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你真的成功了吗
贤宗法师开示
宇瑾整理
当局者如何不迷
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给大家讲课,米米老师对我说随便讲一讲,我就按照平日对佛法的理解,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算不上是讲课吧。
大家在生活当中,也许多多少少都会接触过佛教。佛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它就像“佛”这个字本身的一个含义一样,让自己觉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很多问题,包括我也一样,如何从这些问题之中得以觉悟,至关重要。“觉”是什么?就是省悟过来,明白过来,我知道了。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自己面临问题时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别人处于困境之时,却总能为之排忧解难?实际上,就是问题本身的乌云遮蔽了自己的慧眼,令当局者深陷迷潭而已。
如何打开双眼才能看清身边的世界呢?——需要有觉悟的精神和思想境界。佛法中讲,当我们处于迷茫之中时,根本无法探知世界的本质,如果想要有所觉醒,就必须去悟。那“悟”是什么?不是说要求瞬间即能悟出宇宙真相的大道理,或者说即可便从人生苦海当中解脱出来,而是要有一种思想,时刻用这种思想、理念去观照自己。
打坐就是一种观照方式。我经常讲,打坐就像电脑的USB接口一样,这个U盘插进去,此通道就打开了;那个U盘插进去,彼通道也打开了。因此,通过打坐,可以给自己的内心嫁接很多很多通道。是什么通道?比如,今天有人骂你一句,你从早到晚,一直为这个人生气,你就可以坐下来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生气?我为什么要被他的情绪牵着走?我为什么要现在还愤愤不平?他这句话为什么会对我打击如此之大?……你不断地想下去,想下去……突然发现:唉呀,我怎么这么笨?为什么对这句话一直生气不止,影响我一天的情绪?何苦呢?当你突然间豁然开朗之时,心就被打开了,打开之后,你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就会焕然一新。
所以,碰到这种对境的时候,我们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解决,才最为关键。人生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不可胜数。比如说,企业的这次订单不理想,最近一个项目未完成,企业未来的愿景如何预设,人才储备困乏……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令你焦头乱额。这时,你就可以通过打坐静下来进行思考: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这都是禅宗里面的话头。这些师父要求弟子必参的话头,我们也可以用来参自己:我是谁?我是老板,我是员工,我是领导,我是家庭主妇,我是父亲,我是母亲,我是儿子,我是什么?……当不断地切换角色之时,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地融入角色里面去。比方说,面对儿子你有没有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面对妻子你是否尽到丈夫应有的义务?面对父母你有没有做到孩子应有的那种状态?面对员工你是否承担起领导者的职责?……不同的角色体现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状态,有否完成应尽的职责?
禅宗要求平时坐下去要参:你是谁?你在哪里?同样一个角色,不断切换环境的时候,角色也在变啊!在公司你是老板,今天在这里就是学生;登上讲台,你是一位老师,面对员工你又成为上司。同理,你知道你在哪里吗?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那么将来你的企业规模可能有多大,经营项目多少,主要产品是什么?你的核心、战略、团队、愿景、方向等等如何?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市场份额、潜在市场……想明白了这些,就等于告诉了你在哪里。
就像我们一个寺院,全国有那么多寺院,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如何在众多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之路?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定位?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能不能在目前的状态下,一步步地走向未来?这一系列的思考和答案,就是在寻找——我在哪里。因此,打坐时可以这样思考,并非一直在那里枯坐,当然枯坐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打坐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去醒觉。所以,佛法的修行,绝对不是一种浪费生命资源的修行方法,它一定要跟我们的生活、工作、为人、心态的打开等是息息相关的。
轻松找出问题的答案
六祖慧能大师,有弟子数千,但每天他让弟子们所做的是什么?——劳动、种地、砍柴、扫地……有些弟子想不通:我千里迢迢跑来这里,每天只被拉去干些杂活,学什么道?慧能大师就告诉他们:道就在种地当中,就在工作当中,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过程当中。
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把生活变成一个修行的道场?家里是道场,工作是道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个修行的对象。如果能坚持如一,我们会出现一个什么状态?当你再遇到问题时就会随心转境。痛苦时,把它转换成快乐;想不开时,把它转变成想通顺;认为无法解决时,把它转变过来解决掉……。转变的这一种方式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从不圆满到圆满,从极限到无尽。
打坐,就是通过身心完全静止之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试想一下,一个人处于极度愤怒状态时,大脑基本一片空白;一个人如果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紧张忙碌,身体会处于快速转动之中,其大脑基本上也等于零,很少能静下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失衡。所以,想要头脑处于极度灵敏的状态,身体一定要安静下来。静下来之后,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获得答案:这个点是这样,那个点是那样,这个可以往上,这个能往下……全面地思考一遍之后,你就会发现心灵之窗正在不断地开启,很多东西诸如概念、逻辑、答案等等都会纷纷呈现在眼前,原来所困扰的问题瞬间便可迎刃而解,比如,当思考企业方向时,你就会对整个市场动态了然于心,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在整个市场里面的走向。平时之所以看不清晰,就在于心灵躁动。
风水之谜
我经常跟人家讲,世间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万事万物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人,一切事物都围着人走。
我们国家最近这几年一直在提倡一个思想:民生。民生是什么?——老百姓的生活。你想想看,老百姓越满意,国家才能越稳定,不管国外势力如何强加于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内部团结一致,绝对支持政党的话,任何国家的侵略都会化为灰烬。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最基本规律。
经营企业亦如此。产品销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接受我们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百分之百地满意产品?满意度越高,产品市场价值就会越大,价值越大,你的市场、生意、公司理所当然地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有一个老板,建了一个很大的厂房,找了三四个风水先生轮番勘测,前两个都说不错,后一个人就给他捅了一个屋,一个破屋,并告之说这个厂房怎么这样盖呢?一点风水都不好,住进去的话恐怕会生病等等一大堆说辞,最后把那个老板弄的坐卧不安,好几天没睡好觉,然后跑过来就跟我讲,他说师父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有没有像他们讲的那么邪乎。后来我就跟他讲,什么是风水?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人。你的厂房结构刚好跟你的行业相通,坐在那里感觉很舒服;这个货搬出来,不远处就是电梯,很顺畅就送下去;然后车开进来,右手进,右手顺着能直接出,如果右手进来,还要在门口拐一个弯,又要倒回来,再出去,这诸多的不顺,就会造成内心的压抑,久之就可能会发脾气,发脾气就容易乱来,接下来的问题和麻烦就可能产生一大堆。实际上这就是风水。
如果你总在想,哇,暖洋洋的太阳洒满全身,泡一杯茶,捧一本书,惬意地坐在那里,心情非常愉悦,见到每一个人都十分开心,大家其乐融融,那这个地方肯定就是风水宝地;见到谁都怒火丛生,见到谁都想大吵一架,见到谁都看不顺眼,这个地方会有风水吗?绝对没有。
当然,你的风水不等于他的风水,他的风水不等于你的风水,你觉得这种方式坐着很舒服,这就是你的风水。所以,把一件事情想通了,有时候你也可以成为风水大师。
我们寺院在建设过程中,我一直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去建:前面很开阔空旷,我们植了很多树、种了很多花,把四大天王以石雕形式安放在寺院广场之上,14米高,400多吨重,给人感觉:第一,开阔;第二,绿树成荫;第三,有石雕装饰,跟寺院的古典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每天坐在那里,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感觉很舒服。我们舒服时,朋友来了就很舒服,所以很多朋友到我们寺院,就愿意住在这里,回去一段时间就又想再来,这说明此地跟他有缘。有缘来自哪里?就是这里的人、这里的饮食、这里的环境,让人感觉到很舒服,说白了就是一种磁场。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磁场就像企业的文化一样。文化是什么?一群人,一起创造了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很认可的方式——工作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生的价值观、交往的原则等等,而且这种方式,能改变每个成员的人生,能让其愉悦地成长,甚至能消融其原本的偏激、自私。信仰、价值、使命,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使这样的一群人携手共聚,你简直无法想象,未来会发展到什么样!
我们寺院有一个短信平台,已经运转了四年之久,米米老师经常把我们的短信诵读出来录成CD。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现在短信平台有17000多位受众,每天都会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并非是宗教的宣传,而是人生智慧的格言。很多人都跟我讲,他说每一次判断问题的时候,收到的短信刚好针对它,一下子就给了他做出正确决定的启迪。虽然我们从来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人生的智慧彼此共通,所以,他看了就很受用。当这些真正的智慧不断地放射开来的时候,在有正向人生价值的人身上,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磁场。
有一个做窗帘生意的老板,春节时把一个朋友带到我们寺院里参观,他一个人四处走走转转,又看了一些书籍,结果第二天就跑到我们寺院做义工来了,整整做了一个春节假日,每天拖地板、洗碗、…
《企业家:你真的成功了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