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人请我住在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楼,那天我站在楼顶上,俯视整个上海,心想这里面有多少房子多少机构多少人啊,突然间,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城市有多大,建筑设施有多少,它永远都是围绕人转的,人要吃饭,就有了饭店,人要住宿,就有了宾馆,人要生病,就有了医院,人要上学,就有了学校……如果没有人,这一切还有意义吗?不就是一堆没有生气的建筑嘛。那么我们的僧人辛苦奔波,要把寺庙盖起来做什么呢?是为了香火钱吗?不是。是为了给众生服务,为了给众生一个安放信仰的道场,你服务的人越多,服务的越好,这个庙的香火自然兴旺。
同样大家做企业,企业怎样才能兴盛呢?——你的产品好,你的服务好,人家都认同你。换句话说,你服务的人越多,服务的质量越高,你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你的企业自然兴盛。钱是在服务中获得回报的。换句话说,钱只是副产品。当你明白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定自己的目标,就有无尽的创意出来, 反之,所谓的创新便很难。
所以,创新的本质是菩提心,有此大船,法力无边,沧海横溢可渡,金山迢迢可至。
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代共进退
第三,如何与国家共繁荣。
佛教中有“上报四重恩”的说法,其中之一是国王恩(国土恩),亦即国家恩。国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证,国家强大,我们就安乐,尊荣,国家衰弱,我们就忧患,受欺凌。如果国家出问题了,生活在里面的人还能安乐吗?正如一池塘水浑浊了,里面的鱼虾能受活吗?因此,社会上只要有违反国家、民族、社会稳定的人,永远不是我们的同仁。这样的人,必将成为人民公敌。
想一想,原始社会为什么要有部族,因为部族能保护大家,大家可以共同防御天灾人祸。我有一个朋友,曾被公司派到缅甸去了,前一阵跑回来惊恐万状,说这里真舒服啊,在那边,一天到晚搞谋杀,炸弹,地方和政府冲突,人的安全没有保障,那时候你发现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就像你在沙漠中快渴死了,携带再多的金条也无济于事。我们在一个和平年代,体会不到动乱年代的不幸,不知道一个炮弹掉下来是什么感觉,那都是生死一念之间。
你不能站在这种高度看待问题,各种抱怨就出来了,一个国家这么大,人这么多,必定有它不如意处,必定非常难治理。只要一个国家在进步,一个民族在进步,我们就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以善念,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一天到晚在那发牢骚,怨天尤人,攻击谩骂,是不可取的。古代一个大德讲过:佛法不能大于国法。他告诉我们什么,意思是不要与国家对抗,佛教能流传几千年不曾灭亡,佛教徒没有发展成帮派被灭掉,就是因为佛教的与世无争,与世无忤,所以佛教的团体再多,也不会造反。
不要总是站在个人角度看待问题,你要站在大部分人角度去思考问题,心中有众生,你就和众生连为一体,众生乐是你乐,众生苦是你苦。这样,你的心情就平和下来,看问题也能尽量客观。
出家人心中只有国家、民族还不够,还要站在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立场上,胸怀世界,拥抱世界。因为有世界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宗教这个平台,有这个平台才有我们个人。另一方面,我们心中不仅要有众生,还要有山河大地,一草一木,对所有的动植物怀有平等心,包容心,这是一个佛教徒基本的情怀。如果所有的树木都砍光了,生物链被打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存,不要认为自然保护跟我们信佛没有什么关系,佛法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众生与我一而不二,什么是众生?花草树木、蚊虫蚂蚁都是众生。
作为一个道场的负责人,如何建设自己的道场,这也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工作,我觉得关键是把心打开。你弘扬佛法,贩卖信仰,也是一种营销,如何让一般的民众变成信众,信服你、归顺你,是需要智慧的。我们香海禅寺是个小庙,我来的时候可以说一穷二白,在香海禅寺八九年时间筹集了8千万资金,靠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连流通处都没有,我们只有自己的理念,信仰,还有服务。
听人说,广东有个南山寺,每次打佛七,全国各地来的人多时达到9000人,所有的大殿、厅堂都睡满了。像磁石一样,把大家吸引过去,为什么呢?据说南山寺的师父以前得了癌症,已经晚期,医生判他最多活三个月,他就闭关念佛,在念佛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死掉五个小时,后来又活过来。现在他当然好了,把这种念佛的方法告诉大家,并且经常举办佛七,这里面就有许多癌症患者,还有传染病人,奇怪的是传染病人到那去以后也不传染了,每次打完七,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人,疾病得到了好转。
当你把疾病放下,一心忏悔去念佛,把生命完全交付阿弥陀佛时,气场就得到了改变。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南山寺之所以兴盛,之所以来的人应接不暇,因为他着实给众生带来了利益,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众生。像我们寺院,是禅宗,所以主打的就是禅修,提高、改变现代人身心灵这一块,正好契合当下人浮躁的心态。现在人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咨询师和医院远远不够应付,我们就做这方面工作,让他们的心灵回归宁静,重新拾起人生信仰。
总之,利益众生之路有千万条,方法不同,路径不同,都可以达到山顶。不要别人做什么你跟着去做,跟着做你也不一定能做好。你做,一定是来于自己的兴趣点和自身优势,这一点又和经商相同。
倒果为因,缺什么补什么
四,什么样的教义适合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考虑现代社会需要什么,从这种结果去找我们应该种的因。现代人内心浮躁,你就给他禅修,现代人爱美,你就教他瑜伽,现代人偏激,就让他修净土法门,让他心安定下来,找到归宿。现在人很多都贪得无厌,我们就教修六波罗蜜,第一要学会布施。
以前有人送我一本《保富法》,那时候我们寺院正缺钱,资金十分紧张。他对我说,师父,你盖庙现在没有钱,但别人盖庙时你要想办法去送钱。我想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当时也不认同这种思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人比我有智慧,比我还了解佛法,佛法上对于布施早就这么说的,但我们没有力行。当你去力行了,真的是这样。
上次我到北大去讲课,老总送给我一万块钱,我转手交给了李米老师,说你拿去印书吧。现在我口袋里只要有钱,就源源不断布施出去,我越布施,钱越多。
布施,绝对不会让你贫穷。当然,这种布施一定来自三轮体空的布施,无你、无我、无物。佛法最基本的思想是破除贪嗔痴,你拿着东西死不放手,就是贪婪,悭吝,愚痴,这些东西占据了心灵,就蒙蔽了你的佛性,在修行路上,是一大障碍。
正念可以改变磁场
第五,如何引导信众建立起他们的信仰和道德,为社会发挥正能量。
虽然儒家认为“人本善”,但是告诉我们需要教,因为“性相近,习相远”。坏人是坏的榜样,好人是好的榜样,一个社会坏的榜样多了,大家就觉得这很正常,坏才是正确的。邪风一盛,正气不立,就礼崩乐坏,此时要从头改造,非常不容易。
因此,树立榜样非常重要。一个宗教界有几个高僧大德,就可以给很多信众以信心。禅宗传到现在兴盛不绝,与虚云和尚有莫大关系,他当初也是建立了无数宝刹,挽救了无数人心。那些在中路迷茫徘徊的人,看到一个真正修行人,犹如暗夜望见明星。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是榜样,这个榜样不仅仅在宗教界,还是净化人心、净化整个社会的神器。
我们海宁,有个海港超市,他们董事长叫朱正耀,前两年成立了海宁义工,我曾送给他一本书,上面写着:厚德,正念,利他。后来他划了四千亩地,建立起一个孔子学院。最让我感动的是海宁义工,上至企业家,机关单位,甚至学校的学生,一到周六周日,大家自动组织到街上捡垃圾,帮助老人,做一些公益活动。影响非常好。
无论在家出家,都需要榜样,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榜样。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正念的力量本来强大,多一些这样的人,一定可以改变磁场。
上求下化,自度度人
六,宗教界人士自身素养的提升。
第一,当然是学习。学习没有止境,没有隔阂,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为我吸收。这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如果不跟着扩充自己、爆炸自己,势必造成固守一隅的淘汰,与众生失去了对接。
我们寺院每次吃饭前都要念诵十分钟的锦文,以前念《道德经》,今年又念儒家很多典籍,像《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等等,念三五个月就能耳熟能详出口成章。我们平时没有时间学习,就把生活中拦截一个时间点让大家去学习,这就是强迫学习。如果每天一个小时积累起来,以后你也能成为专家。
我本来比较忙,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在口袋里装一本《道德经》,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抽空拿出来阅读。大家要给自己订一个读书计划,比如我今年要读50本书,每月要读几本,每天要读多少,不读完就不睡觉。这样日累月积,你的思想境界跟以前当然不同,和别人谈论什么问题,都能发表一点意见。
你的思维、观念在变,人生轨迹就跟着变,所以不要小看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我们出家人不仅仅是念念佛坐坐禅,还要多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接引众生。这几年,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习,不学习,我没有现在充实,没有现在丰盈,也没有坚强,没有现在豁达。换句话说,我的境界远远跟不上现在。
比如讲《心经》,今天这样讲,明天那么讲,而万变不离其宗,不悖旨意,能在不同的场合讲出不同的新意来,这种人一定是有思考,能不断吸收新知识的人,否则他只会照本宣科,只会一成不变地讲。此即常学常新。
这个时代的出家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使命,所以,第一不要瞧不起自己,我们是人天师表,那身份的尊贵,从本质讲当在国王和皇帝之上,过去很多皇帝和国王都虔心向僧人请法。关键是你是否做到人天师表的本分,自正才能正人,自达才能达人,自己信仰都不坚固,如何引导度化别人,自己都是一颗贪心,见了财色名利垂涎三尺,那跟俗世中人有什么区别?所以,自尊者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自贱者,别人当然贱之。道理如此。
第二,要学会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把眼界放宽,把心胸打开。真正以一个佛弟子姿态洒脱地面对人生,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贵折腰,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毁之不加沮,宠辱不惊,花开花落,做自己该做的事,吃自己该吃的饭,那么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浪海撷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