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顺应天道的喜乐人生▪P2

  ..续本文上一页甚至成人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关系亲密的情人或者夫妻在相处一段较长的时间以后,会在不经意间做出一样的动作,甚至流露出一样的表情。有一个侦探就曾经依靠这种模仿理论破解了一个凶手是心理学高手的杀人谜案。

  回到孩子的问题上,因为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因此你不妨带他去参观一些书法现场表演或是展览。在这一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他对于书法表演或者书法家的创作过程表现出想要学习的兴趣,这时你就可加以鼓励,及时引导他走上这条艺术之路。当他开始练习书法以后,你还可以帮他报名去参加一些比赛和表演活动,多多勉励他,以加强他的持续心。但如果孩子在一系列的参观中表现出的仅仅是疲倦和调皮,你也不可以指责他,而应该及时调整方向,发现他真正的兴趣所在。

  父母在教育的问题上,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及时鼓励而不是反复地唠叨和逼迫,给孩子一个自我的空间,让孩子按照他的兴趣来生活,这样长大的孩子创造性要比严加管束的孩子强很多。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自己对于工作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这样放松地接纳工作,就会在工作上有很大的精进。

  这就是说,要学会因势利导,而不是揠苗助长;要学会接受、包容,而不是排斥、抗拒。

  四、用心感受,开怀接受

  大家来到这里禅修,如果心不在这里,没有接受禅修带来的安详状态,那就不会对人生有多大的助益。我们不会强制你们腿一定要双盘,一定要很严格地做动作,毕竟,大家来这里,不是学戏,不用练习腿功。我们只是希望你们遵守最基本的规范,身体坐直,关注呼吸吐纳,安心当下就好。

  我们看到,外面的樱花开得很美,现在正是天朗气清,百鸟齐鸣的季节。但是,你们相不相信,每一个人的心里对于樱花的感受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走进来便会赞叹说:“师父,你们的樱花开得好美啊!就像美好的青春一样,欣欣向荣、姹紫嫣红,真是令人动容啊!”有的人愁眉苦脸地走进来,对我说:“这樱花的花期很短。雨一来便落了一地,可惜红颜归于污泥。”这正像《西厢记》里说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她愁肠百转,别说樱花,就是一阵风都足以触动。还有的客人走进来,就对我谈论自己的生意经、子女经,我问他们:“你们不觉得门口的樱花很美吗?”他们回答我说,根本没有注意到呢。

  所以,接受是一种开阔的心境,它带来喜乐,带来幸福。这就是我个人对于生活的觉知。

  我们知道,如果以自然来与生命作比较,人的生命真是太短暂了。看似弯曲、柔弱的树都尚且有几百年的寿命,而人呢?常常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的生命既然如此短暂,为何还有纠结于那些不快乐的事情呢?

  处在喜乐状态中的生命看待四时变化、气节流转都是美的:春赏百花夏听蝉,秋日静好冬踏雪。每个季节,每一天都有大美蕴含其中,等待洁净的心灵去发现。反过来,很多人总是抱怨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春天躁郁,秋风肃杀,他就会觉得活着真累,时时处处都是负担。

  盛夏,有一次我来到法门寺,被太阳炙烤着的水泥地板冒着火气,人一走上去就会感到自己像热锅上快被烤熟的蚂蚁一样。我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排斥,心里想,这未免也太热了吧。但是这个念头一起来,我就马上觉察到应该要转变过来。因为排斥不排斥,我都要走这段路。于是,我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两旁的花草树木和天上的云朵上来,整个人的心境立刻就扭转过来。炎热不再对我构成威胁,而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这种微妙的体验裹挟着细腻而清晰的心理感受,现在想起来仍旧好像是昨天一样,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周易》有这样的句子:“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自然规律就是如此,我们与其心生抵牾,不如喜乐接受。四时流转不停,构成了我们短暂的人生。

  我们现在一碰到逆境,恨不得马上就用最恶毒的言语去消灭给你带来麻烦的人,而很少用开阔的心来接受和面对逆境,将逆境看作一种可贵的人生体验。当我们遇到困难的事情,第一个想法就是逃避,就是远远地躲开。但是当我们越是逃避,人生就越是缺少了体验与挑战。时间一长,就使自己的智慧磨尽,最终“泯然众人”。我们遇到的事情,总是越逃避越难,越是迎头而上就越是简单。

  如果你从出生到现在,一路上读书、工作、家庭都很顺利,那我要告诉你,顺利是一种最大的悲哀。它使我们忘记超越自己、升华自己的使命,它使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反之,越是经历磨难,对人生的改变就越是显明。

  我们建设香海禅寺就是一个充满磨难却意义十足的过程。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数不完的资金,十个月就能建成寺院的话,那么现在的一切便不值得我们如此珍惜。正是因为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木头都是我们讨价还价,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因此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才会如此姗然可爱。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完成了多么伟大的工程,更重要的是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体察当下,感悟事情本身。无论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哪怕是扫地、擦桌子,只要用心体察,就是有收获的人生,也就是喜乐的人生。

  五、守持一颗安定的禅心

  什么是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在我们的人生中所一直追求的东西,如功名利禄,这些都是外相。外相有止境吗?没有。外相总是千变万化,是你无量世都追求不完的。今天被认为是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两三个月以后,就又落伍了;今年被认为最流行的时装,一两年后便弃掷箱底;现在你的车子是最好的,十年以后便成为破旧不堪的废铜烂铁。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出身于中国名校的高材生在哈佛竟然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导师。这些青年学生,以前在中学里面一定是全校乃至全市最优秀的,到了北大清华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北大清华最优秀的学生,到世界一流的大学里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个人都秉持着自己的一种状态和生活,根本不需要去羡慕别人,因为羡慕是没有止境的,富有、权力、学问,都是没有止境的。

  与其不断追慕别人,不如好好看住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关注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反复强调,生活中的喜乐、圆满并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事是需要我们自己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而达到的。

  “乱”指什么呢?内心恐惧、挂碍、彷徨、迟疑,就是“乱”的表现。你觉得自己今天坐在这里好像很平静,心中也没有任何杂乱的念头。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当一把刀子架在你的脖子上了,或是今天突然被医生宣判死刑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还能保持内心不乱吗?我们要修的不是今天一天的禅,而是包括艰难困苦、厄运交加之时的一生的禅。我们对于顺境的控制力可能很强,但是真正逆境到来的时候,才真正是检验你禅定功夫的时刻。

  有的人觉得,你给我十万块钱,我可以“视金钱为粪土”;那么如果你面前放着一千万、一个亿呢?你也能岿然不动吗?经过一次考验在人生中有时候时微不足道的,很多人经历了许多真金烈火的考验,仅仅是在一次考验中失败了,那对于整个人生来说,这就是万劫不复。

  今天师父对你说的话,你千万不要当作知识来做记录,你所要做的,就是觉知生命之中的每一个过程。

  前段时间,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分享了据传假托为仓央嘉措所作的那一首诗歌:“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这首诗与其说表达的是坚贞不渝的爱情,倒不如说它传达了一种佛的意境。因为佛教所说的大彻大悟,不是要我们从恍惚去寻找涅槃的彼岸;也不是从烦恼中去寻找菩提的大道;更不是从染污中去寻找光明的所在。

  佛教主张,涅槃、幸福、光明这些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是本来就为我们所自有的,是不需要我们费尽心力、跋山涉水去找寻的。所以诗歌说:“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的确,爱不在我们所爱者的身上,它不凭借其他任何外物所存在,除了你自己。你本来就具备一切爱,一切光明,一切圆满,一切涅槃,又何苦要去做一个乞丐,向别人乞求这些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我本是无尽藏,我本具诸实相。我本有喜乐身,我本自在天堂。”这世上鲜有真富贵与真贫弱者,问题只在于你如何看待生活。

  

《顺应天道的喜乐人生》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