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和敬”,日月明▪P2

  ..续本文上一页语,你奉承太过,人家还当讽刺呢。

  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要学会赞美,学会退让,学会理解,学会包容。赞美,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寺院有个《日诵警策文十条》,其中有一条是: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我赞美敌人,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我爱自己,我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用智慧和知识来充实我的头脑。……

  如果我们每天用这种心态来赞美身边的每个人,还有人和你过不去吗?所以赞美是人和人之间的润滑剂。有人说过,赞美别人是用最少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从以上正反两方面下手,就可以达到“口和”的目的。口一和,自然就无诤了。

  意和同悦

  拿佛教的说法,就是“法喜充满”。

  意,有三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欲去掉烦恼,就要无贪、无嗔、无痴,当然,彻底

  解决这个问题很难,非一日之功。

  最近几年,我听到不少声音,说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诚信、素养等等都不如老外,

  让人怀疑我们这个民族本有的人性。其实想想不是这样,我们有几千年历史,真正不如人家的也就这一百来年。我们需要正视自己,但不能把缺点无限放大。在过去几千年历史中,我们中国出现了很多圣贤、英雄、伟人,出现了很多脊梁式人物。为什么这一百多年我们不如别人呢?仔细想想,当我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把每个人的价值和使命定位在这个基础之上,比如我的存在要为这个世界和平而推动,或者我的存在一定要立功、立言、立德,我的存在一定要为这个国家、民族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当他内心有这些概念的时候,做法自然就不同了。

  一方面,我们的圣贤教育传统断了,另一方面,我们的法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外在

  管制不到位,一方面内在约束不够,这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我们中国人打饭不排队,乱闯红灯,做什么都喜欢钻空子走捷径之类,等等。

   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想让我们的民族得到复兴,一定是来自

  每个国民有这样一种大局观,这样一个大的愿景。一个人,站在天地之间,就要有接通天地,参赞天地的大气象,才不失为人,不失为自然之子。

  同理,我们医院要走向一个更辉煌的前景,一定是来自这样一个大的愿景和信念,来自这样一个善的支撑点。上善若水,医院作为企业也是一滴水。一滴水怎样才能不至于干涸呢?答案是,放进大海里。把个体融入到众生之中,你的价值就跟所有人相应,以后你的成就就无量无边。不要把自己孤立在集体之外,一定要把自己的价值使命和人类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当你进入这样的思想境界之后,就会站在全人类、整个民族的角度去看待每个个体,站在行业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医院,站在医院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站在生死的高度看待人的一次生命轮回,这时候你还会愚昧吗?还会无知吗?还会放不下吗?还会想不开吗?还会短视吗?此时贪图个人小便宜,做损人利己的事就很难发生。所以智慧,一定是来自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解读事物。

   你有这样一颗解读世间万物、了悟宇宙运行法则的心,你的心,自然就安静了。而心平

  则气和,气和则意悦。

  每个人做到这一点,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就可以做到“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在佛教里面有很多戒律,各位一听,可能很不舒服,觉得出家人真苦啊,一点自由都没有,我幸亏没有出家。其实戒律,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一个患者得了肺病,你告诉他:不能抽烟,不能喝酒,要活命就把烟酒戒掉。这就是戒。

  我们守住一定的戒条,实际上是为了达到更理想的结果。大家在同一个团体,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如果没有共同的步伐,你迟到,他早退,他上班聊天,你上班出去逛街,那这个集体的事业绝对是做不好的。大家要做好,要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就要守戒。

  不仅工作中是这样,戒律在人生中无处不在。开车你不走车道行吗?火车有轨道,轮船有航线。一个家庭,想要幸福,也要守戒。见了美女就动心,心动之后再行动,这就叫“出轨”,火车出了自己的轨道,能有好事吗?

  见和同解

  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识。一个团体,一个公司一定是有共识才走到一起,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和,是基础,《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也是基本准则。你看清朝的故宫,里面主要有三座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是“和”,都离不开和。统治阶级应该用什么来统治天下?用“和”。家长用什么来治家?用“和”。无和不治。

  “见和同解”最小的范围是家庭,一家人和睦。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夫妻好合,家庭就和睦,所以,家和万事兴。怎样才能和睦呢?专看对方的好处,包容对方的缺点。夫妻没有结婚的时候,彼此都爱看对方的好处,所以生欢喜心;结婚之后,爱专看对方的缺点,所以会吵架。所以有个哲人说,婚姻的困局是你喜欢和一个人的优点相处,却又必须和他的缺点结合。

  若能保持一生永远看对方的好处,不将对方的过失放在心里,夫妻就能白头偕老,家庭就和合兴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亦是如此。

  其次,我们每个人要保持一颗布施的心。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布施爱,而不是索求,要求别人对自己怎样怎样,只在乎自己是否把自己的爱和真情付出,这样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和融洽的。一个社会也是这样,人人布施爱,这个社会就变成乐园。倘若人人自私自利,不管别人死活,这个社会就变成人间地狱。

  台湾的星云大师,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故意买当地很多东西,即使自己并不一定需要,为什么这样做,他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消费,给那些经营者多带来一点利润,这就是布施之心。

  我那次到杭州的一个瑜伽会馆讲课,晚上一个朋友带我去喝茶,然后给我买了一套四五千元的茶具。我对他说,何必花钱,茶具我有好几套了!他说,这个店是自己一个认识而并不熟悉的朋友开的,因为地理原因,生意不怎么好,现在我能帮他就尽量在这里买让他多赚一点。他说如果你用不上,就把它送给你的朋友吧。我听了这话很吃惊,没有想到是这样,作为一个在家人都能处处想到布施,实在使我汗颜。

  你能给予别人而没有任何索取之心时,就是在做无相布施,这种布施功德最大。一个能布施的人,永远不会贫乏。因为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谁说不是呢?

  利和同均

  一个企业,所谓利和同均,就是把你赚到的钱,更多地和你的员工你的客户分享。

  人不能独亲其亲独子其子,而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我们古代儒家推崇的仁爱,也是追求理想社会的大同世界。拿我们现在的话,也可以说就是共产主义。这些社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和同均。大家有福共享,人和人之间是仁爱的。

  北京有个商场,几个年轻人在做,他们的营销方式很简单又很特别——每人到商场来消费,我给你办一长卡。如果这个东西卖100元,我进货20元,我们商场就赚10元,剩下的70元全部打到客人身上去。这样一个传一个,短短时间内他们的销售业绩增长了上千倍,生意火爆,其他商场的生意大部分吸引过来了。实际上,他就是把每一个消费者变成自己的投资商,有利同享。如果这样下去,连马云都会被他们打败。当然,这样的运营方式国家在管制,因为他一直这么做,其他同类可能无法生存。后来公关局把他们抓了起来,然后那些持卡的人就抗议,天天到公安局门口去示威,因为他本身并没有违反商业规则嘛,只不过把更多利益分给了别人。我就想,这种消费模式如果推广开来,中国一定能够统治世界。

  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要懂得利用先进科技,利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商业圈,扩大自己所利益的圈子。就说微信吧,我也有,目前加我微信的14000多人。我每天会发五到十篇非常好的文章给大家分享,这一个小小举动,14000多人就可以共同受益,而他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他们一转发,他的朋友就能看到,朋友的朋友又有自己的微信圈子,如此下去利益的人就呈几何级增长。如果这其中有人因为看到某篇文章或某个观点有所启发,从此改变他的人生,那无形中,你自己就种下了福田。大家看看,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行善起来是不是也很方便?

  我出的一本书叫《闭上眼睛才能看清世界》,卖出了5万多本。知道怎么卖的吗?主要就是从我微信上卖的,外面只卖了一万多册。所以你不能把握互联网时代,慢慢就变成了这个时代的边缘人。

  “六合精神”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提升自己心智,打开自己心量,和谐身心关系,积累自己福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永久使用,永不过时,因为“和”,是符合天地大道宇宙规则的。和能生贵,和气生财,和能纳祥,唯和是益。个人拥有了“和”,便身心舒畅,事业兴旺,家庭祥和;世界拥有了“和”,就绝无战乱、争斗之事,天下太平,世界和平。

  

《“六和敬”,日月明》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灵台空明听梵音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