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单是这个爱就有这么多的苦,唉!我就不爱了,以后我就憎!”憎即是不爱,有一种讨厌、怨恨仇视的心,对任何事物也都不爱了,这又用错了。那么,说爱是有苦,不爱呢?也一样有苦,就有个“怨憎会苦”。在某个场合里你都觉得很讨厌,很憎恶其他人,和任何人也没缘,感到人人都不好,所以谁我都不欢喜。你不爱人,也不爱狗,更不爱猫,什么都不顺眼,见到什么就发脾气。于是搬家到另外一个地方,谁知到另外的地方后,又遇上一切人和物,比原来的环境更不好、更坏!你越不愿意见的事情,偏要见到越讨厌的事情,这事情就来了。啊!很奇怪很奇怪的!你怕见猫,一天到晚都有猫跑来你这儿,打它也不走。讨厌狗!方才那是个爱,这回是个讨厌,你越讨厌它,它偏偏要亲近你。你讨厌女人,哈!这女人一天到晚找上门来追求你。你很不快乐又要搬家,到别的地方又有同样这般人与环境,比原先的更厉害!总没有安宁快乐的日子。你说这苦不苦?
这苦是从什么地方来呢?根本是从你自性上招来的,因你自性缺乏定力。你在这个地方和左右邻居都不和气,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也不和气,这不是人家对你不好,而是你自己对人不好。因为自己觉得与任何人都没有缘,所以别人对你也没有缘。那么觉得好也是苦,觉得不好还是苦,该怎么办呢?就要合乎中道,总之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太过了等于不及。这怨憎会苦就是这样奇怪!你越不愿意的事情就越遇上这事情;不愿意看到喝酒的人,酒鬼一天到晚在你旁边。不愿意抽烟的人,烟鬼跑到你家来。不高兴赌钱,赌鬼天天来找你。为什么呢?就因为你有个怨憎,所以聚会到一起就苦了。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都是因为自己不明白真正的中道,偏激到一边去,落到一边才有苦,若能保持中道那就不会苦了。
相信没有人会讨厌憎恨“钱”的,可是这个“钱”,你越不憎,越爱它,它越不来。这爱它不来的怪事就是“求不得苦”。
方才说爱也苦,憎也苦,那么在这个爱里就有所求,有所求往往是求不得。有的人一生来就想求发财,可是兢兢业业,辛辛苦苦,从有生命以来就想要发财,等到死的时候也没有发财,还是做个穷鬼,这是求不得苦。有人觉得做官很不错,于是想尽法子求做官,可是求了一生,结果也没做到,这也是求不得苦。有的一生就求名,但一生也没求到。有的没有孩子,就想生个聪明的儿子、漂亮的女儿,但求来求去也求不得,这也是求不得苦。在一生之中不是求这样,就是求那样,但是那一样也没有求到。有些读书人就想求个博士,可是因为在往昔没有栽培读书的善根,读到老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读了一辈子的书,这博士学位也没有得到。在中国有位梁灏,读到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可是得到状元不久就死了,虽求到了,可是,还没享受就死了,这也是苦。求东不得东,求西不得西,总而言之,你所贪求的东西,得不到手里,这都是苦。
又有五阴炽盛苦,什么叫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在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若能把它都看空了,也就没有苦。这五种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是非常的炽盛强烈,是最苦的,可是人人对这五阴都离不了。前面所说的七种苦属于垢苦,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在自性内里所具有的,时刻都和你在一起,想离也离不开,这叫五阴炽盛苦。
真观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
“真观清净观”:什么叫“真观”?即是真空观。真空,就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这叫真空观。虽然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但也没有离开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无相”并非要离开了我、人、众生、寿者才没有相,就在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而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叫在相离相。也就是以前我所讲的:“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明明有形有色,为什么内里没有呢?就因为没有执著。这个空观也就好像大圆镜智一样。在大圆镜智里虽然有物则现,有相则应,有什么境界就现什么境界,可是它不留痕迹。观音菩萨的真空观也就是这样子。
清净观:清净是对染污而言。何谓染污?有所执著就是染污,有所爱著也是染污,有所贪著也是染污。清净的力量是没有一切的贪、嗔、痴,若有贪嗔痴就是不清净。譬如拿布施来讲,一般人布施,常犯这种思想:“这人他和我有点关系,他是我的亲戚朋友,或者是我的邻居。我要布施给他,帮助他。”多数先布施给和你比较接近、有关系的人,后才布施给远方的人。这已经有了亲疏远近的分别心,有所著相的心,则不能作无相的平等施,这也就叫不清净观。
观世音菩萨的法施,他是不分人我,不分亲疏,不分远近,只为布施而布施。布施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又有内财施与外财施。外财:是身外的,内财即身内的。菩萨在行菩萨道时就有财施,这财施向外施舍国城妻子,把自己所有的国家城池都布施给人,把自己的太太子女也都布施于众生,你看这才是真施真舍!乃至于一切一切的田产、屋舍、财业,都布施给慈善机构,或布施给有道德的人,这叫外财的布施。内财施:是把自己的身、心、性命、头、目、脑、髓以及四肢百骸统统布施。在心中常想:“若能以这身体来救世上一切众生的话,我就把这身体布施出来,贡献给世界。乃至于把我的心也布施于人,生命也布施给人。假如有人需要我这头,就把头斩下来送给他。”
好像舍利弗行菩萨道时,有人向他要一只眼睛,舍利弗就把眼睛挖下来布施给他,殊不知那人说:“你弄错了!我要的不是这只,是那只眼。”于是舍利弗就退菩提心了。他心想:“唉!这菩萨道真难行!”他只舍了一半的内财,另一半就舍不得了。但菩萨是这样想:“若能以我的脑及骨髓做成药品来救人,我也愿布施出来。”这叫内财施。凡属于你自体的财产、智慧、精神,这都叫内财。
还有法施,就是说法教化众生。这种布施是最大的布施,所谓“诸布施中,法布施最”。法布施是最要紧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佛教讲堂,虽讲堂不大,但是法力可不小。星期四由果地来讲,星期五果普讲,星期六就由果全讲,星期日就开始讲普门品。这个佛教讲堂就是天天如此忙忙碌碌,为法忘躯。为了佛法,把身心性命都忘了,把自己的健康也不顾了。每一个人白天都要做工,我这法师也同样做工,所有一切的工作我都做。这几天身上的骨头都痛了。昨天晚上我也懒惰一点,没有来,就因做工做得太辛苦。可是我这个作法师的辛苦,懒惰一点不要紧,因为我已学习这么多年了,故我懒惰一点还情有可原。可是你们做学生的就不能懒惰,无论那一个人讲经都应该来听的。来听法就是护持道场的表现。大家到这儿多一点时间,讲法这股气就很盛;若人人都不来听,就不盛了。故想拥护佛教讲堂,就是来听讲,不必拿出很多钱,已是拥护道场的好护法。
你们有的是护教使、布教士、宣教师。宣教师就讲经说法,布教士就要到各处去做广大的宣布。护教使就是尽心拥护道场,令道场一天比一天发展,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护持道场就是护持佛教,护持佛教也就是护持佛法僧三宝。这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西方人对于佛法,过去可以说是小孩似的见解,根本就不懂佛法,好像有些在美国自称长老、法师者,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一问他们佛教是什么?他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佛教?你们现在已听了三个月的楞严经,可以说对佛教的认识已懂得不少了。现在讲这法布施就是把你们所知道的佛法,要介绍给一切众生,要向每一个人去宣传。为宣扬佛法,可以把饭忘了吃也不觉得饿,不睡觉也不觉得困。我知道我过去为宣扬佛法就有这样的情形。某人想要学佛法,我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为他讲。为他解说明白了,才把我的责任尽了。我希望你们各位也照我这个样子,作为我的化身去弘扬佛法,做法的布施。法布施比你舍多少钱出来更有价值。你们现在积极学习佛法,有好几个人都要出家,这真是很稀有的事情,在美国可以说是打破记录。这么多人要出家,要做和尚、做比丘尼,这真不可思议。你们现在把基础及规矩立下来,对美国佛教的前途,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要这样想:“我有这一口气,这佛教就是我的责任!”若旁人说他也要负一点责任,那可以的;并不是说我负责任,你就不可以负责任。所以说佛教的责任是人人有份的。不要推托,你们应该站起来,以弘扬佛法为己任,这是做法施的基本条件。
另外还有无畏施,所谓无畏就好像观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都是无畏施之一。这无畏施即是在人有惊慌恐怖,将舍性命的时候,而你能现无畏身,行无畏行来安慰他。什么叫现无畏身呢?譬如有个人在火难中,快要被烧死了,因被烟雾薰得不知东西南北,已经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走出火堆。你在这时候能奋不顾身,跃身到火里去把这人拖出来,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这就叫舍身命而救护众生,也即是无畏施。或者有人掉到海里,眼看要淹死,你看见了也不计较自己的性命,毅然决意到海里去把这人拖上岸。不止水火,乃至于刀、兵、炮火之中,有人被炮或枪伤了,在两军阵前生命千钧一发的时间,危在眉间,你也能奋不顾身,不管自己生命的存亡,到那最危险的地方把这人救出来,这都叫无畏施。
还有,若人遇著官匪等其他种种危险,也是生命朝不保夕的时侯,或者已奄奄一息了,你能用种种的善巧方便把此人救脱出危,这也是无畏施。总而言之,就是人在恐惧时,困苦厄难的境界里,你能够用你的慈悲心、勇敢心,发挥大无畏精神,什么也不怕的精神,去救护一切众生。就好像持地菩萨,他虽然并不是直接修这无畏施,而是间接的修。怎样修呢?他知道凡人过河时,必须要有桥,没有桥也就过不了河,若过的话就有生命…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