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发现,烟火生活的真意▪P2

  ..续本文上一页被社会所淘汰呢?首先依靠的就是他自身的修行和证悟。佛陀证得圆满以后再向四众宣说教义,转动活法,绵延至今。我们好像总是觉得修行,就是一群道士躲在深山里,一群和尚躲在寺庙里,每天伴着青灯古佛在那里敲木鱼。实际上我跟诸位分享,只要你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得到圆满、自在,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需要修行。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不起杂念,这就是修行。

  我有一次在听嘉兴市中医院的营养主任医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一个老师,身体非常虚弱,大家都断定他最多再活五年就不行了。但直到他前两年到北京去看他老师的时候,他老师不仅还活着,而且竟然变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了。他感到十分困惑,直到那天晚上跟这个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才找到了诀窍。他的老师吃得很少,就要了一小碗面条,这一小碗面条他整整吃了两个小时,其他东西都没有吃,只吃面条。面条在嘴里嚼的时候,他仔细地用自己的味蕾去一点一点感受它、接受它,所以他不需要吃很多东西营养就足够了。不要认为师父是不是很小气,晚上总是让我们少吃一点饭,其实你们如果想吃还是可以吃,但是希望我们把食物嚼很多次,多嚼你吸收的营养就会足够,这实际上就是把你对饮食快速吸收的节奏放慢,你看,快速吃饭的人都是长得比较胖的,慢吞吞地吃的人一般都不怎么胖。当他能全面接受营养,身体也就会很健康。

  生活当中真的就是如此,我们靠什么样的一种思想去理解生活,生活就会回馈给你什么。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经常在思考,一个人的道路能走多远,有多少条道路让你去选择,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家庭、事业、人生,最关键的就是思维:思维模式、思维格局、思维角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愿景。

  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跳到问题的对面去思考问题,当你仅从一个方面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就会被这个角度所困扰,也就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那么我们的思维就会受到局限。所以思维的多向延展会打开我们解读事物的宽度。你如果在事业上走入一个瓶颈,或者在人生道路上走入困境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外在的原因困扰着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思维把自己框在某一个狭小的畛域之中。

  当我们想把一个东西推销给别人,而别人却不接受我们,这个问题往往出现在你自己身上。如果你总是试图把梳子推销给和尚,把空调推销到赤道边的国家去,你怎么能够成功呢?市场和客户都有特定的条件才能成其为你的市场或客户,而销售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这就可以比之于照相,为什么有的人帮人拍照,拍出来总是很漂亮,有的人拍谁都很一般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没有用心去找别人最好的角度啊。你如果能够把对方最美的一面解读出来,那每张照片都是艺术,反之,你拍摄的东西几乎毫无价值。

  我们如果被自己现行的推销方式所困扰,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你的思维。我推荐一本书给你们看,叫做《企业家的思维盛宴》,书中用举例、类比的方式呈现了很多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几都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佐证。当你陷入到某一种困境里面去,最关键一点就是要改变你的思维。

  我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叫做《左手是天才,右手是疯子》,书上说有一个人通过了解古代的巫术来看待世界。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通灵就是因为他的脑袋没有长全,或者说他的脑袋有个洞,与其他正常的脑袋具有差异性,所以才能通灵。他所举的例子是孩子在三岁之前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奇异的东西,很多人甚至认为他们可以看到异质世界,但是年龄一大了就看不到这些现象了,那就是所谓天灵盖被封住了。所以,书中的那个人就找了一个医生,死皮赖脸地要医生在他的脑袋上打一个洞,医生没有办法,只得照办,自此以后,每天晚上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发现有一个人站在他面前,把手插到自己的胸部并把他的胸部撕开,把肠、心、肺什么的都掏出来,并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在这样的幻觉出现一个礼拜之后,他受不了了,最后还是找医生要把那个洞封起来。这个故事看上去十分荒诞,但是实际上却是在告诉我们,要想重新审定自己,使自己获得某种能力或者经验,所要做的并不是把我们的天灵盖掀掉,而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打开你的思维方式就是不能只站在某一个被框定的、世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应该要学会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这时你就会发现人生真的会因此不同。

  三、道法自然——依从规律的喜乐之道

  佛教讲,世界是由四个方面组合而成的,它们是地、水、火、风。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火是暖性、风是动性,这四个方面轮转和合,生生不息,而构成物质世界的一切。那么我们人呢?佛教也认为他生自于自然,化育于四大,因此就要依照自然的规律行事。那么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呢?佛教说,这四大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一切,概不是“空”的。因为一切有形、有色的,最终都要走向这个“空”字。当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这样的存在方式,我们就能够了解宇宙,了解事物存在的规律了。

  所以真正得到人生智慧的人,他永远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当规律掌握好时,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是衍生物而已。所以我们无论是做销售、办企业、求幸福,都一定要把握事物的总纲。当你把规律找到了,后面的发展就是水到渠成。

  佛教经常讲,所有来到这个世间的人都离不开五个根本大欲,就是“才色名食睡”。我们总说某人贪色,某人贪财,某人好睡,某人好吃,实际上当我们在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不正是五十步笑百步吗?我们常常觉得别人很低劣,别人是好色之徒,别人是守财奴等等,两只眼睛只看着别人不对,而当你好好去想想自己的时候,自己又能比他好得了多少呢?每一个人都不是圆满的,你不能去指摘别人。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永远都是在观照自己:问自己:我改变了多少,我提升了多少,我在这方面有没有进行克制?人只有不断地观照自己,才能得到成长;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所以我经常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如果碰到了非常艰难又令自己无法超越的情况,才更要硬着头皮突破它,才能够得到飞跃性的成长。如果说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你脑子都不动就把它做成,那么无论做一千遍一万遍,做得再好也不会对你人生的成长有任何的帮助。

  说一句心里话,人世间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让你以之为骄傲和为之揪心的事情真的无不是一个过程。在死亡终结我们有限的生命以前,我们所看、所闻、所想、所爱的东西,尽皆是一个瞬间一般的过程。不管你才高八斗,或者貌比潘安,还是“有死”的,还是一个过程。你们走到外面的坟地里去看看,那个土包里面的人曾经跟我们一样漂亮,曾经跟我们一样热血沸腾,曾经跟我们一样的年轻力壮,现在呢?还不是都化成了一堆土。但是你要记住一点,并不等于师父跟你讲了这句话以后你就可以没有斗志了。所谓过程,终归在其当下是实存的,过程并不等于就是虚无。所以,我的身体存在就需要消费,需要有容身之所,蔽体之衣,有人之大欲存焉。你有爸爸妈妈,在你小时候,他们会要求你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他们会让你早点嫁人,还要敦促你生孩子,这些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存在方式。

  然而明白“道”的人会知道,这实存又最终是一个过程。这是教你不要执着,不要每天都活在诚惶诚恐当中。今天别人有房子住,我还到处租房子,人家开好车,我现在连三轮车都买不起,每天为了吃几块钱的饭而纠结,那你每天都活在地狱里面。世界当中本就没有不生不灭的东西,只要你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就是幸福人生的开始,这就是事业成功的起步。

  所以我们的幸福或者忧郁,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这个世间没有一样外物可以左右我们,没有一个神可以帮助你一劳永逸地完成一切。一切的果都源于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因此,今天大家过来听师父的开示,我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开示之于每一个受众,其意义都是非常不同的,还需要大家自己的领悟和修证。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把所有正面的言论都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再有主客的差别,物我的差别,理论与实践的差别,那么到那个时候,你种下的善因就会助你成就愿力之所在了。

  四、同修互动——如切如磋的往来之道

  学员:我刚才听到师父说我们的成功会过去,失败会过去,快乐也会过去,什么都是过眼云烟,什么都会过去,那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不会过去的东西呢?

  贤崇法师:那你想想什么东西不会过去呢?

  学员:思想、爱情之类的东西,好像是虚设的,所以不会过去。

  贤崇法师:你所说的首先大概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的。那么我们先来看你的思想,你的爱情会不会过去:你的思想、爱情等无不依附着你的身体存在的。而人无不是“有死者”,是“此在”的,那么当你的身体都幻灭的时候思想还在吗?

  学员:是的,我的思想会不在。那么比如说孔子已经逝世两千多年,可是他的思想还留到现在,又比如说我们的佛祖也应该是在两千多年前留下的佛家思想,到现在我们还受益着,这种算不算一种永恒地存在吗?

  贤崇法师:对于你来说,古中国、古印度,都是悠久的古代文明是不是?仿佛它们都是向来如此,不生不灭的。那么你何以断定在某个我们所未知的、已然毁灭的古老文明中,最伟大的思想就不能让我们受益呢?若果它们也存在,想必也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你又何以断定,过了一万年、一万万年,现在的思想还存在,甚至说地球还存在呢?哲学家总是在思考,即使下一步是安全的,下下步也是安全的,甚至跨一万步都是安全的,你怎么会知道,第一万零一步不会将我们引向死亡呢?对于宇宙来说,哪怕是几百万亿年,也只是弹指之间,试问又怎么会有永恒呢?

  学员:我懂了。

  学员:香海禅寺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是用了什么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思维,能将它做得这么好呢?

  贤崇法师:谢谢,我刚才一直都在讲这个问题。我们来到这里,就不断地通过这个平台去付出,每个人来到这里,我们都会让他满载而归,让他感到非常舒服。他一回家去,一天到晚就想着,我什么时候再到香海禅寺去呢?正因为大家感到,来这里是愉悦的,因此不仅自己会来,还不断地会把自己的朋友带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的裂变”。当你不断把爱奉献出去的时候,就会发现无数的爱回到你身边了。

  学员:师父好,我最近感觉自己压力特别大,也非常非常地浮躁,我们年轻人,生活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婚姻、家庭、事业,事事都要操心,压力尤其沉重。所以觉得自己定不下心来。

  贤崇法师:你为什么要告诉自己有压力呢?

  学员:就是因为看到很多人都成功,我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是这样。

  贤崇法师:“比”字就是两把尖刀啊。你为什么要去跟别人对比呢?你的生命就是最鲜艳的,你的生命是一维性的,也是唯一的,用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是更好吗?车子、房子,这些事情,你越想就越乱你的心智,让你连今天都过不踏实。如果当下都没办法看住,又怎么希望明天会有好的结果呢?

  学员:可是有的时候就是感觉定不下心来,怎么办呢?

  贤崇法师:你定不下心来,那是因为你告诉自己你定不下心来,心就自然无法收摄住。“定不下心”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你就要及时观照到它,收摄住它。怎么收摄呢?不断地暗示自己,我是宁静的,我是宁静的。这种宁静的正念一旦升起,你就自然可以宁静下来,去干你自己的事情。当你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就不会感受到压力了。

  学员:大师您好,我现在遇到了这20几年当中最大的一个瓶颈,感觉自己一直突破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样的,感觉很不舒服,导致了我做什么都不专注,心中杂念特别多。我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去突破,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贤崇法师:我的面前有一堵墙,我看见了它。墙好高好大,我仿佛只能看见它,除了它之外一无所有。我要到墙地那边去。如果我非要用头把这面墙顶掉,我顶得头破血流,它还是纹丝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你确信要达到自己那个“到对面去”的目标,而把墙打通又是唯一的方法。目标越确信,障碍越大,心中的烦恼、愠怒就越强。你会感到绝望,甚至对于弱者而言,他就会想到死亡。但是,或许你只消蹲下身来看一看,就会发现,在墙边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的狗洞。此时,如果你还放不下人之为人的宇宙中心式的尊严,这个洞也无法帮助你度过难关,但是对于智者来说,善于抽身发现新的生机,并适时利用它,这就是成功。你说,这个困难前所未有,这话是针对你先前的经验或者习惯而言的,人总是在渴望一辈子可以按照习惯和经验生存,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转变你的思维,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发现,烟火生活的真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