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你真的成功了嗎

  企業家:你真的成功了嗎

  賢宗法師開示

  宇瑾整理

  當局者如何不迷

  大家晚上好!非常榮幸能給大家講課,米米老師對我說隨便講一講,我就按照平日對佛法的理解,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算不上是講課吧。

  大家在生活當中,也許多多少少都會接觸過佛教。佛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它就像“佛”這個字本身的一個含義一樣,讓自己覺悟。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很多問題,包括我也一樣,如何從這些問題之中得以覺悟,至關重要。“覺”是什麼?就是省悟過來,明白過來,我知道了。我們每個人,爲什麼自己面臨問題時往往會茫然不知所措,而別人處于困境之時,卻總能爲之排憂解難?實際上,就是問題本身的烏雲遮蔽了自己的慧眼,令當局者深陷迷潭而已。

  如何打開雙眼才能看清身邊的世界呢?——需要有覺悟的精神和思想境界。佛法中講,當我們處于迷茫之中時,根本無法探知世界的本質,如果想要有所覺醒,就必須去悟。那“悟”是什麼?不是說要求瞬間即能悟出宇宙真相的大道理,或者說即可便從人生苦海當中解脫出來,而是要有一種思想,時刻用這種思想、理念去觀照自己。

  打坐就是一種觀照方式。我經常講,打坐就像電腦的USB接口一樣,這個U盤插進去,此通道就打開了;那個U盤插進去,彼通道也打開了。因此,通過打坐,可以給自己的內心嫁接很多很多通道。是什麼通道?比如,今天有人罵你一句,你從早到晚,一直爲這個人生氣,你就可以坐下來去想一想:我爲什麼要生氣?我爲什麼要被他的情緒牽著走?我爲什麼要現在還憤憤不平?他這句話爲什麼會對我打擊如此之大?……你不斷地想下去,想下去……突然發現:唉呀,我怎麼這麼笨?爲什麼對這句話一直生氣不止,影響我一天的情緒?何苦呢?當你突然間豁然開朗之時,心就被打開了,打開之後,你的心理狀態、生活方式就會煥然一新。

  所以,碰到這種對境的時候,我們如何從另外一個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解決,才最爲關鍵。人生這樣的問題實在是不可勝數。比如說,企業的這次訂單不理想,最近一個項目未完成,企業未來的願景如何預設,人才儲備困乏……各種各樣的問題紛至沓來,令你焦頭亂額。這時,你就可以通過打坐靜下來進行思考:我是什麼?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往哪裏去?……這都是禅宗裏面的話頭。這些師父要求弟子必參的話頭,我們也可以用來參自己:我是誰?我是老板,我是員工,我是領導,我是家庭主婦,我是父親,我是母親,我是兒子,我是什麼?……當不斷地切換角色之時,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地融入角色裏面去。比方說,面對兒子你有沒有承擔起父親的責任?面對妻子你是否盡到丈夫應有的義務?面對父母你有沒有做到孩子應有的那種狀態?面對員工你是否承擔起領導者的職責?……不同的角色體現不同的狀態,不同的狀態,有否完成應盡的職責?

  禅宗要求平時坐下去要參:你是誰?你在哪裏?同樣一個角色,不斷切換環境的時候,角色也在變啊!在公司你是老板,今天在這裏就是學生;登上講臺,你是一位老師,面對員工你又成爲上司。同理,你知道你在哪裏嗎?假如你是一位企業家,那麼將來你的企業規模可能有多大,經營項目多少,主要産品是什麼?你的核心、戰略、團隊、願景、方向等等如何?包括産品質量、技術含量、市場份額、潛在市場……想明白了這些,就等于告訴了你在哪裏。

  就像我們一個寺院,全國有那麼多寺院,各種各樣的管理模式,如何在衆多之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之路?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定位?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能不能在目前的狀態下,一步步地走向未來?這一系列的思考和答案,就是在尋找——我在哪裏。因此,打坐時可以這樣思考,並非一直在那裏枯坐,當然枯坐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最關鍵的是,我們打坐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去醒覺。所以,佛法的修行,絕對不是一種浪費生命資源的修行方法,它一定要跟我們的生活、工作、爲人、心態的打開等是息息相關的。

  輕松找出問題的答案

  六祖慧能大師,有弟子數千,但每天他讓弟子們所做的是什麼?——勞動、種地、砍柴、掃地……有些弟子想不通:我千裏迢迢跑來這裏,每天只被拉去幹些雜活,學什麼道?慧能大師就告訴他們:道就在種地當中,就在工作當中,就在生活的每一個過程當中。

  反觀我們自己,有沒有把生活變成一個修行的道場?家裏是道場,工作是道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個修行的對象。如果能堅持如一,我們會出現一個什麼狀態?當你再遇到問題時就會隨心轉境。痛苦時,把它轉換成快樂;想不開時,把它轉變成想通順;認爲無法解決時,把它轉變過來解決掉……。轉變的這一種方式就是修行,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爲,從不圓滿到圓滿,從極限到無盡。

  打坐,就是通過身心完全靜止之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向。試想一下,一個人處于極度憤怒狀態時,大腦基本一片空白;一個人如果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緊張忙碌,身體會處于快速轉動之中,其大腦基本上也等于零,很少能靜下來思考問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失衡。所以,想要頭腦處于極度靈敏的狀態,身體一定要安靜下來。靜下來之後,很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能獲得答案:這個點是這樣,那個點是那樣,這個可以往上,這個能往下……全面地思考一遍之後,你就會發現心靈之窗正在不斷地開啓,很多東西諸如概念、邏輯、答案等等都會紛紛呈現在眼前,原來所困擾的問題瞬間便可迎刃而解,比如,當思考企業方向時,你就會對整個市場動態了然于心,並能把握這個行業在整個市場裏面的走向。平時之所以看不清晰,就在于心靈躁動。

  風水之謎

  我經常跟人家講,世間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萬事萬物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轉,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人,一切事物都圍著人走。

  我們國家最近這幾年一直在提倡一個思想:民生。民生是什麼?——老百姓的生活。你想想看,老百姓越滿意,國家才能越穩定,不管國外勢力如何強加于我們,只要我們自己內部團結一致,絕對支持政黨的話,任何國家的侵略都會化爲灰燼。這是一個放之四海皆准的最基本規律。

  經營企業亦如此。産品銷給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能接受我們的産品?如何讓消費者百分之百地滿意産品?滿意度越高,産品市場價值就會越大,價值越大,你的市場、生意、公司理所當然地會越來越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有一個老板,建了一個很大的廠房,找了叁四個風水先生輪番勘測,前兩個都說不錯,後一個人就給他捅了一個屋,一個破屋,並告之說這個廠房怎麼這樣蓋呢?一點風水都不好,住進去的話恐怕會生病等等一大堆說辭,最後把那個老板弄的坐臥不安,好幾天沒睡好覺,然後跑過來就跟我講,他說師父你能不能幫我看看,有沒有像他們講的那麼邪乎。後來我就跟他講,什麼是風水?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人。你的廠房結構剛好跟你的行業相通,坐在那裏感覺很舒服;這個貨搬出來,不遠處就是電梯,很順暢就送下去;然後車開進來,右手進,右手順著能直接出,如果右手進來,還要在門口拐一個彎,又要倒回來,再出去,這諸多的不順,就會造成內心的壓抑,久之就可能會發脾氣,發脾氣就容易亂來,接下來的問題和麻煩就可能産生一大堆。實際上這就是風水。

  如果你總在想,哇,暖洋洋的太陽灑滿全身,泡一杯茶,捧一本書,惬意地坐在那裏,心情非常愉悅,見到每一個人都十分開心,大家其樂融融,那這個地方肯定就是風水寶地;見到誰都怒火叢生,見到誰都想大吵一架,見到誰都看不順眼,這個地方會有風水嗎?絕對沒有。

  當然,你的風水不等于他的風水,他的風水不等于你的風水,你覺得這種方式坐著很舒服,這就是你的風水。所以,把一件事情想通了,有時候你也可以成爲風水大師。

  我們寺院在建設過程中,我一直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去建:前面很開闊空曠,我們植了很多樹、種了很多花,把四大天王以石雕形式安放在寺院廣場之上,14米高,400多噸重,給人感覺:第一,開闊;第二,綠樹成蔭;第叁,有石雕裝飾,跟寺院的古典建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我每天坐在那裏,這裏看看,那裏瞧瞧,感覺很舒服。我們舒服時,朋友來了就很舒服,所以很多朋友到我們寺院,就願意住在這裏,回去一段時間就又想再來,這說明此地跟他有緣。有緣來自哪裏?就是這裏的人、這裏的飲食、這裏的環境,讓人感覺到很舒服,說白了就是一種磁場。從某一個角度來講,磁場就像企業的文化一樣。文化是什麼?一群人,一起創造了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很認可的方式——工作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方法、人生的價值觀、交往的原則等等,而且這種方式,能改變每個成員的人生,能讓其愉悅地成長,甚至能消融其原本的偏激、自私。信仰、價值、使命,人生的方向和目標,使這樣的一群人攜手共聚,你簡直無法想象,未來會發展到什麼樣!

  我們寺院有一個短信平臺,已經運轉了四年之久,米米老師經常把我們的短信誦讀出來錄成CD。那爲什麼這樣呢?我們現在短信平臺有17000多位受衆,每天都會收到一條短信,內容並非是宗教的宣傳,而是人生智慧的格言。很多人都跟我講,他說每一次判斷問題的時候,收到的短信剛好針對它,一下子就給了他做出正確決定的啓迪。雖然我們從來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人生的智慧彼此共通,所以,他看了就很受用。當這些真正的智慧不斷地放射開來的時候,在有正向人生價值的人身上,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能量磁場。

  有一個做窗簾生意的老板,春節時把一個朋友帶到我們寺院裏參觀,他一個人四處走走轉轉,又看了一些書籍,結果第二天就跑到我們寺院做義工來了,整整做了一個春節假日,每天拖地板、洗碗、…

《企業家:你真的成功了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