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阳。变化无穷,顺势而为,无不得心应手。
我常说,人跟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同样是工作,有人是为了养家糊口,有人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有人是为了在朋友中有面子。这就看你的出发点在哪里,我很欣赏一句话: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好的作品。你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作品?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掌舵者,你是否有使命感?当我们企业存在的价值跟人类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跟自己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这滴水永远没有干涸的可能。反之,有的老板认为自己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给自己创造财富,抱持这种观念的时候,他的所谓使命感就非常弱,格局就非常狭,成就就有限。
我们通过修行,通过做事,通过面对挫折,慢慢就能把心胸撑开,就像小姑娘怀孕肚子越来越大。我以前是教书的,不懂管理,到了香海禅寺以后,百废待兴,问题多得一团糟,我想尽办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最后我发现,我的肚子也慢慢大了,当我的肚子大到像弥勒佛一样,不是很好吗?
实际上,我们面对困难时,你越怕什么,什么就越给你造成困惑。这就是“你强它弱,你弱它强”的弹簧原则。你逃避它,永远得不到成长。
有的管理者,如果手下人在才智方面超过他,他会觉得很没面子,这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你的智慧不可能超过所有人,俗话说:当你用你的学生,就可以把事情做成,当你用你的同学,就可以把事业做成功,当你用你的老师,就可以称王称霸统一天下。所以真正卓越的领导者,他手下的人都比自己优秀。胡雪岩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历史上刘邦、刘备、朱元璋这些开国之君,他们不都如此吗?越是干大事的人越有大胸襟,这样就能包容更多人,就有各种各样优秀人才汇聚这个舞台,共创伟业。所以不要嫉妒底下的人比你优秀,只要他能为你所用。所以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位置定好,不要因为你是领导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你不可能样样胜过别人。
当我们心胸开阔,目光高远,思维独卓的时候,就是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角色,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就如一颗明珠放在沙子里,来人一眼也能看到。
空性者达
“人生百步者半九十”,它说明,很多事在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往往是最难的时候,反过来,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可是很多人看不出来,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因此,最后几步要走完,靠的就是一种精神的强大。修行,其中之一就是修精神的强大性。《四十二章经》中,把修行比喻成一个攻城拔寨、在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人,不被乱箭射死,就会凯旋而归。
在修行的路上,你面对财色名食睡各种诱惑之时,怎样应对,你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去坚持自己的本心,你的心会不会在这里面迷失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人格的境界,不是轻松可以达到。
大家都熟悉的玄奘法师,他到西天取经,路上什么考验都经历过。有一次,几个异族人把他逮住,洗干净捆起来,准备挖出心祭祀上天。玄奘此时仍然很平静,他说,让我最后念念《心经》吧,不然我心跳得厉害,这样的心祭祀上天也不好。那些人答应了。结果他念完《心经》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那些人吓得惊慌失措,扔下刀子,都跪拜在地,还送他很多物资让他上路。这不是传说,而是史籍中记载的。
还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国家,国王的公主看上了玄奘法师,而且他们国家的第一美女,也看上了玄奘。一个有极致之权,一个有极致之色,他们都劝玄奘留下来,玄奘呢,他的心一动不动。我们想想,如果他当时动心了,无非是做个驸马而已,还有现在的玄奘吗?没有,消失了。而鲁迅和胡适都称赞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的影响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玄奘为了完成取经大业,中途经历了各种诱惑和考验,财色名利,刀剑风霜,都经过了,他一层层突破,最终完成了此项宏愿。在座的,我们在人生路上也会碰到各种情况,你的取舍是什么?
稻盛和夫一生做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他78岁高龄之际还受日本首相之托,接手日航。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救活了濒临绝亡的日航,转亏为盈。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无疑是有大智慧的人。事实上,稻盛和夫60岁的时候还到寺庙短期出家过三年。
我不要求大家都出家,但关键是,要有一颗出家的心。
出家的心是什么,就是空。就是看破世间财色名利,人我是非,站在宇宙制高点,一切无执无着、纯净无染,这样一种超脱自在的状态。
“空”,就是般若实相,就是如来,也叫无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给你想出不一样的点子,你能接受,能融会贯通,能虚怀若谷,这就是空。你看武功中最高的秘籍是什么,无招。无招胜有招,以“无”的千变万化对付“有”,这个无,就是空。空能生万法。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的思想就要从有限走向无限,从执着走向不执着,打破那些条条框框,把别人贪婪、放不下的东西都能放下,“嗜欲深则天机浅,物欲少则心智明”,这是你走向成功、走向大境界的必要条件,否则就被各种欲望遮蔽了清明的心性,心固有的智慧和能量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心不够空。
其实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教主不同。佛教的教主和教徒是师生关系,释迦牟尼被称为“本师”,教徒称为“佛弟子”,这就是说佛教他宣扬的不是一套惟命是从的迷信理论,而传授的是智慧,是觉醒者言,佛陀,即觉者也。
再看看释迦牟尼佛的出身,他本来是一个国王的太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富有四海,可以享受人间最大的福报,他却偏偏不要,抛弃了王位,抛弃了娇妻,去出家,难道他真是脑子缺根筋吗?他抛弃了这些荣华富贵,去过苦行僧生活,为什么?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很多挫折和打击,最后心灰意冷,去出家,远离红尘,这个可以理解,可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他是在最舒服的时候出家。
所以,对于世俗中人来说,佛教的门槛真的太高,不是谁都可以进来的。有的即使进来了,心念还不正,他不是为了了生脱死,而是为了逃避现实,为了一种心灵的寄托或者麻醉,甚至也有人干脆就是混碗饭吃,这样的人也有。
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就要通过汲取佛陀的智慧思想,正确地提高自己。不仅做企业需要创立品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你如何塑造自己这个品牌,最好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当然今天时间有限,后面几个我不能讲了。
思考一下,在这个世上,什么样的东西才能长久?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如果你能利益一个人,就有一个人的价值。你能利益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人的价值。你能利益千千万万的人,就有千千万万的价值。当你利益的人越多,你的价值越能体现出来。越能体现出来,这个世界就离不开你。这个世界离不开你,你就成永垂不朽之人,你死了,千千万万的人还在怀念。所以你是不会死的,因为你的精神永存。
乐活族
最后,再说说打坐。打坐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定力,提高自我觉知能力,还对身体十分有益,很多人通过打坐治好了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高”症状,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打坐还是最好的美容方法,它可以令我们气血畅通,心境平和,气质发生变化,有的更喜欢吃清淡的东西,这样容颜自然更好。这其实已经运用到瑜伽上了,瑜伽最初的来源,就是佛教。
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要坚持打坐,哪怕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时间,日久天长,则受益自来。现在流行一种活法,叫乐活,是西方传进来的生活观念,很值得推崇。“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族的核心理念。
由于“乐活”理念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其生活方式早已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在中国才刚开始。2008年10月,在宁波首次发布了“乐活”主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十二点:完善自我、阳光生活、自由创造、强健身体、绿色饮食、简约消费、快乐平和、善待他人、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心公益、主动分享。这些主张,与佛教倒是十分相配。
《趣佛菩提,其妙难酬》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