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悟道在无常我思且无量▪P3

  ..续本文上一页,要花那么多钱,你会不会穷得没钱花,你建设寺院、给付工资、水电费什么的都要花钱,怎么还花那么多钱买书印书呢?你是不是也太阿Q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这样想。我们来到这里建设寺院,最关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优秀的思想、理念影响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从生活的困惑和局限里面解脱出来,只不过我们现在资金少,我可以拿五分之一的收入来做这件事情,等到我们的条件慢慢改善时,我们还会把这笔投入增长到收入的五分之二,五分之三,甚至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再拿来做一些硬件的建设。我们致力于通过佛教文化去影响这个社会,为社会道德良知的建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我经常说,这个寺院建设得再好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的私有财产,它是一个社会资源,这个道场是大家共有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来这里修习,每一个人也有义务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我有时候出去十几天,都不管寺院里面怎么样。回来就有人报告我说,某某经常不吃早餐,某某不参加养息香,某某又不上殿打扫供养等等。我就会说,那是他个人的修行,每个人的修行都是自己设定的,不是依靠某种严苛的制度强求的。当你的心不在这里的时候,你是修不成佛的,打坐一百年也是枉然。正好像大家来到这里禅修,如果我要收你们每人三万块钱,但是你的心不在这里,也一样一无所成。你看看这里的师父们、义工们、厨房里的阿姨们,他们的心在这里,因此一举一动都是在修行。

  学习不是降服烈马,不是别人要你怎么样你就可以怎么样。我无数次在各种场合这样说:学习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有了求学的动机,别人才能影响你,才能够帮助你点燃灵性的火焰。真正能改变我们的有时候不是长篇大论,也不是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无常。你每天对着它,每天想着它,每天观照自己,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修,专修无常,你就会获益良多。修行“无常”的思想,不是说就不顾自己的家庭,不顾自己的事业,跑到寺院里面出家了。我们修行它,是因为无常教我们拿得起放得下,教我们齐同万物,不起分别之心。只有当你能放得下时,你身上产生出来的力量才超越别人。

  为什么佛陀可以度无量众生呢?正是因为他时时刻刻认识到无常,因此所有的人他都能照顾。佛之于信徒,正如对镜自照。每个人在镜中都能看见他的微笑,他的慈悲,他的庄严相好。但是当你走开时,镜中便不再有你了;照见下一个人时,佛陀仍旧在镜中拈花示现。如果把每一个人的相貌都印在佛陀的镜子里,那他就找不见下一个人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此刻拿起,此刻放下;彼处示现,彼处消弭。这样,你的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是喜乐,而且所做的事情都能超出别人的想象,能量就被无限地激发出来。否则,你会在今天记挂着明天,明天又记挂着后天,你的心永远不会活在当下,它就不得专注,这时自然很难把事情做好。

  我知道无常的道理,因此常常用“不净观”来做观想。很多人可能认为,师父这样想真是大逆不道,但是这却正体现了“无常”的真谛。当我的父母60岁之后我就在想着他哪一天可能会去世,那时我的心会怎么样。我真的很舍不得的我师父、伯父,父母,以前照顾过的老人们,我就经常用这样的思维来做观想。明白了无常的道理以后,我决定每年再忙都要回老家去看他们一次,可能只坐一两个小时,也可能就跟他们聊一聊,可能今年看了,明年不一定我还有时间见到他们。他们那么大的年龄,80多岁了,随时都有可能走,但我想让自己的内心当中不留下遗憾。因此我时刻用无常来观照自己,用无常来观照我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也时刻在经历的过程当中就想到无常,有时候我想如果大殿突然间因为地震塌掉了,这一千多万就泡汤了。我今天把香海禅寺建成什么什么样,过了五百年、一千年,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到时候又会变成一片废墟的话,那现在还要不要建呢?还是要建!人活着真的就是一个过程,当你理解了这个过程的意义,每一天都会活得非常灿烂。

  你的生命是由每一个今天所组合而成的,昨天已经过去了,明天还没有到来,只有今天才是最真实的。你坐在这里说话、禅修,你面前的每一个人就是你生命当中最真实的状态。真正的聪明人会好好把握当下,快乐地面对每一天,能做的事情把它做好,把负面的东西转换成正面的来面对,你会发现每天都可以喜乐地活着。

  七、如何打开思维的魔盒?

  前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他的妹妹要开一个餐厅,应该怎么经营?我没有开过餐厅,但是我教给了他一个思考方式:首先得弄清楚自己的经营定位,你是针对什么群体而开设的,这些群体的数量有多少,他们的消费能力有多少,都要考虑清楚。很大程度上,餐厅所在的区位以及餐厅本身的定位就已经决定了以后的经营状况。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你在餐厅中放了多少的爱心。爱心怎么能够被看见呢?如果你总是想着要把我所曾经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尽心烹调出来,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人,把客人当成是家人一样,那么餐厅就能够做好;反之,你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找一个敷衍了事的厨师帮你做菜,使你能赚到更多的钱,把不新鲜的蔬菜也放进去,只求能卖掉,赚到钱就好;又随便招聘了一帮服务员,服务态度很差,上菜又很慢,只是把你的餐厅当作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态度傲慢而不驯服,如此不尊重客人,客人自然敬而远之了,甚至他们还会在心里诅咒你的餐厅倒闭,还会告诉亲戚朋友不要到你这里来。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

  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不要把“我”的利益无限放大,这时,“我”就是魔鬼,它不仅不会帮助你,反而会戕害于你。就好像作为母亲的总希望孩子以后有成就,学钢琴、学英语、学书法,以后到哪里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孩子可能并没兴趣,他不想学,你还一定要强迫他,这时他不但学不好,而且会认为妈妈不爱他,爸爸也不爱他,爸爸妈妈只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全加在他身上。有一个电视剧叫做《我的青春谁作主》,你们有没有看过呢?其中就表现了两代人之间因所求不同,观念不同而造成了种种隔阂,这种状态其实是做父母的自己造成的,只要调试自己的心态,按照孩子的性格、气质与兴趣去加以培养就好了。这样,大家都会感到非常轻松。

  在生活当中,当你的思维方式能够变通时,无论遇到什么,都能找到解决的好办法;否则,再简单的事情也永远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它。当你跟自己的长辈、伴侣、孩子、朋友关系处不好的时候,你首先就要反思自己。不要一睁开眼就认为别人不行,别人没水平。这个没水平的人是谁把他吸引过来的呢?还是你自己。为什么他成为了你的朋友,是因为你自己招惹了他,然后你又不认可他。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因此,孔子说:“吾日而三省吾身。”要反省的是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打开思维僵局的一把钥匙了。我执,这个魔鬼时时障碍着我们自我超越、自我解脱,它让我们把自我当作是世界的中心来进行供养,这是十分可怕的。

  禅修最重要的不是在这里打坐,而是大家回到生活中要在行住坐卧、言谈举止中修行。一点一滴都是修行,只有把禅修精神贯彻到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中,禅修才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洗脸的时候要仔细感觉水洒到我们的面庞那种冰凉或者温热的感觉,感受湿气浸润自己的皮肤,直达你的内心;睡觉的时候要把杂念统统清除,要把心放平、放松,让它来感受你的疲劳;吃饭的时候,要感受饭菜在你的口舌中咀嚼、变碎、吞咽的每一个动作;与人交谈,要看到对方是你生命当中见过的最美的人,你愿意付出全身心去跟他分享……如果你能如是而行,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所有的丑完全取决于我们用小人之眼看待别人,用污浊之心去看待问题,用排斥和抵触的心去理解外在事物,所以总是认为别人都是坏的,只有自己是好的。

  禅修就是要训练这样的自我转换能力。大家来到这里禅修,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是也许让你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你简直感到难受死了,难受是因为我们的心里在排斥。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我从来没这么早起来过,那么就让我去体验一次,这不是很难得的一种感受吗?当你用心感受,并告诉自己敞开心扉去接纳的时候,你的心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你甚至会从这里面找到乐趣。生活中,很多人在抱怨,实际上就是因为心念没有转变过来,一转变便是海阔天空,一转变便是其乐无穷,一转变便发现青山妩媚、天地静好。但是你如果一产生抵触情绪,那便什么都不好了,这就是思维的魔力。

  每个人每天遇到的事情真的差不了多少,你不要去羡慕那些富翁和高官,也不要去鄙视乞丐和环卫工人。我看到那么多的亿万富翁,他们无不是一肚子苦水需要倾吐,他们活得不自在。尽管他开着三千万的跑车,拥有无数资产,到处都是鲜花掌声,前呼后拥,但是还是要面对一大堆问题。而那些生活得简单而平静的人呢?他每天活的很快乐,阳光照耀着他,他感到这个世界都在给他以无量的恩赐。高,高处苦;低,低处苦。苦之于人,并没有阶级的差别,只在于你怎样用有效的思维来对治它。所以我们经常跟大家讲,要感谢我所拥有的,也感谢我所没有的。当你拥有了这些东西,就失去了另外一些东西,当你失去另外一些东西,就会得到了这一个东西,这就是生活。

  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比我们好,永远羡慕别人,却从没有回过头来看一看,实际上我比他们都好。第一,我健康;第二,我年轻;第三,我现在还没有得癌症;第四,我还没有挣扎在病床上,明天就要死掉;我现在还有房子住,我还有工作……你可以找出很多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去观照自己,欣赏自己,珍惜自己。

  思维向度的转换能够让你在瞬间快乐起来,不生烦恼,清净自在。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悟道在无常我思且无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