要学会去包容、珍惜、尊重对方。当你去付出的时候,那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候。但我们总是不断用错误的观念去面对人生,这就造成我们很多很多的困扰。
所以佛教中的智慧,就要我们更明确的了解自己,更明确的了解当下,更明确的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既然知道一切都在变化,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身体,我的人际关系都在不断的变化,那我们就要好好的珍惜当下。有部电视剧《天道》,值得一看。今天介绍了很多电影给大家看,真的都是很好的影片。我为什么要看呢?其实很多影片都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哲理,很多人生感悟。《功夫熊猫》中讲到,武功的最高境界是一张白纸。大家有没有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我们人生也是这样,如果别人有好的招数写在里面,你再怎么学最多也就跟他一样。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通过一张张白纸去描绘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无限的空间去想象,在这里面你可以创造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东西。
比如,我们用吃亏的理念去打造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自己很低,很付出,很包容,自己可以站在别人无法理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往往会觉得无条件的付出就是没有了,钱给别人了也没有了,不能去买名牌包了,不能去哪里吃一顿了,不能出去玩了,就觉得好像失去了。实际上真正的得到就是付出,但是我们不懂得这个原理,会觉得付出就是失去,付出就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只有二百五才会干这种事情。其实不是的,真正的智者就是这样。所以古人有句话叫“大智若愚”,真正智慧的人给你感觉都很木讷。我在寺院管理中就经常干这种事情,很多人都会把各方面算得很精,其实你算得再精也不会比别人厉害。把这个最基本的原理把握住,很多东西都不必去在意,最后你得到的更多。早上我就跟郑总分享,以前村子里有个人,大家都喊他傻子,因为他连一块钱和五毛钱钱都分不清楚,人家给他一块钱他不要,就要五毛的,给他一百他也不要,就要五毛。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所以所有人都想试他一下。大家都去试他的时候,他得到的远远不止一百块钱了。如果之前的一百他拿走了,那后面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了。
所以大家在这要好好学习我们周总的“吃亏是福”,他永远都用吃亏的理念来经营他的企业,最终得到的就是最多的。他能把这么多企业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愿意吃亏,愿意付出去。舍得,让他得到了更多更多。所以在我们人生中,不要去算计别人,佛教中有句话叫:“贪欲之人如仰天而唾,反唾己身”,就说贪欲的人就好像对着天空吐一口口水,最后那口水没有吐到别人身上,而是掉到自己头上;“贪欲之人如执火炬,逆风而行”,最后反烧自己。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会吃亏,有什么问题就送到我这来,我帮你们消化。
今天就到这结束,谢谢大家!
2010/11/8 讲于杭州吃亏是福企业
香海慧云整理
《佛教“六度”思想与企业家修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