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二)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

  贤宗法师于“般若修炼”开示《金刚经》【二】

  杜柯整理

   (五)破除四相

  第三章。

  (法师随意选取段落讲解)

  这一段主要讲要破除“四相”,哪“四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把一切相的类别都包含完了。总之来说,要破除一切相。

  在来之前,我还在车上看南老的《庄子南华》这本书,很有意思。庄子所描述的逍遥,自在,洒脱的境界它一定是建立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除之后才能实现的,否则,不可能达到。正因为有了这种境界,所以他看待问题的高度和角度就超越一切,达到了制高点,正因为到达制高点,所以才能自由无拘、纵横无碍。

  我们看《功夫熊猫》,也很有意思。里面武功最高的秘籍是什么?一张白纸。这里有很深的哲理。你看日本的武士道,两个人在比武之前不是做暖身之类的运动,而是打坐。打坐,其目的是让自己静下来,把自己腾空,归于“无”,——就是你不执着于某个固定的套路,一招一式。这样对付敌人的时候就能相机而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随变化而变化,你才能制服别人而不被别人制服。能千变万化的前提,就是把自己“空”出来,正如现在这个房子,只有空出来才可能有各种用途。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武功最高的人其实是不需要武器的,他拿起什么都能打,并且就是最厉害的武器,树叶飞花皆可杀人。为什么?这来自他内在的力量。你内在的力量要发挥到极致,就得破除“我相”。

  我们做企业亦是如此。企业人有一个最大的门槛,就是不断算计自己的利益得失,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利润和回报。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事,会越走越狭小,最终陷入瓶颈,或者步入死局。

  所以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你必须去除自己的贪婪,突破自身的局限,不断把内心打开。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

  作为每个学佛者,如果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那么做任何事,都不可能达到心无挂碍、游刃有余的境界,你会心神不安,会纠结难受,会无所适从诚惶诚恐。反之,你突破了这“四相”,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就一定是精神和力量的至高至上至强者。

   (六)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看第五章。

  这一章主要讲了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前面我们讲要破除“四相”,现在讲为什么要破除“四相”?——因为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是什么意思,我们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要深入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则。那么,是什么规则呢?就是无常。无常,乃世间万事万物永恒不变的规律。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我们的财富是无常的,我们的家庭、身体、事业,都是无常的。不断往外延伸,一切,全无常。因为无常,所以虚妄,如梦幻泡影,瞬生瞬灭,随生随灭。

  想一想,是不是无常的,这世间有什么东西能抓得住?我们想青春永驻,我们想长生不死,我们想永远健康,想一家人永不分离,想事业永远旺盛,想爱人永不变心,还想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这一切都可以实现吗?

  所以,当你拥有某些东西的时候就要想,我没有了怎么办?我们越在意什么越想着失去 了怎么办,你失去了金钱,失去了职业,失去了爱人,失去了父母孩子,怎么办?

  把所有的都想一遍,统统看透,放下。那时候,在人生中就没有什么可以障碍到你。之所以能障碍你,是因为你执着、放不下,总想抓住一些东西,总想得到一些东西,结果越这样越迷失,从里面走不出来。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你违反了事物的基本原则——你把无常当做常去追求,把变化当做不变去看待。从根上就错了。

  一个人一旦迷失自己,他的思维受到局限,考虑问题自然会受到限制,格局就很小。

  只有我们达到“见诸相达到非相”的境界,把所有的东西看破、放下,我们才能做这个世界的主人,不被牵着鼻子走。看破不是消极,而是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的规律,然后去顺应它。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它告诉我们,要随时随地观照“诸相非相”这样一种思想,那就跟佛在一起、受到佛的亲身教导一样。由此可见,如何才能见到佛呢?——你自己达到佛的境界、频道,自然就能见到佛,而且,你自身就是佛,为什么?“自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佛只是自性的展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自性,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

  说了这么多,倘若你能领悟到《金刚经》一句话,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生活当中,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生命的质地,你灵魂的DNA,会重装系统。

   (七)无住生心

  第十章。

  这一章主要讲:我们“无住于一切法,就会通达一切法”。

  金刚经的般若思想告诉大家,不能执着于相,应该在相之外得一切法。就好像说,我们认为这个世间庄严吗,佛说非庄严即是庄严,这个身体大如须弥山,大吗?他说,非身,是名大身。

  同样的,我们做事,就是“非做事,是名做事”。在非做事时,你可以忘我地做。忘我地做,就能做出最好的效果。

  因此,面对生活,我们要做到“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便能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之心,就是涅槃寂静之心,就是如如不动之心。我们人常常在什么状态呢?都在色声香味触法里,在五欲六尘里。什么是色,眼睛看到的一切,有所造作的,都叫色。房子是色,树木是色,桌子椅子是色,人也是色,山河大地都是色。声,就是声音,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美妙的,悦耳的,难听的,都是声。香,我们鼻子所能闻到的一切气味。味,酸甜苦辣咸,舌头尝到的一切味道……总之,我们的六根接触事物,产生了对世间万物的了知和分别,就会生起各种各样的心。比如,这个东西好吃,自然就想多吃,想多吃就是贪心,贪心就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执着,然后烦恼来了,业障生起了,轮回出现了。

  有人说,人生的谜底很深。其实人生之谜,就是被“迷”的过程。

  《金刚经》让我们对色声香味触法生什么心?生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不贪着,不执着,放得下。把所有的烦恼、嗔恨、爱恋,统统放下,这时候生起的心是什么呢?无分别心,无为心,无漏心,自在心,解脱心。此乃至高无上的究竟圆满之心。

  一个人,倘若少了无住心,就会永远被世间万物捆绑着走,就是被他物所挟持。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无欲无求了,比如给你十万二十万,你不屑一顾,给你一百万两百万,你还无动于衷,但给你十亿二十亿,你的心就动了。为什么这样呢,这说明你的无欲无求是假的,你的“无住”是禁不起考验的。真正的无住,是对钱没有分别,你给我一块钱,我不动心,你给我100亿,我还是没感觉,在我眼里,钱和砖头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观照自己,有哪些东西我放不下,哪些东西对我还有障碍,自己就要去面对它,慢慢地,当什么东西都干扰不到你的时候,那种境界就能生起。

  《孙子兵法》是一本打仗书,里面讲到大将军应该具有的几种境界:如果敌人发现你脾气暴躁,他会不断挑逗你,让你暴跳如雷,最后找到机会战胜你;如果这个将军很爱人民,他就让人民骚扰你,让你受制于民众,他就趁机可以打败你;如果你喜欢美女,他便用美色诱惑你,最终趁机消灭你。作为一个大将军,你无论碰到任何情况,都要保持一颗清净心,不为所动,这样你才可能战胜对手,才配做一个合格的将军。

  苏东坡有句诗叫“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是什么意思?人家骂你、辱你、诅咒你、赞美你,你都如如不动。这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无住”的境界。

  在座有朋友是做期货、搞股票的,那个心经常被那一条线拨着走,起来了就高兴,跌下去,就沮丧。可能一天往返好多次,对人真的很折磨。这种工作我的了解就是能锻炼人心脏,心脏功能差的说不定就搞坏了。因为你完全被它牵着走,而它的变化又没个定数。所以,干这种工作的人一定要有个强大的心脏,一定要把自己练成“无住生心”的地步才行。

  对于我们出家人,“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修行总的要求。最后达到求无所求、修无所修的境界。如果你打坐,总想着我打坐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那你永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有人整天想着我要开悟、我要开悟,他永远开悟不了。

   (八)福慧双修

  《金刚经》是本智慧之书,也是本福报之书,可以让你通过智慧得到福报。

  第十一章就讲到了福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且看,以恒河沙那么多的珠宝去布施,还不如把这个经的四句偈子讲给别人听福德大。这说明《金刚经》有无量的功德利益,只要你受持,宣讲,传播。

  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呢?因为它是让人开悟、解脱、了生脱死、走出轮回的根本之法,而世间,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自己知道了《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再去让别人受益,就是自度度人,就是大乘,就是最大的布施,你获得的福报将无量无边。

  以前那个王老吉的老板,是我的朋友,他的企业从开始到兴盛,我一路看着走过来。开始谁知道王老吉是什么,我在普陀山教书的时候,他给我们送来很多王老吉,我们一尝,这是什么饮料啊,一点都不好喝!后来汶川大地震,这老板是学佛的,他有颗慈悲心,一次就布施5000万,引起很大轰动。正因为有这个心,第二年,他的品牌就成为全国…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