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
上一节课照明法师给大家讲了一些禅修的基本理论。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要求我们修行,修行就是要改变、提升、进化。我们原来看待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困扰在局限里面走不出来,或者说我们原来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碰到很多困扰。修行就是改变一种思维方式,改变一种活法,改变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你的思维角度改变了,或者说做事情的方式改变了,或者说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改变了,那你碰到的所有问题自然而然都能迎刃而解。
修行,就是不断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做法等等,每天不断审查自己。我前几天在南京的时候,市政府工作人员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明天要开会了,有什么什么重要的事情,你要回来。我说真的不好意思,因为没有提早告诉我,我不知道临时有会议,我就不能回来了。他说你们寺院最近有些事情,你一定要回来,你今天没办法回来,哪天你一回来就到我办公室来,我有事情要嘱咐你。他的态度很不友好,当时我心里就一懵,怎么用这样一种使唤和指使的口气。好像我就是他手下的一个卒子一样的。但我还是很和气地跟他讲我回来一定会过来。我昨天回来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就过去了。我是上午给他打电话,没人接。下午我上去了,到他门口没人,门关着。我又给他打电话,他说我现在在外面有什么事情,你星期一再过来。还是那个态度。
后来我就告诉自己,这件事情过程我已经走过了,我对你的尊重也已经达到了。一路上回来我就在那想,为什么对他这样的一种指使我内心当中会产生不平?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很一般的小师父的时候,领导对我这样的一种使唤,可能我心里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就无所谓。所以我发现我自己确实有问题。因为我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人家多少人多少次想邀请我,我都没空。我到外面讲课,几百号、甚至几千号人站起来给你鼓掌,很尊重你。可能那样的一种氛围把你衬托到一定高度之后,你自己有时就不容易把心放下来了。
所以我就想我自己有问题,我内心的状态跟他指使的行为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我感觉到不平衡。当我感觉到不平衡,得不到尊重的时候,我内心当中就不断在抵触。这样让我自己从内在里面好好去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抵触情绪?为什么我的内心会有那样的波动?
我觉得第一个要反省,要审查,要自我检讨的不是对方,恰恰是我自己。因为别人能让你产生纠结的时候,那说明你自己的内心有问题,就是因为你内心当中有那样的一种烦恼和纠结在,他才能促使你有这样的一种波动。如果我的内心像空气一样,如果我的内心像大海当中的一艘空船一样,如果我的内心当中是一个完全没有形象的空间和世界的时候,我想任何人都没办法让我产生波动,任何人都不会让我纠结。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过程?有没有时刻在自我反思的过程里面不断去清理自己内心的问题?修行对于我们来讲,每时每刻都会存在。当你生活当中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你如果能时刻保持一个清净,或者说清凉,或者说空灵这样的一种内心世界,就会发现我们所碰到的一切问题都会不存在,都不会留下痕迹,都不会障碍自己。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内心不清净、不清凉、不空灵,带着很多很多自己所固有的某一种观点、状态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个体。当你是一个个体,别人那个个体跟你不相吻合时,你就会产生抵触。当别人那个个体跟你吻合时,就觉得这个是我的知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讲到的缘、投机、气味相投、知己,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因为你有你的角色、观点,你有那种固定的自我设定。所以你就不断的在各种各样的人群当中进行分别,然后把跟你相同频道的人视为知己,跟我不同频道的人,就把他视为异类进行排斥,甚至划开界限,不想跟他接触。
我们生活当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就是因这样的一个状态而存在。我经常都会不断向自己内在去找问题,我们平常的想法都会觉得这是别人的问题,这是他修养不够,不断把问题抛给别人,而不会把问题抓回来反省自己。当我们不能反省自己的时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反之,你就发现你所碰到的任何问题都不成问题。
昨天有两个老板来找我,其中有一个是设计师,他的设计做得很好。从身无分文,现在到在杭州有房子、有车子、有公司,而且影响很大,甚至新闻报纸经常报道他的设计作品。但是他的妻子逼他,你的房子给我,公司给我,钱财给我,你的什么什么给我,然后逼他在上面签字。他有一次喝醉酒之后打了他太太,然后被警察抓去,最后他为了抚平这件事情,只能在他太太所写的上面签字。现在他太太动不动就拿这张纸来威胁他,所以他一想起来就很郁闷。他说如果不这样的话,我就变成跟10年前一样了,一无所有,睡阁楼,每天挤公交车,一天到晚就跟个穷小子一样,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再来。所以他一肚子怨气,一肚子不平衡,觉得都是他太太做各种各样的套子让他套进去。
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男人是天,《易经》里面讲“乾坤”,乾坤就是代表着天。天是什么呢?天是包容万物,是高高在上,天是地的依靠、地的仰望、地的敬仰,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我说女孩子有一点情绪、有一点想法跟你斤斤计较的时候,你也一样的跟她斤斤计较,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女人。然后我跟他讲,女人是代表着地,也代表着一种包容,但她这种包容跟你的天是不一样的。她是地,地是永远仰望着天,所以说天对地要永远进行包容,地对天就要有一个敬。所以我们说男人对女人应该要“宠”,女人对男人应该要“敬”。你们知道吗?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很多时候就是角色颠倒,天地颠倒。女人希望男人对她敬,男人希望女人对他宠的时候,那就是天地颠倒。所以我们把自己的角色位置找到了之后,你就发现生活真的很美满、很和谐,彼此之间能得到互敬和友爱。如果我们没有理解到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总觉得女人我认为我就是天,指手划脚,呼风唤雨,你就应该在家里带孩子,洗衣服,拖地板,就得干嘛干嘛,什么都是你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那就反了。
我跟这个老板讲,我说一个女人、一个姑娘,当她把爱情给了你,当她愿意嫁给你,当她嫁给你之后还愿意为你生孩子的时候,她实际上把她生命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你,你如果再跟她去斤斤计较这个那个的时候,我说那你就不是男人。他讲他妻子怎么怎么不好,见到他就跟他吵架,把盘子摔过来,有时候把他的手指咬得快要断了,甚至他在公司里,她就打电话给他说,你要不把钱给我,我就把孩子从八楼扔下去。带他来的那个朋友跟我讲,他说他妻子也跟他讲一肚子她丈夫的不是。两个人实际上都有问题,而且两个人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大家说是什么问题?都在找对方的原因,都不会去自我反思。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不能自我反思的时候,这个世界变什么世界?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人责人,天翻地覆;人让人,天清月明”。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在公司里面同事之间关系不和谐,我们在跟朋友和交往当中问题重重,我们在家庭当中得不到和谐和很好的沟通,这里面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人责人”。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当中不断责备对方的时候,这种人永远不会得到幸福,在他眼中永远都是别人不好,在他眼中永远都是别人不对,那一天到晚就是天翻地覆,永远不会感觉到天清月明的那种境界,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自我反思。
就像我昨天碰到的这件事情,当我自己反思的时候,我就发现最基本的原因,是我自己内心当中有很多问题,所以就会被这样的一种现象所困扰,那说明我的高度、我的格局、我的心量还没有达到任何人在我心中我都能无条件去包容的境界。可能你在外面被人宠得太多了,所以回来受到一点指责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常会碰到的情况。
我们修行是什么?就是在每天自我反思的过程当中得到成长,每天在自我觉醒当中不断的审查自己的心理活动。所以佛教的修行,你们知不知道,菩萨的修行就是“举心动念”。你的心念的启动,你心中的一个想法,你面对问题、思考问题所产生的念头,你每天碰到这个境起什么念头,碰到这个事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你面对这个人有什么样的一个心念出来。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内心当中时刻要修正的状态,所以菩萨的戒律就叫“举心动念皆是戒”,你一念正就是菩提,一念邪就是魔鬼。当你时刻向正面去自我修正的时候,你的眼神、你的举止、你的所作所为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跟支持,自然而然你身边的各种关系就会天清月明。
所以我们说“正则通,通则达”。正的东西肯定能通,通的就能四通八达,这是中国思想里面最基本的。我们这个世间所碰到的问题是不是都跟这六个字有关系?我们做企业,你所做的事情能得到全世界多少人的认可、多少人的受用、多少人的支持,那就有多少人成为你的客户、你的消费者、你财富来源的潜在对象。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断被别人所否定的时候,你的市场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国家、跟民族、跟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你可能就是像闪电一样的一闪就过。
所以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道理?我们在这个世间做一件事情,要做的很好,你必定要跟这样的一种事物存在的最基本原理相吻合,顺着事物的规则去运行你所做的事情。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哪一天我的德行没办法驾驭香海禅寺这样的一种宽度和高度的时候,我想我就应该退出这个舞台,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把它做得更好。如果我不能时刻去提醒和提高自己的能动性的时候,我想我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这就是事物最基本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我们的前景就会很受局限;…
《思维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