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椎有毛病或头不舒服的人,要做“点头摇头”运动:顺序是点头、仰头,左、右,斜左斜右,斜右斜左,基本呈“米”字形,各做二十下。然后,转头运动,先顺着转,再逆着转,各转二十下。
最后,就把手交叉握在一起,两大拇指并拢在上,敲打自己颈部,以颈椎部位为中心,其左、其右、三个部位依次敲打,各二十下。
身体里很多东西可以做自我练习。所以,有空,要跟身体做对接,不要觉得自己身体不重要。
内心丰足,天地遨游
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都是别人身上的问题。真正有能力的人,永远在自我反省,永远找自己内在的问题。如果身边出现一大堆问题,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是所有问题的制造者。
很多人都不相信这句话,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搞乱了他的心境: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公司不正规,老板脾气暴躁……这时,就应该静下来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为什么这个问题在自己周围发生?为什么这个问题不断在自己身边出现?喜欢抱怨的人,其身边的问题会越聚越多,甚至呈倍增之势。不断自我反省之人,即使碰到一点点问题,也会倍减。甚至很快就被消除掉,绝不会火上浇油,使矛盾之火燃烧得更旺。
唯有一定思想境界之人才能做到如此超然。因此,碰到问题时千万记住,不要指责别人,一切根源都在于自己,这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本该展现的一种行为。当然,这种气魄并非天生而来,需要不断地训练。所以,我们要修宁静,修独处,修静态,修安静,修内心的丰足,修自我境界的提升,修胸怀的开阔,修认识事物时所需的那种深邃和敏锐性,修内心那种极限的打开,不断地开启自己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宗教和宗教之间的敌对情绪非常严重。但我敢在这里自豪地说:经常有很多基督徒、很多老外,跑到我们寺院里来进行禅修。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寺院的门,从不自设藩篱,这里没有种族的区别,没有教派的歧视,没有穷富之分,谁都可以进来,谁都可以交流,只要你带着一颗宁静的心。
我微信里面有一个朋友,是名牧师,他每天发一些圣经、福音之类的内容给我。每次看后如有感触,我都会回应两句。为什么?因为,当他说得好,就应该学会去赞叹。我们寺院里面每月都举办读书会,成员至今有八百多人,读书会的书籍,可谓包罗万象,除心灵方面的书籍之外,有政治类的,如《省委班子》;有经济类的,如《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有神学类的,如《与神对话》、《德兰修女传》……《德兰修女传》这本书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很值得去读一读,以前我们买了将近四千多本送给喜欢读书的人。为什么人家捐给寺院的钱,我们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原因很简单,我们希望身边的人,都是一群有智慧的人,都是一群心胸开阔的人,都能站在一定高度去思考人类未来生活的方向。
当具有这样思维的人走在一起的时候,会影响身边、改变社会。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有的成立了基金,有的办了学校,有的做起了企业……海宁海港超市的朱晨耀先生,居然把海宁所有的上班一族都组织在一起,去做义工。他现在的义工组织已经辐射全国,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大家全体出动:到养老院去慰问老人;给环卫工人送去爱心;拿着蛇皮袋,大街小巷到处去捡垃圾……所以,海宁城市到现在,一尘不染。
也许,爱心之初,可能跟事业的发展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只要不断地沿着这个思路做下去,只要身边的人,不断地去坚持如是去做,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所以,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好像在这个世间不重要。如果心中装有世界,以后的成就,就会影响世界。不要认为自己很不重要,打开自己的心量之后,你的能量,你的工作,无法想象。甚至你带的团队,不管在哪里都是最卓越的。因为心可以装下世界,世界在你面前,便如手掌一般大小。那自然你的成就,就无可想象。
这样境界的提升,就看怎么转变自己。圣人是人,总统也是人,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还是人,同样是人,我为什么不如他?我为什么做不到?原因在于,是否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做人。
万法唯识,怎么解读自己,你的世界就显现什么模样。
你光明、喜悦、幸福、笑口常开、有包容心、智慧,那你的世界就如是模样地呈现。这是无数前辈高人,不断验证的一个真命题。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智慧,只不过我把它转述出来。当然,我自己有亲身感受了,亲身验证了,才转给你们。
理解了这个道理,即使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能做得最好,甚至可以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成绩出来。
有一则故事:日本邮电大臣野田圣子,毕业于女子贵族学校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酒店当白领丽人,其中有一项清洁工的训练课程,自出娘胎以来她从未做过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触及马桶的一刻几乎呕吐。但有一天,一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抹完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在她面前一饮而尽,以此向她证明经她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也可以饮。那一刻,圣子震惊地呆在那里。最后,她在内心默默地给自己下达一个命令:“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后来,她以这种精神源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益求精,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终于出色地成为日本的邮电大臣。
所以,人生之路,漫漫修远,唯有立志求索,方能中流击水,触摸真理的光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相信这句话,你就能走出卓越的人生。如果不相信,永远为一点工资,讨价还价,永远被别人驱赶着走,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这一生,就是痛苦的一生;这一生,就是默默无闻的一生;这一生,走在哪里,人家都不知道你是谁。当然,认不认识你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个信念。所以,丰足的内心,才是立足于天地之间的自我本色。
知足者富
我们在寺院里面写了很多春联,有一句话叫做:知足者富。为什么要用这句话来说明呢?知足者富,富贵的富啊。内心丰足,绝对是富有的人。如果总觉得不满足,即使有千万、亿万,甚或富可敌国,也是贫人,也是穷人。
所以,富有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内心世界对人生的认可。
古人有一句话:“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些话告诉我们——人格、思想、境界高于一切。实在地说,物质的东西,永远都比不完。今天有了,别人比你还有;再达到自己所期待的那个结果时,发现还有人依然在你前头。人永远都有不足的一面,也有自我优越的一面。所以,眼睛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好,其实反过来看看,自己已经很好。
这几年在外面讲课,我也发现一个道理:讲课的人,总希望每个人都喜欢听,每个人都能专注地听,每个人坐在那里,憋着不去上洗手间,拿着电话不想去打,这种想象很美好。其实,哪有这种可能?一百个人坐在一起听课,能有八十人专心听你讲,已经不错了,已经是最好的了;如果有六十个人听你,这堂课就没白讲;希冀百分之百的人都接受,这只是一种奢望。既然没有百分之百,因此,就要完全放开地去讲。完全放开之后,就可以讲出自己想讲的东西,认同不认同,那是别人的事情,怎么讲,是自己的事情。没有压力,才能讲出最精彩的心灵之语。
创造力从何而来
人的创造性,绝不是约束之下的产物。局限于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力就会丧失。
因此,同上海交大的校长和院长一起吃饭时,我跟他们讲,一所大学是人类灵魂的培养基地,交大是上海最大的一所高校,是带领上海这座城市迈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个基地。如果学校中的教授、学者、专家在这一亩三分地里,没有得到自由灵活的施展空间,谈何带领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迈向更辉煌的未来?
思想进步,行为才能进步。行为的进步就是命运的进步。
尤其,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一定要训练开拓性的思维,心安静下来,不要散乱于外在的影响和迷惑,心息相依、杂念不生时,内在的光明才会呈现,创造性的智慧依之生起,未来才能走得远,也才能做出最卓越的成绩。
每一个人都是佛祖。作为普通职员也应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位置。甚至,要站在整个行业当中去思考现在的工作。
只有打开这样的心胸和格局,从深入思维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力才能显现出来,普通的角色就能取得无法想象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成就。
培养孩子,也就是培养这样一种创造力。因此,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内心燃烧的欲望,点燃内心那团火焰,如何让其不断地燃烧。所以,灌输只不过是某一阶段、某一基本知识的一种传授,真正的教育是授予一种思维方式,永远启发内在的那种创造的欲望。
《心灵深处莲花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