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贤宗法师第77期感恩禅答疑开示

  杜柯整理

  学员:我从小有过敏性鼻炎,鼻塞,请问打坐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贤宗法师:鼻炎还是去看医生,我也没有好办法。如果鼻塞,那只有呼气和吸气时都用嘴,嘴巴微张。

  学员:对方出轨,虽然口中说原谅,但心中迟迟放不下,怎么办?

  贤宗法师:这个问题你可以这么想:你是要跟对方过下去呢,还是为了出一口气?如果为了出气,你可以离开,可以和对方打官司,可以多得财产等等,有很多方法。但如果想真正和对方走在一起,你就要把这些事情忘掉,或者说转移目标,你可以想以前对方对你的好,或者学一些艺术、技能等,总之,把你生活的空间加大。当你有许多兴趣和爱好的时候,就不会把思想集中在一点。所以,当我们精神丰足之后,情感、家庭什么的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不会把部分当做整体,不会一叶障目。

  有个女人曾经被人强奸了,她后来无数次向别人描述这件事,其实每描述一次,她就相当于被别人强奸了一次,再痛苦一次。这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为什么老想着过去的事,过去已经不可更改。因此佛法的思想就是要我们安住当下,停在此刻,感受今天。

  学员:为什么有时候唱经或拜观音时会有想哭的感觉,是罪过太大还是业障很深?

  贤宗法师:都不是,不要乱想。其实这是人的情感跟某种磁场产生对接的一种现象,有这种现象比较好,算是浅层次的“感应道交”。另外,哭一哭本身没有害处,尤其是戴眼镜的人,对眼睛很好。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老眨?因为眼球不够滋润的时候,它就主动眨眨来分泌润水。

  学员:打坐最后五分钟,脚筋疼的厉害,怎么处理?

  贤宗法师:放下来。不过我以前打坐的时候,发现开始麻了,就用一个表放在身边,对自己说,再忍五分钟吧。此时如果你很疼,就大口呼吸,或者眼睛四处看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或者干脆就盯着腿:看你疼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方法。打坐总的来说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但坚持也很重要,多吃苦肯定有收获。

  学员:怎么知道打坐是正常的腰酸,还是因为姿势不对?

  贤宗法师:打坐腰酸背痛是正常现象,大概每个人都要经历。什么是正确的姿势,班主任会告诉你。关键一点,不要随便弯着腰,脊柱一定要挺直,脊柱一挺直,气脉就贯通,可以上达百会,下到丹田。这样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有人打坐弯着腰,歪着身子,或者睡着了,口水流出来,久而久之,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学员:我很想打坐磨炼自己的意志,但每次坐不到半小时身体就吃不消。来时法师说坐禅是一种享受,真的很钦佩。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坐得更久?

  贤宗法师:不能坐就这样把腿放开,散盘也可以。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人从来就没打过坐,两个腿一盘很柔软,坐着很舒服,而且一坐很快就入定。其实这种人前世做过和尚,肯定修行过。所以,你不要羡慕他,今生好好练,下一生你腿一盘也起来了。

  学员:来这里禅修的路上,听到一位同学病死的消息,我能为他做些什么?能为他积点福德和功德吗?

  贤宗法师:我们客堂有本经书,上面有十小咒,里面有个往生咒,你以后每天给他念往生咒。如果你坐在房子里,总觉得有人打扰你,就给他念往生咒,把他度化,他就不来打扰你了。如果你到某家去做客,坐在那里感觉很不舒服,也有两种方法:第一念往生咒,第二念大悲咒。第一种,把他们度掉,他们很高兴,以后还会成为你的护法神。第二种,你等于把这个场清理掉,以后住在里面就不会受干扰。当然,最好是第一种。

  学员:要做到无分别心,做到“不二”,通常怎么处置?如果遇到一件不待见的恶事,去处理就会惹是生非,这时候会有所选择吗?

  贤宗法师:分别心就是选择,无分别心就是超越选择之上的一种境界。当我们在选择,我们就有是、非、对、错,善、恶、真、假,各种各样的分别就此产生。你有分别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对比,有对比就会有烦恼,一个人只有超越善恶之上的时候,你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企业的一把手,一定要学会用无分别心去对待。你眼睛只盯着事,把事情做好就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要能接受他的缺点,找到他的优点,并发挥他的优点。这样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者说达到超越恶善之上的一种境界。所以我们要慢慢修这种境界。

  学员:凡人如何来感悟和理解死后的生灭形态和六道轮回,凡人如何感知天堂和地狱?

  贤宗法师:用我们的眼睛来看待出世间的境界是看不到的,更何况出世间用我们世间的东西也无法说明白。所以佛法讲“般若实相”,它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形容。就是任何语言、思维和想象都无法描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师父带着一个徒弟,当他师父的师父去世的时候徒弟就问,这师公到底去了哪里呀?师父笑了笑,用指头在棺材上敲了三下,没有回答。若干年后,这个师父也死掉了,徒弟又成了师父,他的徒弟在他的师父死掉的时候又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他还是在棺材上敲了三下,笑一笑,没有回答。

  这种话说起来很玄乎,实际上生死用我们的心态是难以理解的。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案例做参考:我们嘉兴政协副主席叫王淳,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坐在我身边,跟我讲,以前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后来得了癌症,开了三次刀,最后一次昏迷过去被他们推到手术台。从昏迷到醒来之间有一段奇怪的经历,当时动手术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飘在天花板上,看到床上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和护士抢救的全过程。醒来后他问他们是不是这样?得到了证实。这就是他濒临死亡的体验。

  类似的濒死体验还有很多,有人专门出了书,网上也可以搜到。就是在民间,甚至你的身边,也可能就有。

  所以在六道轮回中,我们慢慢用眼睛去看,用心理去感受,就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我再推荐几本书给大家看,一本叫《西藏生死书》,这本书很出名。还有叫《死亡如此多情》、《前世今生》、《埃及生死书》,等等。

  学员:禅修和内观有什么不同?

  贤宗法师:我们中国的禅修是来于禅宗,在禅宗里,就是用《金刚经》和《楞严经》作为主要的修行依据,它把禅宗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外道禅,第二个凡夫禅,第三是小乘禅,第四是大乘禅,这是我们中国汉地禅宗的一个概况。南传的内观是以“四念处”来觉知,但无论北传、南传都是以向内性的自我观照为觉醒,这两点是一致的。

  学员:香海有建内观中心的计划吗?

  贤宗法师:对于内观,每年泰国的一些内观师父会过来带领大家禅修,你们每年可以在四次的七日禅中去选择。

  学员:在大陆,很多人拜佛、信佛教,是有求于佛,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贤宗法师: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没有什么可评判的。这个人没钱,他去求钱;这个人没权,他去求权;这个人没吃,他去求吃。都很正常。当他自己不信任自己的时候,希望有个万能的东西来帮助他达到目的,这也是好事。有信仰比没信仰好,至少他还有所敬畏。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有的人这一生他只能求福报,不会去求了生脱死,他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学员:如何才能找到心中的寂静喜乐?

  贤宗法师:每天打坐,坚持下去,一定能达到寂静喜乐的状态。

  学员:当香海的义工有什么要求?

  贤宗法师:去问班主任。

  学员:对于佛教在大陆的复兴,以及与政府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

  贤宗法师:看法很多,一句话说不清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能复兴吧。

  学员:我想为家人放生,需要什么祷告词,做什么仪式?

  贤宗法师:你就在心里说:我某某,以此放生的功德,回向给和家人一样(有病或有求)的众生。这样你的功德就会无限量大。

  学员:何为孝?若父母生我养我,就有权力把他们的想法加诸于我吗?若一切听从父母,何来自我?若无自我,如何放下自我?

  贤宗法师:孝,需要智慧。在佛教里,慈悲和智慧是两个翅膀。你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就会给别人钱买刀去杀人。所以在“孝”的选择上,要看你是自私的行为,排他的行为,还是真正为父母考虑,还是用一期生命来看待世间的所有问题?父母要你跟一个完全不喜欢的人结婚,你满足了父母的愿望,但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去换,这也是孝顺吗?

  所以,我们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问题,怎么考虑会更长远。很多人和父母意见不一致,便吵架,和他顶着干,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在父母心平气和的时候,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全面告诉他。如果还不能理解,你就拐一个弯,找一个他们比较信任的人去说。只要你的想法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就一定能说服别人。

  学员:日本的僧人可以结婚,在中国僧人看来是不是不如法?如果如法是不是说在修行中并不是必要的?

  贤宗法师:日本出家人可以结婚,它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日本佛教史。我个人认为,实际上所有有影响的宗教,它最重要的神职人员都是独身。你想想,你结婚就有老婆,有家庭,有孩子,有一大堆问题。你就会把时间和精力分散掉了。我感觉一个人是最舒服的,晚上要6点睡就6点睡,早晨要1点起来就1点起来。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当内心没有那么多挂碍的时候,可以把时间聚焦去做一件事,就很容易出成就。如果你有家庭,就有孩子、太太。有太太,她就有父母,还会有一大堆亲戚朋友。这一系列人你都要关注,不能忽略。所以结过婚的人都知道,两个家庭组合在一起就是两个社会的组合,里面要耗掉大量的精力,有很多烦恼琐事。我不是危言耸听让你们不要结婚,而是让你明白…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