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刻宁静 一片天空▪P3

  ..续本文上一页向的规律不吻合的。我们要想达成理想境界,就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言语,甚至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要去修正。你不修正,就发现事情做起来非常难;而当你发心修正,则会感到左右逢源,事事水到渠成。

  我们求佛,或者禅修,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心修成圆满呢?那就要靠我们不断去观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我们原来的知识储备不够,就要观照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的语言表达不流畅,那就要观照如何去训练论辩、言辞。禅修不仅仅是行跏趺坐时进入禅定的那个瞬间状态,而更应该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融贯于生活,时时体证,处处修行,方是正道。

  以前,我在厦门读书的时候,厦门大学就在我们学校的隔壁,里面的很多学生、老师都与我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中文系的老师,他们讲到一些哲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怎么懂,于是回来就使劲去啃哲学书籍;讲到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不懂,回来又埋头去看,比如《红与黑》、《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等,都是那个时候读的。当自己觉察到某个方面欠缺,我就去补充,那么我这方面的能力就能不断地增强,这就是一种修行。

  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修行是诸多修行中最为紧要的。人家骂你,你能做到不生气,那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人经常干类似这样的傻事:走在马路上被狗咬一口,很多人就要把狗咬回来,不要笑,我们还真是经常干这种事情。如果说撞到桌子时要打回桌子的人还只是少数的话,那么人家骂你一句,你就要打他一顿,人家打你一顿,你就约了一大堆人,到他家门口把他揍得半死不活,这样的情况就太多了。其实这跟你被狗咬一口,你再咬狗一口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为什么总是放不下那一刹那的面子,放不下那一刹那的仇恨心呢?实际上就是因为心的格局太小了,这时你就会在很多小事情上跟人家去斤斤计较。心量格局大的人,无论人家在他面前再怎么折腾他,他从来只是一笑而过,因为他们在心灵层面上相差得太远了,他根本不屑跟别人去计较这些东西。

  当别人骂我们,我们生气,其实正说明别人骂对了,别人的言语触及到了你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才会大动肝火。那么,对治嗔火最有效的方法就莫过于把你的心修行得很强大,很自在,很柔软,像水一样,任何坚硬、促狭的语言到你这里都能消解于无形,这时,你就不会生气了。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容易就被别人的言行所左右,那么他只是这个世界上泯然众人的傀儡之一,能有多大的成就呢?他整天都在活给别人看,他之本身没有意义,他只有躯壳,而没有实在的心灵。

  我们要修的就是使自己丰足的那一面:你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人生定位等等,要从这些方面去升华自己。我们来到这里禅修,正是为了训练我们的觉察力,觉察我们的心,觉察到我们碰到外境的时候心是如何改变的。

  当然了,我们不可能只用嘴巴说一说,用耳朵听一听,修行两天,一下子就能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我们需要有长期的定力,坚定的意志,不断地践行,才可能做到。生活中你所遇到的每一次困难,每一个逆境,就是禅修的最佳导师。

  有一个人再婚人士对我说,他现在的太太非常漂亮,但是他发现两个人性格不符,这时候他觉察到其实还是以前的那个太太好。当时他之所以选现在的太太,就是因为她相貌好、身材苗条,带出去别人都会羡慕。这就是因为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了。他发觉现在这个漂亮的太太特别贪婪,心不安定,每个月给她三万块生活费,她还是不满足,她要求丈夫一次性拿30万给她开店,但她又没有能力做生意,什么都依附在她丈夫身上。渐渐的,那个丈夫就发现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就来对我诉苦。我就安慰他说,当一个女孩子决定跟你结婚,并且为你生孩子,就等于把一生都交给你了,这时她已经进入另外一种状态了,所以你一定要包容,一定要接受,不能因为她的一点小脾气就跟她吵架,甚至还想到离婚,现在她这种状态就是在修炼你。很多人看到别人的生活,总是认为别人好,自己身边的人不好,经过了很多事情以后,发现原来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其实是最适合你的,虽然他身上可能很多毛病。所以我们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总是不满足。

  实际上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世间有哪一样东西经得起你无数倍地放大?经得起你永远参看呢?你总会产生疲惫感、不新鲜感,即使是再好的东西只要重复在你面前出现,渐渐也就没感觉了,那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内在的境界。你可以去学音乐,学文学,学插花,练瑜珈,学美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提升自己。两个人相处久了真的就是亲人了,亲人就当作一个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对象去面对,不要老是去图新鲜、貌美、潇洒、浪漫,这都是很虚的东西。当我们自己的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的时候,他的生活乐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好好珍惜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珍惜我们自己的健康,珍惜我现在的朋友,珍惜我的父母,珍惜我的这份工作,当你好好心安下心来去接受,你的人生梦想就能够不断实现。

  今天到寺院里面来,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学习,从佛法的角度来讲,那是你们无量劫以来所修行的功德之果报,所以要好好珍惜,不要认为来到这里是被老板逼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无尽华藏面前,到处都充满着金银财宝,大家一定要捡一点回去。我们所能给你的不是有相的金银财宝,而是人生内在的富有,当你内心的思想境界丰足之时,你回到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捡到宝贝。

  所以生活就是一念之间的转变,当你转变成正面时,阳光、喜乐、富足就会跟着来,当你转换成负面时,抱怨、恐惧、挂碍就来了,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选择。宁心修持,天堂在目;驰骋心狂,地狱洞开。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提问,阿弥陀佛。

  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学员:师父,刚才有个老师父开示我们痛苦与快乐的区别,那么痛苦与快乐修到源头,修到他不知道痛苦也不知道快乐的时候,那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贤崇法师:那是木头的状态。

  学员:这个状态是痴愚的,还是智慧的呢?

  贤崇法师:痛苦和快乐都没有,哪里来的痴愚与智慧的分别?那是一个“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状态,那是最最宁静的状态。

  学员:我想问一下,在世人的眼里,觉悟的人就是佛,那要如何断某个人是觉悟的人呢?

  贤崇法师:有的人从理论上觉悟,有的人从行为上觉悟,真正要成佛还是要从行为上觉悟,最后达到圆满的境界。但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各不相同的理想境界,很难用某一种思想概括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在修自己内心当中的那个圆满,当你不断升华,一碰到痛苦就能很快把它转变过来,一碰到问题也能很快从局限里面解脱出来,这一刹那就是佛的境界。

  学员:师父,我想问一下,如果遇到一个假善,一个很虚伪的人该怎么办?

  贤崇法师:遇到虚伪的人,恶的人,就不理他。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问他,他说我碰到一个很坏的人怎么办呢?他说“以默摒置之”,见到他就当作空气一样。

  学员:师父,和尚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贤崇法师:和尚的最高境界就是出家。身出家,心出家,皈依佛,身心不二。

  学员:那么和尚的最高追求又是什么呢?

  贤崇法师:和尚最高境界就是成佛了。这是我们一生当中所做的事情。

  学员:好的,谢谢师父开示。

  

《一刻宁静 一片天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