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唯识法相,禅宗的事情他们不知道.那一年,还在旧社会,天童人多呀,那是个大地方,禅宗的这一切制度啊,就在“七七事变”停止了,就从这儿停止了!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准备修五大工程,也停止了。来果老和尚他弄的挺大呀,高妥寺三岔河,从常州有道河,背后有道河,交到运河,这叫三岔河。高旻寺紧挨着运河,我们国家的河大部分是东西走向,他那个运河是南北方向。民间流传那些历史都不一定,说隋炀帝,是智者大师的弟子,智者他出家了,他家也是那个地方的,就是河南汝南地区,那里还有个广山,大苏山,普天寺,慧文、慧思都在那边,汝南里边还有个大寺,可能现在不在了,汝南南关有个南海寺,现在在那儿修。汝南有个人,就是现在修南海寺这个老和尚,他跟国民党到了台湾,就拜白圣法师为师,白圣法师他是当时佛教会的会长,南海寺这个和尚他是有些钱,他也是那里人嘛,他要把南海寺修起来,当地政府批准。有个小南海庙也很大,解放后,被占住了。现在国家有规定,这寺庙永远是寺庙,不管是什么人占的,都得归还,什么人批准、什么人占、什么人规定都作废。就给了他二百三十亩地范围,我看那一圈子地方都是汝河,离小南海没好远。因为他有钱嘛,从汝南修一道火车路,通驻马店。他很客气,我从大同坐火车,他们就给他去了电话,这现在这个交通很好,他就在北京火车站,弄了个小车子,在底下等着,他跟我说,也不要到佛教会,也不要到佛学院,在北京找个宾馆住了几天。我到北京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吃早饭弄个小汽车,要到故宫看看,他跟我说什么,赵朴初可能不行了,前几天就不会说话了,不是前几天他已经不在了吗?赵朴初他对于佛教有很大贡献,他很护持,他很有地位,中央很喜欢他,他说话中央也很听,他说的也很正派。赵朴初去世后,佛协会有一个变动,这宗教政策虚老和尚提了几十条,这现在还要依他,依他不过还不能完全依他,依他就不好办了,他说寺庙的财产,山林土地完全要归佛教,你象这青原山九个县要归还,我们怎么能弄得了呢?那八渡是青原山一个大仓库,那要都归还我看还不好搞。
云居山恢复,政府多少拨了一点款,这青原山,前后几个大殿完全都是中央、省、市三级政府拨款,修好了,归和尚管,土改的时候,划给青原山十二亩地,还给了两头牛,文革又被破坏了,这个和尚死的死,还俗的还俗,这都是历史上的事了。还有一个,现在这个寺庙修好了,地方政府在一个要紧的地方弄一个卡子,他要钱。寺庙原来是人民信的,和尚也是人民,人民要到庙里参观拜佛,他拦住要钱,还不是要的少啊,他要的很多,一个人要几十块啊,象这个工人、农民、学生,这在我们国家来说这些人占大多数,都是这三种的人。这三种的人是最苦的了,他们也想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啊,你跟他要几十块,说你没有几十块你不要进去,你看这弄的,尤其是四大名山要的钱最多。那普陀山,五台山把住路口,这都不是中央安排的,有些地方还算好,和尚不要钱,再要就不怎么样了。 改变不改变我们也管不了这些事,我们是出家修行的,庙里的这一切都是国家的,就是给了和尚也是国家的,看这个样子啊,我们佛教可能永远存在了,要好好的修行。国家允许你存在呀,你要好好的修行呀,你不要弄的乱七八糟,出了家又还俗,还了俗又出家,这样不行,信仰是信仰你的教理教义呀,信仰你的清规戒律呀,弄的邪邪气气的,这阶段*轮功发生了,他的野心很大,他围困中南海,你看这还得了?他想占领国家政权,他鼓动的人很多,寺庙里面来来往往的人,你客堂要注意呀!要进到这里面一个就好麻烦。这些人,从四面八方来,谁晓得是干啥的?这个外表是佛教徒,他是不是真的呢?中央的意思,你以前练*轮功,你现在不信,那中央还是喜欢,你要继续隐藏起来,有朝一日发现了,他要斩草除根,要不听啊,他就把你弄了!大家好好修行,佛教是永远存在的,寺庙是法律保护的,这还有什么困难的?
这宗门下他也要安居结夏,安居结夏就是吃饭免衣、上殿不免衣,因为吃饭是热的,一个免衣,一个分单,不在广单上睡觉了,禅堂外头,廊檐底下,到这些地方去睡觉,打四板照常都到禅堂打坐,打四板去到外边洗脸,洗了脸到禅堂里穿袍搭衣坐那里,吃口开水,规定的一个人要吃一片姜,冬吃萝卜夏吃姜,禅堂里达成一致,要行则行,要坐就坐。
自己要是没有一点功用啊,就是在山里头也是空过,道场里边还有一点规矩,你在山里边,你想叫人家管你也没人管你,管你作什么呢?你修行不修行,谁也不管。道场里不中,道场里边有规矩,上殿有人管,过堂也有人管,管是管,是好事,因为我们这个习气毛病太重了,习气最重的是我执啊,我这我那的,不能听别人说,只能听别人赞叹。我们要知道,烦恼就是生死,修行就是净除烦恼,知识分子修行更难,知识分子的我执特别重,或跟是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这个还不是修行,你要是知而不染,这个是修行。那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所知道的,你能够知道的这一切,你不要有染、有嗔、有慢,这个也就是修行啊!你要是一天到晚烦烦恼恼的,眼睛总看别人不对,不对你就染了,对不对总想说别人,有了这个染哪,用什么功也用不上,就是常住的大众师父、班首师父怎么样成就也不行。
别人看你是个修行人,他才供养你,他千里万里不管多远,他来就是为了成就你修行,要吃饭穿衣,他才来,就是说你住在常住里边,常住建立了这一切修道的次序、方法、规格,你要是能遵守这些规格次序,这些安排,那么你是个修行人,你要是不依这个,随随便便的,你吃这个东西、用这个东西,拿了别个的钱,它这个不空的,信心檀越他要得到好处,你没修行,没有规矩,你要还。古人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这是怎么回事呢
缘起于佛,世尊带着千二百五十比丘在人间托钵游行,印度那边可能比我们这边热一些,路上也有树,佛叫弟子在树底下歇歇凉,打打坐,因为吃饭了嘛,世尊也出了汗,他叫阿难:阿难啊,我这个衣服出了汗,把这个衣服也湿透了,你拿到那个河里边帮我洗一下。这阿难就拿着佛这个僧伽黎衣到河边去洗,他把这个衣搁到上往底下摁,摁不下去,用冉大的劲,它也不到水里去,阿难叫了几个人,就这一件衣服,这几个人也摁不到水里去,佛的弟子目犍连有神通哪,就叫目犍连把这衣服给佛洗一洗,目犍连用了很大力气,这衣也摁不下去,目犍连神通很大,他就把须弥山拿起来压在这个衣服上面,还是压不下去,佛看这件衣服这么不好洗,世尊就把他吃饭的这个钵,里面还有一粒米,叫阿难:你把这一粒米放到衣服上,看看能不能行。阿难把这粒米放到衣上,这个衣沉下去了。这些比丘就问佛:这须弥山压都压不下去,怎么一粒米就压下去了?佛就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看这个样子很严重,不了道,照这个样子,我们都完了,这个饭还吃不得,吃不得还不行,吃不得肚子饿啊,古人的意思啊,就是赶快修行,不要弄些虚假,遵守戒律,这是警策我们,不要放逸。虽然没有了道,你还继续在那儿修行嘛,可能这要好一些,你道也不了,你也不愿意修行,那这个你自己承当,推,往哪儿推唉?推给谁唉?
我在云门寺,云门出了事, 虚老和尚他怎么说呀,你们有什么事情,.不好的事,或是背了因果,你们都推到我身上,我代替!你说什么是菩萨?这就是菩萨!也不要说他老人家是什么菩萨再来,他这就是菩萨,那个年代谁能说这个呢?不如意的事情往他身上推,人家包了。我们自己的罪我自己受,我自己的因果我自己承当,那也不能往别人身上推,推到别人身上,他能不能替你受呢?他要是能够受的话,这个地狱就没有了,地藏王菩萨他也承当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说的这个意思啊,就是警惕我们赶快修行,希望大家都成佛了,叫地藏菩萨也成佛,来发这个心,不能说都等着叫地藏菩萨来把我们度成佛,那可不晓得什么时间,你等吧!
道场里边是成就人用功的,这个禅堂,现在本道场是坐十四枝香,怎么十四枝呢?这跑香,算是一枝香,坐是一枝香,吃了早饭叫早板香,早板香再坐一枝香那叫四枝香,四枝香再坐一枝那叫六枝香,上午要坐六枝香,六枝香就是跑一枝,坐一枝,那叫六枝香。下午午板香之后再坐一枝香叫四枝香,那就是准备上殿了,六枝香加四枝香这就是十枝香,这十枝香跑五次坐五次,夜晚养息香之后,再坐一枝香,这叫四枝香开大静,一共就是十四枝香,这叫坐长香。有的有公事,那可以减少,没有其它事情的人,不能少。这禅堂里面,班首师父、维那师父要负责任,大殿客堂僧值师父负责,要按说这个僧值得住在客堂里面,僧值是副知客,知客是副僧值,班首可以代维那、代知客、代当家,这道场里是这样安排的。当行堂的,上午六枝香可以不坐,你到斋堂里摆摆碗筷,斋堂的地呀,卫生呀搞一下,大寮里边做饭的、做菜的,他要减的多,只能说吃了早饭坐一枝早板香,四枝香、六枝香那就不能坐了。当行堂的,早板香,早四枝香、六枝香,中午或是吃面食、吃馒头,香可以不坐,那是客堂里可以不坐六枝香,他怕有事啊,要按说,客堂里就是上午、下午,早板香、午板香,坐一坐,他下边这几枝香可以不坐,客堂里有事情啊,库房里这个副寺、当家、库头,这些事都是公事,这个客堂里,外面有来挂单的,挂单你也不晓得他什么时间来,客堂里得有人招呼一下,这个僧值也要减少坐香,因为这个上午吃午饭,他这六枝香可能不能坐,要到斋堂里呀,要以前的制度呀,大寮里这个油下锅的时候得叫僧值看到,以前没有这么多油,哪有早起吃馒头的?没有,早起都是吃稀饭,中午吃干饭。古代哪还有夜晚吃这吃那的?那不吃,一粥一饭,这是祖师立的制度,这个要遵守,你是个佛教徒嘛,你要遵守,戒是佛制,清规是祖制,你出了家就是佛祖的弟子,要继续佛乘。这中国的祖师很多呀,也有好多法门,现在最好用功的是禅宗和净土,我们这个汉僧大部分都是用的念佛、参禅,很少有本用密,密有东密、西密,我们国家汉僧是显教,从来跟西藏的喇嘛很少来往,有些地方弄不来,在唐朝时候我们这个就搞不来。
你要是学过这个香板,你不管到哪个禅堂里,一看他那个香板怎么拿,就晓得他是个作什么的,因为他拿的香板不同嘛,一个人拿的一个样子,两槌催板,“当!当!”大家一起放腿子,行起来!
大进堂要教教规矩,七月里要教制度教规矩,教禅堂里边这些规矩这些制度,到八月间禅堂里边要讲开示·要动动,就是睡觉得会睡觉,现在还不会睡觉,睡觉这还不会睡呀?你确实不会睡,睡觉的时候这功夫在,有什么事情你这功夫不能打失,事情也作了,功夫也用了·我们学的是出世法,我们人是世间人,世间上的事情你没有染,没有爱,当体即是出世法,我们学的是这个呀!不管你在家里干什么的,来出家就把家里这些长长短短都丢掉,丢掉不是啥都不知道啊,不是,这一切世间法都知道,就是没有染心了,没有染没有爱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啊!你在家的事情丢不开、放不下,你就是侮辱了佛教,你在佛教里面就是侮辱了佛教,佛教是清净无为,被你一弄弄成染污了,嗔心、爱心混入了佛教,这个不行,你就是多少年也不中。不是说嘛,出家离欲寂静,得大禅定,你这个欲还没有离,你得什么禅定?世间的事情还放不下,你们有的在家还有老婆,想不想啊?夜晚睡着了还作不作这个梦啊?出家要清净,要童贞入道啊。
我以前在云门寺,人家虚老和尚真是放得下呀!他家里也不是穷人,父亲也是个官,他一定要当和尚,家里就给他弄了两个女的,老和尚人家真不爱,没有爱心哪,两个女的夜晚和他住在一起,因为他没有这个心哪,这女的也没有办法,他父亲还经常问:这两天少爷跟你们的关系怎么样啊?那有什么关系?老和尚他没有那个男女的事情嘛,老和尚想着,长远这个样子怎么能行呢?想个办法得走啊。就跟两个女的说:父亲再问你们跟少爷的关系怎么样,你们就说很好,很喜欢,我们白天夜晚都在一起玩。老和尚父亲说:你看!我这当爹的也老了,糊涂了,把媳妇孩子关起来干什么呢?赶快把他们放出来,谁知道把老和尚放出来,就跑到鼓山深山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后来老和尚的父亲派多少人找也找不到,后来就辞官不作了,没有儿子官也不作了,没有儿子还有什么活头,过了几年就死了。虚老和尚就叫这两个女的在湖南观音庵出家了。我们要学,就学这个,就是你们家里有老婆孩子也不要再挂念了,放下来,把这些事情放下来,学佛,佛就是没有爱了,当一个实际真正的修行人,我们这是禅宗,要把禅宗的事情弄起来。
我把这个监香香板、巡香香板,怎么样拿法,怎么样打,在这静中,在这动中,外面,这个香板是怎么拿的,我做给你们看一下。
佛教有的是人,不要说是没有人了,人多得很,前三三、后三三,前面三百三十个,老和尚都规定好了,后面还有三百三呢,《楞严经》上说,释迦牟尼佛有六十二亿恒河沙大菩萨都在这个天上人间弘扬佛法,没有事,你们好好的持戒修行,佛教以后还要大兴,还要出好多人。
要这个香板干什么,香板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不是个小事,你到我们这儿来,要割爱辞亲,有爱有亲,不要来,你来打闲岔,这个香板是雍正年间有的,雍正他是菩萨,现的是国王身。
你们坐那儿不要动,我来把香板教一下,行香的香板,我以前在那个从林正规的禅堂,我在那里学过,后来我在天童教规矩,我在高旻寺是教规矩的,现在就这个样了,我说说你们也知道。巡香香板足这样拿的,前面手这个地方和这个嘴足平的,站在那里脚是八字步,前边是八寸,后面是两寸,监香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这叫合掌香板,维那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这叫随手香板,他看见不对了,马上就可以打你,走圈子也是这样拿的,出入往返,到斋堂吃饭也是这样拿的,堂卜的香板这样拿,后堂这么拿,以后要是有机会,你到云居山、高旻寺,人家或是辉欢.计你当后堂,你得会拿弄板.西堂的香板,这样拿,首座和尚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跑香,不管什么人的香板都是这样拿的。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