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什么促使而成的?欲望!人家说欲望就像一堆燃烧的火,不断炙烤着你自己,而且还烫伤着别人。
你看看电视剧《蜗居》里面,那个人她就是拼了命想要房子。她老公吃快速面她都叫他不要吃,应该吃筒面,筒面放到开水里烫烫就吃。她老公就说,他有好几个月都没吃快速面了,闻到那个面的肉香都会流口水!为了那个房子就这样去过生活,多么无奈!我总觉得生活真的就看我们自己以什么样一个心念来解读,你就会出现什么样一种生活状态。
佛学的思想要求我们正确地解读生活,正确地看待事物,正确地跟自己的内心产生对接。我们不能正确解读生活的时候,就会被一切事物千差万别的事相所困扰,不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和位置。所以我们每天都活在游离、失落当中。我们对这个世间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内心当中总是希望有一个永远不变、固定存在的东西。就像两个人交朋友,希望能够结婚,结婚之后能够白头偕老,但最后刚刚结婚没几个月就闹离婚了,这是怎么产生的?跟我原来的理解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差呢?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就像这张桌子,刚开始做出来的时候,也是很漂亮的,但是在使用当中它慢慢的不断在碰撞,不断在幻灭,总有一天会整个都坏掉的。那你说是我的心对这个物质的解读不对呢?还是这个物质展现在我面前的状态不对呢?
关于这点,佛陀跟国王有一个对话。他跟佛陀讲:“我60多岁了,发现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脸上的斑也越来越厚,身体都走不动了,死掉以后会往哪里去呢?”佛陀就问他:“你10年前看到恒河和现在看到恒河的感觉有什么区别呢?”国王说:“没什么大的不同。”佛陀又问:“那20年前呢?”他说:“也一样的。”佛陀又问:“你最早见到恒河是什么时候?”国王说:“我3岁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恒河。”“那3岁时候看到的恒河跟你现在60岁看到的恒河有什么不同?”他说:“是一样的。”佛陀问:“你以前看到你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一个状态?你现在看到自己的身体又是怎么样一个状态?他说:“那老多了!”“那是你的身体在老呢?还是你的觉知性在变化?”我们都认为自己老了,自己要死了,自己不行了,所以我们内心当中产生恐惧。对死的恐惧,对这个世间的留恋,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放不下,但是真正解读透我们内在的觉知性以后,你发现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觉知性没有因为某一个物体而产生变化,只不过我们的身体在变异而已,我们3岁跟现在不一样,20岁跟现在也不一样,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佛陀要解读一个思想,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所接触的物质也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的觉知性。从这一点来看,即使我们老了,死掉了,我们的觉知还是不会变化,这就告诉我们生命是永恒的。
现在用物理学的实验来讲,水烧开了变成了雾,冷冻了变成冰,雾凝结了变成雪。这个雪、冰、雾和水,虽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状态不一样,但实际上它的实质是没有变化的,结构没有变化。同样的,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内在的觉知是不会变的。就像前面那个国王讲的,他3岁看到恒河的感觉和现在看到的感觉还是一样的。6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没有变化,就是我们的觉知没有变化。这就是禅宗里面经常在解读的:如何回归到我们清净的本性,如何提升我们清净的如来性。这种如来性就是我们的觉知。
我们前面讲过,睡觉的时候你感觉被东西压住了,手动不了,身体动不了,你很恐惧,实际上那个不能动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攀缘心”,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对这个世间解读的一种状态。就像说我见到你,我觉得你的相貌很庄严,你的笑容很美,我很喜欢,那是我的攀缘心在解读这个物体。攀缘心所展现出来的,它不是我们真正原本清净的本性。我们要修行、要体验、要回归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原本清净的境界。回归了那种境界之后,你发现内心当中没有恐惧,没有障碍了。你内心当中那种清净、自在、喜乐的状态就像泉水一样的随时冒出来,你做什么事情都能不违背事物的规则去运行它,而且很容易成功,就是因为你对一切问题都产生一种喜乐的状态。我自己就很有感觉,每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这么多人,我该怎么样来解读这个群体?比如他们对我的讲话没反应,他们在那里打呼噜,他们老是跑出去接电话,他们有的人拿着包就走了。如果我老是看着这个场面负面的东西,那我后面的话就不想讲了。可能本来讲得激情澎湃的,后面都不想再说下去了。那是什么?就是攀缘心在解读东西,没有回归到自己原本清净的本性。
实际上禅宗里面讲的“开悟”就是要打开这样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打开了之后,你发现你身上的能量千百万亿倍地增强。像佛教史上著名的两位诗僧:寒山和拾得,原来是个文盲,但开悟之后,竟然可以作诗,诗作得很好!很多禅宗的祖师大德原来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人,但当他开悟之后,那种境界别人根本是无法达到的。就是因为他把内在潜在的涌泉穴给打开了,所以生命之水就从那里迸发出来,这种现象太多了。还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他原本只不过是一个砍柴的樵夫,就像当地的一个农民一样的,一字不识,天天劳作,赡养他的老母亲,这样的一个人。但最后中国佛教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甚至现在影响世界,就是慧能大师的影响。这是什么状态!实际上我们要想真正体现强大的能动力,就需要开发我们自己内在这个层面的东西。
像现在很多成功学,他们也想开发这些东西,但是他们用什么方法?一天到晚教你我要钱,我要车,我要房子老是教大家去想我要我要。结果要了半天最后学费被老师赚走了,自己什么也没要到。这里面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没有从内在去开发潜在的自我觉知的本来面目的时候,我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能量肯定是有限的。
经常跟很多艺术家在一起对话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有的艺术品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汰之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解读它,没有人能超越它?他们是在怎样的一种状态里面去完成这个作品的?大家有没有到法国看到那个微笑的蒙娜丽莎?现在很多人去模仿,但要达到那种逼真的境界做不出来。它永远那么微笑,永远那么安详。是靠什么做出来的?就是用生命去解读。当你内心当中产生这样一种灵知之后,用你的身体去体现这种状态。你看梵高作画的时候,他哥哥给他一点钱,他把生活费留下之后,剩下的就全部用来买涂料。没钱买涂料的时候,就憋,憋,憋到钱一到,他就到涂料店里去买很多很多,连笔都不用,直接用手去涂写!那种生命内在的爆发,一切东西都可以作为他的工具去体现,这是什么境界?真正好的艺术品是没办法用手、用眼睛、用头脑去分别的,那些能分别的东西都是垃圾知道吗!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写出来的东西我们不愿意看?因为里面没有灵魂;为什么我们一件事情做不好?因为我们没有用心;为什么我们生活不快乐?因为我们永远徘徊在外面,不会去欣赏生活;为什么一篇诗,一篇文章会让那么多人流泪?因为他用心去创作的,当你对接上的时候,你的心跟他的心是呼应的。你看一些好的作品,我们看了就会深深的受到里面所解读出来的那样一种境界所震撼。
我以前讲课的时候也想做PPT,也想要准备什么什么,最后这些东西做出来了你就发现你都不想讲。你如果越往下讲,后面的人听得就越昏昏欲睡。因为你在卖弄,不是你生命内在里面体验和解读出来的东西,人家听得肯定要睡觉,因为不是他想要的。你们有没有理解到这样一个层面?我上次去交大的时候,他们一个老师叫李涛,他是南京大学商学院的一个教授。我在交大讲课,他也在交大讲课。他说师父你赐我一个名字,我也要一个法名。我说你这么聪明,就叫慧海,智慧如海。他经常跟我打电话一起分享,他说:“我这么多年来,还被清华大学列为十大讲师之一,但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当你完全没有拘束,从内心当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是最能感动人的。”你如果打个PPT告诉大家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人家没感觉,人家只不过是用耳朵和眼睛来了解它,不会用心去感受。可能我拿笔记本记了下来,但回去以后把笔记本往那一撂,生活还是照常不变,所以这种状态就没有感觉。
我这几年在各种场合都一直从内在去训练自己这样的一个层面,讲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自己很有感觉、很有体验,而且自己很受用的一面。这样去跟大家分享的时候,真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的解读、心灵的碰撞、心跟心的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才会产生共鸣,这样才会有收获。也只有这样去交流的时候,我们这个过程才会有意义。
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去贯彻禅修?实际上只要你随时随地时刻用心去察觉自己,你就发现你每时每刻都能保持很良好的状态。你吃饭吃得很香,睡觉睡得很甜,做事情时也能专注地把它做好。如果说碰到哪一些缘分没有成熟,或者我们没有做好的时候,你也会在那个场合把它放下。然后把新的东西拿起来,又可以把它做好。这样我们就不会每天活在惶恐、障碍、恐惧、不安之中。真的,生活就是这样,你用什么样一颗心来解读,你的世界就变成什么样的世界。
当我们家庭碰到问题,企业碰到问题,生活碰到问题,身体碰到问题,朋友碰到问题,平常人第一个反应都会把所有的问题强加给别人。好像说我们禅修班没办好,这是慧云的事,这是慧安的事,就是你们没弄好,或者说是他们厨房不配合,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于别人。但仔细想一想,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自己。林敏跟我讲,师父啊,在宁波有人说香海禅寺坏话,说香海禅寺衣服怎么怎么不好,说香海禅寺做的什么什么不对。我说那很正常啊,因为我自己不是佛,不是一个圆满的人。不是圆满的人肯定就有弱点…
《行住坐卧悟禅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